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墙

三国之谋伐 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墙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墙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唐时,王维曾写下波澜壮阔的诗句,来歌颂大唐长安的繁华。

汉代的长安城,却远不如唐时长安城的巍峨宏伟。

作为十分之八,都是皇室宫殿的一座城市,它在汉朝的历史意义,其实与洛阳一样,仅仅只是帝王的一处皇宫而已。

但随着长安周边数十万百姓被迁入城内,本就拥挤的宣平门与东西市,就变得更加杂乱无章。

混乱充斥着整个城市,就连皇宫当中,此时的气氛亦是相当凝固。

关东军虽然分兵,主力刘备的五万大军并不在这里,但董卓面临的压力依旧很大。

他在城中的兵马只有两万,城外的关东军兵马也是两万。

可长安城内部却是暗流涌动,新的那一批新军根本不足以信任,人心隔肚皮,董卓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马,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在关东军与朱儁的日益逼迫下,董卓越发的暴躁,几日间已经杀了数名官员,整个朝堂局势,无比的紧张。

有点像是一个无解的环,自进入长安以来,有数名官员曾组织死士几次刺杀于他。

董卓还曾经听闻,有官员暗中勾结关东军,秘密训练奴仆死士,约定一旦等关东军杀入,就立即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甚至包括长安本地的豪强在内,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随时准备背刺。

诸多压力齐聚于身。

现在董卓已经是骑虎难下,退无可退了。

因为他的老家西凉被韩遂马腾占领,往西去凉州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任职多年,有治理基础的河东郡又被朱儁拿下。

就连牛辅都被赶走。

东面更不用说,他才从洛阳跑出来。

除非他南下打刘焉。

然而刘焉不来打他就算烧高香了,更别说跑去招惹。

所以董卓只有死守长安一条路可走。

朝堂之上死气沉沉,所有的官员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朝议结束。

今日朝议,董卓是想看看百官公卿有没有什么退敌之策。

毕竟这些人,在名义上,可都是已经投靠了他。

没想到临到此时,所有人却是一言不发,什么策略都想不出来。

也许。

他们根本不是没有策略,而是都在盼着他死。

“怎么,都哑巴了?”

董卓冷眼地看着他们,漠然说道:“平日里你们一个个都说为朝廷敢效死命,现在逆贼都快打到长安来了,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见到这样的情景,董卓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右手已经缓缓地伸向了自己腰间的刀。

看到这一幕,作为新任司徒的王允,不得不站出来,硬着头皮说道:“太师,关东军皆是狼子野心的乱臣贼子,就连天子诏令,都已是枉顾,与他们一战,势在必行。但卫将军素来忠君爱国,不若敕一道诏书,令他来长安。”

“哦?”

董卓看向不远处站着的李儒阎忠,见他二人微微点头,便说道:“好,那就请天子下诏,让朱儁来长安!”

“散朝!”

随着这句话一出,诸多公卿官员如释重负,从宫中依次退出。

出了宫阙之后,杨彪皱着眉头对王允说道:“王子师,你怎么能出这样的主意呢?万一朱儁真的应诏,岂不是葬送了一路忠君爱国的兵马?”

王允苦笑道:“文先,你也看到了,若我等再不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那董卓必然会把我们杀个一干二净。此人之残暴,举世罕见,你也不希望死吧。”

“哼。”

杨彪冷哼一声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贪生怕死?”

王允摇摇头:“我倒不是怕死,是怕那董贼丧心病狂,伤害到陛下。”

“这......”

一下子就拿捏到了杨彪软肋,长叹道:“唉,也只能希望关东军这一战能够攻入城内了。”

旁边包括刘虞马日磾种拂等几名三公九卿,亦是喟然叹息。

自从关东军打到长安周边以后,董卓就开始严格管控整座城市,不仅焚烧了城外的大量居民区,将长安城周边的里坊、街道,烧得一干二净,还封锁了城门。

由于内城大部分土地是皇宫,所以董卓的兵马只需要控制住宣平门的居民区以及横门与雍门旁边的东西二市,就能保证城内安稳。

因此朝廷诸公这个时候就算想要趁机搞事情,也已经很难。

一来他们没法联系城外,二来城内反董力量不足。

使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关东军的身上。

曹操孙坚鲍信三人此时已经分兵于城外,从城外的山林,也就是后世的洪庆山一带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主要是云梯。

长安城很高,但同时也很大。

即便只攻打东面和南面,董军要守卫的区域,也长达十多公里。

西汉赤眉军打长安,更始帝单骑远逃。

唐时安禄山打长安,唐玄宗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所以为什么很多关隘特别难打,而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宏伟城市,反倒更容易?

