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672章 老师干不干?

穿在1977 第672章 老师干不干?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02

第672章 老师干不干?

第672章 老师干不干?

陈凡摇着船桨,小船儿慢悠悠靠上码头,不偏不倚刚刚好,没有一丝晃动。

他先将缆绳系上,随后拎起斗笠和蓑衣走上栈台,这才问道,“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来?”

何青生三人也赶紧上岸,眼巴巴地看着边慧芳。

刚才他们还在讨论,打通了与小本子的交流通道之后,下一步就要把跟美国的交流渠道建立起来。

他们要的可不是国际写作计划那种纯粹的学术交流渠道,而是和高桥出版社一样,可以文化出海、创汇的那种。

而这个任务,毫无疑问只能落在陈凡头上,只要能搭上他老舅的线,还怕没机会合作?!

却没想到,陈凡还没联系,边慧芳就来报信。

被三双炽热的眼神盯着,边慧芳也不紧张。

自从跟了陈主任之后,这样的眼神她见多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嗯,虽然现在是陈副主席、副理事长,不过她已经决定跟着领导走到黑,而陈凡的主要工作是领导外联部,还兼着外联部的主任职务,如果她留下来,肯定也是在外联部工作,所以她叫陈主任,一点毛病也没有。

听到陈凡的问话,边慧芳立刻说道,“是祁厅长的秘书高姐亲自来通知的,我仔细问过她,说是周先生昨天到的京城,然后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到我们,今天一早,高姐就来单位了。”

说到这里,她还不自觉地看了面前的四位领导一眼。

意思很明显,领导们都不在,只能让她这个小虾米接待,然后过来找人。

许启珍干咳一声,“我们一上午都在船上开会,初步决定要给外联部增加人手,回头等人事处把人招回来,你可要多带带他们。”

边慧芳“哦”了一声,目光不自觉地瞟向小船。

如果不是船舱里一股菜味儿,还有四人满身的酒气,她就信了。

不过这事好听不好说,她立刻重新打起精神,继续说道,“听高姐说,京城那边的意思,是周先生这次的行程比较紧张,可能没时间过来。如果主任你这边时间方便的话,最好是去一趟京城,跟周先生见面。”

陈凡刚才就在思索,如果按照正常的行程,从美国到国内,需要在东京中转,而从东京回来的飞机,会经停上海。

自己已经拍了电报告知他们,上海的房子已经重新装修好,随时都能入住,而他没有落上海,却直接去了京城。

还有,不是他联系自己,而是通过相关单位联系。至于为什么是文化厅,是因为目前作协还归属文化口管理,不像以后由宣传口管辖,所以他们通过省文化厅来转述,完全符合工作流程。

那么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周正东这一次来国内,一定是为了公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不能随意对外联络。

再想到现在这个时间点,陈凡心里顿时有了明悟,猜到他过来是干什么的。

只不过心里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他会掺和进来?不合理啊。

等边慧芳说完,他便回过神来,点头说道,“行,我知道了。”

何青生在一旁立刻说道,“你别一句知道了就完了啊,这是多好的机会,刚才你不说了吗……”

陈凡摆摆手打断他的话,呵呵笑道,“何叔,你不会是想在湖边吹冷风吧。”

听到这话,许启珍跟打配合似的,立刻打了个寒颤,跺着小碎步往陈凡家里走去,“进屋进屋。”

几人立刻跟在后面。

到了家门口,陈凡将斗笠和蓑衣挂在外墙上,跺了跺脚,在门口换了双棉鞋,才走进去。

至于其他人,早就换了鞋进门。

谭庸还在吐槽,“你可真讲究,进屋还换鞋。”

陈凡将大门关上,将寒风关在门外,随即拉亮电灯,这才说道,“换鞋可以保持卫生,省得一天到晚的要拖地。”

再抬起头,好嘛,都不用人招呼,何青生和谭庸一左一右坐在罗汉床上,身体靠着床几,一副慵懒的样子,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客人。

许启珍则坐在另一旁,拉过电暖气打开,距离近得跟烧烤似的。

还好,边慧芳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忙着端茶倒水。

只不过,谁让她把果盘也端出来的?

