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竹韵梅香 > 第270章 长久之计

竹韵梅香 第270章 长久之计

作者:侯帅睦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9 23:16:24

接手几天天天生意火爆是出乎周金菊意料的。但是周金梅一点也不自满,提醒周金菊这不过是假象。因为这几天刚好周末呀。何大小姐觉得妹姐说的有道理,当初前三任老板开业时哪个不是生意爆满人气高的很?后来呢?后来就转让出去了。于是何大小姐不放心了,非要给妹姐五万块嘴里说是入股,心里就是白送给妹姐了。

周金菊忽然像是想明白了什么,和建国商量,两人不知从哪里借了五万块,嘴里也说是入股?心里想的却是抱着周金梅和刘运竹的大腿趁机发点小财。

本来饭馆转让费加上其他的费用不过是花了周金梅53左右的样子。现在好了,兰姐和何大小姐出了十万,建国和周金菊也出了十万?李强仗义,丢给周金梅五万说是跟着嫂子发点小财?最终周金梅在《姐妹餐馆》只出了28万。多出来的25万加上《兄弟酒楼》的转让费和分红,都以为妹姐又会存一个几年的定期?

周金梅没有这样做,她通过刘爱国的介绍买了一个二百多平的门面。地理位置是不被人看好的地方所以价格周金梅很满意。周金梅相信柳叶湖这么大的原生态旅游景点将来这里一定会发展起来的,那么她的门面就像刘运竹的潜力股一样,是会有发展空间的,是能增值的。一百多万买门面比存银行风险是大了些。但是如果增值呢?肯定是会比存银行利润大许多。爷爷的富贵险中求已经被周金梅先运用了。这就说明周金梅长得像奶奶,骨子里却更像她的爷爷周福保。

当初刘爱国不被看好的福利工程现在也迎来了曙光。市政府终于通过了刘爱国想开发二期的方案。那就意味着刘爱国能把一期的亏损在二期补起来。虽然可能也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在市里站住了脚还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一致认可。这就是当初陈凤鸣推荐刘爱国做这个工程的初衷。能在市里站住脚还能得到领导的认可有了好的口碑才是生意的生存之道。

因为是福利房换房,所以一期的好楼层比如1234楼都被人预订了,只有56楼被人嫌弃太高剩下了。刘爱国只能以低价出售,被周金梅劝建兵和建军买下了5楼。

周金梅是这样和建军建兵说的,与其要刘爱国还钱还不如要房子。当初你们铁了刘爱国一把,刘爱国就应该铁你们一次。房款再少几千大家都能接受。

周文丽还想买6楼呢,说是价格更便宜被周金梅打住。因为刘爱国的二期已经开工,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周边环境改造上都更加人性化。一期的地理位置虽然优越了些,二期更适合住家。而且二期的价格可能比一期高一点,那么他的升值空间也会更大。周金梅劝建国和光耀不要着急,慢慢等机会。

香儿咨询周金梅,她和张有机是要刘爱国还钱呢还是买刘爱国的房子?

周金梅想都没想:“当然是买他的房子唦。现在县城里的房价都在涨何况是市里的。二期的楼层刘爱国会优先让你们先选这是一个福音也是刘爱国对你们铁他的回报。”

建兵他们都担心当初铁刘爱国是因为周金梅的动员,是看在老板娘的面子上。他们都是借的钱再借给刘爱国的?周金梅要他们多少出点利息给借钱给他们的人再继续借呗。还说哪个手里有几百千万的?都是借的嘛。都说刘运竹赚了几百万?他的钱呢?你们谁看见了?就是给了她二十万,给了刘时清和陈凤英一人一万。和建国一人买了一台豪车?听说刘运竹的车价值一百多万?建国的车也价值三十多万?算算刘运竹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都说最终的大赢家是周文丽。她每天坐着新车和建国一起去上班,心里不知有多爽。先芸也是最大的赢家之一。突然的就抢了一台好车还在市里有了房子?底气突然就足足的了。虽然欠了一屁股的债,但是建国要他们莫慌。咸鱼都有翻身之日,何况舍得吃苦又节俭的人。

周金梅善意提醒建兵和先芸,要想发家致富给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要学会自己开饭馆赚钱,趁着现在开馆还能赚个几千万把的。就在文理学院附近找一个小馆子开一家快餐店,经营早餐中晚餐什么的,肯定比给人打工强。开始可能有些不顺利,一定要沉住气。

耀枝认为妹姐是不是嫌弃先芸和建兵所以要他们自立门户?自立门户去哪里借钱去哪里找人脉?

梅妈把耀枝狠狠骂了一顿。说妹姐的一番好心被人当成了驴肝肺。又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建国要耀枝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妹姐肯定是为了建兵和先芸好才善意提醒他们夫妻自立门户啵。万事开头难,要是都能坐在家里捡钱还哪里会有这么多人辛辛苦苦从早到晚的赚点血汗钱?妹姐看在都是刘家冲人的份上给他们夫妻开了高工资还有福利,换了其他老板哪里还会有这么好的事?

周金梅才不会在意耀枝说了什么呢?她真心觉得建兵和先芸只要舍得吃苦坚持再坚持,一定会比打工强。倘若建兵和先芸生意做不下去,再来给建国打工也不迟。

建兵还就想单飞和先芸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馆子。妹姐和建国的支持和鼓励不亚于给他们指明了方向。

周金梅没有沉醉在数钱的快乐中,而是要回刘家冲继续当一个民办老师。《姐妹餐馆》全权交给了建国和周金菊,以免发生艄公多了会翻船的前车之鉴。

得知建国已经在市里站住了脚又有刘爱国也在市里帮衬,建兵和先芸从李少的《雅香酒楼》辞工,开着车和先芸先去了四川看望丈母娘和丈二老。把丈母娘和丈二老接来德城,又开着车在文理学院附近转了几天,观察了好几家小馆子,终于以十几万的价格转下了一家餐馆。

建兵的《好运来》餐馆开业时,刘爱国和建国带了不少的人去捧场。毕竟打工的不会都去大饭馆,小的餐馆更能留住那些匆匆过客。

建兵的厨艺还真的可以也舍得吃苦。又跟着廖师傅学了几年,开一个小饭馆对于建兵来说那是绰绰有余。先芸在《兄弟酒楼》也打了几年工也算有了经验,应付那些来吃饭的打工者那也是游刃有余。加上丈母娘和丈二老暂时留下给他们帮忙,一个有着四川风味的小馆子就在众多小馆子里勉强挤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