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宝(求推荐票)

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宝(求推荐票)

朱儁和皇甫嵩深知陈暮对这个物件的看重,因此在运来的时候,特意嘱咐不仅用马车运送,还派数十名士兵开道守护,防止出现意外。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匠造令丞三步并坐两步,跑上城楼,对三人拱手说道:“皇甫将军,朱将军,陈中郎,幸不辱命。”

陈暮笑道:“来得正是时候。”

皇甫嵩盯着那青铜圆盘,问道:“此物到底有何作用?真能破解我等的巫蛊诅咒?”

陈暮看着马车缓缓驶近南门,高深莫测道:“这件东西,可是我先祖遗留下的图鉴制作的法器。有它在,不仅能破解诅咒,还能杀敌于百丈之外。”

“真得如今神奇?”

皇甫嵩和朱儁震惊。

“二位将军不信,待会安装此物之后,自见分晓。”

陈暮仿佛成竹于胸,自信满满。

马车靠近南门,城下的士兵问道:“将军,此物如何摆放?”

皇甫嵩和朱儁看向陈暮,陈暮扬声道:“搬上来,切勿摔坏了。”

那圆盘的直径足有两丈长,打造十分不容易,要是摔坏了,他的一番心血就没了。

士兵们抬着青铜圆盘上去,除了这圆盘以外,还有一个用来固定的底座。

两件东西抬上了城楼,陈暮对匠造令丞道:“令丞,确定这东西的效果没有任何问题吗?”

匠造令丞道:“中郎,论起造这东西的工艺,您找这长社城里的匠人可没办法。也就我手下的匠人都是将作监最厉害的工匠,打造这东西,才有些把握。而且按照您的吩咐,进行了改正,可以利用枢纽自由调节。”

秦朝置将作监,汉继秦制,这个官署保留下来,长官为将作大匠,秩比两千石。皇室宫殿园林陵墓、精美金银工艺品、玉石树木雕刻、军营武器铠甲弓箭之类都由将作监制成。

这些随军出征的工匠就是将作监的属吏,平日在洛阳制作手工艺,一旦遇到战事或者需要大规模修建任务的时候,将作监就会召集工匠进行打造。

因此可以说,这些人的手艺可以说是代表了汉朝最顶尖的工匠水平。

听到匠造令丞的担保,陈暮这才放心道:“那便好,将法坛上方的供桌清理下来,将此物置于法坛之上。”

法坛是在城楼上修建,并不是像黄巾军那边的木塔楼,而是一个高台,有阶梯可以上去。

士兵抬着这个数百斤重的青铜圆盘,从台阶往上搬运。供桌被抬下去,法坛就空了出来,刚好可以摆下这件东西。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圆盘放置在底座上,底座有卡扣,可以将这个圆盘固定好。

等圆盘彻底安放好之后,陈暮朱儁皇甫嵩拾级而上,皇甫嵩左右看看这巨大的圆盘,纳闷问道:“就这破圆盘是什么宝贝?能破了对面黄巾邪术?”

陈暮笑道:“小事一件尔,原本这东西只是用来透光。经过我陈家祖传秘技改装之后,有了破除邪术之效果。”

“哦?快来一试。”

皇甫嵩来了兴趣,催促他使用。

陈暮抬头看了眼天色,摇头道:“不急,现在才晌午,等过了正午再说。”

晌午差不多是11点左右,正午则是12点到1点之间。

“那好,那就再等一个时辰。”

皇甫嵩点点头,道:“先去午食。”

陈暮这边去吃午饭去了,黄巾那边也差不多生火做饭。

不过波才依然命令人在营寨门口守着,密切关注城里官军的动向,这边那么大一个圆盘抬上祭坛,当然被黄巾兵注意到,立马向波才高凤等人汇报。

波才何仪何曼高凤等人出了军营,看到官军的祭坛上莫名其妙多了件青铜器物,不由十分疑惑,不解其意。

波才问道:“高师,这是何物?”

高凤上哪知道去,皱眉道:“看着像是一件法器。”

“官军摆这东西出来作甚。”

一旁何仪不解。

何曼翻着白眼道:“这还用猜,必然是应对高师法术之物。”

高凤冷笑道:“我诅咒已下,不管他拿什么东西出来都没用,皇甫嵩和朱儁必死无疑。”

“那莫去管它?”

波才迟疑,总觉得官军不可能无的放矢,弄一个没用的东西出来。

高凤不屑道:“无需理会,这物件再厉害也不过是件死物而已,我有师尊赐下黄符护体,神鬼不侵,能奈我何。纵是弓弩,也越不了二百丈之远伤到我。”

说罢转身拂袖回营。

黄巾军驻扎在长社城一里之外,营门离长社城城门达四百米之远,这个距离别说弓箭,就连汉代已经普及的床弩都碰不到,十分安全。

除非现在东汉科技进步,跨越数个朝代,直接把宋朝能射五百米以上的黑科技八牛弩弄来,不然以普通弓箭100多米,床弩200多米的有效射程,几乎无法威胁到黄巾军的营地。

波才等人一听觉得有道理,也都各自回营去了。

正午过后,到了下午登台作法的时间,高凤再次爬上了法坛。

法坛是一个塔楼造型,上面有顶,可以遮蔽阳光,里面空间也大,摆放了几盆凉水,倒也不怕炎热。

高凤正准备开始下午的跳大神任务,眺目远望,忽然就觉得一股强光照射过来,眼前一片白茫茫,像是在直视太阳光,差点没晃瞎他的眼。

“这是什么?”

