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344章 分配

穿在1977 第344章 分配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5:18

第344章 分配

第344章 分配

8月7日,农历6月23,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这一天却正好立秋。

陈凡抱着一捆竹子走进熊猫园,哈出一口热气,“这个秋老虎真够厉害的,一点凉意都没有,少说还得热一个月。”

熊猫滚滚屁颠颠地跑过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团子。

后面姜丽丽将一根竹子递给滚滚,蹲下来抱起长长,开心地揉了两把,“咦,又长肉了呢。”

随即抬起头看着陈凡,笑意盈盈地说道,“一个月还算好的,有时候要到中秋才转凉,不过再热也只是白天,早上和晚上就不会那么热了。”

陈凡转过身,将滚滚拎到木墩上坐着,哼哼笑道,“这倒也是。”

顿了一下,又摸着滚滚的大脑袋笑道,“它们一个月没出门逛过,天天好吃好喝地供着,能不长肉么。倒是那两头猪没怎么吃饱,这个月都好像还掉了点肉。”

双抢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忙着顾田里的农活,只有各家各户留在家里坚守的老人,才会兼顾家里的禽畜。

可是陈老师哪里会打猪草?!

就知青点的那两头猪,还是他用工分去找刘师傅换来的米糠养着,可一来米糠份量不够,只能勉强喂个半饱,二来只吃米糠也不行,那也容易营养失衡啊。

所以这个月知青点瘦的不止是人,还有那两头猪。

倒是其他动物都没事,两匹马带着两只羊可以自己去找吃的,滚滚的竹子也每天都有人送来,即便是双抢时候也没断过。

生产队真是把言出必行做到位了。

兔子的饲料也是养殖场的工人定时送过来投喂,陈凡几乎没怎么管过。

饿肚子的就只有那两头猪。

姜丽丽将长长放下,又将水水抱了起来,抬起头笑道,“没事,现在双抢完了,我们没有那么忙,每天可以多打一点猪草回来,把猪养得胖胖的。”

陈凡看着她,“你先把自己养好再说。你看看你自己,瘦得跟猴儿似的,让你姐姐看见,非心疼死不可。”

姜丽丽咧着嘴笑道,“她又看不见,等她过来看我的时候,我早就已经养好了。”

说是这么说,却不自觉地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身体,心里直犯嘀咕,难道真的很瘦吗?

陈凡嘴角微抽,“你就报喜不报忧吧。”

双抢是在夏天,而姜甜甜每次来看她,都是在过年的时候,几个月的时间,只要姜丽丽稍微注意一点,晒黑的皮肤又能重新恢复白皙,而且冬天穿着厚棉袄,也看不出是胖是瘦,只要不是手冒青筋,姜甜甜就肯定发现不了。

两人看着滚滚吃竹子,顺便聊了一阵,又逗了会儿两只熊猫宝宝,才出了熊猫园,陈凡再反身把院门锁上。

多多和球球在一旁乖乖地蹲着,它们现在知道了,不能偷偷地跑去和那只大黑白熊玩,要不然小马驹和小羊都会闹着也要玩,主人就该不高兴了。

收拾好东西,陈凡和姜丽丽又往前面的知青院走去,两条狗子紧跟在后面。

整个双抢期间,他们一直住在这间新房子里,不过等双抢结束,当天就搬了回去。

或许不能说搬,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行李东西拿上来过,只是在这里睡觉而已,自然也就谈不上搬家。

姜丽丽跟在陈凡身后,眼珠滴溜溜地转了两圈,突然小声问道,“小凡,这房子都能住人了,为什么你还在下面住呢?”

陈凡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我不是每天晚上还要给你们上课吗,住上面的话,还得跑回来,麻烦。”

姜丽丽抿抿嘴,“那我们可以上来啊,上完课以后再下去就行。”

陈凡继续往下走,“换汤不换药,麻烦的就变成了你们。反正我自己一个人,哪里不是睡?就先在下面住着,等把那套课本教完了,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年底,再按原计划搬过去就行。”

姜丽丽鼓鼓腮帮子,笑着没有说话,只是视线飘忽不定,显然在想着什么。

不一会儿到了知青院,从后面进去,陈凡照例先摸摸凑过来的小母马和小马驹,再转身去看两头猪,一边盘算一边说道,“等到年底,看哪头猪更大,交到食品站,就可以几年不用做任务了。另一头宰了吃肉,到时候伱回家探亲,多带点肉回去。”

姜丽丽微微一愣,“回家探亲?我不回去啊。”

陈凡转身看着她,笑道,“不想回?还是不敢回?”

