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65章 贾家的口粮指标又少了

第465章 贾家的口粮指标又少了

第465章 贾家的口粮指标又少了

李家人虽然不很关心贾家的事情,但是贾家和袁家吵嘴徐氏还是听说了的,三大妈到李家串门的时候说了这件事情,还说事后贾东旭去找了阎埠贵,阎埠贵还教训了小儿子、小女儿几句,让他们别再说贾张氏是精神病之类的话。

阎解娣还问了一句:“贾强奶奶不是精神病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关进疯人院?”

阎埠贵哑口无言。

有些话是不能对小孩子说的,即便是说了阎解娣也听不懂。

徐氏告诫李业兄弟两个以后没事儿别去中院儿,更别和贾强玩耍,要是他们说了不该说的话,两家人估计要闹矛盾了。

李业两人急忙点点头,答应了。

他们兄弟两个平时就没有怎么和贾强在一起玩过,就算是和前院儿阎解旷、阎解娣兄妹两个都玩不到一起去。

奶奶的要求他们自然是能够答应的。

周末。

吃过早饭。

李平安夫妻两个一起到王府井百货大楼购买日用品。

李家的粮本、油票、肉票大都是李平安拿着,买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是李平安过去买。

两人买了一些油盐酱醋,还买了一点儿肥皂什么的,用一個大网兜装了,从百货大楼出来一起在附近找了个饭馆吃饭。

要了两碗面条,一盘炒菜。

正吃饭的时候秦淮茹拉了拉丈夫的衣服,小声说道:“平安,你看!”

顺着秦淮茹的眼神,李平安发现隔壁桌上居然是两个认识的人。

贺永强和徐慧芝夫妻两个。

他们没有带着自己的女儿,仅仅是要了两碗面条而已。

“别管他们!”李平安开口说道:“咱们吃完饭就走!”

他也发现了。

贺永强和徐慧芝频频朝着自己这边观望,尤其是徐慧芝,她不断回头,望着李平安夫妻两个的目光中透露着一股恨意。

李平安对这对儿夫妻可没有什么好感,自然不愿意搭理他们,吃完饭就走,绝对不会和他们多说哪怕是一句话!

“嗯!”秦淮茹乖巧的回答一句,低下头开始继续吃饭。

两人将面条和炒菜都吃完了,李平安站起来结账过后就要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

徐慧芝突然站了起来跑到他跟前说道:“李平安,都怪你,要不是你,我们也不能断绝了将户口迁移到城里的希望,我恨你!”

徐慧芝冒充是秦淮茹在乡下的亲戚,想打着李平安亲戚的幌子让陈军帮着她们将全家人的户口都迁进城里,哪里知道被李平安撞破,李平安不但没帮她们还和陈军说明情况。

徐慧芝一家迁户口的事情黄了。

姐姐徐慧真和她的关系也是一落千丈。

今年。

徐慧芝想要卷土重来,再想办法将一家人的户口迁到城里来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们再也没有机会将户口迁到城里来了。

年初,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户口登记条例》。

不但“户口”藉此完成了从法规到法律的升级,城乡有别的户口登记制度与限制迁徙制度也在法律上固定下来。

“条例”第10条第2款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从此,二元户籍制度正式确立。

强制性成为了户籍制度最根本的特点。

二元户籍制度是指从法律意义上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户籍制度。

这一制度源于郭嘉成立之初,正式建立于今年,带有浓重的命令经济色彩,并确立了一套完善的具体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

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

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项核心制度,旨在通过控制人口迁徙,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

这种制度在特定的时期基本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在巩固郭嘉政权、保障郭嘉对劳动力和消费品等实行计划分配、控制城镇人口过快增长、保障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户口登记条例》当年并没有提出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不过,这个条例确立以后基本上只有城市户口才能再在城市里拥有工作,没有工作乡下人就不能将户口迁移到城市,除了考上中专、大学等一些特殊情况之外,农村人想要将户口迁移到城市是非常不容易的。

只是。

《户口登记条例》和李平安的关系不大,他还真的没怎么注意,并没有听懂徐慧芝话里话外的真正意思。

在他看来。

徐慧芝用什么样的手段迁户口他一般都不会管,可是借着自己和陈军的关系,冒充自己妻子的亲戚,通过这种方法迁户口就是不行,他自然是要拆穿的!

“莫名其妙!”李平安心里想着,和秦淮茹一起出了饭馆离开了。

徐慧芝觉得自己被无视了。

刚刚。

她在李平安目光当中看到的除了轻蔑还是轻蔑,其他眼神根本就没有。

发了疯一般。

徐慧芝想要跟上去和李平安争论的时候却被贺永强给叫住了。

贺永强摇摇头说道:“慧芝,就算你和李平安争吵几句又如何,什么也改变不了,无非是被他再羞辱一番而已!”

