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113章 入股惠仁堂

第113章 入股惠仁堂

第113章 入股惠仁堂

将所需中药炮制好,交易过后,东西都装上车了,秦淮江和陈慧还是不想走。

“哥哥,嫂子。”秦淮茹问道:“你们怎么了?”

陈慧拿胳膊捅了捅丈夫。

秦淮江一狠心对金贵说道:“金老板,你们看我们两个行吗,我和我老婆可以到你们的药铺工作吗,当学徒也行!”

秦家屯马上就要实行农业合作社了。

这可是大事儿。

哪个村民不关心?

秦家人也是向老村长咨询过的。

据说。

他们村加入合作社以后就要实行工分制了。

就是要按照每日出勤、工作量计公分,最后按照工分领取报酬。

秦家人根本就看不明白这个工分制是好是坏,实行了工分制以后秦家人收入是多了还是少了。

但是有人看的明白啊。

老村长给秦家人做了解释。

工分只是一种记账方法,村民的最终收益和公社的最终产出有关系。

打的粮食越多,工分越值钱。

如果说社员的总工分和合作社产出的粮食等值,秦家是占便宜的,因为秦家男劳力多啊,三个男劳力,赚的工分儿也多。

可是。

事实并不是这样。

产出的粮食都是集体财产,开始的时候还要再去买其他生产资料,甚至大部分都是不进行分配的。

如此。

社员们靠赚工分挣到的钱也就有限了。

农闲时一个男劳力一两个月怕是连十万块钱都赚不到。

其实。

这样做村民们得到的收入将会越来越平均,这对秦家人来说就有些不公平了。

以前。

他们轻轻松松的就将家里的地给种了。

现在农闲时节也要累死累活,得到的钱还少了。

秦家人有些不乐意。

秦父这回让大儿子过来就是想找李平安和秦淮茹商量事情的。

不过。

秦淮茹风风火火的想要来草药市场办事儿。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说这件事情而已。

金贵药铺招收工人对秦淮河夫妻两个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能从乡下走出来再好不过。

金贵夫妻甚至是李平安夫妻都有些吃惊。

金贵看了看秦淮江夫妻说道:“我们,我们这家药铺太小,根本,根本赚不了多少钱,我怕给不了伱们多少工资!”

如果是堂堂正正的做生意,只卖炮制好的草药,连中成药都不卖,那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养活金家一家人足够了。

想要大富大贵不可能。

秦淮江夫妻是跟着李平安过来的,金贵和苏雅都听到李平安和秦淮茹叫他们哥哥、嫂子。

虽然李平安没有介绍两人。

但金贵夫妻都清楚。

秦淮江不是李平安的哥哥就是秦淮茹的哥哥。

人家有这么好的关系。

金贵就寻思着工资给少了怕是不行,给多了自己就过不下去。

他很犹豫。

“你们不是收学徒吗?”陈慧突然说道:“我们当学徒也行,少给一点儿工资!”

金贵依旧是很为难。

苏雅也是咬着嘴唇不再说话。

秦淮茹看了看李平安,想要说什么却又忍住了。

她不想让丈夫为难。

而且。

秦淮茹也知道李平安不会依仗着六院医生的身份去压人。

李平安看了金贵一眼说道:“要不这么着吧,金老板,我给你一张药方,再给你投资一笔钱,药铺要是能赚钱就将我大哥、大嫂收下来,也分给我一点儿利润如何?”

李平安想拿出的药方是滇南白药。

后世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滇南白药的大致配方。

滇南白药的配方一直是保密的。

别说给病人,就是他自己也用过滇南白药。

使用说明说上滇南白药只写了一种成分,那就是乌草,连这种草药如何炮制都没有写。

一般的医生只能看出来配方里有田七、乌草、冰片等几种成分。

但是。

滇南白药的成分在米国是公开的。

这种药物在海外上市的时候米国药品管理局要求他们公布配方。

结果。

还真就公开了。

李平安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选修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他翻墙上国外医学网站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配方。

滇南白药对米国公布的成分是:田七、冰片、乌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苦良姜、老鹤草等,甚至,连这些药材的炮制方法、占比都公开了。

当时。

宿舍里的几个人还讨论过。

室友们一致认为这基本上就是滇南白药的配方了。

究竟有没有保留不得而知。

就算是有保留也是有限。

保留的成分很可能就是用后世的科技检测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

药材虽然是公开的,炮制方法也是公开的,但是某种药材可能对炮制的火候有要求。

即便是按照公开的方法制造,效果可能没有他们的好。

不过。

李平安也不求十全十美,只要能用,比一般的疗伤药强就行了。

金贵却很激动。

李平安是六院的医生,能让他郑重其事提出来的药方一定不简单。

而且秦淮茹说过。

李平安是家传医术。

金贵甚至认为这张药方可能是李家的祖传秘方,就像是他们家原来那张催情秘方一样。

金贵急忙问道:“真的吗,李医生,你愿意将方子给我们?如果能赚到钱,你拿大头,我们夫妻两个给你做事情都行!”

