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1082章 劝说朱标登基

第1082章 劝说朱标登基

他这么一说,一众儒生倒是悚然而惊,不少人便都又眯着眼专心的看那诗句。

周王朱肃的笔墨流传民间的不多,但终究,在老朱家各种刻意的舆论攻势,以及“开创新学”这一实绩之下,朱肃在儒家圈子里也能算得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大儒”,既然是大儒,那么他的文笔在儒生里头,就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而且朱肃的笔势和其他人不同,虽然穿越来也练了许多年的毛笔字,但毕竟,上辈子用的是硬笔,早已根深蒂固的笔法这么多年也没能改掉,故而他的毛笔笔势之中,总带有几分用硬笔时那“用笔屁股写字”的感觉,这笔势放在字里可算是十分明显,而且他的字其实不好,纵使有人学他字体,一般也不会将这用笔屁股写字的坏习惯一并学去。

是以这一笔极具辨识度的字体被这些儒生认出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那个方才写诗的“地主家的傻儿子”来。终于,有一个人一声惊呼,认出了朱肃的脸。

“他……他就是周王殿下!早些年时,殿下曾在我家店里买过一扇肉的!”一个肥头大耳、无论装扮还是身材都极像屠户的屠户高声道。紧接着一位儒生也佐证确认,这一位却是早年间曾经在勾栏里听曲的时候,见过周王朱肃本人。

朱肃当年解禁出宫的时候,就如脱缰的野马,在这应天府里当了好一段日子的纨绔,是以在这市井之间,认识他的人着实不少。

之后便是乱糟糟的下跪拜伏,一阵“参见殿下”的声音,连茶馆之外的人注意力也吸引了过来。

朱肃却是奸诈一笑,道:“你们该拜的不是本王。”随后,继续饮茶。

众人皆是一愣,不该拜周王,那该拜谁?

终究有脑子快的,想了一想,终于想到了正坐在一旁的老朱。

刚才,这位老人家对着周王殿下说“咱的儿子”,敢说周王殿下是他儿子,那他岂不就是……

那人眼睛一亮,若说朱肃在民间的声望是一百,那老朱的声望就足足一千。这可是给臣民们颁发大诰、鼓励他们有事直接敲登闻鼓的皇帝;是把贪官剥皮充草的皇帝;是将大明一手发展到如今这个境地的皇帝。

遇到周王殿下并不稀有,毕竟周王殿下只要在京,时常四处招摇过市,或去勾栏里听曲,或者在路边摊吃个火烧之类。但当今皇帝陛下可就罕见了。

皇帝啊,这可是皇帝啊!若是好好表现,入了皇帝的眼,指不定就会像那些说书平话里一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家人一起鸡犬升天……

在老朱的身份被捅出来后,茶馆里外的儒生百姓们便霎时间都“炸”起来了,一大群人或激动的叩头,或还呆呆的站立原处,更多的则是想尽量往前挤一挤,看看传说中的洪武皇帝究竟是什么模样的人,场面一时间闹哄哄的。

朱肃则是在那边带着些得意的笑。便宜老爹逼自己穿上这傻乎乎的傻儿子套装,自己便也想个法子让他稍稍丢脸些。被百姓围住寸步难行,微服失败,这就很合适。

眼见百姓们围了上来,朱肃正满心期待的看老朱是不是会露出些许慌张的神色,却不料老朱仍是老老神在的端着茶杯,只是瞥了身旁的二虎一眼。

而后,二虎便陡然跨前一步,大吼一声:“肃静!”

这一声吼,真就像是虎吼,把所有的百姓们全都给镇住了。

“咱微服到此,与民同乐,本不愿意惊动汝等。”老朱站起身来,双手负在身后,这一身颇显市侩的商贾衣裳,竟也有了几分龙袍的威严感觉。

“既然被你等发现了,呵呵,咱便做一次东。”老朱呵呵一笑,对那边惊呆在一旁的茶博士道:“店家,今日里你们店里的茶钱,咱来买单。”

“大家伙今日在你店里花用了多少,回头你拿着账本,寻周王领去。”

朱肃偷偷的翻个白眼,这老朱,坑儿子的技能还是这么的炉火纯青。那边茶博士已是激动的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下,道:“陛……陛下光临鄙店,以足使鄙店上下蓬荜生辉。”

“鄙店哪里敢收陛下的银钱?今日的花用,鄙店请,鄙店都请了!”

