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565章 不做手术可能会死!

第565章 不做手术可能会死!

第565章 不做手术可能会死!

易中海自然知道民警们的意思,人家是将他当成坏人对待了。

这家伙急忙解释,说是自己和那两个苏国人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过是想让诺维科夫这个所谓的外国专家给他治病而已,他可没要苏国人哪怕一块钱。

最后。

民警同志对其批评教育一番让他离开,告诫他以后最好不要再接触苏国人,否则要是犯了不该犯的错误,他们说话可就不会这么客气。

易中海哪里敢犟嘴,自然答应了。

可没有想到事情还没完。

派出所还将易中海的事情和扎钢厂方面说了。

总之。

易中海犯下的错误是很严重的,必须严厉批评并且监管他的行为,不能再让这家伙做出危害郭嘉的事情。

易中海被车间主任、厂里甚至宣传科用大喇叭在午饭的时候批评了好几回。

这下。

易中海的名声彻底的臭大街了。

贾东旭、何雨柱、许大茂以及袁成这些同在扎钢厂工作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这些人都对易中海的做法感到不耻。

即便是继子袁成也有些看不起他,暗中和赵芳商量,赵芳嫁给易中海本来是想着让这家伙养着母子两个的,可没有想到他如此不争气。

易中海心里也很憋屈。

他不过是想将报告给了苏国人让对方帮忙看病而已,哪里会料到自己竟然因为这件事情闯了大祸,心里别提多苦恼,更心疼自己白白花出去的一千块钱。

易中海不甘心,直接去找李平安想要将这一千块钱要回去。

即便想要钱也应该去找楚山。

李平安可不会再管这件事情。

易中海不过是窝里横而已。

易中海可不敢。

他可是要倒大霉了!

易中海灰溜溜的从李家离开。

事情闹的这么大,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易中海绝对不能生养,甚至将自己的检查报告给了苏国人都没用。

易中海有些恼怒,也有些自卑。

他不敢见一大妈,遇到一大妈的时候都要绕道走,他也不敢和同事们多待,生怕对方问起他将报告送给苏国人的事情。

徐慧芝死了以后李平安将其当成典型病例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健康报》上,就徐慧芝这样的,多器官衰竭,就算是进行肺移植解决肺动脉栓塞的问题都不行,她的身体根本就承受不住那么大的手术。

论文发表没多久,李平安接到了老院长的电话,说是上级有意在六院组建胸外科,还会调拨一批医生过去。

六院胸外科还将承担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肺移植科研项目。

当然。

并不是只有六院一家医院接受了这个项目,其他成立胸外科的医院比如协和医院、魔都的瑞金医院也承接了任务,肺移植的科研工作在多个医院立项。

肺移植手术难度较高,涉及到精细的解剖操作、血管重建以及免疫抑制治疗,以及预防排斥反应。

另外。

供体寻找难度很大,供体缺血时间要求更短。

肺移植手术难度极大。

后世李平安所在的世界直到八十年代后期,世界第一例肺移植手术才做成功。

以现在的条件。

想要过肺移植很难,别说其他,就是找到一个需要做肺移植的患者以及配型成功的供体都难。

李平安将自己的意见和老院长说了,老院长却说无妨。

肺移植这种手术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后慢慢准备就行。

就算是六院没做成功,其他医院做成功了也行。

李平安没再多说什么,只能答应。

很快。

六院成立了胸外科。

上级调过来一个叫胡章的医生主持工作,还从其他医院抽调过来几个在胸外科方面有建树的医生到六院任职。

胡章原本是在协和医院胸外科工作,还做过肺移植研究负责人的副手。

很显然。

上级调他过来是为了肺移植研究工作做准备的。

李平安也没多管,按照上级的意思将胸外科交给了胡章。

除了做一些胸外科的手术以外他没在这个科室花多少精力。

只要胡章和这些新来的同事们维持住心外科局面就行,至于说肺移植的科研项目,李平安没抱多大的希望。

李平安很少过问胸外科的事情,但胡章和医学科学院那边是有联系的,相互配合,还真的找到一种间接确定肺移植配型的方法。

此时。

肺移植配型就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型、HLA分型、肝炎病毒、梅毒等检查,以确定患者的血型匹配度和HLA匹配度。