陈凡只能坐在许启珍旁边,看着抓瓜子吃的何青生,“既然你让我过去,那我过两天就去京城。不过话先说清楚,我老舅已经把出版社给了我表姐,他现在基本上不管出版社的事,所以跟他谈,用处不大。”

这倒不是他故意推脱,而是事实。除了陈凡自己的作品,周正东对出版社的工作一概不过问,都交给周亚丽在处理。

像与省作协对接这种“小事”,他绝对会让周亚丽去办,这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何况还有陈凡在这边盯着,怎么能随意放过呢。

听到陈凡的话,何青生愣了一下,随即沉吟两秒,说道,“没事,不管是你舅还是你姐,反正把人联系上、事情说清楚,后续我们再安排专人对接。”

他同时还在心里吐槽。上半年的时候,他也见过陈凡那个表姐,分明就是个学生嘛,可家里却将这么重要的出版社给她练手,不愧是连省领导都要出面的大资本家,简直就是不把钱当钱。

话说回来,周亚丽现在还真有点不拿钱当钱的意思。《龙骑士传说》第一部,已经卖了两百多万套,同时也打通了欧洲那边的销售渠道,就在当地寻找印刷商合作,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扩大。

一部书如果不打折,包括作者的稿费在内,出版社可以回收约一半的资金。而这套书的总售价是8美元,现在已经收回了近一千万美元,随着欧洲市场铺货,这个数字还会源源不断地增加。

这么多钱,她当然财大气粗,区区一家出版社又算得了什么。

陈凡抽出一支烟点上,也不管何青生他们,笑着说道,“行,既然这样,那我买后天的飞机票走。”

这时谭庸说道,“今天下午不是就有一班飞机吗,现在去还来得及。”

何青生也连连点头,“要不明天也行,后天会不会太晚?”

陈凡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谭叔,您可真是个一心为公的好干部。合着不是您出差是吧,连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我。”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后天走是有原因的。老师给我布置了作业,要求在月底前上交,我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只能先交了作业,才能走。”

话说回来,这学期他到处乱跑,连一次作业都没交过。要不是上次想了个有前途的新课题,把老师糊弄过去,后果一定很严重!

弄不好作业要翻倍!

听他说这话,何青生和谭庸都不吭声了。他们的资格老,人家徐教授的资格更老,学术地位更加不是一个等级,碰上这种事,除了说一句,“学生交作业天经地义”之外,还能说什么?!

几人又聊了一阵子,陈凡便将他们往外赶。

随后关上大门、关掉电暖气,烧起火炕,将电脑搬到炕桌上,对着电脑疯狂输入。

按照他自己提出的课题,论文要从国宝的角度切入,深入到古代相应时期的社会文化之中,再从文化、或者说的角度出来,得出某个结论。

原本《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的第一个国宝,是一只母系社会时期的人头壶。

陈凡肯定不会上来就选这种地狱级难度,他选了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那就是去博物馆学习的时候,张馆长带他去看的第一件国宝,青铜鼎。

青铜鼎基本上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鼎身内部有铭文,这种铭文分为铸铭和刻铭两种,又被称为“金文”。

文字是文化之源,自然更是之本,从金文开始切入,继而探讨当时的社会风俗、礼仪,以及文化之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非常好写。

陈凡连资料都不用查,整座青铜鼎,和当时西周时期的相关资料、经典都在脑中浮现,继而通过敲击不断的手指头,化成电脑屏幕上一行行的文字。

西周时期的经典著作不多,仅有《诗经》、《尚书》、《周易》等寥寥几部,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写的东西不要太多。

而且徐教授对《尚书》和《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上个学期,他跟着徐教授上课,享受一对一的服务,徐教授的学术成果,自然而然也成了他的资粮。

再结合他自己看过的其他著作、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不知不觉,便碰撞成了一篇论文,《从青铜器看文脉之源》。

等他写完论文,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就连屁股下的火炕,也没之前那么暖和。

原来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天。

陈凡赶紧将火炕重新烧热,随意做了一碗海陆空什锦炸酱面,唏哩呼噜吃完之后,便上床睡觉。

……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打印好的论文去了学校。

徐教授办公室里,陈凡乖乖坐在办公桌前,盯着老师检查作业。

嗯,不是一位老师,而是三位老师。

真巧,刘登卓和席天平两位老先生也在,江大三老又聚齐了。

良久之后,徐教授才抬起头来,顺手将稿子递给席天平,看着陈凡的眼里满是笑意,“资料详尽、论述有据,内容也非常精彩,没少花时间吧。”

陈凡“啊”了一声,满脸诚恳地点点头,“从老师布置任务那刻起,我就在思考这篇论文要怎么写。在博物馆跟着张馆长学习的时候,也在同步整理资料,每天都工作到半夜。然后才开始下笔,就连单位开会时也在构思,才在昨天深夜完成。”

徐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

顿了一下,又说道,“其实不用着急,我给你定的时间是学期结束前,还有时间,虽然你是年轻人、身体好,也要劳逸结合才行。”

听到老师关心的话语,陈凡心里有些不好意思,搓了搓双手,小声说道,“主要是单位上事情多,我现在的主要工作,从函授中心和青年杂志,转移到了外联部。

明天我就要去京城出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才想着尽快完成作业,也好了了一桩心事。”

徐教授恍然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随即看着他问道,“工作很忙吗?”

