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1949章 嫁妆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1949章 嫁妆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44:34

第1949章 嫁妆

第1949章 嫁妆

京城,伯府,东跨院。

这里收拾出来,打通了前头,成了一个两进院,做了珠亮跟清如的新房。

舒舒跟张氏一起,站在院子里,看着将军府送来的嫁妆。

都在院子里摆着,六十四抬。

如今京城流行奢婚,这样的嫁妆抬数只是寻常。

即便清如是宗女,可只是将军府的无爵宗女,比不上勋贵大姓嫡支格格的嫁妆。

就是比照着早年的桂珍格格,嫁妆也差了一等。

张氏是嫂子,不做点评,只留心那其中有八抬嫁妆是书籍。

嫁入都统府半年,年后也参加了几次婚礼,这样的嫁妆倒是难得。

舒舒则是多看了几眼家具器物,也算是齐全。

只是仔细看上去,还是能看到其中有些不大和谐的地方。

如此也好,清如阿玛再糊涂,跟董鄂家相关的,这也是最后一回了。

清如是个有成算的性子,又是将军夫人教导出来,不用担心立不起来。

嫁妆第一抬,是一柄金镶玉如意,这是太子妃给外甥女的添妆。

因为太子妃的添妆,外加上陪嫁了四处产业,压箱银子也有两千八百两,这份嫁妆抬数不多,就算中上,不能说是简薄了。

不过这世上爱笑话的人多,少不得背后嘀嘀咕咕的,觉得将军府在打肿脸充胖子。

还有人在猜测,这四处产业中,多是将军夫人的陪嫁。

长女到底不一样,估计是得了将军夫人嫁妆的大头。

张氏已经见过几次清如,倒是生出期盼来,道:“到时候我跟弟妹换着看书。”

她的嫁妆也是六十四抬,其中十六抬是书籍字画,不乏绝版书籍的手抄版,都是家中父兄侄儿给预备的。

舒舒拉着张氏道:“清如在闺阁时跟弟妹一样,都是手不释卷的,回头等到小三、小四媳妇进门,你们妯娌也结社……”

因八旗汉化,如今不少八旗贵女也爱作诗作词。

张氏轻笑着点头,想起了另一个将军府的格格。

要是没有意外,那就是四弟妹了,温柔腼腆,不过比较接地气,倒是跟清如不一样的品格。

早年没有接触宗室,还以为王公显贵,跟寻常人不一样。

实际上跟寻常人家差不多,也都要当差讨生活。

比旁人好的就是,落地就多一份钱米,婚丧嫁娶也都能领一份银子。

因此宗室子弟,贫富差距虽大,可基本生计有保障。

两人看过晒妆,就回隔壁了。

明天是迎娶的正日子,不过喜棚已经搭起来。

正房堂屋这里,觉罗氏正在招待族中女眷。

见舒舒进来,原本坐着的客人,就都起身。

觉罗氏也起了。

尊卑有别。

即便是董鄂家的姑奶奶,成了皇家人,就是主子。

舒舒没有法子,只能跟大家打了一声招呼,拉着张氏去了次间。

“我该明儿回来的,倒是给你们添乱……”

舒舒有些后悔。

张氏奉茶,道:“阿玛跟额涅都高兴姐姐家来……”

舒舒道:“这两年,要辛苦弟妹了。”

珠亮成亲后,就要轮到小三、小四。

从定亲到成亲,又是各种繁琐。

张氏摇头道:“我就是给额涅打下手罢了,还是额涅辛苦。”

眼见着大家都忙着,舒舒用了午饭,就回贝勒府了。

明天正日子,她这个姐姐还要回来捧场。

到了家里,桂丹就拿了九阿哥的信过来。

舒舒收下,问桂丹道:“舅太太那边如何了,太医怎么说?”

桂丹继母怀孕,已经是大月份,有些不妥当,想要请太医,昨儿过来寻桂丹帮忙。

舒舒就拿了自己的帖子,请了太医过去诊看。

桂丹脸上一言难尽,道:“太医说,我们太太吃的太胖了,这样下去,怕是生产时艰难,让忌口一个月……”

他是嫡长子,如今佐领也在他身上,还有九阿哥做靠山,并不忌惮继母再生小兄弟。

没想到继母将自己折腾个半死。

舒舒也是无语。

这就是自找苦吃了。

这胃口吃大了,想要克制,可不容易。

那到底是九阿哥的舅母,舒舒就道:“从药房支一支好参过去预备着吧!”

