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312章 神书

穿在1977 第312章 神书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5:18

第312章 神书

第312章 神书

看着陈凡走下大堤,消失在房屋缝隙的通道中,姜甜甜才做了个深呼吸,准备回门市部上班。

她正要往下走,突然一巴掌拍在脑门上,我不是也走这条路吗?刚才怎么不一起?

下一秒,她便反应过来,恐怕陈凡是故意和她分开走,就为了帮她避嫌的吧。

要不然被附近的熟人看见自己和一个男的走在一起,恐怕又有流言蜚语乱飞,虽然她自己不在意,可毕竟多少会有些麻烦。

这个男人还真细心。

姜甜甜抿嘴笑了笑,抱着东西小跑着冲下大堤,脚步轻快地往回走,不一会儿便穿过复杂的巷道,进了门市部。

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陈凡从一条巷子口转出来,看了一眼她踏入门店的背影,确认安然无恙,才转身往路口走去。

几分钟后走到新华书店门口,远远地便看见张文良、张觉民和骑手三个人蹲在路边抽烟,时不时的转头往这边望。

张文良最先看见他,立刻蹭地一下站起来,却两腿发麻,忍不住跺了跺脚,等他稍微走近点,便叹着气说道,“将近一个小时,你是去了哪里送信啊?”

张觉民捶着两条腿,“不会是过江了吧?!”

陈凡也幽幽叹了口气,“我就是为了赶时间,特意问了人抄近路,然后就迷路了,转了好久才出来。”

三人满脸无语地看着他,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会迷路?!

陈凡瞪着眼睛,“不信是吧。”

他转身指着后面,“就那片房子,你们给我走一遍试试?”

骑手师傅这才恍然,“你抄的居民区的近路啊?那地方有几百上千户人家,里面的巷道跟迷宫似的,外人一般都不敢进去,就怕找不着方向。

而且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上班,只有一些老人在家,连个问路的人都不好找,伱能转出来,也算是运气好。”

听到这话,陈凡当即理直气壮地说道,“听听,不是我胡说吧。”

张文良见骑手都这么说,也只能竖起两根大拇指,“我服了。”

随即指了指书店,“你不是要买书的吗?赶紧去买。”

陈凡看了看他们,“你们不进去?”

张觉民连连摆手,“不看不看。字都不认识几个,进去看见书就头疼。”

张文良和骑手师傅也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显然也是头疼过。

陈凡哈哈一笑,打了个手势便往里走,“我尽量搞快一点。”

这间书店不大,只有两百个平方,进门的柜台是宣传画专柜,挂着一张张的画像,百分之八十是李先生的,剩下的一半是华先生,最后列宁和马克思又是各一半。

基本上就他们四个,没别人,至少陈凡没看到。

面对着大门的一整片墙壁是文具和体育用品专柜,墙上挂着几杆气枪,倒是没有猎枪和手枪,另外还有篮球、足球、排球,柜台里摆着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跳绳、围棋、象棋等常见的文体用品。

然后最里面与宣传画专柜相对的是收款台,售货员都穿着绿军衣、蓝裤子,头戴一顶解放帽。

中间的大片空地,则是一个个人高的a字形书架,此时有几个不多的顾客在里面选购书籍。

陈凡在里面逛了一圈,感觉这里的书籍品种也不多,大概是因为这里只是一个街道的分店,而且靠近棉纺厂,所以除了几种常规的哲学和类书籍,其他大多都是以纺织类专业书籍为主。

如果是在遇到姜甜甜之前,他可能会将这些纺织类的工具书买几本带回去看,现在当然不用着急,等去废品回收站淘完旧书再说,如果那边没有,再来这里买,或者去中心书店买也不迟。

就在他准备随便挑两本走人的时候,突然眼睛一亮,在教辅类书柜的最下面,抱出十几本书,随即不再多挑,直接去收款台结账。

售货员看到他抱来这么多书,顿时吓了一跳,等看清楚书名,不禁满脸好奇地打量他两眼,“小同志,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这么好学的吗?”

