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 第437章 再出昏招,继续铸钱(中秋快乐)

“陛下。”

听到声音的孙权抬头一看,发现是诸葛恪,奇怪道:“元逊,你怎么来了?”

“陛下,白帝城(永安)那边传来消息了。”

诸葛恪将手中的情报递给孙权:“马岱于五天前攻占了白帝城。”

“怎么这么快?”

孙权有些吃惊,白帝城内可是有着一万多魏军防守的,虽然汉军的攻击来自背面,但也不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失守啊!

“马岱一直在迷惑魏军,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要进攻我们,所以白帝城那边并没有多少防备。”

“不过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魏军自己撤了。”

“自己撤了?”

诸葛恪走到舆图前面,解释说道:“我们的大军已经逼近襄阳城,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够将荆山以南的道路全部切断,到时候白帝城这些魏军就是瓮中之鳖了。”

“……”

听完诸葛恪分析的孙权看了看手中的情报,心中无比的憋屈。

白帝城是他特别想要攻占的一个地盘,只要拿下这里,他们后续就能保持对季汉的战略主动。

但白帝城的难打他也很清楚,所以他的打算是先北上攻打襄阳,然后再切断白帝城魏军的补给,逼他们投降。

不想他的这些安排全部给马岱做了嫁衣。

想到这些,孙权更加郁闷了,连饭都没心情吃了。

“传令下去。”

琢磨片刻后,孙权下令道:“把负责监视马岱的将领斩首,把边境的所有贸易地点关闭,另外,再昭告天下,谁要是私自和季汉进行交易,斩立决!”

“……”

一口气把想到的事情全部安排好后,孙权便立马招来心腹:“告诉顾爱卿,让他把世面上流通的大泉五百全部收上来,重新熔铸。”

“陛下是要废除大泉五百?”诸葛恪问道。

“嗯。”孙权点了点头。

他不知道苏辰那边到底打造了多少大泉五百,但很清楚,对方运输到吴国境内的大泉五百还没有全部花完。

他要是不能够及时废除大泉五百,那他们后续的损失还会继续加大。

“那我们以后用什么钱币?”

就吴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必须得用大面额的钱币来调节,所以五铢钱肯定是不能够再用了。

“朕准备再重新设计一款钱币。”孙权对于诸葛恪也是比较信任的,直接说道,“面额就暂定一千。”

“这会不会有些过了?”诸葛恪被孙权这话给吓了一跳。

他们这位陛下弄出的大泉五百已经让境内百姓怨声载道,这要是再来个面值一千五铢钱的铜币,那百姓怕是要真的造反。

“不会有问题的。”

“这次的钱币全部由朕亲自设计,不会有任何泄露的可能。”

“而且上一次之所以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完全是因为季汉那边在捣乱。”

“……”

之前的那些大泉五百并不是乱发行的,而是他和几位大臣一起根据东吴目前的经济状况调整确定的数额。

之所以崩溃就是因为苏辰那个混蛋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大泉五百投放到了市场上,引发了恐慌和挤兑。

只要这次做好保密措施,他相信不会有任何问题。

当然,有着大泉五百的恶名在前,百姓在短时间内肯定不会接受新钱币的。

但他没办法,季汉那边正在攻城略地,短短两个多月间就拿下了魏国大片土地。

他这边要是再不行动起来,怕是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诸葛恪感觉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但他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当下选择了沉默。

“元逊。”

“这次进攻襄阳就由你来全权负责。”

上一次的兵败诸葛恪帮他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舆论压力和责任,他怎么也得补偿一下。

“谢陛下。”

诸葛恪强忍着激动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襄阳。”

“你自己看着安排就是,不用立军令状。”孙权摆了摆手,他对于诸葛恪是越发喜欢了。

对方不仅有能力,对自己还特别忠心!

简直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将领!

……

襄阳,魏平走进房间就看到了正在卜卦的高堂隆。

他虽然不信这些但也没有阻止,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诶。”

连续卜卦三次的高堂隆忍不住叹了口气。

“怎么,卦象不吉吗?”

“连续三卦都是大凶。”高堂隆忧心忡忡道,去年导致先帝陨落的那一战也没有这样的卦象。

“那是之前。”

“你要是听了我这个消息,说不定会重新解。”

魏平说着就将手中一份文书递了过去:“白帝城那边的守军已经撤回来了,这两天就会抵达襄阳。”

“有他们参与守城,你还怕挡不住孙权?”

