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

三国之谋伐

巍峨泰山,刘备不知道来过多少次。

当年担任济南相,泰山便近在咫尺,闲暇时偶尔登山,常看沿途风景。

不过相比于那时候做济南相登泰山的心态,现在当了皇帝再来一次泰山,心中的感受与当时已经是截然不同。

正是一月底,按照阳历来说,将近是三月份。因此此时山脚郁郁葱葱,林木森然,午后阳光正好。

从山脚仰望高山,就看到连绵不知道多少里,群峰若隐若现,被浓雾笼罩,雾色如薄纱环绕在山间起伏,又如白云般飘渺荡荡,仿佛一片人间仙境。

成群结队的士兵抵达了山脚,威武雄壮的仪仗队骑着高头大马,手中举着各类依仗武器,天子用六驾马车牵引,上有伞盖。

汉时上泰山的道路有很多条,但大路特别少。黄巾之乱时,山林中藏匿着无数盗匪,被称之为泰山贼寇。

臧霸孙观伊礼等人便是泰山贼出身,如今皆已经是朝廷要员。大部分刘备集团的人,包括刘备在内,对泰山的道路和地形都很熟悉。

一眼望去,皆是曾经见过的风景和山峦。只是群臣坐在马车上观望,现在的心情早已经不是曾经年少时那样的忐忑不安。

至少对于此次随行的沮授荀彧他们来说,是如此。

一辆辆马车行驶在道路上。

去年刘备就派人重新修缮了道路,这次用的是水泥,花了约半年的时间,从山脚修到了大概半山腰的位置,再上的话水泥很难被运上去。

自从有了蒸汽机之后,就有了搅拌机,人工搅拌水泥早已经成为过去式,现在都是机械搅拌。

只是现在的水泥配方其实远比后世差了很多倍,无非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火山灰等。而后世的土木工程对各种建筑物材料已经研究得很透彻,所以大汉水泥质量远不如后世。

不过应付眼前场景还是没有问题,一路疾驰到半山腰,是最好的一条大路。山腰处有一片很大的空地,还摆放着没有运下去的蒸汽水泥搅拌机,可见铺路之匆忙。

青州大小官吏皆已经在等着,原来的青州牧钟繇今年年初补进了内阁,现在的青州牧是幽州人公孙方,亦是加入刘备集团较早的士人,负责内政。

到山腰广场处与青州官吏汇合之后,眼前出现的便是一路通往山顶的石阶。

石阶两侧林木茂密,绿荫森森,山顶却是白雪皑皑,远远看过去,就仿佛一个个白头翁一般,下方莽林丛生,上方却是浓雾与冰寒。

一月份登泰山其实并不是好时候,因为小冰河时期缘故,现在的泰山天气尚未回暖,山顶很多地方还有积雪。

但时间上来不及。

封禅的事情是去年下半年才决定,而关羽张飞今年年初又要远征西域。

这一去,也许就是一两年甚至两三年。

光武帝之所以拒绝收回西域,也拒绝进攻匈奴,就是因为国家才刚刚从战乱当中恢复过来,还没有实力远征西域和塞北。

而如今刘备也是如此,只不过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程度远比光武帝时期高,有经济和农业基础兜底。

温饱问题是陈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虽然已经从南美找到了美洲棉,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土地都要用来先种植粮食,填饱百姓肚子,经济作物还不适宜耕种。

因此棉花产地就只能先放在西域,那么西域就不能丢。

在这种情况下,远征西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泰山封禅的事情就必须赶在他们出征之前,急急忙忙修筑道路和宫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劳民伤财。

然而其实刘备封禅并不是一定要炫耀文治武功,而是要在泰山进行祭祀,来确定他的正统性。

正如刘邦不需要封禅,刘秀需要一样。

因为刘邦是开国皇帝,他本人就代表了正统,自然也就不需要用封禅来加强他的正统。

而刘秀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继承者,而且还是小宗继承到大宗,相当于一个大家族边缘的分支代替主宗一样,就必须用封禅来加强权威。

刘备也是如此。

作为小宗三兴大汉,虽然也学刘秀把自己过继到了大宗名下,但总归是缺乏了一定正统,只能选择封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一路攀登阶梯,走了约一个半时辰,总算是到了山顶。

