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66章 癞蛤蟆玩青蛙

大明,我来了! 第66章 癞蛤蟆玩青蛙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今日的朝会,是朔望朝。

所谓朔望,即初一被称为朔日,而十五是望日,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这一天的朝会被称为朔望朝会。

这一天官员们都会进行公服行礼,所谓公服,是介于朝服和常服之间一种礼服,常用于重要的节庆日和礼仪场所。所以朔望朝的重要性仅次于御门听政的大朝会,凡是有资格上朝的官员都必须身着公服,上朝听政议政。

天还未亮,朱祁镇已早早起床,当宫人将一件皮弁龙袍服端过来时,朱祁镇微微皱眉道:“这绛纱服太过宽大,穿着不甚舒服,还有这冠,带着太沉还闷人,穿着这衣服,朕都不会走路了。”

侯宝躬身笑道:“皇爷,这是开年第一次朔望朝,而且这也是祖制,您若是不穿,一会礼部的官员们又要聒噪了。”

朱祁镇哀叹一声,只好展开手臂,任由雨儿和夏子心给自己穿衣。

穿戴整齐后,朱祁镇并没坐礼部为其准备的软轿,而是步行,前往奉天殿。

一番繁文缛节后,朝会正式开始。

先是内阁奏报了这段时间做了哪些事,又汇报了开年后朝廷要做哪些事。

紧接着是六部将自己那摊事一一奏报上来,直到最后礼部奏报完,朱祁镇的屁股已经被龙椅咯的生疼。

好不容易挨完这折磨人朝会,朱祁镇刚准备返回乾清宫,就被几个翰林院的大臣给拦住了。

“陛下,臣等还有本奏。”为首的是翰林院试侍讲学士王英和侍读学士王直,朱祁镇一见他们,顿时脸就黑了。

不是朱祁镇讨厌这俩人,相反这俩人还是端重正直的老臣,而且二人还都是是永乐二年的庶吉士,历史上二人都是参与《明宣宗实录》的编纂。

为朱祁镇不喜的是这俩人脾气性格。按他的说法,这俩老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还特别认死理。

“你们说,说。”朱祁镇又不得不重新坐回了龙椅上,眼光不住的向张辅等武将瞥去。

可张辅一直半眯着眼,就好像没看见一般。

“陛下,臣听说您和户部不仅答应了和鞑靼兀良哈两部重开边贸,且盐铁糖茶等物还不限量供应?”王英说话间,一直盯着皇帝,那眼神看的朱祁镇有些莫名的心虚。

朱祁镇还未说话,一旁的王佐斜眼看了看王英这个老顽固,站出来冷笑道:“王大人怎么这么关心我们户部的事啊?”

“本官身为大明之臣,陛下的臣子,不管遇到何事,只要事关朝廷,自然有为朝廷进言之责!王阁老你有异议?还是说王阁老身为宰辅,早已看见我等了?”王英硬邦邦的回道。

“这个老东西,说话是真毒啊!”王佐暗骂一句,随即笑道:“王老大人自然是有权利进言的,只是本官好奇,朝廷重开边贸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王大人和诸位大人怎么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呢?”

“好事?!”王英顿时气的花白的胡子乱颤起来,“王佐,陛下年轻,看不清这里面的事情还情有可原,可你,还有你们这些人,”

说着,他指了指马愉高谷等人又道:“一个个身为阁臣,陛下的近臣,个个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却不思为国尽忠,为君分忧,反以庸人之见,小人之径,行卖国求荣之举,你们…你们这是在挖我大明根基!”

王英这话一出,大殿内霎时落针可闻,随即嗡的一声,奉天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王英,这是奉天殿,不是你翰林院,你空口无凭,听信谣言,就敢污蔑一部尚书,你可知国法森严乎?”向来好脾气的马愉出班指着王英怒道。

“哎呀,依我看啊这翰林院干脆改成都察院得了,哎,李大人,你们都察院还缺人吗,我看这王英大人挺合适做御史的。”高谷夹枪带棒的说道。

“就是,修书的怎么干起了御史的活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嫌事大的广平侯袁桢从武将一班出列,阴阳怪气的说道。

“够了!”龙椅上,朱祁镇一声怒喝,指着袁桢怒道:“袁桢,你给朕滚回去!”