高凤只觉得头晕眼花,眼睛半天睁不开,摇摇晃晃,一个踉跄摔倒在了地上,好在塔楼有护栏,不至于让他摔死。

下面的波才等人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连忙向远处城楼看去。

就看到城楼之上,有一物体散发出炽烈的白光,形成一束强光,向着营寨塔楼的方向射来,将整个塔楼笼罩。

“这是何物?”

波才等人大惊失色,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而在长社城楼上,陈暮还在调整角度,以便把光完美照在高凤身上。好在他让匠造令丞制作了两面铜镜,一面叫透光镜,另外一面叫阳燧。

这两样东西在汉代就有,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把巨大的两面镜子合在一起,用的时候打开下面的透光镜,这样当太阳在头顶的时候,透光镜吸收阳光,折射到阳燧上,再往黄巾兵营那边反射。

即便太阳的方向不对也没关系,他可以通过调整透光镜的角度,来达到太阳光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照射在阳燧上,从而照着黄巾营寨门口的塔楼。

至于这玩意儿的原理,读过初中物理,或者在上学的时候,有拿女生镜子在教室照别人经历的人应该会明白。

其实就是光的反射。

不过阳燧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人用铜镜制作的阳燧取火,这东西就是一面凹面镜,可以聚光。

而凹面镜的直径越大,聚光的效果就越好。

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制作一面比地球还要大的凹面镜,在地球下方吸收太阳光,聚集的热量可以瞬间把焦点部分的地球射穿,就像是电影里的激光卫星武器一样。

唯一可惜的是,陈暮没办法完美地调节焦距,不管是凹面镜还是凸透镜都不行。

凹面镜的焦距接近球半径的一半,不过实际焦距还得测量,毕竟有误差,因此想把焦点弄到四百多米外,得要一面半径非常夸张的凹面镜。

至于凸透镜在理论上来说,焦距是可以无限调的。曲率半径越大,焦距就越远,可以无限大。

但这种工艺水平别说在东汉,就算是在后世,也需要极其精密的仪器才能做到。

而且为了保持强光度,凹面镜的曲面还不能太弯,所以陈暮只能造一面接近平面镜的大镜子,有点类似于端菜的菜盘,焦距会稍微远一些,但聚热效果非常差。

不过饶是如此,聚集的强光照射过来,也足够把高凤射得头晕目眩,眼花缭乱,根本没办法振作精神,像往日一样跳大神施法咒。

陈暮远远眺望,发现高凤在塔楼上被射得东倒西歪,不由冷笑。

你拿奥利给扔我,我就拿光照你。

老子晃不死你。

那边高凤的确被晃得不行,按理来说,光在真空当中是可以无限传播的。

但在地球不行,因为会被空气中的颗粒阻拦。

可惜陈暮的镜子足够大,而且双方的距离也只有四百米,不算太远,完全可以聚集强光照射。

很快高凤就招架不住,在剧烈强光下,他几乎无法睁开眼睛。眼泪哗啦啦地掉,摇摇摆摆下,大喊着:“妖术,这是妖术。”

“高师,高师!”

波才等人在下面焦急的大喊。

“快救我。”

高凤一边大喊一边摸索着想要从塔楼上爬下去。

可他脑袋晕乎乎的,也看不清楚方向,摸索着脚下一空,一声惨叫,居然从塔楼上摔了下去。

下面的波才等人本能伸手想接,但临到即将要接住的时候,才想起来这塔楼有四五丈之高(汉代一丈2.3米),这高度摔下来,人要是在下面接的话,还不把人砸成肉饼?

因此连忙又把手缩了回去。

砰!

一声巨响,高凤重重地摔在地上。

众人急忙上去查看,波才将高凤扶起来,惭愧道:“对不起高师,计算错误少走了一步,没接到您。”

“你......”

高凤口吐鲜血,睁大了眼睛看着波才,估计是想说句mmP。

但可惜五脏六腑被摔烂,已经说不出话了,眼睛瞪圆看向天空,脑袋一歪,魂归黄天而去。

“这......”

波才等人面面相觑,在黄巾军中地位崇高的高师死了,他们罪过可就大了。

再回头看向长社城城楼上,只见高台之上有人道袍飘飘,似有谪仙降世,施展无穷法力,百丈之外取人性命。

众人看得胆寒,抱着高凤的尸体急匆匆回营,紧闭营门,再也不敢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