姜丽丽低着头,不吭声。

陈凡微微叹了口气,轻声说道,“这里距离云湖也不远,坐车两个多小时就能到,你要是担心影响家里,我可以找大队部给你开张办事的介绍信,你拿着介绍信在离家远点的地方找个旅店住着,再把你父母和姐姐叫过来,哪怕见上一面,也比你在这里关起门来瞎想强。”

姜丽丽咬了咬嘴唇,依然没有说话。

她现在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地不给家里添麻烦,如果因为她回去探亲,给家里惹来麻烦,那她宁可不回去。

至于陈凡说的办法,……嗯,她也不想给陈凡添麻烦。

见她不说话,陈凡也不多说,继续往前走,“哎,双抢过后,生产队里是不是就没其他很忙的事了?”

生产队里不可能没有事,区别只在于事多事少,事情最多的毫无疑问就是双抢,过了双抢之后,应该就能恢复原样了吧?

自己又可以愉快的磨洋工!

姜丽丽快走两步跟在他身后,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也不是。”

陈凡猛地回头看着她,“还有?”

姜丽丽抬起头笑了笑,“当然还有,不过没有双抢时间那么长,也没有那么累。”

见陈凡继续往前走,她也就边走边说道,“比如说,这两天正在晒稻谷,等稻谷晒好,就要去粮管所交公粮,我们小队的公粮任务是一亩地65.8斤,一共350亩地,就要交23030斤公粮,另外还要交每亩130斤的购粮,也就是45500斤。

公粮是无偿上缴的,就相当于交税,购粮是按照最低价格卖给粮管所,总共将近70000斤粮食,要自己拉到粮管所去上交,这就是个重活。”

公粮的缴纳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按照土地的产出情况,还有国家对粮食的需求程度,再以相应的比例对应计算。

早几年的时候,卢家湾的水田平均产量一般在每亩244.5公斤左右,定出来的平均税率就是13.46%,那么在确定税率之后接下来的几年中,只要不发生灾害减产之类的特殊情况,需要缴纳的公粮就是固定的每亩65.8斤。

这个标准一般会维持5年,等到期之后才会重新衡量计算。

而“购粮”则是同样按照亩产量来确定相应的比例,一般是公粮的两倍左右。

给卢家湾定的就是2.2,取了个整数便是每亩130斤。

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情况,卢家湾一亩地大概能收获489斤稻谷,连公粮带购粮,就要上交195.8斤,剩下的293.2斤,才是生产队可以自由支配的一季粮食。

就算江南种的是两季稻,一年的收入也就只有不到600斤,按照350亩算,总共就是20万零5千多斤稻谷。

这也是之前卢家湾6队全年最主要的收入,全队老老小小300多人,就靠这些粮食生活。

只不过那是几年前,从大前年开始,卢家湾的亩产量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300公斤以上,所以到手的粮食无形中就多了许多。

所以才说是大丰收。 如果不是生产队的粮食只能以低价卖给粮管所,卢家湾单靠种田都能发点小财。

可惜不能!

这些基本信息,陈凡前些天在大队部的时候都已经了解过。

他听着姜丽丽的话,若有所思地的点了点头,“所以马上就要去交粮食了是吗?”

姜丽丽点点头,“快的话应该就是明后天了。”

陈凡不禁咂咂嘴,双抢前天才结束,明天就要去交粮,还真够赶的。

等到了前院,姜丽丽从房间里搬了两把椅子出来,两人就在房前坐着聊天。

姜丽丽看着敞开的大门,咧着嘴笑道,“不知道今天黄莺她们能卖多少东西出去。”

陈凡笑着摇摇头,“这个就不去想了,反正能卖多少是多少,卖一套也是赚,卖不出去,就当是出去透透气。”

今天是8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南湖公社赶集的日子。

经过一个月的双抢劳作之后,陈凡还想着让她们多休息几天,可是黄莺她们三人却怎么也坐不住,趁着今天赶集,便将之前还剩的一点陶器拉过去卖。

反正东西也不多,陈凡也就由着她们。

这一个月她们连做陶坯的时间都没有,用的还是以前留下来的存货,不过小队里的“厕所建筑队”那里倒是积累了二十几只蹲便器的订单,要是能把这些订单完成,又能进账三四百。

也难怪她们如此积极。

这时陈凡突然想到之前双抢的时候,那个哄孩子的母亲说过的新米粑粑,便转而问道,“交了粮食以后,剩下的粮食怎么处理?”