“这到不必,先试试能不能赚钱再说吧!”李平安说道:“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先炮制六院所需要的药材,回头我将药方和起步资金都给你送过来!”

金贵夫妻两个连连感谢。

李平安几人出了草药市场。

秦淮江夫妻两个也不想逛商场了,两人一刻不停的将草药运到六院药房。

梅姨在加班。

接收了药材一麻袋一麻袋的检查过后才放心。

李平安将金贵药铺的情况说了,又到财务室将自己垫上的钱领了回来。

秦淮茹说要陪着梅姨加班。

梅姨摇了摇头说道:“算了,你们忙了半天了,跟平安和你哥哥、嫂嫂回去吃饭吧!”

李平安跟徐氏说的是上午不回去吃饭,他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这么顺利。

“淮茹!”李平安说道:“也不知道咱妈做饭了没有,还是别去四合院儿了,咱们和大哥、大嫂去医院食堂吃吧!”

秦淮茹点点头。

等到了食堂。

借了食堂几个饭盒。

几人每人要了一份汤面条,李平安见还有红烧肉就又买了两份红烧肉。

吃完饭。

秦淮茹和陈慧刷了饭盒,秦淮茹将饭盒送了回去。

秦淮江夫妻两个着急回去,还说要将户口迁到城里,否则,要是农业合作社开始的时候怕是有些不好办!

李平安夫妻也没有挽留,让他们走了。

李平安到小院修改稿子。

他要写的东西已经都写完了,六七十万字的稿子,随便修改一下就行。

小露写的稿子却是要下大力气去修改,因为他要加入很多东西,将后世护士管理制度和相关技能一点儿一点儿的加入其中。

李平安改稿子的时候秦淮茹坐在他的对面傻笑着。

“淮茹!”李平安说道:“你笑什么呢?”

“我啊!”秦淮茹抬起头看着丈夫说道:“李大哥,你是不是为了我才迁就我哥哥的,你说的那个方子,是不是很宝贵,你是为了我才把这个方子拿出来的吧?”

“也不全是!”李平安说道:“要是经营的好,咱们能赚很多钱的!”

“那就是考虑到我了,有我的因素了?”秦淮茹心里甜蜜蜜的想道。

晚上回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李平安将滇南白药药方告诉了李林,让他做一下改进,重点注意各类药材的炮制方法,让他看看将某个药材换一种炮制方法对药效是不是有影响。

“我知道了!”李林说道:“机械厂医务室炮制药材的工具都有,我会慢慢进行改进的!”

李平安点了点头说道:“最好将每次调整药物的方式和效果都记录下来,这样方便比较,很容易看出某种药物调整后对药方的影响,尽快找出最合适的调整方法!”

“我知道了!”李林说道。

找了个时间,李平安到金贵药铺将滇南白药的配方和三百万块钱交给了金贵,并且告诉他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改进一下药方。

金贵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说道:“李医生,不瞒您说,我家以前确实是开药堂的,不过我父亲走的早,很多东西都没有教给我,您让我调整药方我也不会啊!”

“李兄弟,要调整药方是你们这些医生的事情!”苏雅也说道:“我们只管将药制造出来就行!”

“好吧!”李平安说道:“先将药物制造出来试试效果吧!”

两天后。

秦父、秦母和秦淮江夫妻两个都过来了。

他们依旧是借了一辆马车。

秦父、秦母到金贵药铺看了看大儿子、儿媳妇儿的工作环境。

金贵夫妻两个住着院子的正房,准备将原本当做仓库的东厢房给他们夫妻两个收拾出来一间让他们住。

上次李平安和秦淮茹看到金贵夫妻胡乱将炮制药材的工具放在地上直皱眉。

两人离开以后苏雅又将西厢房规整了一下。

秦父、秦母过来看的时候觉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赞不绝口,高高兴兴的走了。

秦父、秦母在四合院儿吃了一顿饭就要离开。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他们送到中院儿。

秦母说道:“平安、淮茹,你们都挺忙的,别送了,我们回去了!”

两人离开以后李平安夫妻两个也要回后院儿。

贾张氏这家伙从屋子里出来凑过去问道:“秦淮茹,我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你家的人过来的很频繁啊,咋回事儿?”

“还能咋回事儿?我哥哥和嫂子也来城里工作了呗!”秦淮茹故意气她,说道:“我哥哥和嫂子也在药铺工作,不用当学徒,来了就能正常参加工作,李大哥帮着找的!”

说完。

秦淮茹拉着李平安回后院儿了。

“你,你。”贾张氏气的说不出话来,冷哼一声回自己屋子了,心中想道:“两个刚从乡下来的家伙居然能够直接参加工作,不当学徒,我可怜的东旭啊,你怎么就这么倒霉,跟了刘家那两个混蛋,居然拿你当牲口使,不当人子啊,刘家两个家伙简直就是不当人子!”

