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22章 麓川

大明,我来了! 第22章 麓川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臣云南总兵沐晟奏报,自明兴元年一月使,孟养宣慰使思伦发次子思任发聚兵万余,侵占麓川平缅(今云南瑞丽),麓川宣慰使刁宾玉软弱无力,致使兵败。后思任发趁缅地内乱,攻入缅地孟定,弯甸,大肆屠杀劫掠当地百姓,并占地筑寨,大有割据之势。思氏父子狼子野心,挑战天威,臣奏请陛下允臣调云南、广西、湖广十二万大军一鼓灭之。明兴元年四月初十。”

朱祁镇看着黔国公沐晟的军报,脸色阴沉。

按照自己的想法,肯定是立即下旨命沐晟率大军征讨,干净彻底的灭了思任发的叛乱。可自己尚未亲政,他的老爹还没出殡,一应军国大事需太皇太后首肯才能执行。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明廷得拖拉,给了麓川思氏三年的壮大机会,致使明朝不得不在1439(正统四年)、1441(正统六年)、1442(正统七年)、1448(正统十三年)连续发动四次大规模征讨麓川的战役,经过四次征讨,明朝北方边镇精锐几乎抽掉一空,临近云南的几个省份的精锐卫所军也是为之一空,更使的朝廷国库空虚,大军疲惫不堪,导致北方瓦剌趁机做大,不断骚扰北方边境。

当时的内阁只是派了文官发了道颇有威胁的公文,说你思氏父子世受皇恩,应该老老实实当你的宣慰使,别没事找事,不然我大明不是好惹的。

哪知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你,还把使臣连人带轿子一起扔进了河里,朝廷居然忍了。

“叫徐恭来。”朱祁镇吩咐一句,站起身走出了殿外,在连廊的一角坐下。

不消一会,徐恭赶到。

“连夜叫杨老三回京见朕。”朱祁镇看着远处的夕阳说道。

“是,臣这就放出信鸽。”

“不急,朕问你,云南黔国公那里,有没有锦衣卫的人?”朱祁镇盯着跪在地上的徐恭问道。

“有,黔国公府上的管家余庆,洪熙元年奉命进入黔国公府。”

“这人可靠吗?最近可曾传回消息?”

“已有三个月没有消息了。”徐恭额头冒汗,这余庆不是他的人,他也没见过此人,按规矩,暗哨一个月没有消息,当地锦衣卫的百户就得暗查,三个月没消息,恐怕是…

“该死,这些日子光顾着江西和南直隶的事了,怎么就忘了云南的事了呢,当时手下的人提过一嘴,他一忙就给忘了…”

“啪”的一声,上好的紫砂壶砸在了徐恭的额头上,滚热的茶水烫的徐恭嘴脸直抽抽,可他不敢动,更不敢喊疼,自己确实做错了事,皇帝震怒,理所应当。

“臣失职,臣该死,请皇上责罚。”

“你确实该死,这么大的事,你竟然能给忘了?还要你有何用?”朱祁镇阴恻恻的怒道。

锦衣卫,皇帝的家奴,打手,专门给皇帝干脏活的,他们无孔不入,市井小民到勋贵朝臣之家,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他们若不认真干事,那皇帝等于半个聋子瞎子。

朱祁镇站起身来,扔了个手绢给徐恭,让他擦擦额头的血迹和茶叶。

“滚回去,把云南的事给朕处理好,以后云南的事半个月一报,朕要知道他黔国公府上所有事。”朱祁镇面无表情的道。

“是,臣亲自去云南,将那些吃里扒外的东西东西都清了。”徐恭如蒙大赦,起身走了。刚走出皇宫,腿一软,瘫倒在地,脸色煞白。

“他妈的,云南那帮狗崽子,害惨老子了,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徐恭摸了摸额头上被烫出的几个水泡,“嘶…”。

“徐大人,留步。”身后传来侯宝的声音。

“侯公公,可是皇上有事唤我?”

侯宝笑笑,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乳白色的瓷瓶,“皇爷让我交给徐大人的,这是前几天高丽那边进贡的獾子油,对烫伤最是管用。”

“陛下…”徐恭面朝武英殿的方向跪下,泪如雨下。

“徐大人,起来吧。”侯宝微笑着说道。

“多谢侯公公。”徐恭又是一躬身道谢。

侯宝慌忙一侧身,避开不受,又笑着道,“徐大人,不是咱家多嘴,咱们做奴婢的做错了事,主子生气打骂,那是应当应分的,日后记住教训不再犯错就是了。”

徐恭感激的拱拱手,看了看四周,凑近侯宝道,“以后还得多拜托侯公公提点一二。”

侯宝瞬间跟碰见鬼一样连连后退几步,心道老子好心宽慰你几句,你狗日的想害死我?