徐慧真沉默了。

以前她做的那点儿事情还真不算光彩。

无论是冒充李平安亲戚迁户口还是在姐姐怀孕的时候勾搭上姐夫。

哪样光彩了?哪样能理直气壮的说出口?要是李平安或者秦淮茹口无遮拦的将她做的事情说出来。

大庭广众之下。

她们夫妻两个还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啊!“就这么看着他们离开?”徐慧芝愤恨的说道:“我不甘心啊!”

“你不甘心又能怎么样?”贺永强无可奈何的说道:“咱们只是两个乡下人,能和人家斗吗?”

此时此刻。

贺永强越发后悔了。

当初他抛弃妻女,离开小酒馆,不要贺老头留下的产业,到乡下去的时候走的那叫一个干脆啊!

几年之后。

他们夫妻两个如何了?就算是徐慧芝再温顺也不是只给他生了个女儿吗?在乡下累死累活的,除了那点儿工分儿什么都没有赚到。

一年下来。

自己赚的那点儿工分儿能值多少钱,能换多少钱?

四五年了。

他们手里就没多少余钱。

回头再看看被自己抛弃的徐慧真。

徐慧真嫁给了蔡全无,两人都是公家人,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还有就是作为私方经理,每个月都能从小酒馆里分到一些利润,据说这部分钱还不少!贺永强后悔了。

肠子都悔青了。

他当年怎么就不能争取一下呢?

没准儿还能自己得了小酒馆,将徐慧真赶到乡下去!

毕竟。

他是过继给贺老头的儿子。

贺老头一死,自己不就是正统的小酒馆继承人?

他要是死缠烂打,就算是徐慧真说了贺老头的遗言,以前和贺永强签订的合约不做数了,贺老头不要他这个儿子,小酒馆儿不给他了。

贺永强还可以说是徐慧真胡说八道,毕竟贺老头死了,死无对证,派出所的民警会相信谁还不一定呢!

“泼天的富贵就这么让出去了!”贺永强心中想道:“当年的我真是太傻了!”

李平安夫妻两个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发现刘婶和一个大妈又来中院儿找贾东旭了,也不知道她们和贾东旭说了什么。

贾东旭眼红了。刘悦却是哭着说道:“不能啊,刘婶,你们不能这么做,你们要是这么做的话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我们贾家几口人没法活了,活不下去了!”

几人就在贾家外面争吵。

李平安夫妻两个经过的时候贾家门口已经站了好多邻居。

秦淮茹倒是无所谓。

李平安将自行车给了秦淮茹,自己走到刘婶身边问道:“刘婶,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贾家又闹什么闹,莫非是贾张氏在安定医院那边出什么事儿了?”

刘婶轻叹一声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原来。

这一切还是和《户口登记条例》有关。

《户口登记条例》实施意见里规定孩子出生以后要随母方落户。

也就是说刘悦的户口在秦家屯,两个孩子的户口也在秦家屯。

原先贾家只是刘悦一个人没口粮,两个孩子的户口都是在京城,随父亲贾东旭落户,有口粮指标的。

根据新规定,贾家一双子女也是没有口粮的。

“没办法,我们居委会做为某些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我已经尽量帮忙想办法,尽量往后拖延了,可不能一直拖着不执行吧!”刘婶说道:“下个月贾家两个孩子就没有口粮了,还是让他们早一点儿想办法吧!”

李平安看了贾东旭一眼。

贾东旭一直耷拉着脑袋。

本来。

两个孩子有口粮指标,再加上聋老太太的,稀里糊涂,贾家还能维持局面。

现在两个孩子都没了口粮指标,孩子越长越大,他们吃什么啊!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李平安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他是管不了的。

总不能将李家的粮食指标让给贾家吧,这种事情他做不到。

李平安和秦淮茹一起回后院儿了。

该说的都说了,刘婶也要回去,贾东旭却是急忙问道:“刘婶,您不能这么走了啊,您要帮我想想办法啊,您这么走了,我们家没法活啊!”

“贾东旭,能想的办法我都帮着伱们想了,可是都没用啊!”刘婶说道:“要我说,趁着政策刚刚实施,还是有些松动的,你赶紧给你媳妇儿找个工作,到派出所、乡下合作社那边求求情,没准儿还能将母子三人的户口迁过来,要是再晚一段日子,我怕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

说完。

刘婶两人头也不回的离开。

该说的话她都说了。

甚至。

她认为自己刚刚那些话根本就不应该说!邻居们都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了贾东旭一眼离开了。

以前他们贾家的口粮指标都不怎么够用。

这次再没了两个孩子的。

贾家以后怕是更加捉襟见肘。

贾东旭夫妻两个阴沉着脸回到家里,他有些惊慌失措的喃喃自语道:“怎么办,怎么办,这个月还行,下个月咱们家可就支持不住了啊,难道以后真的要依靠到黑市里买粮食才行?”

