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551章 杂交水稻

第551章 杂交水稻

徐慧芝离开以后徐慧真还到李平安这桌和他说了几句话,她告诉李平安自己又生了个女儿,按照真理平天的顺序,这个孩子应该叫做徐静天。

她给自己设想的几个孩子名字都用上了,但是徐慧真依旧不肯罢休,还想要继续生养,期待着能再给蔡全无生一个儿子。

说话的时候她将目光集中在李业和楚康两个孩子身上,还和秦淮茹闲聊了一会儿,得知两个都是秦淮茹所生,羡慕的不得了。

吃过饭,李平安付了钱和粮票,他们还要了一盘牛肉。

当时牛肉比猪肉贵但也贵不了多少,生肉都是七八毛一斤的样子,熟牛肉更贵一些。

李平安一家人从小食堂离开的时候徐慧真一直注视着他们的背影,直到几人没了踪影才将注意力收回来。

回家以后秦淮茹帮着徐氏做家务,陈康一直跟着奶奶和母亲,李业则是在自己屋子里写作业。

李平安又到医院加班,到病房看了看自己的病人之后到院长办公室写信了。

今年又是大旱。

灾年。

粮食减产的厉害。

三年前农科院就成立了。

李平安想着要给农科院写信让他们注意杂交水稻这项科研课题。

这个时候国内外都没有从事这种研究的科研机构。

若是能够研究出来水稻不仅能拥有抗旱、抗倒伏的优点还能大幅度,几倍的提高产量。

性状差异越大的两个亲本杂交其后代就越具有性状优势,这就是杂交优势。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

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

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株,想要进行杂交就必须找到雄性不育株才能进行杂交。

不过。

想要寻找雄性不育株难度相当的大。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应用在杂交水稻的研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这一过程的艰辛和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雄性不育株的几率非常低,只有几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大量的水稻植株中寻找这几株特殊的植株,其难度可想而知。

后世袁院士的团队为了找到三株雄性不育株,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筛选和测试每一株水稻。

他们最终找到了三棵雄性不育株,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从遗传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单一来源仍然显得过于单一。

为了培育出大面积的高产杂交水稻,袁院士亲自带领团队到海南,在那里待了几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最终成功培育出了大面积的高产杂交水稻。

此外,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应用还涉及到复杂的遗传机制和生物技术。细胞核雄性不育通常由隐性基因控制,这意味着在生产上难以找到保持系来保持其后代的不育性,这进一步增加了利用这一特性的难度。

后世。

直到七十年代才找到了光敏雄性不育株农垦58S。

它具有长日照下不育、短日照下可育的特性,这一发现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因为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长日照下作为不育系,在短日照下作为保持系,实现一系两用。

这种作物产自鄂省某县。

李平安将杂交水稻的概念以及农垦58S的情况详细的在信中介绍了一下,将信件邮寄到了农科院。

当然。

在写信的时候李平安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知道农垦58S情况的原因,如果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问起,他可以说是当初寻找白玉米的时候听一个老家在南方的人说起的。

其实。

农垦58S是后世杂交水稻团队选育之后的命名,在当地是另外一种叫法,李平安只要将这种水稻所在地告诉农科院就行了。

书信寄出去以后李平安长出了一口气。

若是真的能提前找到农垦58S这种水稻的原型,没准儿杂交水稻的科研能够提前十余年。

李平安回家的时候差不多该吃晚饭了,贾张氏这家伙居然也在李家。

李平安乐得贾强不过来,要不然,说不定这家伙会和李业和楚康两个小子抢吃的。

李家吃的是米汤和白面馒头还有炒茄子,徐氏往菜里加的油也不少。

即便是没吃到。

李家人吃饭的时候贾张氏也闻到了浓浓的香气。

贾张氏却不羡慕。

甚至。

他还有些骄傲的告诉李家人刘悦的户口解决了,连带着两个孩子的口粮也解决了。

现在贾家和李家情况差不多,家人都有口粮指标。

这几天为了庆祝,儿子贾东旭都买了好几次猪肉了,贾家这个月的肉票差不多都用光了。

贾张氏提起贾东旭。

李平安心里却是有了别的想法。

贾东旭是胃出血但是排除了传染因素,说明他的病可能和平时吃的不好、消化不良造成的消化道炎症有关。

李平安忍不住问道:“你家东旭和你们一起吃饭吗?”

贾张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东旭有时候在家里吃有时候在扎钢厂食堂吃!”

