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职工大院 > 第446章 我有个想法

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446章 我有个想法

作者:炽焰在野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6:01

第446章 我有个想法

第446章 我有个想法

这大城市来的儿媳妇,丝毫没有看不起在小地方的公公婆婆,做事落落大方,虽然抢着做家务,陈素娘哪里舍得让她白白净净地手沾染冷水。

这些年比起以前日子过的好多了。

大冷天的也不需要到河里洗厚重的外套还有被单,单单这一项,就让陈素娘松了一口气。

大女儿自打结了婚,搬出去住,她的房间就空置了,偶尔小宝会过来住几天。

大妹过了年还要回羊城,小妹不用说了,还在省城念书,这过年,大家才聚在一起,见一面就少一面的,陈素娘一个都舍不得,只好自己起早摸黑地多做一些。

一大早的,她还没生火煮粥,秋火明已经跟小妹把早餐买回来了。

大妹打着哈欠,去起炉灶,烧开水。

秋火明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的媳妇来代替自己孝顺自己的父母。

自己父母自己来关爱。

结婚的意义并不是孝心外包,其他人怎么去做,他管不了,他只做他能力范围的事情。

秋火明的所作所为,赵嘉敏看在眼里,反而对陈素娘多了一丝敬意。

关系中,向来都是你让一尺,我敬一丈……

这对父母能教出这些优秀的孩子,人品差不了。

水烧开了,赵嘉敏开始用带过来的茶具泡茶。

片刻功夫,茶香四溢,早点摆好了,小妹有些焦急地等着陈素娘出来。

这是大妹跟小妹策划的,复制羊城‘喝早茶’的环节。

自打秋建设夫妻回了无城县,他们对于之前在羊城喝过的‘早茶’总是念念不忘……

平日里大家都睡懒觉,今天是特意起了个大早,来给父母一个惊喜的。

陈素娘在里屋跟秋建设踌躇了一会儿。

“差不多了,我都闻到茶香了。”秋建设早就憋不住了,他撑着床沿站了起来。

陈素娘带着笑意,把房门打开。

小妹笑着跳下椅子,做出邀请的姿势,“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桌上的点心还冒着热气,这是小城里唯一的一家中式茶楼的点心,离东门不近,还要赶早才能买得到。

早年关闭过,去年才开始重新营业,生意很是火爆。

陈素娘看着小妹红彤彤的脸颊,又看了看在座的每一张笑脸,她眼角微红,“茶真香啊。”她挤出一句话出来,剩余的话,说不出口了……

秋建设走出来,“不错嘛,走,素娘,我们去漱个口就来……喝啥来着。”

“喝早茶。”陈素娘拉着他一起走到水槽边,快速地漱口,小妹殷勤地倒了热水在脸盆里,搓了毛巾递给她……

一大家子,坐在饭桌前,开始喝茶吃点心……

过两天,这几个孩子就要小鸟离巢,各自奔向自己要去的天地了。

陈素娘的心里有些不舍,更多的是骄傲。

放眼望去,哪家的孩子能像自家的几个孩子一样,读书用功,懂礼貌,彼此关系还这么好……

吃好饭,秋火明回到房间,关了门窗,开了一盏红灯,开始自己洗底片……

这还是他在波斯顿的时候学会的一项技能,会了之后,没什么难度。

赵嘉敏好奇地打量着他挂出来的相纸,这次回来拍了不少的照片,用的是黑白胶卷,这些秋火明自己就能洗……

中午的时候,小妹跟大妹也来学。

每次看到那些相纸渐渐地浮现出图像,都令人感到惊奇……

这也是秋火明最喜欢的时刻。

“嘿,这不是我吗?”小妹看着一张逐渐露出图案的照片说道。

大妹笑道:“就是你,拍的真好……”

秋火明把它从水里捞起来,夹在挂绳上。

“哥,我能试试吗?”

秋火明点点头,小妹专心地捯饬起来。

别说,小妹还是有几分这方面的天赋。

“哥,我们学校有摄影协会,你说,我要不要去参加一下?”

小妹问道。

“你喜欢吗?”