姜丽丽立刻说道,“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才能按规矩分配。”

她掰着手指说道,“生产队自己也要留储备粮,包括下一季的种子、牲口的饲料、交给大队部的粮食、招待粮,像安哥吃的就是招待粮。”

陈凡不由得有些惊讶,“他不是每顿饭都付钱了吗?”

安全在这里的用餐标准是每顿饭4两粮票,再加1毛5分钱,在哪家吃饭就把钱票给谁。哪怕陈凡请他喝酒吃肉,给的也是这么多,用他的话说,自己兜里就这么点预算,如果是别人家做得这么丰盛,他肯定会多给点,不过陈凡嘛,就当是教他学音乐的学费了。

姜丽丽看着他笑道,“他是付了钱的,可是生产队又没有粮票,更没有粮食定量,那粮食从哪里来?”

陈凡一听差点噎住。

也对,城里的单位有定量、有粮票,生产队可不就是只能自己留足招待粮了么,如果留的粮食不够,恐怕就要去买“返销粮”了。

返销粮是比正常粮食价格还要高的粮。

如果说正常粮价是1毛4一斤,那生产队卖给粮管所的“购粮”价格大概就在8分钱左右的样子,而返销粮的价格则在1毛8到两毛左右。

嗯,就是这样子。

不过以卢家湾今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远远到不了去买返销粮的地步。

姜丽丽继续说道,“国家的和集体的之后,剩下的粮食就可以分配,一般情况下,这些粮食按照‘人7劳3’来分,就是百分之七十作为口粮,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按照工分计算价值,再分到个人头上。”

陈凡缓缓点头,“人7劳3,也就是说,哪怕是孤寡老人、孤儿幼儿、重病患者这些老弱病残、劳动力少的人员,也能保证他们的口粮?”

姜丽丽笑着轻轻点头,“就是这样。”

她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也挺幸运,幸好生在了江南,插队也分在卢家湾,如果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一亩地产不了多少粮,忙忙碌碌一整年,却连口粮都挣不回来,还要倒欠生产队的粮食钱,那才叫惨。

哪像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一年到头还能存下几十块钱。尤其是陈凡来了之后,她手里的存款已经逼近两百大关,真是福星高照了!

陈凡笑道,“那也挺好的,至少做到了在集体里面不落下一个人。”

他心里想着,如果这时候要分粮食的话,自己是不是该领第一笔工资了?!

想想也是可怜,从1月份开始做统筹工,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半年,却还一分钱的工资都没领过,这要搁以后,谁给你干活儿啊?!

两人坐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

姜丽丽看见太阳当空,这才猛然惊醒,站起来说道,“哎呀,我还没做饭。”

说着便往厨房走去。

陈凡则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终于恢复到饭来张口的日子,真好。

就在这时,院墙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小陈,小陈在家没有?”

话音未落,便看见张文良在大门口跳下马背,往里面走来。

他一看陈凡还坐在椅子上伸懒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还坐在这里干嘛?”

陈凡有些发懵,“怎么啦?有事?”

张文良指着西边的方向说道,“今天要建水塔,你怎么不过去啊?”

陈凡蹭地一下站起来,“没人跟我说啊!”

张文良一听顿时愣住,然后眨了眨眼睛,难道是自己忘了说?

随即迅速转移话题,跑过来拉着陈凡就走,“少说别的,现在就过去,水塔开工的时候你怎么能不在呢?!”

陈凡打了个呼哨,后院的小母马立刻发出一声嘶鸣,跳出马厩往前面跑来。他随即挣脱张文良的手,“等我装上马鞍再去。”

走路的时候嘴里还在嘀咕,“你们可真搞笑,都要开工了还没人通知我,你还好意思说我怎么能不在?!”

张文良等他拿着马鞍出来,干脆不接他的话,“行了行了,咱们快走。”

陈凡迅速将马鞍套上,对着厨房门口的姜丽丽喊道,“饭照做,给我留着,要是大队部不管酒,我就回来吃饭。”

张文良一听,不禁满头黑线,扎着脑袋往前走,到了门口翻身上马,拉着缰绳调转马头,嘴里还在嘀嘀咕咕,“不就是想敲我一顿酒么,行行行,今天就遂了你的愿,中午饭我管了。”

陈凡骑着小母马走出来,咧着嘴哈哈笑道,“这还差不多。”

随后一抖缰绳,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