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97章 娄家的结局

第497章 娄家的结局

第497章 娄家的结局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吐或泻,胸脘闷胀,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此时。

这部书早就流传海外了。

小鬼子能够知道这部书以及书中的方子也不奇怪。

李平安给青木的方子确实是出自参苓白术散,不过不是经过精心思考加减而成,而是胡乱写出来的。

从各种药物上来看这个方子的确是可以做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但是想要依靠这个方子稳定住穆父的病情那是不可能的。

不说一点儿效果也没有,但绝对没有多大的作用。

就当时的西医以及西药发展状况而言,就算是中西药同用,使用了这个方子再加入西药也是很难控制穆父病情的。

李平安的确是坑了青木。

但是他没有一点儿心理负担,更不会后悔。

小鬼子的钱不赚白不赚,就算是坑了他们又如何?青木买了自己的药方,就算是他认为自己吃亏了也绝对不敢声张的。

至于李平安自己?他也不会声张。

不过。

李平安还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秦淮茹。

秦淮茹很吃惊,但随即又说了一句:“小鬼子那么有钱,可能给那个家伙要的少了,要是要的再多一点儿就好了!”

李平安说道:“当时我不是认为自己的方子是随手写的吗,所以就没要那么多!”

平白得了五千块钱。

李平安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

周末的时候他将钱明夫妻以及他们的儿子钱英,陈雪茹母子以及小露请到了家里,又到屠宰场那边买了十几斤大骨头,回家以后让徐氏用正房外面的火炉将骨头炖了,大家在一起啃骨头。

外面天气寒冷。

屋子里却是二十多度。

大家一起啃着大骨头,别提多带劲儿了。

将骨头啃完以后钱明说要将骨头带走喂狗。

五十年代的时候京城市局就开始训练警犬了。

不过当时警犬很少。

交道口派出所根本没有,需要用警犬的时候只能到市局那边借。

钱明要啃过的猪骨头就是要拿着去喂警犬的。

李平安等人自然答应。

王霞到六院白忙活一场,穆远父母离开京城的时候没有给她任何钱财,她不但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还沦落为昔日同事的笑柄。

恼羞成怒。

王霞就想尽快找個好人家将自己嫁出去。

只是。

就这么突兀的将自己嫁出去谈何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条件差的她看不上人家。

条件好的人家又看不上她。

结不成婚,王霞自然是要努力工作。

她主要是负责统计工作,依旧是将统计结果交给苏方工作人员。

但她不知道的是两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早就今非昔比了。

苏国的援助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方式。

一是派遣专家,为我国培养人才;二是提供低息贷款;

三是发展双边贸易,我国以农产品换设备;

四是开办合股公司;五是提供技术资料。

以上形式看似没有问题,其实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比如在采购成套设备上,基本上都是由对方单方面确定价格。这种价格往往是分批次暂定,逐批收付货款,到最后才出具结算议定书,确定最终价格,这个最终结案的价格往往比暂定的要高得多,还要补付货款。

一般而言,他们提供设备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上高10%至20%,有的还会更高。不仅如此,对方还会另外收取3%的配套费。所谓的配套费是指用于项目以外其他配套设施所产生的费用,这就背离援助的初衷了。

在合作成立公司上,也有不公平现象。如苏方占据着公司及其管理机构的领导职位,自己编写进口材料的年度预定计划,用俄文撰写财务报表,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双方合作的深化。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一定是有代价或有所牺牲的。

尤其是。

在长波电台和核武器、核潜艇问题上双方有了严重的分歧。

长波电台是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工作在超长波和长波两个波段。

超长**段的发射距离为1000Km到100Km,主要用于海岸、潜艇、远距离通信以及超远距离的导航。

长**段的传输距离较近,为10Km到1Km,主要用于大洋上的通信、中远距离的通信、地下岩层通信以及远距离导航。长波电台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信号衰减小,但由于频率低,携带的信息量小,不适合传送信息量大的信号。

长波电台一般作为模拟(调幅)音频通信使用,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等领域。

对方要求在国内沿海地区建立超长波、长波电台被拒绝。

我国要求对方公开核武器技术同样被拒绝。

事实上。

从今年开始,对方就不再增加援助项目以及派遣专家过来了。

王霞盲目的认为苏国专家在扎钢厂依旧是占据着话语权的,她早晚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李平安到六院上班的时候遇到了老院长。

他感到有些奇怪。

老院长要是有什么吩咐直接打电话就行了,为何还要自己过来?

等到了院长办公室,坐下来之后老院长突然问道:“平安,你是不是认识娄振华,和他很熟?”