白帝城的守军虽然只有一万多,但都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精锐,根本不是那些临时抽调的青壮可比的。

高堂隆面色稍缓,但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不行,光有这些兵马还不够,我们得另外找一名大将前来指挥才行。”

郝昭在去年年底病逝了,现在的襄阳只有他和魏平两人在主持大局。

和其他人相比魏平也算是人才了,但他们这一次的对手是东吴的全琮,诸葛恪等人。

他不觉得魏平能够玩得过对方。

魏平面色有些难看,高堂隆这明显是怀疑他的能力,但他也没有和对方翻脸,而是认真分析道:“怕是不好找。”

“当初跟着陛下出征的将领几乎都受到了问责,至于剩下的人也大都和司马懿有关系……”

“这个时候不能够考虑这些。”高堂隆摆手道,“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守住襄阳,至于其他的可以以后再考虑。”

他对于司马懿也是不怎么满意的,但眼下这个时候哪里还能顾得上这些?

“那由你来上奏吧!”魏平还是过不了心中的坎。

高堂隆也不客气,拿起笔就开始写奏折,他虽然是要请司马懿帮忙,但也不会直接去找对方。

几天后,洛阳。

“这个高堂隆。”看着手中被转交的奏折,司马懿有些哭笑不得。

襄阳原来的守军就有两万左右,加上从白帝城撤回来的兵马就有三万,而且还可以临时征调两万左右的青壮参与守城。

这个兵马配置加上襄阳的高大城墙,不说铜墙铁壁,但也不是谁都能够拿下的。

“二哥,郭淮驻扎在城外的兵马少了一半。”

正在思索要派遣谁去帮忙的时候司马孚走了进来。

“怎么就沉不住气呢?”司马懿放下手中的奏折,忍不住叹了口气。

郭淮的能力他很清楚,对方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名将,但现在汉军兵锋正盛,这个时候和对方碰上根本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怎么办?”

“我们要不要支援?”

“来不及了。”司马懿摇了摇头,“以郭淮的为人和能力,在你知道消息的时候怕是已经和汉军交手了,这个时候派兵支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

如果时间来得及,他还是很想保住郭淮麾下这些兵马,顺便让对方欠自己一个人情。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根本来不及。

而且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没有了郭淮这个手握兵马的人,朝廷那边应该会更加重视他的意见。

他的很多想法也将能够得到快速实施。

“这样。”司马懿想了想,吩咐道,“你去一趟襄阳,帮高堂隆他们指挥作战。”

襄阳是他们在荆州仅剩的核心,绝对不能够有失,当然,要是能够借此机会把这些兵马收入囊中就更好了。

“好。”

司马孚稍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自己这位兄长的意思,直接应下。

“对了,帮我把邓艾他们找来。”

“……”

“我们等待了这么久,也该有所动作了。”

按照司马懿自己的想法是要继续拖延汉军一两个月时间的,但既然郭淮和孙权都有所动作了,那他也就不能继续等待了。

……

“轰隆隆。”

长安以西三十里,汇合之后的八万汉军正在一处旷野上避雨。

“长安这里也会下这么大的雨吗?”一块巨石下,苏辰看着脚下由雨水汇聚而成的“小溪”向一旁的夏侯霸询问道。

益州的雨季特别漫长,而且经常有狂风暴雨,有这样的天气很正常,但这里是长安啊!

怎么也有这么大的雨?

“偶尔有。”

夏侯霸解释说道:“不过很快就会结束,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苏辰点了点头,如果这种程度的暴雨连续下上半天,那他们军中怕是会有不少人染上风寒。

而且道路泥泞之下,他们后面想要攻打长安将会很有难度。

“他们在做什么?”夏侯惠突然喊道。

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去,苏辰发现王平麾下的将士正在朝着天空跪拜。

“好像是在祈祷。”祝融夫人看出了些许端倪。

“走。”

“过去看看怎么回事。”苏辰披上一件“雨衣”就朝着对方走去。

这是祝融夫人送给他的特殊雨衣,是一件类似于后世外套的东西,由牦牛毛编织而成。

虽然做工有些粗糙,但在御寒和防雨方面却是做到了极致,只要披上这个东西你就算晚上随便找个地方躺下睡觉也不会生病。

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根本没办法给全军将士批量装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