老贾回来以后贾张氏将秦淮江夫妻两个的情况跟他说了一遍,又道:“这两个乡下人的运气真好,咱们家东旭也是真的倒霉,居然碰到了刘家父子这样的家伙!”

“他们俩不学技术啊,只是在药铺帮忙而已,当然不用当学徒!”老贾说到:“咱们家东旭。”

只是。

他刚开了个头就说不下去了。

贾东旭学了毛的技术。

别说诊病。

就是连药材都没有接触过。

要造好药必须有好的药材。

金贵和秦淮江商量着要到河北的安国草药市场进一点儿货。

河北安国草药市场距离京城三百余里,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几个草药市场之一,那里商铺林立,到处都是草药商人。

草药品类齐全,即便是某些滇南的草药也有的卖!

“这回到草药市场也要进一点儿好的药材给六院,也不枉梅姨帮我这么多年!”金贵想道。

只是。

毕竟三百多里呢,总要找个合适的工具才能过去,

金贵让秦淮江过来找李平安,李平安又去找了侯大。

侯家经营丝绸,他们有自己的商队专门负责从江南往京城运送丝绸。

侯大还真仗义,愿意帮忙,借给金贵两辆马车,听说是要到三百里以外的草药市场去,那里龙蛇混杂,特意让侯二跟着过去了。

三百里也不是太远,只用了三天时间金贵和秦淮江就回来了。

有侯二这样的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人跟着,还真没有出意外。

等重新回到金贵药铺,金贵带着秦淮江开始制造滇南白药。

侯二听说他们要制造一种疗伤药,还是李平安给的配方,相当关注,走的时候还询问了什么时候这种药方能够开卖,金贵说了一个大致的时间。

很快。

滇南白药就造好了。

金贵过来找李平安询问这种疗伤药什么时候上市。

“不急!”李平安说道:“再此之前咱们先要给这种药起个好名字,金老板,你在草药市场干了这么多年了,你觉得应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总不能还叫滇南白药吧?

李平安在给金贵写药方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写名字。

金贵看了李平安一眼。

他又误会了。

还以为这种药一直都是李家的家传,以前的名字肯定是李氏止血散之类的。

这种名字太狭隘了。

叫起来也不好听。

当然是要取一个好一点儿的名字。

金贵很兴奋。

李平安让他取名字就是对他的信任啊!

思索了很久。

金贵试探着说道:“要不,要不咱们叫它平安止血散?”

这个名字真可谓是一箭双雕了。

既拍了李平安的马屁,表明药方的研发者是李平安,还寓意着患者敷用了这种疗伤药以后一定能够平安无事。

“行吧,那就叫平安止血散!”李平安说道:“咱们好好准备准备,周末的时候上市!”

“李医生,我还想求你一件事情!”

“我祖上是清朝的太医,他老人家开办了一个叫惠仁堂的医馆,以前这个医馆在药王庙一带相当的有名,只是可惜几年前我父亲惨死在鬼子的逼迫之下,家母也跟着去了,我独自应付医馆有些困难,家道中落,我不得已才转做药材生意!”

“我相信李医生的医术,也相信平安止血散的效果,咱们卖药的时候能不能打出惠仁堂的名号,我不想让惠仁堂就这么消失了!”

金贵哀求道。

他将自家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平安是第二次听到这个故事了,但还是有些感慨。

当年。

小鬼子大肆掠夺我中华的文化瑰宝。

为了一件瓷器。

为了一个药方。

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行!”李平安说道:“我不管药铺用什么名号,只要将药给我卖出去就行!”

金贵连连感谢。

等到了平安止血散开售的那一天。

一大早。

金贵和苏雅就将惠仁堂的招牌挂了上去,取代了原来的金贵药铺的招牌。

门前还换了一对儿大红的对联。

惠仁堂开张了。

秦淮江和陈慧夫妻两个从屋里搬出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金贵大模大样的坐到桌子前面。

紧接着秦淮江又放了一挂鞭炮。

金贵对那些被鞭炮声吸引过来的百姓说道:“秉承先祖遗训治病救人,今日惠仁堂重开,对相亲们施药,我惠仁堂的药今日之送不卖,凡是前一百名来本店治伤的患者一律免费,我们的药有没有效果,有多大的效果,诸位患者说了算,如何?”

“你们真是免费吗?”有人问道。

“真的不要钱吗,你们图个什么啊?”又有人问道。

“暂时我们药堂只卖一种药物,那就是疗伤药平安止血散,前一百位来我们药堂治伤的人才是免费的!”金贵侃侃而谈:“要说我们图什么,我们也不是一无所图,我们图的就是一个名声,图的就是大伙儿对我们惠仁堂的认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