李平安点了点头,不过没有再说什么。

解方前老院长就是地下工作者,李平安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和以前的战友、领导有联系,是不是依旧做着隐秘战线的工作。

不该问的李平安不会多问。

这个规矩他是懂得的。

“你说一说娄振华的情况吧!”老院长又开口说道。

李平安将自己所知的娄振华的事情说了一遍,主要是谈了扎钢厂公私合营以及他捐献银元的事情。

老院长听的很仔细,期间并没有打断李平安,等到李平安说完了,老院长微笑着问道:“你也不好奇我找你问这些是为什么,也不打听?”

“我能知道的你肯定会告诉我,如果不能让我知道你肯定不会和我多说,所以我就不问!”李平安说道:“有什么吩咐你直说,我照做就是!”

老院长点了点头说道:“你虽然不问,但我还是要说的,这件事情还是要听一听伱的意见,如果你说不行,我们可能就放弃相关计划了!”

李平安依旧没有插嘴,等待着老院长继续说下去。

老院长看了李平安一眼,娓娓道来,将自己的来意说了。

除了卫生局的领导,他果然还有其他身份。

老院长来找李平安的目的就是想要他帮忙说服娄振华,让他们全家都搬到香江去。

到香江以后开钢铁厂也好,做贸易也好,算是国内在那边的一个棋子。

将来。

如果国内局势艰难了,娄振华可以悄悄的、明里暗里往国内输送物资。

李平安心中一惊。

他意识到不妙了。

或许。

上面已经对局势有所认识了。

今年粮食虽然丰收了,但绝对不像某些人宣扬的那样。

还有。

入冬以后雨量较往年减少了不少,明年或许是个干旱天气。

夏收以来。

城里基本上是取消了粮食指标制度,农村方面又盛行公共食堂制度,吃饭不花钱,随便吃。

到了年底。

怕是很多人都清楚国内的粮食其实已经不多了。

能不能支撑到明年夏收之时都成问题,更别说就算是支撑到那个时候明年也会是个灾年。

如果这个时候派遣一些人到香江,那将会是国内和其他郭嘉交流的窗口。

贸易也好。

走私也罢。

总是可以向国内输送物资的。

将自己的来意说明,老院长又询问娄振华这个人是不是可靠,他是不是愿意举家迁移到南方去。

李平安知道娄晓娥现在就在香江,娄家到那边以后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他也认为娄振华应该到南方去。

电视剧里。

娄振华可是被抄家了。

许大茂和刘海中还私藏了他家的金条。

如果现在能够提前布局到那边去,结局肯定会比电视剧里好的多。

况且。娄家最大的财富其实不是扎钢厂,而是以前的钱庄以及以前赚到的那些钱。

这部分钱都存到了外国银行里。

汇丰、渣打银行里的钱已经取出来了。

要是花旗银行里的钱也能取出来,这部分钱财绝对比扎钢厂的那点儿股息强。

而且。

老院长也没有说不给娄振华股息了。

李平安开口说道:“这件事情还是要和娄振华夫妻两个商量,最终还是要听他们的意思!”

虽然。

李平安觉得娄振华还是离开京城的好,但他总不能替人家做决定,他没这个权力。

不过。

李平安相信娄振华如果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应该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任务的。

老院长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他已经决定要直接去见娄振华。

老院长离开以后李平安继续工作,他认为这件事情不会那么快有结果。

毕竟。

娄家家大业大,娄振华想要放弃扎钢厂居家南迁也不容易。

可没有想到几天以后老院长就将这件事情办成了。

李平安下班以后正想和秦淮茹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却碰到了娄振华夫妻,他看见娄振华的汽车就停在六院门口。

紧接着娄振华夫妻两个从汽车上下来了。

只是他们两个而已。

儿子娄晓钢并没有跟着。

李平安迟疑的时候娄振华开口说道:“李医生,我们决定搬到南方去了,临走之前想请你们吃顿饭可以吗,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说!”

李平安立即答应道:“行啊!”