这点粗浅的眼界,这茶博士还是有的。不说周王殿下提的这首诗,会给他们茶馆带来多大的收益,就只说“陛下曾来我这茶馆喝茶”这一个噱头,就足以使得他们茶馆凌驾于大明朝所有茶馆之上。

莫说只免去一日的花用,就算茶馆足足免费上一年,那也是大有赚头。将这事告诉掌柜的,掌柜的能高兴得疯了去。

“呵呵,咱可不做与民争利的恶事。”面对百姓,老朱竟是笑得比面对亲儿子时候还要和蔼。“这事便说定了。”

“咱还有事,便先回宫去了。你等吃好喝好,咱先走一步。”说着,迈出步去,百姓们自不敢拦,赶紧乱哄哄让开一条道来。

老朱走到茶馆外,才见了外头竟也已经围拢了一大群人,里里外外有不少人现在才反应过来行礼,乱糟糟下跪喊着“陛下新春吉利”“圣躬万福”“万寿无疆”等等的吉祥话儿,言辞倒也恳切。直到拐出了三条街,这才不再有人认出他们来。

负责侍卫的狗儿已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方才那场面,若是其中混杂了什么歹人,万一惊了圣驾,他就是万死难辞之罪。

“你这逆子,竟故意将咱给供了出来。那场面若是有个万一,那就是弑君的罪过你可知道?”老朱对朱肃佯怒道。

“……得了吧您,当我不知道?当时那茶馆里,至少有一小半坐着的都是锦衣卫的人手……”朱肃一路快走走的气喘吁吁,倒还没有老朱这个七十岁老头儿身体康健。“还不是您先出手坑的我?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大过年的,我总不能对您失了礼数不是?”

“哼哼,强词夺理。”老朱道。不过看他眉宇间的神色,有这么一番经历,倒还显得颇为开心。

“看你方才的打算,是想要借那群百姓们吓唬咱,让咱出糗?呵,咱心里有百姓,百姓自然爱戴咱,咱又有什么可害怕的。”

“哼哼,你是不知道,当年元人攻濠州城的时候,咱在濠州一面守城,一面安抚百姓,这百姓们围拢过来的场面,也不知见了多少回。”

“那时候,妹子也在咱身边,她比咱还得百姓的喜爱,百姓们见了她,倒和见了亲闺女似的……那时候甚至还没有你大哥……”

老人家喜欢回忆往昔,方才的场面,不知不觉中竟又让老朱陷入了回忆。老人家一脸怀念的模样,嘴角带笑,已经浑浊了的老眼里却是蕴着些凄凉。

怕他又想起了马皇后伤神,朱肃便扯开话题道:“也不知您得意什么,这应天的百姓久在天子脚下沐浴皇恩,自然对您爱戴的紧。”

“再往远了去,可就不一定了。在南边亦或者北边,我的名声说不定还要更胜过您。”

“你小子,又是在激咱。”老朱自然知道,这是朱肃在用话语挑逗,要他莫要去管那历史上的洪武三十一年死期,放下国事好好巡游休养了。他顿了顿,敛了面上那怀念的神情,看着街上因着年节而来来往往的热闹百姓。

过了许久,方才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咱御宇天下足足三十年,见多了风浪,但却连咱治下的这大明的大好河山是什么模样,都没有看全。”

“而今老了,忙了一辈子,也是时候该放手了……”

“咱准备过了年节,就把屁股底下的这位置让给标儿。自己甩了这担子,到咱大明的四处去看看……你觉得怎么样?”老朱道。

“当然好!”朱肃拍手赞许。“早该如此了。您忙碌了这一辈子,早就该退休了。”

“退休之后,好生看看这山山水水,多好。看您这身子骨,只要心胸一阔,我看再活四五十年没问题!”

