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27章 天理之说,可以休矣

第427章 天理之说,可以休矣

第427章 天理之说,可以休矣

不错,朱肃召集人手,又是让朱樉去拿火浣布,又是让护士营的女子们所帮忙缝制的,正是热气球。

虽然是最为简易的飞行设备,依然耗费了朱肃不少的心力。先要用轻便稠密的上等绸布缝制出球体,然后再用珍贵的火浣布作为内衬防止烧穿。系上载人用的箩筐后,还需要准备最为关键的火油喷灯。

经过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确保了热气球足以堪用。朱肃早就猜到了这群儒生会用天理这种玄学来胡搅蛮缠,正好,科学就是破解玄学的不二良药。

狄猛和几位曾经参与试验过的亲卫,带着平阳三老慢慢升上了天空,作为锦衣暗卫兼吴王亲卫,他对皇家和朱肃的忠诚毋庸置疑。平阳三老虽然在士林之中声名赫赫,但在狄猛眼中,只不过是三个胆敢对自家殿下出言斥骂的刁民老头而已,他操作着火油风灯,见三老仍旧对朱肃唾骂着,毫不犹豫一脚踹在了三老的膝盖弯上:“老实点!别乱动!”

“你们三个老头活腻了岁数,我可还想着陪着殿下建功立业呢!”

热气球渐渐升高,三老的斥骂声也渐渐听不到了。百姓们磕头跪拜,一众儒生们则瞠目结舌的看着热气球越飘越高,甚至将与云彩齐高。不过他们也看出来了热气球飘的稳当,框中之人似乎并没有什么有生命危险。渐渐的有年轻的儒生目露兴奋之色,看向朱肃的眼神,也透露出一股钦佩来。

这是飞天啊!能送人白日飞升,与神人何异?

“殿下……这……这是何理?”吕本凑到了朱肃的身边。毕竟是在职的朝廷官员,一眼便看出了此物乃军国重器,有极大的利益。

“何理?你们理学不是号称‘天地万物,皆唯一理’吗?”朱肃道。“既然这样,你们便去从程朱的故纸堆里找到这飞天之理,不就结了?又何必要问本王?”

“这……这……”吕本无言以对,呐呐而退。

渐渐有风吹起,气球亦随着风向,慢慢飘远。百姓们直接骑撒开了步子,追着“神迹”在地上一路奔驰。而儒生们也不甘落后。开玩笑,咱们名教的三位大儒还在那球上面呢!诸位还等着他们下来之后,述说在天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天理呢。

才不是为了看热闹呢!不是!

于是栖霞山下便出现了魔幻的一幕:书生们提着衣摆,与素来为他们所看不起的百姓们一同乱哄哄的,追着天上正在飞行着的一颗大球。一路上有许多行人也看到了空中的热气球,出于华夏人的某种天性,也果断加入了这一支追逐大军之中。

又正好,今日的风正是往应天城吹去的,于是一群人浩浩汤汤,往应天城门而去。城上的城门尉远远看到扬起的沙尘蔽空,又骤然看到这么一大群人,吓了一跳,险些以为是有什么反贼叛军想要突袭京城,险些就要关闭城门、烧起狼烟,命令值守的弓箭手们立即放箭了。

幸好朱肃一行是骑着马,徐允恭一骑当先,对着城墙上的城门尉大喊“不要放箭”。那城门尉正好是徐家部将,自是认得这位小公爷,这才避免了一起血案的发生。

热气球上的狄猛在试验时已经操纵过几回了,此时减小火油喷灯的火力,越过城墙后热气球的高度开始慢慢降低,慢慢降落在国子监旁的小校场之中。

城内城外,足足数千人,也追着这千古未见的东西,来到了校场之外。

朱肃勒住了马,一个潇洒的起跃,从马鞍上跳了下来。狄猛对于这些新兴玩意儿的操纵极有一手,热气球在降落时虽然颠簸了数下,可还是有惊无险的停在了校场之中。等他从大框中跳出,那些追寻而来的百姓儒生们,不由得欢呼了起来:这可是上天啊!竟然有人能在天上飞了一圈之后再安然降落,真真是神乎其技!

“三位,可在天上感悟了天道?亦或是看到了镌刻着什么天理?”朱肃上前,询问从框子里走出的三位大儒。

三位大儒颤颤巍巍,互相搀扶。直到快要落地的时候,狄猛才将绑住他们的绳索松开。此时也不知是因绑的久了而站不稳,还是因为上天一趟被吓到了。总之,这三位大儒此时面如金纸,压根无暇去回应朱肃的嘲讽。

众儒生亦是殷切的看着三位大儒,渴望这三老当真在天上看到领悟到了什么理学大道,从此成贤成圣,让理学无可辩驳。

却不料看到的是大儒郑如圭“呕”的一声,吐出了许多脏污之物,紧接着另外两位大儒也仿佛憋不住了似的,与郑如圭一同上吐下泻了起来。

“呃!这……有辱斯文!三位老先生怎能如此!”有靠得近的儒生赶紧掩鼻后退。有眼尖的人看见三老的裆部皆有湿迹,想来是飞天之时,被吓得尿了。

如此之人,这就是所谓的理学大儒?

所谓理学的凝聚力,因为三老的失态,而一时降到了最低。

“呵,你等不说,本王便替你说了罢。”朱肃此时站了出来,对诸多儒生道:

“天空之上,并无什么唯一之理。有的,只是云雾而已!”

“朱子号称见微知著,号称天地之间唯理与气而已。理是何物?又在何处?地上不有,天上不存,他朱子何处得见?”

“终究不过是结合诸多玄学,擅加臆断!”

“深究其源流,亦不过故弄玄虚,牵强附会!”

“本祭酒在此宣布,自今日始,国子监断然不容此等臆断之学,凡有学者,皆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凡此类闭门造车、信口雌黄,于国于民无益,仅凭臆断而著的清谈之学,我国子监要全部摒弃!”

此言一出,满众大哗。众儒面面相觑,却又不敢再说什么。连理学最为精深的平阳三老,都被一个热气球弄得又吐又泻,他们还如何辩驳?

引经据典?谁能引的过这位殿下?不怕又被殿下送上天去,亲眼“见证”一下天道天理么?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虚无缥缈的天理之说,可以休矣!

台风值班,可太累了。缺的明天补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