陈凡腼腆地笑了笑,“还行,主要是开头难,等把对外交流的渠道搭建起来,后续的就容易了。”

徐教授点头说道,“也对,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都一样。”

他又对着陈凡笑道,“学习、工作之间,也要掌握好平衡,如果有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你可以直接跟我说。

本来你的学习进度就已经非常超前,适当放缓几天,也是没有关系的。”

陈凡认真点头,“明白了,谢谢老师。”

徐教授笑了笑,没有再说话,而是转头看向旁边两人,“还没看完?”

席天平先抬起头来,“看完了,就是里面有些东西,还可以细细琢磨。”

听到这话,陈凡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席教授与老师齐名,能让他说出“细细琢磨”这几个字,这篇论文就足以评为优秀。

更何况还有一位刘登卓老先生,到现在还没说话呢。

又过了一会儿,刘登卓才将稿子放到桌上,呼出一口长气,感叹地说道,“后生可畏啊。”

他扭头看着徐教授,笑着说道,“老徐,这篇论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由物件切到历史、再从历史中引出文脉。里面不少观点,可谓是博采众家之长,不仅有你的学术心得、我们两个研究成果,还有其他学者的观点内容。

最难得的是,除了这些之外,他还能别出机杼、另抒新意,想前人之未所想,……”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看陈凡,又转回去,笑道,“单凭这篇论文,若是在当年,就可以授予全博士学位。”

在学制改革以前,我国学习过一段时间的苏联学位制度,5年大学毕业,经考核合格可以申请“专家学位”,相当于学士学位,但标准又稍微高一点点。

之后通过考试或推荐,再攻读3年左右,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副博士学位,也叫科学博士学位,这个相当于硕士。

副博士之后,就是相当于博士的全博士学位,全博士后面还有一个正博士,那就等于是博士后。

刘教授说可以授予陈凡全博士学位,意思就是他的论文可以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而无需硕士过渡。

可惜现在还没恢复学位制度,还得等一等。

听到刘教授的认可,陈凡自然是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而徐教授则看了看两个老伙伴,笑着说道,“那我前天的提议,你们觉得怎么样?”

刘登卓和席天平一起转向看着陈凡,随后齐齐点头,“我看可以。”

陈凡有些不明所以,他们在打什么哑谜?

徐教授笑了笑,看着他说道,“之前教育系统就有呼声,鉴于目前学校数量与希望上大学的人数严重不符,造成很多优秀的同学得不到进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浪费了很多人才。

所以,有不少教授希望能够恢复和增设一批大学,我们三个也签了名。现在这份提案已经上报西苑,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月内会得到批复。

但是大学不是那么好设立的,每新增一所大学,都要多所大学提供师资帮助,如此一来,合格的老师就不够用了。

前天学校开会,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到时候我们学校肯定也要出一批老师,那样我们自己的老师也会有缺口,……”

听到这里,陈凡一颗小心脏砰砰直跳,瞳孔情不自禁地放大。

该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子吧?

然后就听见徐教授继续说道,“当时我提出来,可以从优秀学生中选一批人留校担任老师,而全校中文系里面,最优秀的无疑是你,所以就提出考虑以兼职的方式、留在学校担任讲课老师。”

顿了一下,他又笑道,“当然,如果你愿意从作协离开,我可以安排学校出一份商调函,将你调过来。你现在是省作协副主席,学校也可以给你一个相符合的级别,不会让你吃亏,你觉得怎么样?”

陈凡张大嘴巴,有些合不拢。

学校缺老师、所以就要调我来?

额滴神呐,俺没有听错吧?

人家穿回来,都在卖力考大学,然后呼朋引伴结交人脉,为以后发展做准备。到了我却要来大学当老师?副厅级最少也能换个副教授了吧?

运气好说不定能换个正教授四级或三级。

这个差别是不是太大了点?

见他不说话,席天平在一旁说道,“本来学校领导还想对你进行考核,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老刘。

不过就凭你现在的这篇论文,还有之前你提出的、通过国宝的角度解读文化这个新课题,我和老刘都认为你具备了一个大学老师应有的知识底蕴和学术资格。

所以从学术的角度来说,你完全不需要有思想负担,我们认为你可以,你就一定可以。”

刘登卓和徐教授也齐齐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陈凡才“呃”了一声,呼出一口长气,满面呆滞地说道,“能让我考虑一下么?”

徐教授笑了笑,说道,“这个不着急,就算要新增学校,也是明年下半年的事,你有充足的时间考虑。”

顿了一下,他又笑道,“其实,以你的条件,来学校任职反而更好,同时也不会影响到你在作协的地位。本身作协会员就是来自各行各业,只要你不负责具体事务,做老师和作协副主席,是并不冲突的。”

陈凡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谢谢老师,我会认真考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