小妹点点头,“喜欢,我还借了同学的相机拍过几张人物照,我就喜欢拍人物,对风景没兴趣……”

秋火明瞥了她一眼,“我把相机丢给你用吧,回京城,我再去友谊商店买一台。”

小妹雀跃着,“真的吗?那我把我的压岁钱都给你……”

秋火明白了她一眼,“得了吧,那压岁钱也有我的一份……”

赵嘉敏在一旁笑道:“小妹,你哥他早就想换一台相机了,你快点拿走,让他愿望达成。”

几个人说说笑笑间,门被敲响了,“出来吃饭了。”

是陈素娘的声音,“多大的人了,都关在小房间里,也不知道在捯饬啥。”

秋火明把盖子盖好,小妹打开门,指着挂着的相片,“我们在学技术呢,以后咱可以开个影楼。”

秋火明笑道,“就你那技术,想的挺好。”

几个人说说笑笑,出来吃饭。

过日子,就是一日三餐,陈素娘大的道理不懂,就认这死理。

看着家里几个小辈吃饭吃的香,这心里就踏实。

过了年初八,秋建设就开始上班了,像今天中午,事情一多,他就直接在单位吃饭了。

已经退了休的陈素娘,闲在家里,这些日子还好,几个孩子都回来了,等这几个孩子走了,她又要孤单了。

小宝平时也要上学的。

想到这里,陈素娘叹了口气。

秋火明扒拉了几口饭菜,不得不说,陈素娘确实好厨艺。

“妈,你才刚五十出头,有没有想过,再去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啊?”

秋火明开口问道。

陈素娘闻言一愣,“我没啥文化,能做啥?厂子里我这年纪的都不要了……”

“开个私房菜?一天就做二三桌,就在东门口盘一家店铺,面积不用大。”

陈素娘摇摇头,“自家人吃吃还行,要是做生意,我不是这块料。”

赵嘉敏吃着陈素娘腌制的香肠跟咸鱼,“我倒是觉得,妈可以专门开一家卖咸货的店,天冷了就开业,天热就休息……”

“这个……”陈素娘沉吟片刻。

这倒是个好主意,平时不想开就不开。

“这个应该不用专门盘一家店面,直接就在咱这院子里捯饬就行,屋檐下再搞几个晾晒的地方……”陈素娘边想边说。

“那就搞起来,现在天冷,还能搞一波,咱县城里如今日子也好过了……”秋火明说道。

陈素娘放下碗筷,“县城里不行,也就过年这段时间大家舍得花钱,等年关一过,谁家还舍得在外面花钱啊……”这事情谈到这里就歇了。

大妹问道:“妈,你要么跟我到羊城,哥那房子有院子,不用在外租房子了,羊城那边生活水平高,去那边做这个生意怎么样?”

“今年不行了,你姐怀了身子,年底我再看看。”陈素娘真的有几分意动。

赵嘉敏笑道:“妈,你要么来京城,家里有房间可以住,院子里还有棵枣子树。”

秋火明欣喜地看了赵嘉敏一眼,她一向喜欢清净,竟然会主动邀请婆婆去跟她一起住,看来,赵嘉敏是真的喜欢陈素娘。

作为一个儿子、丈夫,母亲跟妻子关系融洽,这才是福报。

陈素娘笑了起来,“过暑假,我带小宝来京城见见世面,长住就免了,你们小夫妻好好过日子比啥都重要。”

秋火明打起了哈哈,“那就来吧,等爸也退休了,我在京城给你们添置一套宅子,就住我们附近,平时没事,我来打牙祭……”

赵嘉敏笑道:“好啊,到时候又能吃到妈的好手艺了。”

这两人一唱一和,把陈素娘哄得心花怒放。

话说回来,这两人从定亲到成亲,自家其实都没啥助力过,两个小年轻,几乎都是靠自己才走到今时今日的。

陈素娘心知肚明,对这个识大体的儿媳又多了几分疼爱。

又过了两日,秋火明跟赵嘉敏开始返回了,跟车队的车一起到了省城,再从省城乘坐火车直达京城。

到达京城刚好是正月十五。

两人风尘仆仆地回到家里,这些时日不在家,家里依旧打扫的干干净净。

桌上还放着一张纸条,【我跟你舅妈住不惯这里,回去了,卫生做好了,要是元宵节赶回来了,记得来家里吃元宵,给你们都做了……】

是老金写的。

两人放下行李,时至中午,一路长途,都有几分疲态。

“厨房有面条,冰箱里还有肉,我做个肉丝面先垫垫肚子,睡个午觉再去找舅舅吧?”赵嘉敏提议道。

秋火明取出带回来的咸货,“肉没解冻,用我妈做的咸肉吧。”

