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43章 为国立言

第443章 为国立言

第443章 为国立言

“你给我闭嘴!”见自家弟弟居然也反过来责怪自己,李善长气的低声怒斥。

李存佑才学平平,本就是仰赖着兄长李善长维生,连他都因为宝钞之事告吹而心生怨怼,更别提其他的朝堂诸官了。

李善长转过头,看到那些几天前还对自己卑躬屈膝的朝堂诸公,如今都隐带埋怨。他心中不免咯噔一下,自己欲以宝钞之利拉拢朝官复出,却不想上位不按常理出牌。自己这是出招不成,反噬己身……

“李相,您多少拿出个办法来啊!”吏部尚书詹同急道。朝堂上就他一个人冒死上奏,这一回加征朝官家属商税,自己定然是首当其冲。若是毫无作为,自家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产说不定就要损失殆尽……

惶恐急切之下,对李善长的语气已是带着几分不善。

这就是以金银之利拉拢人心的坏处,一但无利可图,非但他人不再恭顺,甚至心中还要倒打一耙,将没能谋取到好处的黑锅归咎于试图利诱之人。看着父亲与二叔满面愁容,一旁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却是心中暗喜。

宝钞之事告吹了也好,这样父亲就做不成权臣。自古权臣哪里会有好下场?李家分明已经位列国公,富贵已极……

“诸君稍安勿躁,老夫且思量一番。”与李祺所想不同,李善长却并未放弃这一次机会。“当今之计,需先打消上位意欲加征商税的想法。”

“无论是宝钞还是增税,其根本目的,都是要为朝廷聚财,解决国库财匮之危。”

“那么,只要这加征商税之法,无法聚敛财富的话……”

诸官都呆住了,詹同战战兢兢的开口:“李相莫非是要我等……抗税?”

“陛下有言在先,拒缴者必论其罪。这……”

“哈哈,诸位这是关心则乱啊。陛下加征商税,还不是要通过户部?”

“也不必行险抗税,老夫方才,便想到了一个万全之法……”

说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将他想到的谋划娓娓道来。

随着李善长的话语,本来惶恐的诸官竟然渐渐不再焦急,一个个盛赞李相高明云云。倒是李善长的身后,李祺越听,却越是心惊。

“父亲为心中权欲蒙蔽,竟越加过分了!”看着被众星捧月、洋洋得意的父亲,李祺却是已经流了一身的冷汗。

“若是此事被陛下知道了……那岂不是……欺君?”

“……不成,为我李家存亡,需得想出个办法来……”

李祺心中,渐渐下了个决定。

……

这边厢,朱肃献完了商税之策后,便与朱?一同来到了太子府。

并非只是来寻朱标,朱棣、朱樉、沐英亦皆在此处。一见沐英,朱肃便将炼钢成功的好消息告诉了他,沐英也是大喜。

“三殿下竟然炼出了低碳钢?这可太好了!这么说,小五你所说的,那些可以随身携带的迅雷铳、以及可以持续发射,而不必担忧炸膛的新式火铳,都能打造出来了?”沐英双眼发出亮光。

“还是多赖老五的图纸。而且,要想造出那些火铳枪械,还需要车床等精工试制……”说着,他将目光看向朱肃:“老五,你还有什么图纸,一并交予我好了。你为人跳脱,哪有那心力专注在这些枯燥的试制上。”

“况且你已经主理国子监,二哥老四亦皆有职务,我也已经向爹申请入工部主职,这些国朝重器你肚子里还有多少,全掏出来给我得了。”

总觉得朱?话里有话,眼神也是难明,似乎已经瞒不住这位精明的三哥了,朱肃也只好讪笑的顾左右而言他:“好,好。回头我就将车床等等的图纸一并给三哥送上。火铳船炮等等东西的研制,就要仰赖三哥了。”

“有了新式武器,我大明对外开疆拓土,就如虎添翼了罢!”朱棣也是激动道。“锦衣卫的职务虽也威风,但如今想来,还是在沙场上领兵杀敌过瘾。”

“老五,爹准备何时出兵灭了北元,你可有眉目?”

“北元百足之虫,哪有那么容易平灭的。”朱肃笑道。“不过我看爹的意思,估计是想先对付倭岛。”

“先前咱们已在倭岛埋下了暗子,只要事有进展,高先生等必会撺掇倭国皇室,向我大明递交国书请兵。”

“倭岛资源丰富,取之既能永绝倭寇之患,还可大大增强国力。到时候驻兵倭国,正是新式武器有大用之时!”

此言一出,几人尽皆振奋,朱标看朱棣沐英几个摩拳擦掌,几乎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倭岛去,不由笑道:“五弟就别撩拨他们了。此时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要想征倭,就要造船造枪造炮,还要国库丰盈、朝野平静。如今五弟正在改革儒学,父皇亦正整肃朝纲。先靖内忧,方可专心外事。这些事且急不得。”

“几位殿下,宋濂大人与诚意伯求见。”几个兄弟正聊着,有小厮进来禀道。

“哦,想必是来寻我的。”朱肃站起身来。“我毕竟年岁尚浅,故而有些事还需请这两位老大人出山襄助。”

“大哥,且借府上书房一用。”

“去罢去罢。”朱标微笑道。自有内侍上前,为朱肃引路至书房。过得一会,便有人将宋濂与刘伯温二人领了过来,朱肃忙起身相迎:“本该本王亲自去寻两位先生,可城中千头万绪,实在脱不开身。累两位先生辛苦了。”

“无妨,无妨。”宋濂呵呵笑道。“我与诚意伯离府日久,此次回城,倒是正好回家看看。”

“不知殿下唤我二人前来,有何见教?”

朱肃请两人坐下,又毕恭毕敬为两位老者倒好茶,方认真道:“实不相瞒,确实有两桩要事,分别需要两位先生襄助。”

“蒙父皇器重,要本王主理国子监。此前儒门学子多有牵强附会,曲解圣人之意者,国子监生亦多受其害。”

“本王身为国子监祭酒,主理此等为国抡才之所,自然更要慎之又慎。”

“因此……本王准备编一著作,为国立言,重定儒学乾坤!”朱肃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