李平安叹息了一声。

他很清楚。

贾家的伙食越好,贾东旭在外面吃的时候伙食越差。

他开口说道:“即便是刘悦母子几人有了口粮指标,但买粮食、粮票的钱不还是靠着贾东旭吗?你们还是对他好一点儿吧,毕竟贾家可全靠着他了!”

贾张氏不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这种事情还用你说,东旭是我们家的顶梁柱,自然是要对他好一些的!”

也不知道贾张氏听没听进去,但李平安却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谈。

贾张氏回家吃饭了。

两个小子也吃完饭后回自己的房间休息,秦淮茹若有所思的问道:“平安,你怎么管起贾家的事情了,难道贾东旭有什么问题不成?”

李平安也没有隐瞒,将贾东旭的情况说了出来,又说道:“若是贾东旭不注意保养身子,怕是他的结果会和父亲老贾一样,最终死在胃穿孔或者其他消化道病变上!”

贾东旭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但此事并不能告诉贾张氏或者说不能让李家的人告诉贾张氏。

还有。

连贾东旭这个年轻人都因为吃的差而得病了,徐氏和秦淮茹都下定决心要让李家的伙食好一点儿。

更何况。

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儿呢!

伙食更是不能太差。

贾张氏本以为自己到李家串门了,刘悦会在家里做好饭等自己吃的,哪里知道回家以后居然发现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女都不在家。

聋老太太却是在中院儿站着准备贾家人过来以后一起吃饭呢。

贾张氏开了房门,两人一直在贾家等着。

半个小时之后贾东旭带着妻儿一起回来了,说是他们在外边饭店吃过了。

他们并没有给贾张氏、聋老太太带回来一些饭菜,刘悦直言让两人吃点儿窝窝头,到水槽那边接一碗凉水喝了算了,气温又不低,她们甚至不用喝热水。

聋老太太心里委屈,可事到如今只能委曲求全。

照做了。

贾张氏却是抱怨了几句。

刘悦却说她们母子几个也有口粮指标了,一时高兴就和丈夫出去吃饭,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东旭却是耷拉着脸一句话都没有说。

贾张氏心里很不高兴。

儿子带着儿媳到饭店吃好吃的,居然让自己在家里吃窝窝头、喝凉水,和后院儿聋老太太一个待遇。

只是想到李平安刚刚说过的话又忍了下来。

儿子也不容易。

自己要是和刘悦争吵埋怨她们不带自己去外面吃饭,这不是让儿子为难吗?

难得贾张氏居然开明一次懂得顾全大局了。

谷雨生了个男孩儿,果然就和做B超时检查的结果一样。

李怀德这家伙高兴坏了。产前他就安排谷雨进了六院妇产科,得知谷雨生了个男孩儿,李怀德弄了不少粮票、肉票一律给了谷雨。

谷雨将票证给了在医院照顾自己的婆婆周氏。

虽然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孙子,但是周氏没办法,儿子不能生养,他只能将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孙子来养。

更何况。

孩子的父亲是李怀德这样的大领导,有李怀德帮衬着,许家想要将孩子养大还不容易?

或许。

她们许家不需要出多少粮食就能将孩子养大。

想通了这一点儿。

周氏自然是不会苛待孩子甚至是儿媳的。

谷雨的伙食非常的好。

因为李怀德也给了不少肉票,周氏甚至会给儿媳买一些红烧肉让她吃。

李怀德到医院看了谷雨两次,每次都见到谷雨在吃好吃的。

他对周氏很满意,随手还给了周氏十几块钱,她乐得合不拢嘴。

即便是妻子生了个男孩儿。

许大茂心里也非常的不舒服。

他很清楚。

孩子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而是李怀德那个王八蛋的。

生产过后谷雨又在医院住了一星期,除了用青霉素、链霉素消炎以外还用了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方中用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此方乃是调经之方,还能消除产后高热之症。