“再打两个蛋。”赵嘉敏笑吟吟地接过其中一块咸肉。

秋火明跟她一起进了厨房,咸货要挂起来,顺便把炉子的火生好。

小两口忙活了半天,终于吃上了一口热饭。

“明天就要正式上班了,上班是啥感觉?”赵嘉敏问道。

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抱有很多期待。

秋火明瞥了她一眼,“等你多上几天班,就知道了。”

“看你这眼神,这班怕是不好上啊。”赵嘉敏笑道:“我跟你不一样,你以后有个团队要负责,我就是一个螺丝钉,管好自己就行了……”

秋火明起身收拾碗筷,“操心的命啊。”

“我来洗。”赵嘉敏站了起来,抢过碗筷。

秋火明低头亲了她一下,“那我就享一下阿敏的福。”

“这算什么,以后有得是。”赵嘉敏笑道:“我跟妈学了好些家常菜。”

她笑语盈盈地说道:“以后我做给你吃。”

秋火明的心里像是暖流划过,点了点头。

等一切都忙活好,已经是下午二点多钟了。

两人洗漱了一下,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一直到傍晚,两人才缓缓醒来。

赵嘉敏带着几分鼻音,“哎,要起床了。”

秋火明伸了个懒腰,“起吧,好歹也是个节日。”

出了门,发现这条巷子几乎家家都挂了灯笼,并不局限于红灯笼,更多的是兔子灯笼。

“哇,好看。”赵嘉敏围着一户人家挂出来的兔子灯笼一脸的艳羡。

出了巷子,到了街上,人流密集的地方,路边摆摊的就有各式手工制作的灯笼。

秋火明买了个小巧的兔子灯笼给赵嘉敏提在手上。

两人上了公交车,晃悠着去找老金。

还没到四合院,就已经听到了张大爷那大嗓门在嚷嚷,“挂歪喽!”

张大妈怒道:“你行,你来挂。”

秋火明跟赵嘉敏踏进了院子里,就看到张大爷一脸委屈地举着一个灯笼,张大妈气呼呼地骑在人字梯上,不上不下。

李老师夫妻俩正在劝说她。

老金家的门是半开的,门帘垂落,灯光隐隐照了出来。

“哟,小秋跟小赵回来啦?”李老师一回头就看到了他们,顿时也不理会张大妈了,笑着招呼道。

“节日快乐。”秋火明笑着穿过他们身边。

赵嘉敏笑语盈盈地提着自己手里的灯笼,跟在他身后。

秋火明撩起门帘,老金跟舅妈正在看电视。

看到他们进来,一起站了起来。

“哎哟,回来了,累了吧,坐。”老金把椅子让给他们。

“该吃晚饭咯,我去生火,下元宵……”

“我去,你好好陪他们说说话。”舅妈一把拉住他。

“一起一起。”老金腆着脸,跟在舅妈身后。

秋火明跟赵嘉敏面面相觑,这波狗粮吃的。

电视里正在放着访谈节目。

这是在介绍一家工厂的事迹,镜头接着转向了厂房。

秋火明坐了下来,指着荧幕,“这就是酒仙桥,我之前考试的那家厂子。”

赵嘉敏好奇地盯着电视。

“没想到国内已经研发了64K存储器了,我当初考核上交的是16K的……”

秋火明呼了一口气,“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液晶屏研发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停了?”秋火明看着厂里的介绍有些出乎他意料。

赵嘉敏不明就里,问道:“是不是技术没过关?”

“不是,是缺乏资金。”

秋火明叹息道:“这技术我记得当初我们在考核的时候也参观过。”

“当时来说,这技术很先进,也领先了很多发达国家。”

“我还以为间隔了这么多年,肯定已经大规模投产了,没想到……”

秋火明盯着电视节目,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