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30章 聋老太太最后两根大黄鱼

第430章 聋老太太最后两根大黄鱼

第430章 聋老太太最后两根大黄鱼

贾家三口人吃了几副药。

贾张氏和孙子贾强都好了,只有刘悦依然不见好,流感的症状依旧是有的。

李林和姜山连着给她换了几副药,不但没有好,咳嗽的更厉害了。

治疗感冒的方子换了两三个,甚至连治疗咳嗽方子止嗽散都用了。

止嗽散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功效。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方中用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kg,甘草(炒)375g,陈皮(水洗去白)500g。

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

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开苦降,微温不燥,长于降气化痰。

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一般来说。

如果不是特别情况,用了这个方子咳嗽是能止住的。

不过。

刘悦仿佛对这些中药免疫似的,用了止嗽散一直没有什么效果。

她这种情况就连安德烈都没有办法。

西医认为咳嗽只是肺部、气管、支气管发生了炎症,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消炎药。

近段时间《健康报》等医学杂志对流感的讨论很多,基本上都是倾向于用中医治疗的。

西医方面提及的很少。

安德烈也是赞同这种观点的。

在他看来,西医暂时没有能够对抗病毒的药物,仅仅是消炎是不行的,还不如使用中医进行治疗呢。

而且。

中医治疗流感的效果已经试验出来了。

别说华夏,就是苏国国内也对中药的评价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

安德烈一直没有干预李林和姜山对刘悦的治疗,在他们换了药方依旧是对刘悦没什么效果的时候安德烈也是暗暗着急。

最后。

三人商量过后还是让刘悦到六院去进行治疗。

始终。

李林和姜山都没让刘悦使用板蓝根颗粒。

做为一种中成药,他们不知道药物的制造方法,不能不重视药物说明书上写着的药物禁忌。

“到六院去看病啊!”刘悦思索了一下就答应了。

她的想法很简单。

自己是绝对不会去药房找秦淮茹拿药的,让婆婆贾张氏过去,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自己和秦淮茹见面的时候尴尬,说不定还能优惠一些,不比在扎钢厂医务室这边看病贵多少。

刘悦让贾张氏跟着自己去六院看病。

在门诊室坐诊的是周景。

周景自然认出刘悦可能是得了流感,但在问诊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情况:李林和姜山给她看过病,而且换了好几个方子似乎不管用。

他有些犹豫。

周景觉得自己的医术并不比李林和姜山的高,他们两人都和刘御医接触过,尤其是姜山,姜山以前和刘御医是邻居,刘御医提点过他,不知道传授给他多少独家秘方。

这两個人都不行,更何况是自己?

周景如实说要去再找几个医生帮着会诊,听听大家的意见。

贾张氏突然说自己和李平安是邻居,可以将他叫过来帮着看看。

周景想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李平安中西医贯通,说不定能够有独到的见解,让他参加会诊或许能将眼前妇人的病给治好。

李平安和一个内科的西医一起过来和周景对刘悦进行会诊。

大家商量治疗方法的时候也没有避讳贾张氏婆媳两个。

在病症以及发病原因,甚至是病程发展上面三人没有异议。

感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此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同病菌进行斗争,可能会使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遭到破坏,可诱发肺炎等情况,产生肺部和咽喉等部的炎症引起咳嗽。

此次流感来势汹汹,病症有所增强也不是不可能。

大家都知道刘悦体内炎症比较严重。

不过在治疗方法上却是出现了分歧。

内科医生说干脆用板蓝根颗粒算了,再加上青霉素消炎,刘悦的病情很快就能稳定住并且慢慢好转。

他说话的时候相当的自信。

板蓝根颗粒对流感的作用已经经过验证,这一点儿不用怀疑。

李平安沉思着将板蓝根颗粒的副作用说了。

当然。

不是板蓝根颗粒本身的副作用,而是里面加入的利巴韦林的。

尤其是谁知道刘悦是不是怀孕了,用这种药物有什么不妥。

周景给刘悦仔细的把了把脉搏,开口说道:“这妇人不是喜脉,应该可以使用吧?”

周景不知道一个普通的板蓝根颗粒为什么就突然多了这么多的使用禁忌。

以前六院使用这种中成药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但他是相信厂家、相信说明说上内容的,给妇人把把脉也无妨!

