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 第1965章 再思再议

萧启年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穿透了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我已决定,成立抗灾指挥部,由丞相李慕白,担任总指挥,负责统筹全局;”

“户部尚书赵文远负责物资调配,确保每一粒粮食、每一件衣物都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工部侍郎张清负责道路抢修,打通生命线,让救援物资能够顺利送达灾区。”

李慕白、赵文远、张清三人闻言,纷纷起身领命,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萧启年深知,这些人是北元的栋梁之才,他们的能力与忠诚将是这场抗灾斗争的关键。

随后,萧启年又详细部署了各项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临时避难所、组织救援队伍、开展心理疏导等。

他要求各级官员必须深入一线,亲自指挥,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安排好一切后,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灾斗争,在北元大地上展开。

然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北元境内的多个地方都开始告急,因为物资不足,萧启年的国库已经清空,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来支援灾区。

正当萧启年心急如焚之际,楚国驻军统帅邹应将军带着一队人马,满载着粮草和器具、工具找到了他。

这些物资都是军营中节省下来的,邹应将军表示,楚国与北元同气连枝,面对天灾,他们愿意伸出援手,共同抵抗。

“陛下,天灾无情,人有情。楚国与北元乃是盟友,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邹应将军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与关怀,“这些物资虽不多,但愿能为北元的抗灾斗争尽一份绵薄之力。”

萧启年闻言,惊喜不已,连忙上前握住邹应将军的手,连连感谢:“邹将军,您真是雪中送炭啊!北元上下感激不尽!请代我向楚赢陛下转达我的谢意和敬意!”

两人一番寒暄后,邹应将军又谈起了红山一线的受灾情况。

虽然当地也有楚国驻军,但由于驻军及时采取了措施,当地百姓暂时还算安稳。

萧启年听后,心中稍感宽慰,同时也对楚国驻军的迅速反应和高效行动表示了高度赞扬。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萧启年邀请邹应将军在宫中用餐。

然而,由于雪灾严重,宫中储备的食材也十分有限,最终只能以被冻死的牛羊,作为宴席上的佳肴。

看着桌上的食物,萧启年感慨万千:“邹将军,这顿饭虽简陋,却是我北元的一片心意。请您务必赏光。”

皇宫之中,灯火辉煌,却掩不住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气氛。萧启年为答谢楚国驻军的慷慨相助,特意在宫中设宴款待邹应将军。

然而,当邹应步入宴厅,目光掠过桌上丰盛的牛羊肉时,脸色却骤然沉了下来。

“陛下,这……”

邹应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他环顾四周,只见宫女侍从们正忙碌地布置着宴席,一切显得那么奢华而不合时宜,“外面百姓正受天灾之苦,我们怎能在此大吃大喝?”

萧启年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邹应面前,轻声解释道:“邹将军有所不知,这些牛羊肉,并非特意宰杀而来。”

“它们或因严寒冻死,或因大雪压塌棚舍而亡,本是无奈之失。我本想将它们妥善处理,以作他用,但转念一想,若能以此款待将军,表达我北元对楚国援手的感激之情,或许更为合适。”

邹应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歉疚之色。

“陛下言之有理,是我太过冲动,未能细思。请陛下恕罪。”

“无妨,将军心系百姓,此乃忠良之本。”

萧启年微笑着拍了拍邹应的肩膀,两人重新落座,气氛逐渐回暖。

宴席间,他们谈笑风生,不仅回顾了联军的战斗岁月,也展望了未来的和平愿景。

然而,当邹应将军离去后,萧启年却陷入了沉思。

他决定写一封奏疏,正式向楚国皇帝楚赢表达感激之情,并承诺北元将铭记这份恩情,未来必当加倍回报。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朝臣们的耳中。

一时间,大殿之上议论纷纷,反对之声四起。

“陛下,此举不妥!”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脸色凝重,“楚国向来以我北元为附庸,屡屡压榨,致使国库空虚,民生凋敝。”

“如今他们虽有所援助,不过是杯水车薪,何足挂齿?我等岂能因小恩小惠而忘大耻?”

“正是!”另一位大臣附和道,“陛下若上此奏疏,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北元无能,只能仰人鼻息?”

萧启年眉头紧锁,他深知这些大臣的顾虑与不满,但心中那份对盟友的尊重与感激,却让他无法沉默。

“诸位爱卿,此言差矣!楚国虽强,但我北元亦非软弱可欺。两国之间,虽有强弱之分,却无尊卑之别。楚赢陛下与朕,乃是盟友亦是朋友,他们在我北元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此情此义,岂能忘怀?”

“再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北元虽遭天灾,但民心未散,士气犹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度难关,何愁不能重建家园?又何须计较一时之得失?”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则依然面露不满。

萧启年见状,语气更加坚定:“朕意已决,此奏疏必上。尔等若再有异议,便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朕绝不轻饶!”

一番话掷地有声,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寂静。

大臣们虽心中不服,却也不敢再出言反对。

最终,这场激烈的辩论,以萧启年的坚持而告终,众人不欢而散。

萧启年独自留在大殿之上,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心中五味杂陈。

萧启年其实心中也知道,大臣们所言不错。

北元与楚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如同一根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

他深知,今日的决定无疑是在这根弦上,又加了一重负担,使得他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