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08章 秦淮悟道

第408章 秦淮悟道

第408章 秦淮悟道

朱老五缘何气急败坏?

正所谓种因得果。一切,还要从方孝孺这位“大才”,拜朱肃这厮为师那日开始说起。

且说这方孝孺,本就是文人才子,又是大儒宋濂的得意门生。宋濂是为何人?其在数年之前,便领受皇命,教导太子以及诸皇子学经,不论是名声、威望、学问,在士林之中都是一等一拔尖的大儒。

若是太子殿下日后御极登基,宋濂那就是大明帝师,是大明第一位文宗一般的存在。

身为宋濂爱徒的方孝孺,自然也是受到众星捧月,是被诸多学子所瞩目的人物。这样的人物竟然拜皇五子朱肃为师,当时就曾在应天士林之中,激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不过这片波澜其实在数月之后还是平息了。毕竟那位五殿下诗才艳艳,《临江仙》等诗作确实是无人可及。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方大才子拜师孺子学诗,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不过吟诗填词嘛,左右只是消遣之道,真正的大道,还得是经义文章。至于那位五殿下的经义功夫……

那几句《抡语》,曾被传为应天笑料,没人认为方孝孺能从朱肃这里,学走什么真才实学。

他们却不知道,方孝孺虽一开始确实是学诗,但很快,就被朱肃用一些科学小实验,给转移走了注意力。若说原先,方孝孺对朱肃的本事,还在心底有那么几分的轻视。那么在见识过科学的力量之后,他很快就把这位小殿下,看做了真正的大才。

然而他也有疑惑。朱肃在教授科学的时候,曾经说出过“格物致知”四个字:即是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带着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事务的矛盾,通过不断的实验去求证事物的真相。

格物是儒家的观念,所谓的“格物致知”,为何与朱熹圣人的“格物穷理”如此不同?

随着对科学的不断学习,方孝孺的疑惑也越来越多。先贤曾说过“天圆地方”,殿下却说脚下大地是圆的,并不是方的;先贤曾说过“格物穷理”,一法通则万法通,从一物入手,便能自然知晓天下万物之理。为何五殿下却说,科学的门道有千千万万,要实事求是,不能单纯的用“哲学”的道理,来臆测科学的问题?

带着这份对先人的疑惑,方孝孺带着批判朱肃的心思继续学习。然而他很快就发现:科学的格物方法几乎无可辩驳。五殿下没错,是先贤错了!

如一道晴天霹雳,方孝孺的那颗尚未坚固的“儒心”。彻底的被劈开了。

若是仅此而已倒也无妨,然而方孝孺毕竟是儒家门徒,对于“科学”这种实学,更多其实只是好奇而已。反而,对于五殿下口中所说的那个“哲学”,方孝孺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儒学是穷究人心天理的学问,也称得上一种“哲学”。若是先贤所言有所谬误,那真正正确的哲学,应该是什么?

面对方孝孺的纠缠,朱肃烦不胜烦。哲学这种东西见仁见智,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且方孝孺想要知晓的“哲学”,是偏向儒学的一种治国之学,后世的治国之学是什么?难不成教他**?

奈何就算拒绝了方孝孺也不听,没奈何,朱肃只能将一些自己知道的阳明心学、西方哲学、甚至是心灵鸡汤,各种能记得起来的高深莫测的句子,一股脑的全部搪塞给了方孝孺。

什么“心外无物”啊,“人人皆可为圣贤”啊,“物质的发展是矛盾不断斗争、不断发展的过程”啊……

各种各样,统统丢给了他。

于是,方孝孺懵了。

朱肃走后,方孝孺便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开始一一揣摩这些来自于后世的经典“经义文章”。哲学上的这些东西,其实很多本身便是互相矛盾的,毕竟有些是唯物,有些是唯心,无论如何,也无法自洽。

可偏偏看上去,又都是那么的有道理,经得起深究……

方孝孺越是研读,就越是懵然;越是懵然,就越觉得其中高深;越觉得高深,就越是加意研读……

逻辑闭环了属于是。

方孝孺废寝忘食,只觉得此前实在是浑浑噩噩,这一番虽然摸到了大道的门槛,却始终无法前进一步。数月之后,有交好的士子见他蓬头垢面,遂拉着他去秦淮河上泛舟散心,竟然遇到了有几位学子,在舟船之上对着花魁妓子,大声论述朱子之学。

众人听之,如饮醇酒;方孝孺听之,如嚼牛粪!

于是愤怒的方孝孺当即起身,大声呵斥这些学子所学皆非正道。彼时天下读书人,大多都是习朱子文章者,听到此子大逆不道之言,岂有不惊怒的?

于是方孝孺便在这秦淮河上舌战群儒。他的那套理论压根无法自洽,可耐不住每一句都极有道理,针对每一句的“先贤”所言,都能针对性的找出与之相悖的哲学观点来。

两方唇枪舌剑,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到了最后,越聚越多的儒生们也不引用先贤道理了,直接攻击方孝孺本人,说他所言前后矛盾,是入了邪道。还有人苦劝方孝孺这位曾经的第一才子,赶紧向诸先贤认错谢罪,不该亵渎了圣人文章。

哪知此时的方孝孺,早已陷入了认知的魔障,见到这么多人张口圣人,闭口先贤,竟然福至心灵,想出了一个“道理”来。

“本无圣道,何来圣人!”

见到这么多只知复述圣人先贤之言,却不肯自己思量的庸俗之人,方孝孺大声吼出了这八个字。表达出对所谓圣人之学、先贤之言的不屑与对当今所有读书人的鄙夷。

秦淮悟道,慈禧上身,要与世界开战了属于是。

见方孝孺竟然否定整个儒学,一众儒生们都惊呆了,继而方孝孺这个人,也陷入了全体儒生的口诛笔伐之中。

人人皆言方孝孺已经被教的疯了,连带着朱肃这个“带坏一颗好苗子的罪魁祸首”,也受到了应天士林的诸般指责。

方孝孺却毫不畏惧,甚至在应天城中大张旗鼓,几番与儒生们辩论,毫不避讳大肆的宣扬“哲学”,始终坚持自己领悟到的那些无法自洽之处,是因为自己学的还不够精深。

待到吾师归来之时,必定能将汝等朱子之应声虫,全都彻底驳倒在地!

“这特么……果然是建文三傻,史书诚不欺我!”

从朱标那儿得知这件事的朱肃,那叫一个瞠目结舌!

自己还在担心,会不会砸了儒家碗里的粥饭,这厮已经顶着自己弟子的名义,把整个儒家的锅都给掀飞了!

这算什么?坑师逆徒啊这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