“哈哈哈哈,倒也不用活那么久。”老朱笑道。“也好,退下来,看看标儿如何治国,咱之后到地下去,也能和妹子好好说道说道。”

……

“什么?父皇想要退位?”之后的五兄弟聚会之中,骤然从朱肃口中听闻这个消息,太子朱标大惊失色,第一反应就是疯狂的摇头。

“不行不行,父皇身体康健,为人子嗣,哪有这时候就急着让父皇退位的道理?”朱标道。“况且,我为政尚且稚嫩,有父皇坐镇大明,江山才能稳当……五弟你怎做出这样的建议来?我去请父皇收回成命……”说着就要离席。

“大哥,大哥……你别急啊。怎这般焦躁。”朱肃赶紧拉住了朱标,将他拉回座位上,又斟了一杯酒放在他的面前。“不是我说你,大哥你也都年过不惑了,还有脸说自己稚嫩?”

“如今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国事繁重,父皇已经是七十高龄,你好意思将这国家之重,继续压在父皇的肩上?”

“……”朱标无言。他方才只是下意识反对,倒是没想过措辞适不适合。而今有老朱在他头上遮风挡雨,他自然下意识的就觉得自己尚且稚嫩,倒是一时忘了自己已经四十余岁了。而且现在就继承皇位,在他看来总有几分不孝的味道。朱标为人至孝,下意识当然就有些不愿。

“若是其他朝代,或许父皇放出这风声来,还有几分考验你这太子孝心的意思。但咱家可没有这些弯弯绕绕,他是真心想放权的……现在已经是洪武三十一年了!三十一年……难得劝得他想要放下担子休养一阵。你这太子监国也监了几十年,不过换个名头的事……”

“五弟,你也说换个名头……父皇大可将国事都交由我来处理,但退位……实在无有必要。”朱标仍坚持道。“这皇帝的位置,我想不到除父皇以外的人坐。我若坐上去,指不定就有风波……”

“有风波你就平了他,你又不是没有那样的手腕。”朱肃劝道。“这名头在你头上还是在父皇头上,差别很大,你觉得父皇要是仍然是皇帝,他会放得下这个担子?已经是洪武三十一年了啊……他该好好休养,过上几年舒心的日子。”

“大哥,我觉得老五说的很对。”朱樉也出言道。“皇帝……嘿,当皇帝,那过的是什么苦日子!爹都当了三十年的皇帝了,现在临老了,也该过几年舒心的日子。”

“我还指着爹能到我那里去,让我好好的给爹尽尽孝心……百姓家还轮流赡养老人家呢!”

朱樉这些年,在封地里收拢豪侠,闹的风生水起,倒是很希望老朱能去他那里,他好炫耀一番自己的成绩。

朱标脸色一囧……你小子,皇帝过苦日子,所以你大哥就活该进火坑是吧。

“大哥,二哥说的是。”朱棣也道。“爹累了一辈子了,也是时候该松快些了。再说了,你当皇帝,和现在又有什么不一样?无非是监国太子的名头换成了皇帝,我看,爹也是有意识的把一些事情交给你去做。”

朱棣心思就更活泛了些,朱标做了皇帝,那他当“乱臣贼子”的可能性就又降低了。老朱自然对他更放心了些。对他放心,那么他起兵西进的事,或许就会愿意松口。他都厉兵秣马好长时间了,那劳什子的奥斯曼帝国,都快欺负到他的头顶上来了……

朱棡也劝,他的目的也很简单,老朱要是退位,他的地位也就上涨了些,日后找户部批科研经费的底气也就更足了。兄弟几个轮番上阵,如车轮战一般。

“大哥,洪武三十一年了啊!这天下,该传下去了。”

最后,还是朱肃的这声强调,打动了朱标。

洪武三十一年,历史上,老朱就是在这一年驾崩的……若是能好好休养,或许还能多过一些年岁。想到这一点,朱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