这个年代很难确定HLA匹配度。

通过妊娠、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同种免疫作用可产生HLA抗体,HLA抗体可诱发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血小板输注无效等。检测患者体内HLA抗体的方法主要有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流式细胞术等。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是一项研究细胞免疫的基本技术。

基本原理是: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的膜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免疫球蛋白的补体结合位点暴露。

该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而使其活化,通过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靶细胞的溶解死亡。

医学科学院的人想到了类似的方法进行检测。

将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使供体和受体的淋巴细胞混合在一起,观察转化率。

T淋巴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在体外培养中加入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细胞代谢和形态可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能转化成体积较大的原淋巴细胞。

如果淋巴细胞转化率超过20%-30%,提示供体和受体之间抗原存在严重差异,无法进行器官移植。

用这种方法的确是可以解决器官配型问题。

不过。

即便是解决了配型问题也只是在肺移植研究上迈出了一小步,距离成功还差的远呢!

这种方法是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员们共同研究出来的,方法简单,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只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之间的反应、最后的形态就行。

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胡章从医学科学院那边知道这个方法以后也认为是可行的,并且奉为指路明灯。

六院化验室只有光学显微镜没有电子显微镜,但六院实验室有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果六院再遇到需要进行肺移植的患者并且配型成功,他就可以进行实验,在肺移植这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如果侥幸成功了,他甚至可能是全世界做这种手术成功的第一人,风光无限,成为肺移植乃至胸外科方面的泰斗。

彭母足部溃疡、有足藓,视力下降,看什么东西都很模糊。

不得已,和女儿彭芳说了这件事情,让侯二、彭芳一起和她到六院看病。

彭芳是护士。在没有找医生给母亲看病之前先帮帮她检查了各种生命体征。

血糖高、血压也很高。

彭芳意识到不妙,母亲的病可能不简单,不是仅仅是眼睛、脚有毛病这么简单,或者还有其他更为严重的病症。

她知道李平安没上手术,现在正在门诊室看门诊,让侯二带着母亲一起去门诊室找李平安。

轮到自己看病的时候彭母和李平安说了自身的情况。

根据彭芳的测定结果,再加上彭母自己的叙述,李平安觉得彭母身上的病症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状。

虽然是困难时期。

但侯二家不缺少各种吃食,此外还有很多古巴糖、蔗糖等。

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作风让她患上了糖尿病,经过仔细的询问,李平安发现彭母的确是有“三多一少”的现象。

“三多一少”一般是指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他给彭母把脉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些症状,出现了交替脉和速脉。

刚刚给彭母把脉的时候脉搏是快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慢下来,总的来说,脉搏还是比正常的快。

糖尿病非常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若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导致心肌缺血,此时心脏的泵血能力减弱,导致心肌血液量减少。由于心脏收缩射血,使外周血管充盈、回缩,形成脉搏。若剧烈运动,心肌耗氧增多,此时心跳加快,脉搏出现增快。后续停止运动后,心肌缺血好转,心跳下降,脉搏恢复正常。

当患者心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心脏缺血、缺氧,通过机体代偿,出现心跳加快,此时可引起脉搏增快,可超过100次/分钟。

以上症状和李平安观察到是相符的,他相信彭母有糖尿病以及相关的症状。

这个时候彭母是很危险的。

因为血液粘稠的缘故很容易形成血栓,若动脉粥样硬化处形成的血栓脱落,可能堵塞患者的心血管,使其不能正常搏动,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此时脉搏也会跟着消失。

此外。

冠状动脉内脂质沉淀可以形成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后果将会很严重,将会引发包括心率失常、心机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血管斑块的检查方法是通过B超的检查可以看到血管壁的层次,如果出现了血管斑块,能够在超声下看到血管壁局部增厚、密度增高,血管管腔出现狭窄,可以测得在血管狭窄局部的血流速度增快,出现血流信号的杂乱。也可以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的检查,可以看到在CT或者核磁共振影像上,动脉血管壁有高密度影,血管管腔狭窄,是血管斑块的部位。

李平安让侯二带着岳母去做B超检查。

彭母起初还不愿意,一直打听做检查贵不贵,需要多少钱。

侯二开口说道:“妈,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就别再多问了,让你做你就做吧,李院长能骗咱们吗?”