袁桢脑袋一缩,乖乖的站了回去。

朱祁镇走出御案,指着乱糟糟的朝堂,刚想开口说话,却突然欲言又止。

他看了看王英王直二人身后的几个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再看看一直没有说话冷眼旁观的都察院的几个官员后,他感觉这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呵,翰林院的这几个憨憨,估计是他们扔出来投石问路的。”朱祁镇心中冷笑。

当他的目光看向几个出身南直隶的御史们时,这几人目光闪躲,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

这更加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测,“看来,你们还真是贼心不死啊。”朱祁镇心中冷笑。

“散朝!”朱祁镇冷喝一声,大袖一挥,急步走出了奉天殿。

好戏刚开了个头,却突然结束了,众人不免都有些索然无味,纷纷摇了摇头,走出了殿外。

尤其是袁桢,他这个皇家商会的会长,可是边贸的第一负责人,翰林院今天不知道抽什么风居然再次把矛头对准了他,这可把他给气坏了。

“特娘的,一群遭瘟的书生,想断老子的财路,做梦!”看着走远的王英等人,啐了一口骂道。

“我说爷们,奉天殿前吐口水,你想挨揍呢!”说话的是现任大宁都司总兵官朱勇的儿子,近卫军二师的师长朱仪,妥妥的勋贵子弟。

“扯淡!”袁桢道。

“哎,老弟我可听出来了啊,他们这是想搞你啊。”朱仪小眼睛咯巴咯巴的,一脸坏笑道。

“你狗日的少说风凉话,他们搞了我,你也躲不了,商会黄了,你那五万两银子也得打水漂!”

“卧槽,我怎么忘了这茬呢!”

“大侄子,那我们哥几个的钱是不是也要打水漂了?”武安侯郑亨的儿子,第二代武安侯郑能围了上来,他老婆是袁桢的奶奶永安公主的长女,袁桢还得叫他一声表姑父。

“姥姥!”袁桢怒骂一句,沉思片刻后,他看了看众人突然咧嘴笑道:“诸位,这帮翰林就是癞蛤蟆玩青蛙,不用担心!”

“啥意思?”朱仪问道。

“长的丑,玩的花呗!”袁桢冷笑。

“大侄子,你可别掉以轻心,这帮老夫子的嘴,毒着呢,他们上嘴唇碰下嘴唇,可是能杀人的。”郑能忧心道。

“切,杀老子,老子先捏碎他们的卵子!走!”袁桢怒道。

“去哪?”众人问道。

“喝酒!”袁桢气哼哼的说道。

“这时候去喝酒,怕是……”

“怕个鸡毛!”袁桢笑骂,“我告诉你们,咱们的背后,是皇帝,他们想搞我们,扯淡!”

“哈哈哈,说的对。”众人咧嘴大笑。

“走着哥几个!今儿我请客,红怡院!”袁桢笑道。

“走着!”

呼啦啦,一群勋贵二三代们前呼后拥的出了午门,骑上马,直奔红怡院而去。

看的午门一众禁军们一阵咋舌!

直到他们走远,禁军队长这才笑吟吟的走到班房,对着班房里的王英等人笑道:“几位大人,茶喝的怎么样?”

王英冷哼一声道:“走了?”

“走了。下官看的真切,骑着马走远了。”队长笑道。

“行了,咱们也走吧。”王英放下手中的茶盏,站起身,走到门口看了看。

这才迈着四方步,走了出去。

一出午门,王英等人径直上了马车,就朝长安街方向而去。

守门的队长坏笑一声:“对,就往长安街去。”

“头,笑啥呢?长安街咋了?”一个禁军好奇的问道。

“嘿嘿,小子,等着吧,今天长安街可要热闹喽。”禁军队长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