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逐鹿从战国开始 > 第七百三十七章无心插柳

逐鹿从战国开始 第七百三十七章无心插柳

作者:渔歌飘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41:57

第七百三十七章无心插柳

逐鹿从战国开始第七百三十七章无心插柳在铸造厂忙碌万分的时候,伏焉的一个恢弘宫殿内,十几个身穿劲装的男人坐在下手位。

主位上的是杨乾的老熟人,剑圣龙道元。

下手位置的第一人拱手道

剑圣脸色冷峻,不悦道

一个弟子惊讶道

龙道元摇头道

有弟子就说道

剑圣喝了口茶,说道

如此说完,众多弟子都露出了恍然之色,当看到下手的自己最得意弟子眉头紧皱。

剑圣不明所以道

剑圣沉默半响后,双眼闪过一抹精光,浑身气势勃发,笃定道

话分两头。

张邵飞廉等人终于来到兴国,不得不说,到了中原腹地之后,水路开始盛行。

很多地方,只需要坐上船,沿着水陆就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一行人几乎都是能走水路就走水路,实在不行才走陆路,可惜的是除了张邵外,飞廉和一众玄甲军几乎都有人晕船,吐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其实在河里面风浪不大,可北方人就是这点不占优势,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坐过船,那脚不着地的感觉让他们非常难受。

当来到目的地后,张邵就开始寻找门路,以求能面见兴国大王,可惜的是,他的名气太臭,几乎士大夫的圈子里面都知道他因为偷窃被打了一顿。

还好,这次是以夏国使节身份,虽然很多人都不待见他,但没办法,拒绝使节来访的话,那就真跟夏国交恶,此时兴国朝堂其实还在观望状态。

很多消息都是韩景同放出来,欲要成事,先必造势,趋势一成,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见到兴王的时候,张绍免不了被满朝文武嘲讽了一番,可这些嘲讽非但没有让他羞愧,反倒在激烈的辩论中,力战上风。

他没有直接说想让兴国罢兵,而是在满朝文武面前,称述利弊,特别是那一句。

如果夏国不在,兴国当如何?

如果夏国灭亡,利益如何分配?

这两句话,直接插在兴王的心坎上,兴国离夏国很远,也没国土接壤,不管多大的利益,哪怕是能打下来,再多土地也跟他们没有关系。

而且兴国是在南方,此处多山林水泽,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粮食,可惜没有大面积平原,这是限制农耕的最大制约。

就在兴王准备同意的时候,却被很多大臣极力阻止,瞬间兴王就麻爪了。

要知道诸侯国可不是大王一个人说了算,就当他打算拒绝的时候,张邵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直接拿出一份名单呈给兴王,当兴王看到名单的时候,脸都绿了。

这里记录了大大小小官员拿钱的情况,几乎很多官员都拿了廖国的好处。

这下可好了,兴王仗着如此凭证,直接让人去搜,果真搜出了一些记载的赃物。

这下整个兴国的朝堂都炸锅了,兴王也不是好相与的,直接将一些经常跟自己作对的大臣当场拿下,提拔自己的亲信,可以说整个兴国朝堂小小的换了次血。

张邵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此时他的身份也是非常尴尬,幸运的是,如此一来,他算是间接立功。

兴王经过几天跟大臣们商量后,到底是答应了张邵,不会对夏国出兵,反倒是跟夏国结盟。

张邵自然高兴,杨乾已经跟他打过招呼,别看夏国此时没有动静,实则整个夏国已经开始在征兵。

按照杨乾的要求,张邵直接签订国书,这可是当时跟大王要来的爵位,自然让兴国不出兵最好。

至于结盟,是杨乾的授意,但凡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这样的时期,远交近攻的策略乃是不二之选。

如此一来四国争霸,形成犄角,虽然不如三国来的稳定,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谁也不好先动手,本来暗流涌动的形势瞬间风平浪静。

在兴国的朝堂内,几个大臣跪坐在下面,兴王红光满脸,自己被压制了好久,好不容易将一些老家伙给清除了出去。

他没有想让士大夫都出局的打算,而是想让手中王权能更加多一些,别一天到晚有人来跟自己做对。

推杯换盏中,歌舞升平,伶人表演好后,轮到舞姬,她们穿着薄到透明的纱衣,在中间翩翩起舞,所有人都看的津津有味,红光满面。

所有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他,这,这Tm不是你自己同意的嘛。

别看今天刚刚拿下的大臣都拿了别人的好处,可这大王也没少拿不是,听闻廖国为了合纵,还给了尚王宗族百余里的土地。

要知道这土地是归宗族的,不用跟别的士大夫分好处。

有大臣应承道。

就当众人都在为兴王吹嘘的时候,年老较大的丞相喝了口粟酒,幽幽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惊呆了,这老家伙会不会说话啊,大家都玩得这么开心,怎么尽说扫兴话。

兴王端着酒水的手一抖,双眼闪过一丝精芒,点头说道。

丞相摇头道

兴王摇头笑道

兴王笑道「丞相不用太过在意,夏国再怎么厉害,也打不

到兴国。」

丞相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不过武安君此人却被他深深的记在脑海中,重点关注此人。

张邵等人将事情搞定后,休息两日开始朝着会稽郡出发。

那边河流畅通,坐船的话会方便很多。

将兴国解决之后,就需要搞定尚国,因为韩景同是廖国人。

只需要将他联络到的国家都策反,那么剩下一个光杆司令那就没什么影响了。

在廖国与兴国的边境处,这里是一个小城,酒楼内,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男人端坐再次。

一个个竹简在箱子里面叠放的整整齐齐,外面还套着麻布的书套。

韩景同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脸上浮现出一抹疲惫。

整个中原局势在他眼中就好似一幅3模型一般。

兴国长居南方,虽然气候适合农耕,却少了大平原,人口也不多,擅打水战。

可就是因为体格没有北方人那么彪悍,所有他只能盘踞南方都无法进攻北方。

廖国和尚国在短短十年间,大战不少于五次,小仗也别说了,至少十几次,至于冲突,那就不用计算,应该根本就没人记得。

一个安安心心过日子,两个三天两头打架,唯独夏国,虽然也跟尚国和廖国打过。

可他们一般很少打出来,基本都是聚城而守,一旦打出来,那将是三国的大混战。

所以四大诸侯国,现在国力最强者莫过于夏国,而且夏国还出了一个武安君。

韩景同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杨乾此人,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看到唯一一个坚定不移支持大一统理论的人。

这个理论虽然遭到很多人的不耻,甚至是反感,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还是非常看好的,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