按说。

利巴韦林的代谢周期也不长。

此药的代谢时间与人体素质有关,如果身体素质较好、新陈代谢速度较快,一般需24小时代谢该药物,但如果身体较为虚弱、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则可能需要2-3天才能代谢该药物。

即便是停药后两三天代谢完毕,对妇人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不过。

李平安还是犹豫,想要使用其他中药方子。

抗病毒的中药常见的有板蓝根、黄连,金银花,连翘等,若是对某些治疗感冒的方子进行加减,再增加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和一些止咳效果好的中药未必就不能将刘悦的病情控制住。

李平安和他们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只是。

他还有一台手术要去做,需要等两三个小时之后再考虑给刘悦使用何种方子。

周景和内科医生自然是同意的。

刘悦咳嗽的虽然厉害,但是病情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再等两三个小时也不是不可以。

让李平安没有想道的是自己刚刚离开贾张氏就和内科医生说婆媳两个决定使用他的治疗方案,让刘悦服用板蓝根颗粒和使用青霉素。

内科医生思索着拒绝了,他是不会开方子的。

很显然。

李平安是另有安排的,他怎么可能随便给刘悦开方子,拒绝院长的安排。

内科医生不同意。

贾张氏和刘悦相互看了一眼从门诊室离开了,说是既然李平安在做手术,她们也不在医院里干等了,要回家去,吃过午饭再回来找李平安看病。

周景两人自然不会阻止。

贾张氏婆媳两个离开了六院,到外面一商量,她们觉得内科医生说的话是对的。

既然板蓝根颗粒能够治病,为什么不给刘悦使用?

至于孕妇禁用之类的她们也不在乎。

刘悦又不是孕妇。

何必在意这个?

婆媳两人一起去了扎钢厂医务室,说是六院的医生让给刘悦使用板蓝根颗粒和青霉素,她们觉得到扎钢厂医务室拿药可以更加便宜,所以就到这边了。

李林和姜山甚至是安德烈都没有怀疑。

贾张氏两人说的头头是道,还能有假?

护士给刘悦打了一针用了一支青霉素,还给她们拿了一些板蓝根颗粒,出了钱,两人拿着药离开了。

吃了药之后还真管用。

第二天的时候刘悦就渐渐好了。

本来。

李林和姜山还让刘悦去再打一针青霉素的,她也没有去,身体已经好了,再花冤枉钱做什么?

有那几块钱,刘悦觉得还不如去买两只烤鸭吃呢!

李平安将手术做完的时候差不多快下班了,他到门诊室的时候发现贾张氏婆媳两个已经走了。

李平安也没在意,不过回家吧吃饭的时候李林告诉他贾张氏婆媳两个到扎钢厂医务室拿药的情况。

“胡说八道!”李平安说道:“没人给刘悦开过这个方子,我准备给刘悦开一副中药的,她们婆媳两个可真行,居然说谎!”

李平安也将六院这边的情况说了一下。

李林皱眉说道:“刘悦用了板蓝根颗粒应该没有事儿吧!”

“难说!”李平安说道:“这要看刘悦究竟有没有怀孕了,他要是怀孕了,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板蓝根颗粒里面有利巴韦林,其含量大概是一包板蓝根颗粒当中利巴韦林可以起到作用的份量。

份量并不少。

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有贫血、乏力等,一般停药以后可以在短期内消失。

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皮疹、腹泻、胃肠道的出血,对肝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利巴韦林会导致血小板的降低,出现凝血障碍的情况。利巴韦林副有一定的心脏损害,可以引起胎儿畸形,死胎。

虽然畸形胎儿、死胎等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很大,但不得不防。

孕妇禁用,哺乳期也要慎用。

李平安自然不会隐瞒,对李林说了板蓝根颗粒里加入了利巴韦林的情况,本来是应付出口才这么做的,但根据国外的经验这么用还行。

后来国内医院也这么用了。

国内对这种药物的了解更加深刻,当然更要严格遵守说明书上的规定。

“这。”李林有些目瞪口呆:“要不我到四合院儿将药物给拿回来,你给刘悦再开个方子?”

“晚了!”李平安说道:“可能刘悦已经将药给吃了,你这个时候过去非但不能将药物拿回来,反而让贾家人胆战心惊,算了,这种药的确是对症的,但愿刘悦肚子里没有孩子,对她没有影响吧!”

“但愿吧!”李林有些无精打采的说道。

他心里想着:“平安给我说的这些情况应该是要保密的吧,不能和姜山、安德烈等人说,只能烂在肚子里了!”

吃板蓝根颗粒、打青霉素就能将感冒给治好,即便是病情再严重也没问题。

贾张氏婆媳两个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到邻居家串门的时候到处和别人说起,十分卖力的推广这个治疗方案。

如果有人提起说明书上说孕妇禁用的事情,贾张氏就会说那是吓唬人的,只要不是明确怀孕了,只要不是大着肚子就能用。

她儿媳妇不就使用了这种药吗?

有什么事情?