山顶早已经布置好了一切。

这是一片巨大的广场,两侧旌旗招展,北面修筑了几间宫殿,最东方树立好了祭坛。

祭坛下方的广场上铺着红地毯,羽林卫等部众迅速左右两侧站岗。

但今日并不是祭祀时间,需要等数日后的黄道吉日。

从今天开始,刘备就要住在山顶行宫当中,斋戒沐浴,持续时间为七日。

七天时间里,他都要吃素食,每日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在祭坛处进行祷告,祈求上苍保佑国泰民安云云。

这段时间各公卿也皆要陪同,一直处于比较浓重的仪式当中,除了刘备和参与进来的人以外,对于其他人来说,就像坐牢一样折磨。

但还是那句话,真没办法。

很快七日过去,到一月二十八日,天气回暖,泰山阳光普照,山顶的雪也化得差不多,温暖如春。

一大早,刘备就开始准备祭祀活动。

像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本应该由太常来主持。

但蔡邕年岁比较大了,奔波劳累不便,就由太常御王隆来代替主持仪式。

随行官员皆跟着天子抵达祭坛,在休息了约一個多时辰,原定的良辰吉日到了之后,王隆一声吩咐,祭祀开始。

早有准备的太常属吏便将三牲五谷六畜等祭品端上供桌,坟上香,然后宣告祭词。

那供桌上不仅有皇天后土牌位,还有高祖世祖等历代皇帝灵位。

刘备来到供桌前,三叩九拜,然后朗诵祷告文书。

祭祀仪式持续了约一个多时辰,除了刘备作为天子祷告以外,还有丞相诵读祭文,然后要焚香、烧纸、祭五岳四渎以及八方神灵。

等到下午的时候,仪式结束。

按照原定行程,刘备会回青州一趟去看望他的母亲。

实际上刘备的母亲还健在人事,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刘备称帝之后,本来应该把他的母亲接到宫中称为太后。

但由于刘备发迹后,把幽州涿郡的宗族接到了青州,老人家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宗族,不想去洛阳。

其次是老母亲体弱多病,当初来济南的时候视力就已经很差,要走到近前才能看清楚人。

这个年纪的人活不了多久,好在有华佗帮忙疗养,延续了生命,这才一直健在。

老太后自己不想走,再加上刘备也怕她旅途劳累出意外,因此就让她留在青州,算是在宗族当中安享晚年。

这次回青州,刘备也打算回宗族住一段时间,陪一陪母亲。

不过要走时刘备却改了主意。

因为原定计划是刘关张陈下了泰山就各自离开,关羽张飞要准备去关中,陈暮回洛阳处理政务。

收复西域的计划已经准备了半年,关张从泰山往关中去,是乘坐蒸汽轮船去。

去了关中要十多天,到了关中后再整顿军务,开拔粮草,到西域的时间恐怕要数月,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所以必须立即就出发。

而洛阳那边也不能耽搁,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因为国君要理政。

刘备可以把政务交给陈暮,但不能两个人同时不在。

如果大事上没人拍板拿主意,内阁那边有些事情也不好处理。

因此在这里四兄弟要分开。

可刘备舍不得,犹豫之后,决定在泰山行宫再留一晚上,四兄弟抵足而眠,叙谈心事。

他们先是在泰山行宫里饮酒吃宵夜,聊着聊着,就喝了不少酒。

等到午夜过了人定进入夜半初时,喝得醉醺醺的四人里面穿着丝绸衣,外面披了件棉大衣,摇摇晃晃地走出行宫。

随行的许褚资历比较浅,也很年轻,今年才40岁,但因为讨伐袁绍、曹操、孙策等人立下不少功勋,如今已经升任为中坚将军,中将军衔,掌宫廷宿卫。

见到四人出来,严肃而立的许褚立即悄悄跟上。虽说关张之勇,任何一个人都不在他之下,不过两位大将军都喝醉了酒,自然要谨慎行事。

几个人都没有察觉到许褚跟随,从行宫里出来之后,也没有走多远,一个个勾肩搭背,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山顶靠东面的悬崖上。

因为害怕他们失足跌落悬崖,许褚连忙加紧了脚步想跟过来。

不过还没等他靠近,陈暮就已经提醒了三位兄长要注意安全,并没有靠近到悬崖边上,而是离了个四五丈远,然后就开始脱裤子。

在一行侍卫惊诧的目光当中,天子,丞相,两位大将军非常不雅地野外放水,弄得众人只好连连后退,不去观看。

“哈哈哈哈,四弟,你有点短啊。”

“唉,老了,不像大哥二哥三哥这样有活力。”

“哈,看我,迎风三丈!”

