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654章 税收优惠

穿在1977 第654章 税收优惠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02

第654章 税收优惠

尽管卢家湾掌握了主动,不过杨书记他们的动作也很快。

每天白天的时候,他便和张队长一起去找钱书记三人,五个人关起门来谈判。

这样频繁的往来,以至于南湖公社都知道卢家湾要有大动作,但是在“首义”的诱惑下,知情人都严守秘密,好几天了,外人都没有打探到具体消息。

在南湖公社这种小地方,如此保密的事情已经非常少见,一时间引得全公社的人都在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到了晚上,大队部的几位领导便来找陈凡蹭饭,顺便跟他详细说明白天的谈判内容,再由陈凡来拿主意。

如此等到全大队的藕都被挖完、并销售给供销社的时候,卢家湾终于与南湖公社达成协议。

在这个谈判过程中,陈凡也了解了不少以前没关注的问题。

比如说,税收。

安全以前就是南湖税务所的干部,如果不是恢复高考,现在估计就能接替刚刚退休的所长,成为南湖公社最苦逼的人之一。

诶,对,现在的基层税务员、尤其是公社上的税务员,完全可以用苦逼来形容。

难怪当初安全还在卢家湾的时候,极少提起他在税务所的工作,那一提真是一把辛酸泪。

现在的财政收入,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块。

一块是国企上缴的利润。正常情况下,生产计划和产品去向都是早就制定好的,只要正常经营,国企几乎不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而每年的经营收入,也会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这也是从上到下各级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另一块,才是后世人所皆知的税收。

国企都已经上缴了利润,自然不会再缴纳大额税务,顶多就是一点常规税。

而基层的集体企业,现在应该叫做“社队单位”,也就是公社和生产队办的盈利性单位,便成了主要的征税对象。

开征的主要税种有:工商统一税(相当于现在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屠宰税、农业税(交公粮)、牧业税(按集体经济中牧业收入计征)、牲畜交易税、车船税等。

其他与企业无关的税不提,社队企业要面临的税就两种,工商统一税和企业所得税。

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实行的是阶梯税率,最低征收比例是10%,最高征收比例不得了,如果这家单位的收入相当可观的话,那面临的超额部分征收比例为55%!

这谁受得了?!

如此一来,征税困难便成了几乎所有公社税务员面临的现实难题。

这还只是一方面。

在这个年代,交税可不是像后世那样,让公司派个财务人员去税务局报税,而是实行“上门带票征收”的方式。

这个才是税务员们苦逼的根本。

想想那时候的通信?

基本靠吼。

想想那时候的交通?

基本靠走。

税务员下乡征税,最好是先给生产队打个电话,人家生产队的领导接到电话,一听是要来收税的?

没得说,十个有九个要跑。

等税务员颠颠地跑过去,一看,没人!

领导不在,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下次再来?

我可去特妹的,几个小时的路谁爱走谁走!

尤其是山区,跑一趟一天就没了,甚至两天没了,就问怎么办吧?

这还不算。

更离谱的事还有,那就是、并不是每一个公社都有税务所!

就拿孤峰县来说,整个孤峰县,下面十几个公社,全县却只有两个税务所,一个在城关镇,也就是孤峰县县城,另一个就在南湖公社。

南湖公社的税务所要负责整个孤峰县西边、近十个公社的全部税务征收工作!

就拿屠宰税来说,杀一头猪只能收到两毛钱,现在的规定是“先税后宰”,即便是大几十公里外的边缘公社,人家要杀猪,税务员也得颠颠跑过去,就为了那两毛钱。

当年安全就是这么辛辛苦苦跑了几年、并将问题解决得还算不错,才得到老所长的看重,得了派遣驻村干部的名额,地位大约相当于少所长。

张文良很不讲义气地揭安全的老底,“我还记得老安第一次来卢家湾征税,那时候各个小队都要分红,都不想搭理他,毕竟多交几十块的税,社员手里就要少分一块几毛钱。

那时候可不比现在,别说块儿八毛,就是百八十块,也没那么心疼,所以啊,一看征税的人来了,都不给他好脸色看。

私下里我们还说他是古代的税吏,明明我们已经交了公粮,他却还要跑来收税,而且还是什么屠宰税、牲畜交易税,就没那么离谱的事。”

杨书记端着酒杯,呵呵笑道,“小安人不错,不管别人怎么冷眼看他,他也不生气。”

陈凡很是好奇,“那他是怎么破局的?”

肖烈文吃得差不多了,拿起旱烟杆点上,咬着烟嘴笑道,“还能怎么破局?磨啊。”

吐出烟雾,他继续说道,“搞基层工作,无非就是‘三得’。”

说着掰起手指,“说得、跑得、饿得。”

陈凡眼珠微转,若有所思地说道,“说得我能猜得到,既然老百姓不能理解征税,就要耐心地解释给他们听,怎么讲也要有讲究,不能让别人厌烦、还要能够理解、接受,没有一张好的嘴皮子可不行。”

肖烈文点点头,看着他笑道,“那你再说说跑得。”

陈凡呵呵笑道,“他们又没有汽车、摩托车,最多骑一辆自行车,可是要跑那么多公社,可不是要跑得。”

顿了一下,他笑着说道,“倒是这个饿得,难不成路上还不能吃饭?”