已经是八个月,那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发动了。

桂丹忙谢过,去前头支人参去了……

舒舒换了家常衣裳,去了宁安堂。

“阿牟什么时候过去?”

舒舒问伯夫人道。

伯夫人是寡妇,不好参加婚礼,可是成亲次日的认亲礼,却是不能落下。

他们这一房,别无堂亲旁支,总共就这几口人。

伯夫人道:“后个早上我跟你一起回去一趟……”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道:“要不要带孩子们回去?”

舒舒道:“珠亮再三央磨了,非让带回去,那就带吧!”

正日子人多,乱糟糟的,也不好带孩子们过去。

认亲礼这日,都是家里人,就无碍的。

伯夫人笑道:“尼固珠要开心了,过了新鲜劲儿,每天上午磨磨蹭蹭不爱去学堂,就盼着下午。”

下午天气暖,多少在外头玩耍。

上午的话,就要在学堂里。

舒舒想起了曹慧,道:“慧姐儿如何?”

伯夫人道:“幸好有她,尼固珠课堂上学不会的,她又私下里教了,是个有耐心、懂事的小格格。”

舒舒道:“针线房正要裁新衣,回头我打发人送料子过来,让小姑娘带着大格格自己选颜色。”

九岁的小姑娘,本就是该淘气的年纪,太懂事了也叫人心疼。

“幸好遇到了孙氏……”

舒舒道。

要是遇到性子不好或城府深的继母,那就算有外家做靠山,天高皇帝远也照顾不到,有各种私下的苦头吃。

孙氏却是真贤惠,外加上还没有生育,母女之间相处也算融洽。

舒舒又说起丰生身边的哈哈珠子福来:“头一次见时候,还是怀里抱着,再过两年也要留头了。”

那是邢嬷嬷的长孙,也被邢嬷嬷带进来给伯夫人请过安。

伯夫人道:“是他祖母教养大的,行事错不了,性子随了他祖父,是个老实安份的孩子。”

舒舒道:“茶山那边也都弄得差不多了,回头邢海两口子回京就好了。”

好好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舒舒觉得,涉及到小朋友,自己越来越心软了。

伯夫人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这两年旁人对邢家的攻讦也有所耳闻,道:“总不能可着一家重用,一家独大不是好事,包衣人口中,挑行事妥当的,再抬举上一两家……”

舒舒皱眉。

不是她偏着自己的陪嫁人口,而是包衣人口入府当差,跟户下人执役还不一样。

“包衣的私心太多了,不耐烦见她们……”

早先惦记着往府里送女儿,现下惦记着往府里送孩子。

没有几个抱着忠心当差的念头,大多数都盼着一步登天。

伯夫人道:“你们夫妻的身份在这里,他们还敢翻天不成?以后孩子大了,你们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又不打算买人,包衣早晚要用的。”

舒舒道:“九爷出京前说了,今年宫里招太监,到时候看能不能从宫里换几个太监出来,给几个孩子安排上。”

就像九阿哥身边的崔总管似的,做个谙达太监,比乳母保母更当用。

乳母也好,保母也好,身后都有夫家、娘家两家人拖着。

到了太监这里,若是用好了,对小主子更忠心。

伯夫人提醒道:“有打算也好,不过也要看好人。”

“嗯,嗯……”

舒舒应着。

她跟九阿哥都不想直接签外头的小太监,就是因这个缘故。

宫里出来的,学过十几二十来年的规矩想,行事人品也都在大家眼中看着。

等回到正院,舒舒就去了书房,看九阿哥的信。

九阿哥提及去净慈寺还愿之事,还提及了御赐匾额。

舒舒看着,有些意外。

尤其是这匾额并不是九阿哥去求的,而是康熙赏的。

这是酬功?!又太轻飘飘了。

不知道九阿哥做了什么,好像在御前更有体面了。

对他们来说,利大于弊。

眼见着就要夺嫡风起,九阿哥在御前有体面,旁人想要拉拢也好、拉踩也好,都要掂量掂量。

九阿哥还提及归期御舟会加速,应该会在万寿节前抵京。

舒舒面上带了欢喜。

早年对江南三织造还存了好奇,如今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小说家言,索引派。

红楼到底是曹家故事,还是明珠家事,都是小事儿。

大事是避开夺嫡漩涡,再争取在皇子二封的时候,随大流晋郡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