陈凡腼腆地笑了笑,“就是对学习感兴趣,想自己在家里学。”

售货员一边打着算盘,一边点头说道,“这年头热爱学习的人可不多了,毕竟上学工作都靠推荐嘛,很多人就不爱学习。

不过啊,他们却没想过工作了也是要学习的,不然怎么能做好本职工作呢,学习成绩不好,以后工作就会容易出问题,而且学习好了也能晋升快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领导才会坚持把这套书摆在这里,不过来买这种书的,一年也没几个,没想到今天来了一个,还是买全套。”

她撕下票据转手递给旁边的收款员,抬起头笑道,“你这么爱学习,以后一定能有出息。”

陈凡咧着嘴笑道,“托您吉言。”

旁边收款员撕下收款单,递给他,“小同志,这是收据,请拿好。”

态度这么好,要说没有颜值加分是绝对不可能的。

陈凡接过收据看了看,立刻掏钱付账。

旁边的售货员见他掏了钱,便从柜台下面扯出一根麻绳,动作麻利地将书分成两捆打包,然后用剪刀剪断,推到陈凡面前。

桌子上的这一套,正是年代文中赫赫有名的神书、《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共17册,而且是1964年的老版。

也对,新版要等通知恢复高考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才会紧急印刷,现在当然只有老版可以用。

这些书最便宜的只要2毛6一本,最贵的也只要7毛4,这年头自然没有打折,17册全套加起来,却也还不到10块钱。

(这个是77版的,64版是黄色封面)

有人说这个年代搞容易发财,可惜发的是“后财”,要是不懂界的门门道道,想要将那些变现,起码也要等到90年代以后。

可是有一样东西,却能很快变现。

哼哼哼,只要你胆子大,也不用去囤邮票、囤古董,就囤10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进货价不到100块,等高考通知发布,转手就能卖3、400一套,单本均价在20块钱以上,甚至有单本100块的极限记录。

就这还有价无市,只要你敢开价,就有人敢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举家负债的来买!

一次赚他个三、四千,能到首都换10间四合院的屋子。

如果是一进的大杂院,那就是一整套院子。

胆子再大一点,囤他个100套,赚他个三、四万,就是一套四进带跨院、后花园的大宅院。

剩下的钱还能配一整套红木家具、再加全套电器、再加一辆黑老鸹、再加……

有人就问了,为什么这套书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呢?就不能照着课本学?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高考考的是真正的“理论知识”,而这时候的中学课本,与“理论知识”是脱节的!

之前陈凡在南湖公社新华书店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套课本,以为凭着这套课本,就能考上大学。

等他看完那些中学课本,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这时候中学的数理化教科书,只有很薄的两本册子,一本是《工业基础知识》,简称“工基”,另一本是《农业基础知识》,简称“农基”。

整个4年中学阶段,除了语文数学政治,就是学这两套教材。 《工业基础知识》内容只涉及到一些物理,主要是讲机器的构造、机器的运作等,《农基》则会涉及到一些化肥、农药等方面的内容。

但无论是“工基”还是“农基”,目的都是为了日后当工人、当农民做准备,因为这时候提倡的是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学以致用”,所以就学《工基》和《农基》。

可是靠这些知识,能参加高考的数理化理论考试吗?

明显不能啊。

与其说这两套是理工科教材,还不如说是后世职中的“专业课”教材,还是非常初级的那种。

而在“10年”之前,也是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当年的人都还好好地活着呢,哪能不知道高考是怎么一回事?

试卷上的内容,课本里是一点都不教啊!

连课本都是这样,其他的教辅书上是些什么东西,自然可想而知。

何况现在本来也没什么教辅书。

于是诞生于10年前的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就成了广大青年,尤其是知青们的“救命稻草”。

只要有最基本的小初知识,就能通过这套书进行自学,也不需要老师指导,便能看懂大部分的内容。

这还不够吗?!

为了这根“救命稻草”,钱又算得了什么?!

