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1076章 破城之夜

第1076章 破城之夜

第1076章 破城之夜

朱肃的自信自然有其缘由。自“诈降计”实施开始,城中的胡季犛并无动向,说明其并未杀死马景昌,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因为这马景昌,其实便是朱肃身边的太监马三保。

自朱肃将马三保从皇宫中带出来之后,便发现了这位疑似郑和的太监,确实有异于常人之处。

不止心思缜密,有急智,更是有雄辩之才,能舌灿莲花。

同时,还有着十分高超的语言天赋,和朱肃在安南的这段时间,三保是第一个学会安南语言的。

其实在一开始时,朱肃还并没有想到让他去实施这个计划,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曹渊和义军势力的一众首领们。想要在这些人之中选拔出一个人实施诈降的计策。

但经过几番筛选,却始终寻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些人对大明的忠诚度并不高,且许多人皆是抱着苟且偷安的心态,未必就愿意堵上性命,到升龙城中去当这九死一生的卧底。

曹渊倒是愿意,且自身说安南土话的水平也算过得去,但他是为将之才,远没有这份当卧底的机敏,因此也不适合入升龙城中去。

最后还是三保主动请缨,朱肃才注意到了,在这灯下黑的地方,竟然有一位如此合适的人选:三保精通安南土话,为人机敏有机变,对大明忠诚无比,而且因为常年间帮助朱肃梳理关于安南的各种情报,对于安南局势的了解甚至不下于本地士族。

而且,他虽是阉人,却是自有一番气度,若不主动告知他的宦官身份,几乎没有人能发觉如此人物竟然是一个阉人。让他装扮成一个安南人潜入升龙城,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到此,朱肃已经基本相信,这位服侍自己的太监,确实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宝太监郑和了。让七下西洋的郑和去糊弄一个安南小国的篡位之臣,这已经是杀鸡用了牛刀了。

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果然,六日以后,明军便在安南人的城上,发现了原先和三保约定好的信号:先是火把在城头上左转三圈,而后再往右转三圈,如此往复,这是在告知城外,明日丑时,打开城门。

“三保已然成功了。”得到前线信报的朱肃精神振奋。“能否破城,就在明日。”

“命令三军做好准备,明日里,本王亲自领兵,入敌城。”

“殿下,如此不妥!”李文忠却是站了出来,打断了朱肃的军令。“殿下乃陛下嫡子,安能以身涉险!即便进了城门,以胡贼之狡诈,也定已经设下重重埋伏。”

“保儿哥不必担忧,我早已有了准备。况且若当真有无法规避的风险,三保定不会传出讯号……”朱肃道。

“虽说我军早有准备,却也不能说全无危险。”李文忠却是一副秉公无私的态度,对着朱肃道:“殿下绝不可亲自涉险,臣以为,九江可以身代殿下入城。”

那边厢,李景隆脸色一僵,一脸幽怨的看向自己的老爹一眼,父慈子孝的氛围在帅帐里蔓延。

“曹国公所言极是,臣也以为,殿下不当以身涉险。”沐英亦是出列道。“不过,九江领兵的经验不足,或许无法临机应变。臣请由臣来身代殿下,臣愿立下军令状,定为殿下夺下升龙城。”

蓝玉见了,也急了,道:“殿下,臣与殿下身量相仿,若是穿上殿下的铠甲,保管胡贼认不出来。”

“还是由臣来暂代殿下……”

一群人竟为了争抢这名额,在帅帐中争执了起来,朱肃颇为头疼的扶额,道:“众位精忠报国之心,本王早已知晓。”

“不过,这故作中计的事,还是本王亲自来吧。”

“本王备下的那些手段,你等恐怕用不上来。若是担心本王安危,待信号一起,尽快为本王拿下升龙城外城墙,也就是了。”

“城墙若下,本王也就有了退路,自然可保安危无虞。”

