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1034章 都是不惜一切代价

土城战败后,且德夫扶持了达古锐的幼子当上了吐谷浑的新王,大权自然就落在他的手中。

随即,且德夫就传下王命,将秦州的兵马尽数调回,全力应对燕军的进攻。

吐谷浑都快保不住了,再去占领秦州,绝对是想死得快点。

于是,吐谷浑本土就陷入了燕军与吐谷浑大军的追逐之中。

燕军的闪电战让吐谷浑的兵马疲于奔命。

而秦州那边,随着吐谷浑的十万兵马撤离,秦州的战况也发生了改变。

原本,是楚军、吐谷浑军和秦州叛军三方联手,共同敌对大月国的兵马。

这三方联盟的兵马数量虽然是大月国的两倍还要多,但奈何大月国有火雷,使得双方的战事能够持平,谁也没有占据上风。

可吐谷浑的十万兵马突然撤出了秦州,楚军和秦州叛军的压力就明显增加了许多。

大月国则是猛一轻松,趁机发动了猛烈的攻势,打得楚军和秦州叛军节节败退。

在火雷跟前,城池之利就被弱化了许多,奈何楚军和秦州叛军没有热兵器啊。

消息传到雒阳。

杨钦自然是暴跳如雷。

曾经,是多好的机会啊。

秦王杨铭生出野心,主动攻打吐谷浑,更是不听从杨钦的圣旨。

但燕州婉拒了秦州的联盟,使得秦州陷入到了楚军和吐谷浑兵马的两面夹攻之下。

秦王杨铭覆灭,杨钦就能收回半个秦州。

然后,杨钦再慢慢想办法,将另外半个秦州也收回来,甚至于将吐谷浑一举灭掉,一劳永逸。

可秦王杨铭竟然行卖国之举,引狼入室,把大月国招惹过来了。

但是,秦州内乱,秦王杨铭也死于内乱之中。

刚开始,杨钦并没有把大月国的兵马放在眼里。

杨钦觉得,在楚军、吐谷浑军和秦州叛军的联手进攻之下,大月国的兵马肯定抵挡不住,会大败而回。

但火雷的威力再次上演,大月国竟然以少量的兵马,配合火雷,挡住了这三方联军的攻势,使得秦州的战事一度胶着。

吐谷浑撤兵,使得秦州的兵马不足,无力对抗大月国。

秦州的叛军,数量是有限的,无法再增兵。

所以,想要使得秦州的战事恢复到之前的胶着状态,大楚国必须再派十万兵马,将那个缺口补齐才行。

若是想要赢得秦州之战的胜利,大楚国就得投入更多的兵马。

秦州叛军,首领是崔洪鑫,是崔家的人。

但是呢,崔洪鑫杀死秦王杨铭之后,并没有宣布重新归附大楚国。

也就是说,崔洪鑫生出了一定的异心,想要学秦王杨铭,占据秦州,听调不听宣。

这也让杨钦颇为恼怒。

因为秦州的大旗只要还是大楚国的,杨钦就无法定性崔洪鑫为谋反,也就不能对崔家下手。

甚至于,一旦崔洪鑫真的割据秦州,崔家在大楚国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这也不是杨钦所希望看到的。

任何一个大臣,在朝中的话语权增加,皇帝只希望这个权力是他赋予的,可以随时收回。

但崔洪鑫这样的情况,相当于皇帝不得不从之,等于是被迫,被要挟,没有一个皇帝会喜欢。

可不管崔洪鑫是什么心思,总之秦州的兵马是固定的。

杨钦想要击败大月国,就只能是从国内调拨兵马前往,不然就等着秦州被大月国占领吧。

怒归怒,杨钦还真是不舍得秦州失守,更是不能让秦州有意外。

京畿之地往北,就是并州和冀州,往西北就是秦州。

也就是说,一旦秦州失守,大月国的兵马就可以直接进入京畿之地。

威武王府一战,火器的阴影还在杨钦的心头,没有散去呢。

若是让大月国的兵马带着火器冲进京畿之地,杨钦可不敢保证,京畿之地的兵马能坚守多久。

若万一守不住,杨钦要么迁都,要么调拨举国的兵马迎敌,要么向燕州求救。

可不管哪一种办法,都不是杨钦所想要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死守秦州,将大月国的兵马击败。

击败大月国的兵马,固然会使得楚军伤亡惨重,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第一,秦州守住了,至少与大月国之间,能有一个缓冲带。

第二,秦州与京畿之地,遥相呼应,对抗北面的燕州,也会更好一些。

第三,大月国的军中有火雷,楚军必然会有一定的收获。

若是大月**中再有一些生产火雷的工匠,就更完美了。

即便没有工匠,只要楚军能得到一批火雷,杨钦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楚国也能仿制出来,并开始批量生产。

只要能拥有火雷,杨钦的底气就会十足,再也不会怕燕州和大月国了。

当然,这个主意,欧元开居功甚伟,帮助杨钦分析得很到位,使得杨钦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向燕州再次投入了二十万兵马。

吐谷浑撤走十万兵马,但楚军又追加了二十万,等于是比原本的兵马还多出十万来。

一时间,秦州的战场又热闹起来。

北境的战事,基本上就集中在了秦州与吐谷浑两个地方。

一方是大楚国与大月国交锋,一方是秦州与吐谷浑交兵。

大荒国没有动,也不敢动,因为耶律太后明白,燕州攻打吐谷浑,只投入了五万兵力,显然没将吐谷浑放在眼里。

如今的燕州,兵马数量早就已经扩充到一百多万。

因为燕州境内极其稳定,内陆各州郡的驻军数量极少,几乎八成的兵马都是驻扎在边境。

就说燕州与大荒国的边境,就有五十万大军。

在热兵器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耶律太后不会轻易跟燕州动武。

最近,萧奇峰终于给耶律太后送来了好消息。

萧奇峰找到了购买热兵器的渠道,只是价格不便宜。

至于兵工厂,着实有难度,萧奇峰还在继续努力中。

兵工厂啊,耶律太后听到这几个字,眼睛都是冒光的。

若是大荒国真能有自己的兵工厂,以后再也不用惧怕燕州了。

所以,耶律太后给萧奇峰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高价购买热兵器,越多越好。

第二,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西域的兵工厂搬过来。

只是,这两道旨意的执行,都遇到难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