陈凡抱着两捆书,从书店里走出来的时候,感觉心里还在滴血。

时不待我、时不待我啊!

要是能囤个几十套,赚这个钱不比辛辛苦苦捏陶坯烧陶舒服多了!

……

百里之外,卢家湾知青院里,正在辛辛苦苦捏陶坯的姜丽丽四人莫名打了个喷嚏。

黄莺揉了揉鼻子,“没感觉冷啊,怎么会打喷嚏?”

姜丽丽抬起头看了看她,忍不住呵呵直笑,“莺莺,你手上的泥沾鼻子上了。”

黄莺视线下瞟,两颗眼珠挤成了斗鸡眼,却也看不见鼻子上的泥痕,还是姜丽丽用自己的袖子给她擦干净。

杨菊在一旁说道,“四个人一起打喷嚏,肯定是天气凉了,要不然哪有这么巧。”

姜丽丽闻言顿时一愣,喃喃说道,“天气凉了?也不知道陈老师带了厚衣服没有?”

旁边三个女生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担忧起来。

……

陈凡走出店门,外面等着的张文良三人见到他出来,都不禁愣了愣。

张文良快步上前,“怎么这么快?”

陈凡举起手里的书,“里面又不会迷路,买完当然就出来啦。”

张文良好奇地凑过去看了看,顿时眉头紧皱,“数理化自学丛书?你还要学这个吗?”

陈凡笑了笑,说道,“这个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是给小娥他们准备的。”

张文良和张觉民听到这话,不禁齐齐愣住。

陈凡继续说道,“虽然小娥他们正在学习初高中阶段的课本内容,但是那种基本上都是以应用知识为主,学了之后不能说没用,反而在工作中还很有用处,却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数理化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打好,以后再去学更高深的知识,就会非常吃力。如果把这些知识学好了,很容易就可以搞清楚原理,到时候再学别的,会方便很多。”

张文良和张觉民看着陈凡,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时时刻刻都在为卢家湾着想,好人呐!

这时旁边的摩托车骑手师傅略带犹疑地问道,“小陈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陈凡转头看着他,笑道,“咱们也相处好几天了,你有话直说无妨。”

骑手师傅笑了笑,说道,“是这样啊,像我这样的摩托车司机,也是要自己修理摩托车的,但是我只会修理自己的摩托车,有一次我想修理单位上的汽车,却怎么也修不好,好些零件都看不懂作用。这个是不是就是你刚才说的,基础没有打好?”

“当然啊。”

陈凡对着他笑道,“你这就是最典型的不通原理,只能跟着师父学一样、会一样。”

骑手师傅连连点头,“对对,就是学一样、会一样,没学过的就不会。”

陈凡说道,“但是如果你能学会机械原理,再去学发动机和车辆的结构就会很简单,再去看其他车辆,哪怕没有见过,也能弄懂个**不离十。”

骑手师傅立刻问道,“那机械原理要怎么学?”

陈凡又晃了晃手里的书,“想学机械原理,得先把这套书吃透再说。”

骑手师傅看着那两捆书,沉吟两秒,又问道,“我都二十好几了,还能学吗?”

陈凡笑道,“别说二十好几,就算是五六十岁,甚至一百岁,只要愿意学,都可以去学习。”

听到这话,张文良和张觉民忍不住倒退两步。

陈凡瞟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而且这套资料的门槛要求很低,小学毕业就能学。”

骑手师傅立刻兴奋地点头,“我是初中毕业,课本上的知识很简单,好多都还记得。”

随即牙关一咬,说道,“陈老师你等我一下,我也去买一套。”

说完就走进书店大门。

不一会儿出来,手里却空空如也。

陈凡也不意外,对着他笑道,“没有啦?”

如果这套书有那么好买,后来也不会被炒出天价来。

骑手师傅点点头,苦笑着说道,“他们书店就这一套,卖完就没了。”

陈凡哈哈一笑,“云湖这么大,又不是只有这一家书店,咱换个地方,再去其他书店看看不就行了,再不行去中心书店,总不能全云湖就只有这一套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