一点儿事儿都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贾家人传染的。

贾家三人生病以后易中海、何雨柱夫妻两个以及许大茂夫妻都得了流感。

前院儿阎家人、袁家人吓的根本就不敢进中院儿和后院儿。

年轻人都生病了。

老的、小的自然也生病了。

聋老太太和何灵没多久也生病了。

这些人都不干了,易中海和何雨柱、许大茂先后去了贾家,说是他们之所以也生病都是贾家人害的。

贾张氏一瞪眼说道:“胡说八道,要是我们家传出去的,怎么就不传我儿子,我儿子不是距离更近吗?要传也是先传他!”

易中海等人竟然无言以对!

贾张氏见自己几句话就将对方镇住了,更是得意,又说生病不要紧,她可以教大家一个治病的方法,将板蓝根颗粒加青霉素的方法说了出来。

还真别说。

照着这个方法治,几人的病都好了。

他们都是在扎钢厂医务室开的药。

李林和姜山见谷雨和柳眉都没有怀孕,也就给她们也开了药。

其他人还好说。

聋老太太独自一人,生病了也没人管。

易中海这家伙根本就没有到后院去过,一次也没有去看过她。

贾张氏知道聋老太太生病以后还很高兴。

老家伙还不让她们贾家照顾,担心贾家图谋她的遗产,这次知道没人照顾的凄惨了吧!

就应该让老太婆多受点儿罪!

她不吃苦受罪就不知道贾家的好,不知道珍惜贾家!

将身上的病治好以后。

聋老太太真的悟了。

她认为自己必须要找个人给自己养老。

不过这个人不是贾东旭,甚至不是易中海,而是李平安。

只要傍上李平安这个年轻有为的人她才能心安。

一狠心。

聋老太太有了主意。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这回要来点狠的!

秦淮茹不是不要自己的金镯子吗?

是不是嫌弃重量不够,不够贵气?

那就送一点儿重一点儿的礼物!

“我倒要看看李家面对贵重的东西她们究竟会不会动心,徐氏会不会同意给我养老!”聋老太太恶狠狠的想道。

这家伙将金店里的工作人员叫到家中,说是要打一个物件儿。

金店的人听她说的神神秘秘的就和她一起去了四合院儿,到了后院儿家里,聋老太太从被窝里突然拿出两根大黄鱼,说是要打一个项圈。

“两根大黄鱼就打一个项圈吗,想打多大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问道。

一根大黄鱼三百一十克还要多一点点。

两根就是六百多克。

足足一斤多。

这么重的项圈究竟是谁戴?

“给我重孙打的,三四岁的样子,我想保佑他平平安安!”聋老太太大气的说道:“你们看着打吧!”

虽然没有见着聋老太太所说的重孙,但是工作人员已经知道了,他又和聋老太太讨价还价一番,收了几十块钱的费用,将两个大黄鱼装进随身携带的皮包离开了。

聋老太太并没有起身相送,她在屋子里发呆、惆怅。

这可是她手里最后两根大黄鱼了。

要是依旧不能讨得李家特别是徐氏的欢心,她可真就黔驴技穷了。

按照当时的市价。

一根大黄鱼九百或者九百一十块钱,两根就是一千八百多块。

差不多两千块钱的礼物。

李家要是还不满意。

她可真就没有办法了。

金店工作人员从中院儿经过的时候贾张氏正带着自己的孙子在院子里玩呢,看到陌生人急忙问他来四合院儿做什么。

工作人员警惕性还挺高,他没有直接回答,反问贾张氏是什么人,和后院儿聋老太太是什么关系。

贾张氏说自己是聋老太太的后辈。

她发现工作人员居然再打量孙子贾强就说他是聋老太太的小孙子。

工作人员立即放下了戒心,说是后院儿老太太要给这小子打一个金项圈。

贾张氏立即高兴的合不拢嘴,急忙问老太太要给贾强打多重的金项圈。

工作人员可不认识贾强,不过向来应该是聋老太太说的那个重孙,也就是眼前这小子。

“两根大黄鱼的重量,应该算是顶好的了!”工作人员随口说了一声离开。

贾张氏更加满意,目送着金店工作人员离开以后才回家。

进屋之后就和儿媳妇刘悦说了这件事情。

聋老太太要用两根大黄鱼给她孙子打一个项圈!

刚刚经历过兑换新人民币没几年,贾张氏记的两根大黄鱼价值多少。

差不多两千块钱!

两千块钱!

就算是打成项圈之后没有多少增值,这对于贾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真的吗?”刘悦看了一眼儿子问道:“这老太太怎么舍得啊,开窍了?”

“她不巴结咱们贾家还能怎么样?”贾张氏乐呵呵的微笑着:“除了咱们,谁愿意养她啊,不过若是能得几千块钱甚至更多,这件事情咱们也值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