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138章 诸葛亮点破漏洞,陈公台再出方案

“孔明用仓房里面那些杂物,做了好多好玩的小物件呢。”宁儿兴高采烈地对刘彦说道,“他还画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图纸,女儿都看不懂。”

“哦?!”刘彦倒对此十分惊喜,难道诸葛亮这个年纪,就已经懂许多手工制作的知识了?

另一边的刘备看向诸葛亮。

“孔明啊,可否将你师父给你布置的那些,给我看一看呐?”

只见诸葛亮从怀中掏出那张纸,双手递给刘备,供他查看。当刘备摊开纸张,看到纸上由刘彦、诸葛亮二人画得看起来乱七八糟,但实际上极有条理的阵图之时。刘备的眼神瞬间呆滞下来,仿佛看到了当年严厉批评自己的卢植。他承认自己的大脑宕机了一刻。

“啊……”刘备老老实实地把阵图还给诸葛亮,与刘彦得瑟的眼神对上,随后讪讪一笑,“果真…果真玄妙啊!”

“我知孔明有此本事,这些事情,都不在孔明话下。”刘彦哈哈大笑,从一旁取来方才刘备、刘彦二人商讨的地图,顺手放在诸葛亮面前,“既然如此,师父给你的下一个任务,就是让孔明你来出谋划策。”

只见刘彦指着地图,口条十分清晰,逻辑也十分清楚地向诸葛亮将最近的局势缓缓道来。随后将陈宫的预料以及已经做出的谋划都向诸葛亮说了个明白。

“嗯……”诸葛亮两手撑着脸蛋,听到陈宫众人的谋划之时,同意地点了点头。待到刘彦说完,诸葛亮却久久不发一言。

“《孙子》有言,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亮以为,如公台先生所言,若袁本初真要图谋幽州,其必与幽州牧刘伯安联手,意图先除去公孙将军。其次则顺势将刘伯安吞并。幽州则尽入袁绍之手矣。”

“玄德公麾下,有青州兵十余万。青州地界,自垦荒以来,不过也就堪堪供养如此数量的士卒。”

“且我等经营青州多年,才有如今之势。袁本初接手冀州不久,其兵必不在多。仓促之间,不过五六万人。”

“若公孙将军据守上垠,凭袁本初之兵,岂能一朝便破北平?况刘伯安本仁厚之人,素无争霸之心,反倒是公孙将军步步紧逼。”

诸葛亮这一通分析,听得刘备迷迷瞪瞪。而刘彦则紧皱眉头,似乎在这已经相当缜密的计划之中,被诸葛亮这一提醒,又发现了一个漏洞。

“亮以为,渤海、清河二郡,名曰重兵,实则兵少将寡。不过徒增威势以威慑我等,使我等不敢进兵。”

刘彦瞬间瞪大了眼睛。只见他猛地一拍桌案,起身将诸葛亮抱起,然后兴奋地在他白白嫩嫩未脱稚气的小脸蛋上啵了一口。弄得诸葛亮脸色瞬间羞红,小手小脚在刘彦怀里扑腾起来。

“哼!”一旁的宁儿双手抱胸,不乐意地冷哼一声。

刘彦眼神微变,突然冷静下来。八岁的诸葛亮能反应过来的事情,其他人如陈宫、贾诩等,难道反应不过来?

倘若渤海、清河二郡,真无重兵,那么公孙瓒方向的压力,想必会相当的大。也就是说,为了解公孙瓒的困境,刘备这边平原、乐陵二城,需要率先出手。

“既然如此,小弟还要向兄长调一个人。”刘彦转身看向刘备。

“何人?”刘备一听这话,似乎已经知道他要用谁,“要用何人,德然不妨直言。”

“简雍,简宪和。”

“小弟不只要用宪和,还需兄长书信两封,一封给伯圭兄,另一封则给刘伯安。皆须言明利害,说服刘伯安与伯圭兄重归于好,共同抵御袁绍。”

在刘彦的计划之中,刘虞是可以拉拢的。他早年担任幽州刺史,便政绩卓着,在民间十分有名望。如能拉拢刘虞,脱离袁绍一派,则是一大助力。就算不能拉拢,也好过给自己树敌。

“宪和素有辩才,我等与伯圭兄又有交情,想必伯圭兄不会拒绝。刘伯安乃汉室宗亲,只要言明袁本初有图谋之心,孰重孰轻,孰好孰坏,刘伯安岂能不知?”

“嗯……”刘备赞同地点了点头,“德然所言有理,就依德然计划行事。只是宪和安危,我尚不放心。为保万无一失,就让汉升前往同行。”

刘备说完,接着取出笔墨纸砚。

……

青州,济南国,着县。

贾诩、典韦、太史慈、陈宫四人,率领士卒各两万,驻扎在着县。此处位居漯水之北,往西渡过黄河,便是平原城。往北渡河走西平昌、般县,紧接着就是乐陵城。

两路军马,即将从此地分别。

着县城外,贾诩、陈宫二人驾马在前,典韦、太史慈则跟随在后。最后是浩浩荡荡的四万大军。

“公台。”贾诩幽幽开口,开门见山,“你以为,清河、渤海二郡,屯驻重兵,是否为实?”

陈宫眼皮微微一抖,心中的顾虑被贾诩一语中的。

“文和说的不错,我确实有此顾虑。只有未有具体可靠的消息,在主公面前,未敢妄下定论。”

“那么……公台将到平原,该当如何是好?”

“我军势大,倘若袁本初派遣重兵,想必也不过二万之数。”陈宫捋着胡须,“可以多派疑兵袭扰,探听虚实,逼其出战。”

贾诩只是拉着马缰,并不出言。陈宫一时间竟然也看不出来他是否赞同。

“依我看来,临淄的德然等人,想必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其必有措施来应对。待到你我到了地方,就依公台你方才所说行事便可。”

“固守城池,等待临淄的消息。”

“公孙伯圭也不是糊涂人,情势危急,他不会坐以待毙的。”

贾诩话落,一勒缰绳,拍马往北方而去,典韦以及身后的二万士卒,随即跟随贾诩地身影而去。

“先生。”太史慈驾马上前,与陈宫并列,“该上路了。”

陈宫点点头,随即与太史慈领着另外两万军马,朝着平原方向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