人喝多了就想尿尿,张飞虽然已经45岁,但威风不减当年,一个用力,尿就标出三丈远。

反倒是比他小两岁的陈暮颇为疲软无力,显露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感。

刘备浑身抖落了一个激灵,尿过之后那股醉意就少了许多,系上裤子,摇摇晃晃地往后退了几步,靠着一刻大石坐下,哈哈哈地傻乐。

但乐着乐着,忽然就哭了起来,声音也从笑,变成了低声啜泣和呜咽。

“大哥怎么了?”

关羽和张飞连忙过来询问。

陈暮则坐在刘备身边,只说道:“大哥是担忧二哥三哥了,咱们坐下陪陪大哥吧。”

“嗨,大哥,我们不是在这吗?去一趟西域,也去不了多久。”

张飞忙劝道。

刘备摇摇头:“我没事,男子汉大丈夫,不会轻易掉眼泪。当年二弟坐镇洛阳,我们数年未见,也没有惺惺作态。”

“那为何?”

关羽不解询问。

刘备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道:“只是我刚才借着月光,看到二弟和三弟鬓角的白发,让人心中忧伤而已。”

“白发?”

关羽不自觉地摸了摸鬓角。

他只比刘备小一岁,刘备出生于160年,他出生于161年,一个50岁,一个49岁。

到了这个年纪,头发发白是很正常的事情,原来还只是一根两根,后来就慢慢增多,到现在这个岁数,头上已经黑白相间,鬓角也变成灰色。

岁月催人老,时光不等人呀。

陈暮突然指着万里无云的天空,笑着说道:“大哥你看,这夜晚繁星点点,多美。”

“是很美。”

刘备听到他的话,抬起头仰望着天空。

已经是二月初,春风似剪刀,山顶还很严寒,但盎然的春意已经遮掩不住。

头顶明月高悬,群星璀璨,宛如一张蓝色幕布上点缀了无数耀眼的明灯,没有一丝丝污染的星空充满了纯净,令人产生不了任何一点亵渎。

陈暮轻声道:“我听说,人死后,都会化为繁星。若是我死后能成为这样的一颗星星,看着大汉的未来,也许不会再有遗憾了。”

“是了,我也该知足了。”

刘备喃喃自语了一句,目光迷离中又带着一丝茫然地看着那满天繁星。

历史上他六十岁才创立季汉,结果刚创立不久,关羽和张飞就死了,为报仇进攻东吴,夷陵之战大败,很快病死在白帝城,和老二老三前后脚死去。

如今年纪轻轻就收复了整个大汉,做到了像光武帝那样的事情,未来至少还有十多年的时间能活,这一段时间,又有什么人生追求呢?

陈暮笑道:“没有人能长生不死,但大哥的丰功伟绩,却能千百年长存。不求万载岁月,只愿一生不曾蹉跎,这样就很好了。”

“四弟说的是。”

刘备点点头,说道:“我不过是一介庶民,自祖父之后,家族就已经在宗族中除名,连宗室都不算,如今却能够成为天子,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又还能够奢求什么呢?”

“大哥能这样想,就最好了。”

陈暮说道。

刘备看着满天繁星,轻声对关羽和张飞说:“二弟三弟,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吗?”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是啊,西域万里之遥,我心里念着你们,要注意自己安全,莫再冲锋陷阵了,我们四人不管人在何地,是否聚在一起,都不能忘记桃园情义。”

“嗯。”

“注意身体,莫要病了。”

“好。”

“早些回来......”

“知道了。”

“别忘记我和四弟还有你们的家人在等你们。”

夜凉如水,泰山山顶,一轮弯月洒下银辉,照亮着他们。

刘备还在啰里啰嗦地絮叨说着。

不知何时天空飘来一片乌云,将漫天的月光遮蔽。

夜深了。

泰山除了冷风的呼啸。

偶尔也有狼嚎。

四兄弟的醉意,却越来越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