秦淮茹也没跟着过去,她看出来了,娄振华夫妻两个是应该是有要紧的事情和丈夫说,她就不过去打扰几人谈事情了。

秦淮茹说她要回去和婆婆说一声丈夫不回家吃饭了,说完她就离开。

李平安跟着娄振华夫妻在六院附近找了一家饭店。

要了三碗面,还要了两个菜。

吃饭的时候娄振华和李平安说了自己的情况。

老院长确实和他接触过,还和娄振华说是李平安举荐他们才愿意将这次的任务交给娄家。

娄振华夫妻两个已经答应举家迁移到南方了,还和李平安说了他们夫妻两个的决定。

除了手里的现钱和金银。

娄家还有一辆汽车和一座小院儿。

他们决定要将金银、汽车以及小院儿都卖了,通过老院长的上级都兑换成外汇。

还有就是娄家在扎钢厂里的股份。

娄振华已经拿了六年的股息,还有三年。

但他不打算要这部分股息了。

到南边以后他们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和京城这边联系,更不知道和这边联系了会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

所以。

夫妻两个都盘算好了。

只要他们离开了就不会和这边再联系,甚至和自己的上级联系的时候也要谨慎。

今后。

娄振华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的往国内输送各种物资。

能弄到多少物资就往国内送多少物资。

娄振华和李平安说了他在扎钢厂股份的情况。

李平安这才知道原来当初机械厂作价六百亿。

这六百亿是第一套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六百万。

如今。

扎钢厂已经付给他六成的本息。

也就是说娄振华还有四成的本利。

他还有四年本息、三年利息可拿。

四成的本息就是两百四十万块钱,还能分批次拿三年的利息。

依着娄振华的意思,他要将这些收益送给六院。

李平安可以用这笔钱扩建医院和医校,将两个单位做的更大更好。

李平安沉默了。

当时的两三百万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就算是当初的苏国红十字医院建造的时候都不一定会花几百万。

几划经济。

只要上级同意六院扩建,就算是建造的规模再大都有可能不花费这笔钱。

李平安说道:“这笔钱实在是太多了,六院没有多少用钱的地方,还是留下来吧,我可以帮你们存着,将来你们或者你们的后人回来的时候可以找我拿这笔钱!”

娄振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到南方以后我不能和这边有任何联系,否则我怕花旗银行里的钱取不出来,这笔钱还是留给六院吧,我希望你能将它发展的更好!”

李平安点了点头。

娄振华还和李平安说了一件事情。

其实。

他也在防备将来的粮食问题,在家里存了两万多斤粮食呢,在他离开之前希望李平安能将这些粮食拉走。

送给医院也好,他自己留着也好。

娄振华只是想着将小院儿卖了,并不想要卖那些粮食。

粮食是他们家近半年一点儿一点儿积攒下来的,虽然不算是违规,但他们夫妻两个也不想暴露这件事情。

李平安自然是答应了。

娄振华也不是一无所求。

他唯一要求着李平安的就是让他帮忙照顾照顾林蓉。

夫妻一场。

林蓉又落了这么一个下场,娄振华有些不忍心。

将来。

如果遇到了灾年。

娄振华希望李平安能稍微帮着林蓉一点儿,让她不至于饿死。

“你放心吧!”李平安说道:“我会适当的照顾一下她的!”

林蓉疯疯癫癫的,娄振华也没将她送进精神病医院,让她一直在通教寺静养。

李平安也不需要格外的照顾她,和娄振华一样,每隔几个月去看看她,给她送一点儿吃的就行。

吃完饭。

娄振华夫妻回去了。

李平安也回六院上班了。

第二天。

李平安让医院食堂的人将娄振华家里的粮食差不多都拉过回了。

临走之前。

娄家将院子和汽车都卖了,还和李平安签了一个很正式的协议,将他在扎钢厂的剩余股份全部都转让给了六院。

大半个月之后娄振华带着妻儿去了香江。

没多久他就将花旗银行里的钱都取出来了,大概有七八百万银元。

这笔钱都兑换成了美元和英镑。

娄家在香江扎根了。

娄振华开办了钢铁厂和贸易公司,不但做钢铁生意,还经营粮食、布匹以及医药生意。

规模越来越大。

慢慢的涉及到方方面面。

后来还掌握了几个码头做起了船舶生意,不择手段的往国内运送物资。

娄家举家南迁两年以后娄晓娥本科毕业,后来嫁给了父亲公司的一个职员,过的很是幸福。

她没有嫁给许大茂,也没有和何雨柱有过乱七八糟的纠葛。

李平安利用娄振华留下的这笔钱大力发展六院和医校。

即便是灾年,李平安也经常到通教寺看望林蓉,经常给她把脉看病。

可能是时过境迁,心里对娄振华和自己都没有什么怨气了,林蓉病情慢慢好转起来,最后还恢复清醒了。

只是。

当她恢复清醒,得知娄家已经离开京城不知去向以后她的意志消沉起来,没多久就离开了通教寺、离开了京城,不知所踪。

李平安根本就联系不到娄振华,这件事情也没和娄家人说。

几年以后,原来的护校成了本科,学制八年,除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以外,该校重点培养医药研发、生产人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