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274章 蔡伯喈诚问刘彦,刘德然论法蔡邕

刘备话音刚落。

只见众人神情激昂,齐齐上前一步,向刘备行礼,齐声道:“主公英明!”

刘备目光温和且透着谦逊,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见众人纷纷行礼高呼,他轻轻抬起那宽厚的手掌,缓缓挥摆,那动作不疾不徐,口中说道。

“诸位将军,不必多礼。众将士征战四方皆为我一人,为汉室之兴亡。我所做者,是应该的,无需这般见外。”刘备的声音十分沉稳,而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如同在与自家兄弟闲话家常,却又尽显主公的宽仁风范。

常人看来,哪里看得出主臣之别?

待众人依言起身,刘备扫视一圈演武场,看着场中诸般兵器、比试留下的痕迹,还有周围那一群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的将士,眼眸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转身看向关羽、张飞,微微颔首。

“云长、翼德,汝二人也多日不来了。如今政事颇多,汝二人且留在这,好生观看着比武,瞧瞧军中儿郎们近日武艺可有精进一步,多给大伙指点一二。”

关羽、张飞抱拳齐声应下:“大哥放心!”关羽神色沉稳,丹凤眼透着锐利,已然将注意力放回演武场;张飞则是满脸兴奋,豹头环眼不住打量着准备再次比试的将士,跃跃欲试,好似恨不得亲自下场比划几招。

刘备这才整了整衣袍,衣袂飘动间,迈出步子,步伐沉稳之中透着几分急切,毕竟政务厅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他定夺处置。

次日,天边晨曦初露,微光似纱,悄然洒在街巷。刘彦的车骑将军府中,他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望向窗外还未散尽的晨雾,哪怕一夜过去,心中仍然惦记着雕版印刷,更难忘蔡邕昨日的期许。刘彦行事素来不甚拖沓,他迅速整理衣冠,分别亲了亲貂蝉、宁儿的额头,便匆匆出门。

刘彦跨上骏马,缰绳一勒,马蹄声碎,直奔蔡邕的司空府。貂蝉牵着宁儿的手,眉眼之间尽是温柔,美眸望向刘彦飞马离去的方向。

蔡邕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端坐在书房之中,面前摊开着古籍书卷,可那心思却全然不在泛黄的书页之上,时不时抬眸望向窗外,神色间满是期许与焦急。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轻叩着桌案,节奏时缓时急,恰似他此刻不平静的心境。他所等待之人,自是刘彦。于蔡邕而言,这雕版印刷一事,仿若一颗蓄势待发、即将照亮文化传承漫漫长路的火种,意义非凡且重任在肩,而刘彦便是与他携手添柴、护持火种之人。

忽然,庭院外传来一阵急促且熟悉的马蹄声,“哒哒哒”,如密集的鼓点,打破了府中的静谧。蔡邕身形一振,搁下手中书卷,快步走向窗边,探出身子张望。只见刘彦翻身下马,一袭利落衣衫,虽一路疾驰、面带风霜,却难掩眼中神采。

“德然来了!”蔡邕脸上瞬间绽出一抹开怀笑意,那笑意自眼角眉梢蔓延开来,使得平日里那几分儒雅沉稳中,添了些许孩童般的纯真与急切。他顾不上唤来仆从,亲自快步迎出书房,穿过曲折回廊,衣袂飘飘,恰似一只翩然振翅的白鹤。

待行至庭院,蔡邕远远便伸出双手,那双手饱经墨香浸染、岁月磨砺,此刻却满是热忱欢迎之意。

“德然呐,可算把你盼来了!”声音爽朗,穿透晨间的清冷空气,回荡在庭院之中,饱含着由衷的欣喜与亲切。

刘彦疾步上前,拱手行礼,刚要开口,蔡邕已一把拉住他的手臂,用力拍了拍,目光在他身上细细打量,似要确认这一路奔波有无劳累,口中还不住念叨。

“昨日你我商定大事,老夫便心心念念等你来,夜里都睡得不甚踏实,就盼着今日咱们能在这大展拳脚呐!”言罢,笑意更浓,眼角细密的皱纹都透着欢喜,侧身引着刘彦往书房走去,脚步轻快,似带着蔡邕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活力与干劲。

刘彦疾步上前,与蔡邕并列。

“蔡公,小子昨日回去后,也是盼着今日能与您一道,行此壮举啊!”

蔡邕闻言,更加开心,笑着拉他入厅,厅内大案上,文房四宝整齐列阵,宣纸泛光、墨香幽幽。

“德然呐,昨日应下此事,我夜里可没闲着,琢磨先选哪些典籍开篇合适。”蔡邕边说边走向案桌,手指轻叩《论语》《诗经》等经典。除此之外,尚有法家的两本经典,《韩非子》《商君书》。

“这些书,受众颇广。也是学子们的必读书目,能最快显出印刷之功。”蔡邕对刘彦说道,“这四本经典,是我挑出以为可以率先印刷的书目。德然以为,有何不妥么?”

“老夫毕竟儒生,不太懂得法家的学说。德然也算是博学,老夫或许有些不当之处,德然可以尽管指出。”

刘彦听闻蔡邕所言,微微皱眉,目光落在那几本典籍上,沉思片刻。

“蔡公着实用心良苦。只是小子斗胆,思忖着这《商君书》,或可暂且搁置,先行印刷《论语》与《韩非子》为宜。”

见蔡邕面露疑惑之色,刘彦稍作停顿,继而侃侃而谈。

“《商君书》着重于法家变革图强之法,多论及秦国变法诸事,诸如农战之策、军功爵制等项。商君之法,正是秦得以一统六国的根本。”

“然而商君之法,太过酷烈。书中有些言语,也不合我大汉行政之法。”

“相较而言,《韩非子》博采法家众长,集法、术、势三家为一体。学子研读,可窥法家思想精髓全貌,上助朝堂卿士明晰治国方略,下启民间贤能悟处世之智。比之商君书,还是要好上不少。”

“再者,《论语》乃孔圣人所留,满是儒家精华教诲,是儒学之本源。此二者,一为道德规范典籍,一为法家治世精要,相得益彰。”

“小子浅薄言语,望蔡公指教。”

刘彦言罢,目光殷切望向蔡邕,拱手静待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