两万人听上去很多,但相比于巍峨高大的长安城,渺小得像是无数只蚂蚁。

攻城的人少,守城的人就更少。

董卓必须要留一部分力量守住城内,使得他能够派上去守城的兵马居然只有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还得分到南城和东城去,每面城墙,足足数公里的长度,稀稀拉拉站着守卫的士兵,双方不像是在一场攻城战,反倒像是一幕舞台剧的演出。

到了晌午过后,攻城终于开始。

孙坚一马当先,率领着丹阳五千死士,向着宣平门外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一架架云梯搭建在了城墙上,开始向上攀爬。

董军的弓箭手如雨点一般往下砸落,惨叫声,哀嚎声,不断涌现,城下遍地都是尸体。

曹操则率领自己五千本部人马,分散登城。

由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各率领一千人,在纵深极长的长安城外,各自寻找突破点,不断发起进攻。

城墙上的董军疲于奔命,不断地来来往往组织抵抗,战斗虽然不算密集,但厮杀尤为惨烈,甚至董卓亲自在城墙上督战。

因为长安的城门太多了,一旦有任何一股关东军登城,随意打开一座城门,造成了后果将会极为可怕。

战斗持续了一个下午,到了傍晚的时候,在巨大的伤亡之下,关东军才不得已撤退。

今日孙坚几次差点登上城墙,但都被董卓亲自带人打退,四部将当中,个个都带着伤,就连孙坚本人,都差点战死。

而曹操那边的战况也不是很好,他们的攻城器械实在是太简陋了,虽然云梯经过改良,上面有个钩子可以勾住城墙,然而十二米的城墙是什么概念?

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普通人光攀爬云梯,都得花数十多秒的时间。哪怕经过训练有素的士兵,最少也得二十多秒才能爬上去。

可城墙上的守军也不是木头人,不管是丢滚石檑木,还是用弓箭射,用长枪捅,总归是有办法能够守得住。

所以说长安城的城墙,是优点也是缺点。

对于里面的守军来说,缺点在于城墙纵深实在太长,要防守的面积太多。

优点就是城墙很高,缓解了很大的守城压力。

至少他们不用担心稍不留神敌军就已经攻了上来。

强攻不成,曹操又想智取。

休整一日,第二日夜晚,就率领士兵想趁夜色继续攻城。

这一招确实难防,因为曹操选择的是连接着长乐宫的复盎门与安门之间的角落偷偷摸摸爬上城头。

如此大的城墙,光靠城内的两万人根本守不住,居然真的让他找到了机会。

等董卓接到消息,长乐宫都已经沦陷了。

安门被打开,鲍信的兵马最先冲进去,然后是孙坚与曹操的本部大军,两万人一窝蜂涌入了长安城内,整个长安都陷入了暴乱当中。

压抑已久的愤怒像是一夜之间被点燃,最先出事的就是驻扎在未央宫外武库附近的董卓新军。

相比于董卓的西凉军和后来接受的南北二军,新军的组成是由当初在洛阳的时候招募的三河士兵以及后来到长安之后,招募的三辅士兵。

这些士兵很多都与董卓有深仇大恨,又逐渐被朝廷诸公渗透,一被煽动,立马家仇国恨一起算,纷纷鼓噪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城内像是个炸药桶,到处有人点火制造混乱。

听到未央宫外已是一片杂乱,又听到报信的士兵说关东军杀入了城里,董卓还以为关东军已经打进了未央宫,不由觉得肝胆俱裂,如天塌地陷一般绝望。

最终还是在李儒的提醒下,董卓急急忙忙领数百亲卫带着天子准备从西面的章城门逃出去。

而杨彪马日磾种拂王允刘虞等公卿,也因为心系刘辩,不得已连夜赶往皇宫,刚好遇到董卓的兵马,被胁迫着只能跟着董卓往章城门而去。

出了章城门,就是一片辽阔的关西平原。

便在这夜幕下,满天繁星的月光之中,像是地动山摇一般,无数的兵马向着这边涌来。

杨彪等公卿面露喜色,以为是关东军的伏兵。

心里暗暗兴奋董卓这下完蛋了。

而董卓则呆呆地站在原地,愣了许久,脸色面如死灰,以为大限将至。

片刻后,他的目光忽然露出凶厉之色,看向身边的刘辩。

孔武有力的手摸向了刀把,瞪着统领大的眼睛,凶相毕露,缓缓地向着刘辩走去。

即便自己要死,也要带上大汉天子为自己陪葬!

这其实也是刘备最害怕的情况。

他之所以选择撤离,不敢跟着曹操孙坚鲍信一起再打长安,就是怕董卓狗急跳墙,对刘辩起杀心。

可是没想到曹操居然还是打破了长安,引得董卓最终决定对刘辩下手。

刘辩胆子本来就小,看到这一幕,登时吓得两腿颤颤,面色惨白,竟是说不出话来。

“董卓你想干什么!”

杨彪等公卿大惊失色,纷纷抽出身上的宝剑。

但身边都是董卓的亲信侍卫,足有数百人,他们虽然也带了几个奴仆过来,可哪里是董卓侍卫的对手,很快就被团团包围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董卓对着刘辩举起了手中的刀。

一旁的阎忠看到此景,急忙呼道:“明公莫急,事有转机!”

“什么转机!”

董卓骤然回过头看向他,双眼猩红,显然已是到了穷鼠啮狸的地步。

阎忠还未说话,李儒却已喃喃道:“明公,吕布回来了。”

在苍茫的大地上,西凉铁骑奔涌如雷,向着长安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