前前后后。

谷雨在医院住了十余天,许大茂这家伙却是始终都没有到医院看往妻子谷雨。

甚至趁着周氏、谷雨都不在家,没人做饭的时候经常到饭店里吃饭,挥霍了不少粮票和钱以及肉票。

眼见着要到派出所上户口了许大茂还没给孩子起名,最后还是周氏到派出所给孩子上了户口,起名“有财”。

这个孩子就叫许有财了。

听起来倒不像是许大茂的儿子,反而像是许大茂的叔叔,许富贵的弟弟。

周氏的水平也就这样,她哪里会起什么高大上的名字。

李怀德听说自己儿子的名字叫许有财之后当时就脸色变黑了。

儿子跟着许家姓也是没办法,可许有财这名字也太俗气了一点儿。

今年何雨水就要参加高考了。

何雨柱和程琳夫妻两个都是支持她上大学的,而且还是全力支持,就连程琳也是如此。

如果何雨柱考不上大学或者中专,她就要参加工作,到时候口粮指标肯定不够吃,短时间内妹妹又嫁不出去,何雨柱夫妻只能为她操心,想办法让她吃饱,将夫妻两个节省下来的粮票均一点儿给她。

但若是何雨水考上大学就不同了。

学费全免,生活费、口粮郭嘉都负责,根本就不会让何雨柱夫妻操哪怕是一点儿心。

他们怎么可能会不答应?

李平安也见过何雨水几次,何雨水用一种坚定而自信的语气告诉他,说是自己一定能考上,不是大学就是中专。

这话李平安并不怀疑。

在那个年代,考上并且上完高中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人,即便是高考,升学率也相当的高。

何雨水还说高考过后自己还想到六院勤工俭学,李平安答应了。

终于到了决断的时候。

扎钢厂苏国专家纷纷从国内撤离。

王霞和萨卡洛夫也到了该决定去留的时候。

两人的观点根本就不一致。

萨卡洛夫希望妻子王霞跟自己一起到苏国生活,王霞则是希望萨卡洛夫能够留下来,和她一起继续在国内生活。

两人分歧很大。

萨卡洛夫一再申请,在国内耽误了一两个月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这个时候。

国内都开始还债了。

苏国在很多百姓眼中已经不是老大哥形象,甚至有些人开始痛恨苏国人,即便是不能对萨卡洛夫做出什么,但对他却是很有意见。

终于。

两人认识到了。

萨卡洛夫在国内可能会被一些人针对,若是王霞跟着他一起去了苏国肯定也是如此。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两国关系已经这样了。

他们要想继续在一起难度很大。

最后。

两人离婚了。

萨卡洛夫带着自己的行李回国,王霞则是留在了国内。

离婚的时候萨卡洛夫还给王霞做了补偿。

他们住的房子是扎钢厂的,王霞可以继续居住,另外还给了王霞几百块钱。

萨卡洛夫离开的时候王霞还到火车站送行了。

她趴在萨卡洛夫的肩膀上哭了很久,最后终于说道:“但愿咱们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萨卡洛夫几乎是声嘶力竭的说道:“一定的,我相信咱们一定还会相见的!”

前夫走了。

王霞很伤心的回到家中,但她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而且只是个开始。

厂办的人没过一段时间就会询问一遍她和她丈夫的事情,还会问道萨卡洛夫和她是夫妻的时候王霞有没有出卖扎钢厂和丈夫说一些厂里的各种消息。

这个麻烦一直缠绕她十几年。

从此以后。

王霞的职位再也没有上升过,眼见着父母、妹妹、妹夫甚至是哥哥、嫂子的工作、生活一点儿一点儿的变好,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当初要不是自己有了虚荣心和萨卡洛夫结婚。

她能面临如今的困境。

结过两次婚,一个丈夫也没留住,怕是有些人要说她是丧门星、克夫了。

萨卡洛夫还在的时候没人敢招惹她,现在却是不一定了。

在背后嚼舌头根子的人肯定不会少的。

回国之后安德烈、尼基塔甚至是别林斯基这些苏国专家都给李平安发过几封电报,但很快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没了消息,李平安和这些人渐行渐远,渐渐的没了来往。

就连陈雪茹和娜塔莎也没了来往,她们和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如果是要运到苏国的话只能是还债,根本不会和娜塔莎、侯大、侯方城这些人有任何的交集。

好在。

陈雪茹和她的裁缝铺在苏国专家撤离之前就和娜塔莎等人断了联系,对她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王沁和秦淮茹说了自己姐姐和姐夫之间的事情,秦淮茹叹息了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件事情她是管不了的,甚至不想多议论。

当初。

王霞和萨卡洛夫结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宴请她和李平安,夫妻两个都是后知后觉的。

王霞是不是嫁给苏国人萨卡洛夫和她和李平安两夫妻没有任何关系。

萨卡洛夫离开以后王霞的生活质量大不如前。

工资降低了。

票证也减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