侯宝看了看四周,尴尬的一拱手,走开了。

“草,瞧你丫那胆子…没卵子的…”徐恭暗骂一句,瞅瞅手里的瓷瓶,心里一阵百感交集。

……

用过晚膳,朱祁镇正坐在御案前想着云南的事,侯宝进来禀报说杨再兴到了。

对于这个第一个跟着皇帝的武将,侯宝对杨老三有点吃醋。刚进来之前,侯宝有意想和杨老三套套近乎,怎奈杨老三总是对着他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侯宝就说不下去了,因为杨老三这货总是目不斜视且带着戒心看着他,看的侯宝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杨老三则是暗骂,“陛下不是最讨厌没卵子的骚太监吗,怎么弄了这么个胖猪在身边?还想跟老子套近乎,不行,瞅着机会得在陛下那给这肥猪上上眼药…”

“臣,新军指挥使杨再兴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老三郑重行礼道。

“呵,几个月不见,你倒是学乖巧了。”朱祁镇站起身来笑着开玩笑道。

门外的侯宝心里又是一惊,皇爷对这个杨老三还真不是一般的恩宠。

杨老三被皇帝一阵戏谑,有点窘迫起来,“臣得陛下隆恩,出任新营指挥使,臣无时无刻不感念陛下知遇之恩,唯有忠心事主,方不负陛下厚爱。”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什么时候学会文官那套了,文绉绉的,还像你杨老三吗?”朱祁镇笑着拿杨老三一阵打趣。

看着杨老三不好意思的涨红了脸,看着他的样子,朱祁镇会心一笑。

“行了,一个领军的将军,你还不好意思起来了。”

“朕叫你过来,是有件事让你去办。凑近些。”

“你在新营里挑选二百人,组成一个侦察大队,必须优中选优,哪怕人数少些。”

说着,递给杨老三一个小册子,《侦察兵训练大纲》。

“陛下,这侦察兵是何意?”杨老三疑惑道。

“和夜不收一个性质,但是朕想组建的侦察大队和你在边军时的夜不收还不一样,这支侦察大队不仅要深入敌后近距离侦察敌情,还要学会绘制地图,易容,潜入敌营暗杀敌军将领,趁机制造混乱等。”

“这支特殊的队伍,每一个人都要粗通文墨,并且单兵作战素养必须百里挑一,心智坚韧,行动迅速,灵活。尤其是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额…”杨老三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是。陛下,要是论单兵素质,新营里大部分人身上都带着功夫,一打三绝对没问题,只是这粗通文墨…”

朱祁镇明白杨老三的想法,那些大头兵,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一出生就和读书没缘分,不是跟着家人侍弄庄稼,就是舞刀弄枪的。五千人里,有几十个会写自己名字的就算不错了。

“不要求能写文章,但是必须要看懂军情谍报。不然怎么传递消息??耽误了军情,有可能葬送整支队伍。知道吗?”朱祁镇语气严肃起来。

这都是后世血的教训,所以朱祁镇不得不严令侦察兵们识字。

“朕不是给你派了王天赐过去吗,你选好了人,安排好时间,让王天云每天都去教授识字。告诉侦察大队的所有人,必须在一个月内学会两百个字,不然就滚回家去。”

“是,臣遵旨。”知道皇帝不是心血来潮,杨老三肃然躬身领命。

“朕给你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一支精锐之师,明白吗?”

“是,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恩,好。”朱祁镇点点头,对于杨老三,他是放心的,自己的任何命令,他都能无条件的执行。

“好了,朕这里可没给你留饭,回家找你老婆去吧。在家陪陪桃红,三天后在回去。”朱祁镇微笑着道。

“臣谢陛下体恤之恩。”杨老三叩首起身,赳赳而去。

题外话:“这几天家里孩子感冒生病,书海被折腾的不轻,状态也不是很好,各位看官老爷将就着看吧,实在对不住。”麻烦各位看官老爷如果觉得还可以,动动您发财的小手,加入书架即可。书海会更加努力的码字,回报各位看官老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