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 第885章 徐庶瞒天过海,高顺将兵渡河

眼下秋收在即,依着吕布的心思,本不想从北地郡调动太多人手。

可上郡跟西河郡,几乎是空无一人。

不从北地郡调人,光靠大军自行运输,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

这段时间以来,高顺一边在河水西岸安营扎寨囤积粮草。

一边派人仔细打探河水对岸,敌军如何布防。

高顺渡河示意图

这一日,众人正在大帐之中商议军务。

忽然有一名亲卫从帐外进来并报道:“将军,主公有军令一封送到。”

高顺接过书信仔细看罢,然后又交给众人传阅一番。

这才对徐庶开口道:“主公让我军渡河之后威压太原郡牵制并州军主力,这一点倒是无妨。”

“可关键是,对岸敌军布防严密,咱们如何渡河?”

经过这段时间的查探,高顺已经基本摸清楚对岸敌军情况了。

为了防止自己带兵渡河,敌将在黄河沿岸一连设置数百个烽火台!

每一座烽火台,都安排两三人不分白天黑夜进行值守。

一旦发现楚军有渡河迹象,白天放烟,晚上放火以示警。

而并州军骑兵看到烽烟起处,立马就会前去支援!

黄河水面宽阔无边,现如今又不是枯水期,更不是寒冬腊月时候河面结冰可以直接踏过去。

无论浮桥还是船只,在敌军阻击之下,根本到不了对岸!

这一下把高顺给愁的,恨不得从水师调动几艘三楼船直接撞过去!

徐庶笑道:“无妨,敌军布置虽然严密,却也不是无懈可击。”

“经过这几天的试探,对于如何破军,我已有些想法!”

太史慈大喜道:“军师有何妙计?”

大军二分之后,偏师以高顺为主将,徐庶为随军参赞。

太史慈和赵云,跟在高顺身边随军听调。

这段时间以来,不光高顺在犯愁,太史慈和赵云一样有些急躁。

偏师三万人赶到此处都快五六天了,连河水都过不去。

这还怎么杀敌立功,如何威压太原郡?

徐庶开口道:“现如今我军渡河,最大的难处在哪里?”

太史慈叹息道:“敌军烽火传信之策虽然有些笨拙,却胜在实用。”

“不管咱们从何处突袭,一旦敌军发现踪迹,就能迅速前来支援。”

“我们分兵,敌军也能分兵,我们集中突破,敌军也能重点防御。”

“对岸那些烽火台就如同拦路高山一般,咱们根本绕不过去啊!”

徐庶笑道:“敌军烽火传信,是一个接一个。”

“当第一座烽火台传出烽烟之后,第二座,第三座就会紧随其后。”

“白天时候或许敌军能够看的真切,可入夜之后,如果我军在河水西岸放火,子义以为能否以假乱真?”

太史慈恍然道:“所以军师此计,想要瞒天过海,声东击西?”

对岸敌军的烽火台,基本上每隔三四里路就有一个。

如果是白天时候,天气晴朗敌军来回巡视,确实没办法以假乱真。

可黑夜之中隔着这么远,敌军哪能看清楚是东岸还是西岸在放火?

只要先把主力大军集中在河水下游,然后却故意命人在上游放火,如此一来自然就能调虎离山趁机抢渡!

徐庶点头道:“此计可以分成三步执行,第一步,咱们先在河水上游二十里之外放火,让对岸敌军跟着烽火传信。”

“第二步,一旦敌军上当之后,我军就从下游开始迅速搭建浮桥,想办法连夜进行抢渡。”

“第三步,对岸敌军可能会暂时受骗,可他们一旦反应过来之后,必然会全力奔赴下游以劫击!”

“这个时候,我军三万人没办法全部渡河完毕,所以前期渡河所部,必须要奋力厮杀,给后军渡河创造机会!”

赵云抱拳道:“军师此计,确实极为可行。”

“只是对岸敌军每次放火,白天黑夜时候,每次放火数量不一。”

“咱们不知道敌军暗号,如何才能以假乱真呢?”

并州军也不全是酒囊饭袋,他们也知道楚军有可能以假乱真。

所以每次烽火传信,无论放烟还是放火,全都数量不一。

徐庶笑道:“这几天观察下来,本军师已经大致看透了。”

“每逢一三五七单日,敌军都是白天一柱烟,夜中三堆火。”

“而每逢二四六双日时,敌军都是白天三柱烟,夜中两堆火。”

“明天九月十九乃是单日,所以入夜之后,敌军传信当是三堆火!”

看到徐庶已经破解之法,高顺大喜道。

“既如此,咱们今日就开始准备一番,明日夜间开始行动!”

高顺话音方落,太史慈和赵云立马齐声道。

“将军,明日夜袭之时,末将愿意为前部!”

自从凉州大战结束之后,太史慈在西北戍边这么长时间都未曾遭逢战事,早已经有些心痒难耐了!

而赵云这边,高顺是镇东将军,太史慈是平北将军!

自己这个龙骧将军的名号虽然响亮,实际上只是个普通将军号而已!

今次大战既然能够从征,当然是哪里危险去哪里!

毕竟越是如此,功劳越大啊!

看到二将争功,徐庶笑道。

“明晚突袭之时,高顺将军可以在后方坐镇,总揽全局。”

“至于前部渡河之军,以子龙将军为先锋。”

“浮桥搭建,还有渡河之军进行调度时,子义将军负责节制。”

“毕竟我军诸将,还是子义将军水性更好啊!”

赵云是冀州人,虽然会水,但是水性一般。

高顺跟着吕布东征西讨这么多年,也就是当初大军在新野,还有刚刚渡江南下之后练过游泳,实际上他也是水性一般。

毕竟当初楚军水战,几乎都是让甘宁、文聘、苏飞等人上场。

唯有太史慈当初归降之前,曾跟着孙策一起在江东混了好几年。

三人之中,确实是他的水性相对更好!

听到徐庶如此安排,太史慈虽然还有些不情愿,可他也知道大局为重,于是立马应命!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三人立即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第二天入夜之后,看到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高顺深吸一口气对身边校尉吩咐道:“上马,去上游二十里之外放火!”

“切记,今日十九乃是单日,三堆篝火一堆都不能少,也不能多!”

“放火之后,就在上游全力施为,动静越大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