他很清楚。

别说下个月,就是这个月也不怎么宽裕。

贾张氏住在安定医院不是白住的,也是需要粮票和钱的。

贾家的粮票真的不多。

贾东旭觉得头大。

现在他是家里的主心骨,所有的责任都是要压在他身上的,没办法!“我,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是不太好办,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刘悦突然说道。

“有什么不当说的,和我还有什么忌讳?”贾东旭说道:“有什么主意尽管说,就算是馊主意也比我这个没有主意的强!”

“也不算是什么馊主意,就是有些不好办!”刘悦开口说道:“这事儿需要求李平安,李平安是六院院长,他给我找个工作应该很容易吧,哪怕,哪怕到医院干杂活儿呢我也愿意,还有就是李平安和派出所以及乡下合作社那边关系都不错,他要是愿意帮忙,我的户口没准儿就能迁移过来。”

李平安是院长能帮着刘悦找工作。

他和派出所的钱明关系很好。

还曾经在乡下合作社义诊过,结识了不少村民,还帮着他们推荐过苏国红十字医院,苏国红十字医院交还给郭嘉以后他们夫妻又接待了很多到六院看病的乡亲们。

李平安和方方面面都有联系。

刘悦认为他是能够帮自己的。

“李平安啊!”贾东旭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说道:“我怎么将他给忘了呢,我现在就去后院儿找他,让他帮忙!”

刘悦本来想说让丈夫上街买点儿礼物带过去的,可随即一想又放弃了。

毕竟李家和贾家是多少年的邻居。

万一李平安愿意帮忙呢?

万一能将买礼物的钱省下呢?

还是让丈夫先去试试吧!

李平安回家没多久就将前因后果想通了,他将自己的猜想和秦淮茹、徐氏说了一遍,徐慧芝一家人八成是迁户口没希望了,将气撒到自己身上。

“徐慧芝冒充咱们的亲戚去忽悠人家陈军,还想让咱们帮她迁户口?”秦淮茹冷哼一声说道:“她想的真美!”

徐氏不知道事情经过,没再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

贾东旭从外面进来了,将自己家的情况讲了出来,又说了刘悦的主意,继续说道:“平安,我是真的没办法了才过来找你的,你就再帮我们一次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秦淮茹偷偷看了丈夫一眼,刘婶刚刚说了。

《户口登记条例》那是刚刚颁布的政策,贾东旭却跑过来让自己丈夫帮忙,那不是让丈夫为难吗?秦淮茹有些不满意。

她刚刚想着要用什么办法提醒一下丈夫。

却见李平安说道:“这事儿不好办,我虽然是院长,但是人事调动权都在卫生局那边,最多,医务人员调动的时候只是征求一下我们医院的意见而已,我无法将刘悦安排进六院,至于钱明那里,我知道钱明的脾气,他是不会情愿徇私的,你求我也没有用,乡下合作社那边我更是没办法,我确实是去义诊过,也确实是帮过不少乡亲们,可是我总不能施恩望报,提一些让人家为难的要求吧?”

就算是李平安帮忙,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政策如何呢,他也没把握一定会帮着刘悦找到工作,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想!“平安,你真的办不到吗?”贾东旭苦涩的问道。

李平安或许就是贾家最后一根稻草了。

要是抓不住。

他是真没办法,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么多粮食指标。

“抱歉,我真的不能随便去打扰某些人,你应该知道,像钱明这样的人是最恨别人找他开后门的!”李平安摇摇头说道:“他们出生入死建立了这个郭嘉,怎么可能允许别人、哪怕是我胡来?”

钱明不喜欢别人走后门。

在卫生局工作的老院长也是如此。

如果李平安真的去找他们了,事情能不能办成还两说。

他们一定会对李平安失望的,甚至会因为此事慢慢的疏远李平安。

思来想去。

李平安觉得这种事情不值得去做。

“我明白了!”贾东旭茫然的点点头说道:“如果真的没什么办法,我们家只能省着一点儿吃,天天吃杂粮了!”

李平安没有再说什么。

从李家出来,贾东旭回到自己家中,刘悦立即走过去问道:“东旭,怎么样了,李平安愿意不愿意帮忙,我能不能到六院工作?”

看着妻子有些兴奋的模样,贾东旭摇了摇头说道:“他不愿意帮忙,说是帮不了我们!”

贾东旭将刚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刘悦开口说道:“连试都不试一下就拒绝了,我看他不是没能力,而是不想帮咱们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