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255章 倭寇!!

第255章 倭寇!!

第255章 倭寇!!

竟然着了陈惠的道儿,暴怒的常茂当即起身让人将陈惠又拖出了牢房。但却果然如朱肃担心的那样,再在陈惠面前斩杀那些死士,陈惠只是哈哈大笑,如同疯魔,却再无动摇纠结之态。

“朱肃小儿,你休想!休想!”她大声叫嚣着。

办砸了……

“那女人竟然冷血至此,只怕她心里,早没了什么恻隐之心。”朱肃摇头道。

冷血,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强大。

他感觉分外棘手。

“……那鸟女人,怕不是已经疯了。”常茂一身血污,微微喘着粗气,回过头去看身后陈惠的牢房。连续那样虐杀数人,饶是素来五大三粗的他,心理上也不禁膈应的慌。

他是真没想到,那女人竟然能受得住……

也不是毫无收获。这恶毒女人宁愿忠于自己的死士全部枉死,也要维持住那支张家所谓大军的神秘。可见,那支大军是确有其事。

而且,可能规模还不小……

“还是让我去吧。”朱樉狠咬着牙。“这时候,哪还顾得上什么上刑不上刑。从那疯婆娘嘴里把话拷出来,才是正事!”

“实在不行,只能这样了。”朱肃也是点头。“除此之外,也该散出人去,捕拿那些逃出城的漏网之鱼,还得遣快马警示东边的太仓卫,让他们准备驰援。”

“这苏州城有苏州卫的万余兵丁驻守,应该用不上太仓卫吧。”朱棣道。“一万人驻守此城,便是有数万大军来攻,也能凭借城墙守他个个把月的。”

“况且真有什么大军来了,看我来给他杀一个七进七出!”朱老四明显有些跃跃欲试。

“敌暗我明。我担心的是,他们在城中还留有内应……”朱肃摸了摸下巴。四哥说的没错,要攻苏州这样的大城,就算有内应,至少也得有万余人的大军。

这群潜藏在阴暗处的余孽,怎么可能拿的出这等数量的大军来?

他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只觉得一筹莫展。

“殿下。”朱肃正在懊恼,前方转角处,一位吴王卫不知何时竟寻了过来。

“殿下,姚先生正在寻您!有要事要与您相商。”

“姚和尚?”朱肃眼睛一亮,突的一拍脑袋。

怎么忘了还有这个智囊在?

“姚和尚在哪儿?快带我去寻他!”朱肃连忙快走几步,踏完几步之后,这才反应过来。

“对了,他有什么要事找我?”

“禀殿下。”那卫士连忙拱手。“是沈家。”

“沈家的那个沈海,被姚先生捉住了。”

……

……

“什么?那马奉孙举事之前,曾经来找过你?”

沈园之中,沈家一众人等,全都战战兢兢跪伏在地上。那个沈旺的儿子沈海跪在最前,浑身抖得如同筛糠,面对朱肃的询问,他浑身颤抖,半天也吐露不出一个字来。

见他被吓得傻了,姚广孝只得再次无奈站了出来。“殿下,据方才此子与小僧所说,正是如此。”

“那扮做盐商的马奉孙知道沈海也被您缴去了囤积的存粮,平日在外也是对您多有怨言。”

“他便偷偷找上了沈海,意图让沈海在沈园之中伺机作乱,能刺杀您最好。”

此言一出,沈海的父亲沈旺“啊”的一声,直接晕死在堂下。朱肃只瞥了他一眼,无暇去理会这位平日里颇为无间的“合作伙伴”,继续道:“所以,和尚你是看出了沈家的异样,故而今夜故意坐镇在这沈园,捉住了这沈家的马脚。是吧?”

“这沈家人好大的狗胆!”朱樉厉声道。

“刺杀亲王?本王今日便让你等九族,在这大明烟消云散!”

沈家人顿时大声喊冤起来,被朱樉一身蟒袍所慑,多有人经受不住朱樉威压,也直接晕了过去的。更有人起身大骂那沈海不止,场面一度纷乱。

“那马奉孙对他这么说,这蠢货就这么傻傻照做了?”朱肃捏住了鼻子,嫌弃的看着那个之前还敢对自己叫嚣,此时却已经被吓出一滩不明液体、冒出骚臭味道的沈海。“马奉孙又不是他的亲老子,他这么听那厮的话干嘛?”

“沈海自然不会那样乖乖听话。”见底下一片悲欢百态,姚广孝双手合十。“是马奉孙为他准备妥了后路。”

“马奉孙告诉他,他有海面上的门路。无论是成是败,只需沈海往海上一钻,我等自然没法奈何他如何。”

“若是事成,沈家便可独吞玻璃生意,从此飞黄腾达。”

“若事败,所牵连的,也不过是沈家嫡系正支而已。他沈海却是旁支,正支是死是活,反正他漂流海上,与他也无涉。”

“他沈海自可以寻一处海外之地,另起炉灶……”

“呵,倒是打的好算盘。”朱肃冷笑。原来是打算偷渡跑路,从古至今这些罪犯蛀虫打的倒都是一般的算盘。

“马奉孙说的海面上的门路,是什么门路?”他一旁的朱棣顺口问道。

“阿弥陀佛,回四殿下,是倭寇。”姚广孝道。

“……是什么?”朱肃感觉脑子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忍不住一怔。

“回殿下,乃是倭寇。”姚广孝淡然回答。

“倭寇!”

朱肃只觉得脑海之中豁然开朗,一直紧紧关闭的某一扇门,此时已骤然间打开了。

“老五,你是想说……”看到朱肃的模样,朱棣也反应过来了什么。

“那些余孽所说的所谓‘大军’,指的就是倭寇?”

“必然如此!”朱肃斩钉截铁。

从前些年老朱建立大明开始,有明一朝,南方倭寇之乱,便始终不曾断绝。

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伤居民,夺财货,沿海之地皆患之。”。

洪武二年,“倭人寇淮安”;洪武三年,“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此后没有一年,大明沿海不被倭人入寇劫掠的。

乃至于之后的洪武七年,日本国僧人入明贡马及方物,明朝却之不受之事,老朱反而下国书指责日本天皇“内损良善,外掠无辜”,命其即日整治倭乱,却并无回音。

但是真较真起来,其实所谓的倭寇,并非全是来自于日本的“倭人”。元末之时,倭乱其实并没有如今这般剧烈。那么为什么明初之时,老朱整顿民生、设立卫所,沿海倭乱反而加剧,几乎蔓延东南全境呢?

史书上有答案:“张士诚、方国珍等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是的,明初之时,倭乱之所以骤然加剧,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老朱彻底击溃了以张士诚、方国珍为首的诸多武装势力。

这导致了部分仍忠于张、方的地主豪强,多亡命于海外,窃居海岛,伪称倭寇,而为东山再起。

这无异于给本就严峻的东南倭患,又打了一支“强心剂”。

也就是说,这些张陈余孽,其隐藏在他们背后的真正力量,他们所仰赖的所谓“大军”,压根并非是什么天灾,也不是什么难民。

而是那些漂流在海外,对大明虎视眈眈,始终打算伺机而动的“倭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