彭芳始终记挂着母亲的安危。

尽管是工作时间,她还是找了个机会到门诊室向李平安询问了母亲的状况。

此时。

李平安可以肯定彭母有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至于血管有没有斑块要等到B超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再说。

彭芳跺了跺脚。

为了给自己加强营养让自己早一点儿再怀上孩子,母亲没少给自己做好吃的。

侯二家的伙食不差。

彭母又是一个懂得珍惜的人,根本舍不得哪怕是一点儿浪费,家里所有的剩饭剩菜都让她吃了。

更重要的是彭母可没少吃糖,就连她们夫妻给女儿侯莹莹买的糖果彭母都没少吃。

此时。

彭芳有些后悔了。

早知如此她就应该多关心一下母亲的身体健康。

彭芳虽然是护士但却从来都没有主动让母亲到医院检查过身体。

等到母亲实在支持不住要到医院看病的时候怕是有些晚了。

李院长医术不错,但也不是什么病都能治,什么人都能救过来的。

彭芳心如刀绞、心乱如麻。

李平安将门诊室里的患者诊断完之后侯二和彭母两人也过来了。

李平安看了检查报告,证实彭母确实有血管斑块,对于这种病,如果要治疗的话只能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管凝集,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斑块都有好处。

若是使用中药的话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方子。

李平安仔细询问了一下,彭母有头疼、肢体发冷的症状。

其实。

她身上的病已经相当严重了。

血管斑块随时都能破裂。

若是在后世,这种情况下可以手术切开剥脱血管内膜,或者进行介入手术,行球囊扩张成形术以及动脉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术是用一种方法使狭窄了的血管恢复它原来的形状,即使它变成原来未狭窄时的形状,使血流重新畅通,供血恢复接近正常,俗称“通波仔”。

这一疗法源于60年代,80年代前主要采用球囊导管进行治疗,所以成形术又称为球囊血管成形术,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血管成形术是微创手术,它通过上肢或下肢的一个小切口抵达病变的动脉。然后医生通过切口插入一个小的可扩张球囊,通过球囊的物理性扩张以及排除狭窄的或被阻塞的动脉中的障碍而起到斑块清理装置的作用。

现在国内并没有这种扩张球囊以及支架,若是进行手术治疗的话只能剥脱血管内膜进行清理。

这是一种很复杂并且精密的手术。

李平安和侯二等人说起的时候别说侯二和彭母直摇头,就连彭芳也不愿意让母亲做这种手术。

她听的最多的是这个时候能够做血管移植手术,但更为微妙的手术彭芳还真没有听说过。

即便是她知道李平安手术技术不错,但彭芳还是不愿意冒险。

最终。

李平安给彭母开了阿司匹林以及几副中药,还让彭母在六院观察一段时间。

彭母血管内的斑块不止一处,不能做旁路移植手术,但若是斑块破裂的话确实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的。

彭母留在医院观察的话有很大的好处,万一斑块破裂了、出了问题也能随时进行手术和治疗。

只是。

彭母却是不愿意住在医院。

其一是害怕住院的话花钱,还有就是她想回家照看自己的孙女。

彭芳反复劝说。

她女儿已经五六岁了,不用母亲随时看着,让她在医院将自己的病彻底治好再说。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彭母想带孩子有的是机会。

彭母只能答应。

侯二将岳母安顿后到丝绸行上班,彭芳也到其他病房工作。

可没有想到彭母只在病房待了两个小时,趁着病房里没有护士的机会自己起身回家了。

医生就喜欢危言耸听突出自己的价值、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特别是李平安。

侯方城等人可没少给李平安东西。

绝对不会给李平安机会让他再从自己姑爷手中捞取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