众人相争不下,耳听朱肃一锤定音,也只好顺从。

于是,第二日丑时,在一片夜深人静里,升龙城的城门便缓缓打开了。

如同一张要择人而噬的血盆大口。

……

“陛下,一切已准备就绪了。”胡季犛身边,他的心腹谋士范巨论对他道。

今夜胡季犛特地来到了伏击周王朱肃所在的东城门瓮城,为的,就是想要亲眼看到周王朱肃中伏而死的那一刻。他站在城楼上,就着熹微的火光,看到早已经准备完善的大虞军士卒,正密密麻麻的猫着腰躲在女墙之后。

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弓箭,对着城下蓄势待发。只要周王朱肃一出现在城下,霎时之间,便是万箭齐发。

本来,胡季犛的意思是想要在瓮城里倒满火油、铺设干草,等到周王朱肃一入城时,就用火箭引燃火油干草,将他活活烧死在瓮城的。

但,他那个新近投顺过来的宠臣马景昌,劝他打消了这个想法,原因是:周王朱肃毕竟身份高贵,虽说要亲自入城拿这首功,但出于谨慎考虑,必定是会有人先为他稍微探明道路,之后才会入城的。

若是入城的时候,那探路的先锋发现了瓮城里尽是干草火药,那岂不是要打草惊蛇?周王朱肃定然不会继续强行入城。

还不如莫要画蛇添足,直接以箭雨射之……反正瓮城之中无有落脚之处,明军是悄悄入城,也不可能还带着云梯冲车之类的攻城器械。只要入了瓮城,就是待宰的羔羊,若是要杀,用箭雨射也能全射死了。

胡季犛想想也对,遂对“马景昌”大家赞赏,认为他果然是真心为了安南打算。这些日子胡季犛曾经数度试探马景昌,每一次,马景昌都应对得体,言辞恳切,胡季犛对他的宠信也是与日俱增,认为这是一个大才。

马景昌人不错,说话又好听,鸡毛哥超喜欢和他相处的!

正自想着这些,那边厢,已经有人猫着腰过来禀报胡季犛道:“陛下,前头传来消息,已经有明军偷偷摸摸的进军了。”

“可打着旗号?看清楚了,是哪一部的明军?”胡季犛精神一振,略微急切的问道。

“明军人马衔枚,悄声前进,倒是没有打着旗号。”

“只是,这些明军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骑兵……来的显然不是一般的人物。”那传讯的将领说道。

“皆是骑兵,能有这么多的骑兵护卫,来人定然就是周王朱肃本人。”马景昌说道。胡季犛点了点头,对这个说法深以为然。

“便是曹国公李景隆,身边也不会全部都是骑军护卫……定然便是周王朱肃无疑了。”

“传令下去,好生隐藏身形,莫要惊跑了明军。若是谁掉了链子,朕必定诛他九族!”

马上就能擒拿周王朱肃,胡季犛兴奋的浑身发抖,不觉连声音也尖利了许多,倒是比马景昌更像个太监。一众安南士兵隐藏在女墙下,连头也不敢抬,生怕被明军窥见了身形。胡季犛亦是一身王袍,猫着腰在阴影里躲着,心里则盘算着一会要用什么样的言辞羞辱周王朱肃。

“陛下,明军进瓮城了。”

耳听的一阵阵沉闷的马蹄踢踏声,显然,为了突袭城中,明军连马蹄也包裹上了厚厚的一层布帛。

明人准备的倒是还挺充分,胡季犛颇为优越的想,偷眼看到明军几乎已经全部进了城中,他忽然站起身来,大呼一声。

“关城门!点火!”

“哈哈哈哈,周王朱肃!你中我胡季犛之计也!”

城中一众安南士兵们早已得了吩咐,甚至还暗自演练过了许多遍,此时,这东瓮城在一瞬间燃起了许多火把,亮的如同白昼。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同时从女墙后钻了出来,声势惊人。

“朱肃!你若投降,我还能饶你一命,否则,万箭齐发之下,莫怪我胡季犛不念旧情谊!”