张文良立刻说道,“你是没干过这种活,甚至连稍微吃体力的重活都没干过。干过了就知道,无论是赶路、还是下力气,太累是吃不进去饭的。”

不等他说完,陈凡便恍然点了点头,“时间不方便、也没胃口,就算饿了也干脆忍着。”

杨书记在一旁又补充道,“除了这个原因,一般来说,干部下乡有规定,不许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何况税务员还不讨喜,有些生产队为了让他们走,直接不给他们安排饭,要是他们带的干粮不够,也只有饿着。”

肖烈文抽着旱烟,笑道,“小安头一次征税,差不多把所有的难题都碰了一遍,第二年他学乖了,不等到征税的时候,就先跑来跟你们6队的小杨商量。

他在这里插过队,跟小杨一家人都熟悉,忙前忙后帮着交公粮、去食品站交牲猪任务。他到底是公社里的干部,跟各个口子里的人都认识,免了不少麻烦。

后来又通过小杨,跟其他小队搭上线,就这么忙活了十来天,帮各个小队处理好交公粮、交牲猪的事情。

坦白说,我们老百姓比较实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我好,我肯定不会让你为难。

从那以后,该交的税,我们都提前准备好。就比如说屠宰税,……”

他忽然转头看向陈凡,嘿嘿笑道,“你交过屠宰税没?”

陈凡眨眨眼,摇头说道,“从来没有。”

说来也怪,他在家里已经杀了好几头猪,也不见有人来找他收税啊?

而且还有熟食厂每天都要宰杀那么多的鸡鸭鹅,税呢?

肖烈文笑着说道,“没人找你收税,那是因为早在年初购买猪种以后,我们就把任务猪的数量减掉,剩下的养到年底,只要能存活下来,在宰杀前,就已经先去找小安交税,拿到了完税证,当然可以随便杀。”

陈凡微微张嘴,竟然还有这种事?

看来自己在这里两年,也不是什么都了解啊。

叶树宝将最后一口饭扒完,放下碗筷抹了把嘴,也加入进来,“小安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灵活变通。以前有些人就是脑袋转不过弯来,非要按照那个规章条例,说怎么搞就怎么搞,烦都能把人烦死。

就拿这个屠宰税来说,规定是先税后杀,怎么,难道我先杀后税,就要被罚?

小安就不管,也不为难人,好声好气地说话,都杀了一头猪,还能差他两毛钱?!”

陈凡看了一圈众人,沉吟两秒,“那熟食厂的怎么算?”

一听这话,杨书记立刻笑道,“那当然算副业公司的啊。前天聊这个问题的时候,钱书记就说清楚,我们早就已经从手续上,把卢家湾的农业生产和所有副业公司分开。

然后每一个副业又是相对独立。养殖跟熟食厂没关系、跟食品厂也只是供货,就连运输和门市部,都是各算各的,账务清楚,还能逃税,……”

陈凡正在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得意,毕竟这个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

然后听见“逃税”?差点让一口烟呛到。

还好,张队长立刻在一旁说道,“什么逃税,是避税。”

随即对着陈凡解释道,“钱书记说,按照规定,我们所有的副业公司都要交税,而且要交两种,一种是什么工商统一税,还有一种是所得税。

那个所得税啊,是你赚得越多,他收的比例就越高。

要是按照一家公司的收入去收,就得要好多好多钱,但是这么一分散,把收入摊到各家公司头上,再去算税,一下子能少好几十、甚至上百万。”

今年一整年,卢家湾不仅风调雨顺、农业大丰收,副业公司也顺风顺水,除了之前陈凡打下的基业,张文良还带着人,将熟食店的数量翻了一倍,还扩展了几家大客户,销售范围覆盖整个云湖地区,尤其是云湖区域内、长江两岸所有的客运码头。

所以这一年,卢家湾的副业总营业收入超过了两千万,其中百分之七十来自于码头门店,可见旅游业的吸金能力有多大。

嗯?

咳咳,当然,这只是毛收入,扣掉成本,以及给社员、小队和其他生产队的利润,能落到大队部手里的,最多也就是两三成,大约5、600万的样子。

总而言之,陈凡明白了张队长的意思,“如果是阶梯税率的话,确实能少交很多税。”

最后,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同意把副业公司都搬过去,他们就没点表示?”

“表了表了。”

杨书记笑得合不拢嘴,“钱书记说了,只要我们肯搬,今年的所得税不收。”

张队长,“那个工商统一税要不了几个钱,给了就给了,所得税是大头,我让李会计算过,不收能省两百多万。”

陈凡忍不住有些咋舌,总收入不过五六百万,所得税就要两百多万,这个阶梯税率是真的狠。

继续刚才的话题,杨书记说道,“除了免掉今年的所得税,搬过去之后,再免两年,而且后面三年也减半征收,这一加起来,那不得了。”

看他们笑呵呵的样子,陈凡也微笑不语。

等到明年,各个地方的社队企业将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就算没有钱书记他们给的优惠政策,未来几年,减税甚至免税,也将是大势所趋。

不过就目前来说,这一条足以显示出公社的诚意,至于大势来了怎么办?

当然是跟着大势走,继续减免呗。

总的来说,80年代上半叶,还是集体企业的天下,要到中期以后,私营公司才开始走上台面,并蓬勃发展。

至于具体的政策,却是一年一变、甚至几变。

反正陈凡是不打算过早介入这方面,先苟住几年再说。

张队长看见陈凡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他对这条政策比较满意,便继续说道,“除了这个,公社还答应通过正规渠道,向县商业局打申请,给我们筹集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这样食品厂和服装厂又多了一条路。”

最重要的就是这几条,至于其他方面,倒也无关紧要。

无非就是为工业区提供配套,并联合修建一座楼房,用于招待所和餐馆,以及将供销社门市部、卫生所开过去的事。

这一点呢,就跟省城的文艺新村差不多。

毕竟按照规划,等这座工业园落成,可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名工人在里面上班工作,这可是南湖公社、甚至是孤峰县除了城关镇之外,最大的企业群。

再加上为了“首义”的荣誉,钱书记他们自然是有什么给什么,就是为了把牌面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