胡季犛在火光之中大声宣言道,他一身王袍,在火焰中尤其显眼,如若天神。

他期待着看着瓮城里头,想要看到明军在惊讶之中惊慌失措、甚至自相践踏的可悲模样,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瓮城里的明军仍旧冷静异常,为首的那个人,甚至还在面露戏谑的抬头看他。

“那……那是什么……”有人终于发现了明军中最大的异常。

方才火光熹微,看不真切,只觉得明军之中皆是马影,似乎全都是骑兵的样子。

而此时,在这亮如白昼的火光之下,他们才发现,明军阵列的前排,那些像马一样的影子压根就不是战马,而是一个个只有马形的东西。

“你们听说过……特洛伊木马吗?”

瓮城里,一身拉风金甲的朱肃,朝着城上僵住的胡季犛,露出了一抹嘲讽的微笑。

“来啊!破城!”朱肃高喊。

“破城!!”

一时之间,明军声震寰宇,无数箭矢倾盆而下,一身盔甲的周王卫却是丝毫不惧。狄猛带着人,将那些假扮成战马的木马推向了内城的城门,狗儿则抬起手中的膛线枪,对准了胡季犛。

“砰”的一声,胡季犛身前的女墙砖石飞溅,吓了胡季犛一跳,他赶忙缩身闪避,一时之间,倒也忘了下达命令。

就是这么一个时间差,狄猛已经带人将那些木马推到了门前,随着一声吆喝,远远撤开的明军将火把抛向了城门口的木马处。而后,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胡季犛只觉得脚下的城墙一阵猛烈的摇晃,耳边嗡嗡作响,扒在女墙上探头往外看,顶盔掼甲、甚至连马身上都披着铠甲的明军重骑兵已经开始纵马扬鞭,往城门处涌去了。

“城门开了!”这个现实震慑的胡季犛脑海中一阵眩晕。

“明军的那些木马……里头塞的竟然全是火药!”

“是谁说……是谁说明军趁夜色偷城,不可能带着攻城器械的!”

胡季犛四下寻找着马景昌的身影,想要将这厮抓住狠狠质问一番,但举目四顾,马景昌却不知到何处去了。

想要组织人手阻拦杀进城中的明军,但城外,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杀之声。城外耀目的火把光亮,竟是将天空彻底映照成了白昼:明军竟然在此时,大举攻城了。

“中计了!”到得此时,胡季犛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

“还好,这木马中的火药,足够将这城门炸开。若是不够,那可真就要万事皆休了。”城中,朱肃骑在战马之上,心中大松了一口气。

升龙府先前朱肃也曾来过,是没有瓮城的。显然,这瓮城是胡季犛后来加建的。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关系,瓮城内城的城门,建的远没有外城的城门那般的高大坚固。

先时沐英从炸开的缺口杀入外城的时候,曾经对内城的城门匆匆一瞥,故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明军骗进外城,再炸进内城,足以奠定胜势。化名马景昌的三保此时已经来到了朱肃身边,在马下恭声对朱肃道:“殿下。”

“好样的,三保,此次破城,你当居首功!”

“日后,本王定让你名垂千古,让你在我华夏的青史之上,成为如同太史公一般令后人敬仰的人物!”

三保脸色陀红,显然朱肃这一番话,也使得他激动万分。朱肃向他示意着身旁狗儿带来的空战马,道:“来,上马。”

“随本王,一起拿下此城!”

“是!”

随着三保的翻身上马,朱肃带领着人马杀出瓮城,往城中各处的紧要所在处杀去。胡季犛调遣兵将,奋力抵抗,然而,失去了城墙之利的他,在面对明军的内外夹攻之时,压根就没有任何能力能够抵抗。

很快,李文忠、沐英、蓝玉等人率领的大军,就击破了处于被夹击态势的城墙守军,杀入城中与朱肃成功汇合。

胡季犛在抵抗未果之后,则被迫放弃了在城中与精锐的明军巷战,带着最后的兵马退入了宫城,准备进行最后的负隅顽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