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21章 美好的生活

大明,我来了! 第21章 美好的生活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最后一次朝会,君臣关系融洽,朱祁镇将“借”来的诗当场赐给了户部尚书王佐,这让王佐受宠若惊。

早闻皇帝诗才斐然,而且轻易不作诗,如今皇帝不仅当场作诗,还将此诗赏赐给了王佐,这让很多文官心里酸溜溜的,“不就是又给皇帝批了二百万两的军费吗,这不就户部该干的事儿吗,皇帝也太宠信王佐了,看人家这马屁拍的,借国家之利,楷皇帝的油,真是好手段。”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朱祁镇拿朝鲜金矿和王佐做的交易换来的军费,至于诗,又不是我朱某人所写,送给王佐不过是这老小子在自己打瓦剌时尽心尽力为大军转运粮草,没掉过链子,奖励他而已。

“诸位爱卿,明天除了安排各部轮流值司的以外,其他臣工无事就可以不用来坐班了,朕特许给你们多放一天假,拿着银子该采买的采买,回家过个好年。”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再次响起,大臣们一片万岁欢呼之声。

其实大明官员过的还是挺苦逼的,每年只有过年、冬至、皇帝生日这三天可以休息,其他时间除非你生病、或回乡丁忧,基本上全年无休。

这一切还要从朱元璋说起。

老朱这位开国皇帝,从小就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大概从出生开始,就没怎么好好休息过,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除非牛不吃草,不然哪有休息时间;少年时期出家在寺庙里做杂役,讨饭,这个时期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好好休息了;然后就是带着淮西二十四将创业打天下,这期间的辛劳苦楚,随时可能连命都保不住,哪有闲心休息;后来建国成立明朝,当上皇帝之后,总可以松一口气吧,但是朱元璋精力充沛,依旧发挥他艰苦奋斗的精神,马不停蹄地干活,不仅政务没落下,后宫也是遍地开花。

这也侧面印证了一个真理:“自律的人结果都很不错。”,不信你看人家老朱,从一个放牛娃一跃成了皇帝,不仅国家治理的杠杠的,后宫也是一片姹紫嫣红。羡慕吗?羡慕就自律起来,你也能当皇帝,哈哈哈。

着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以朱元璋这种劳模精神,官员想要休息,简直想得美。于是规定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朱元璋生日这一天。

不过这一制度实施后,出现了很多无法调和的问题,于是后来才规定从十二月起放寒假,为期一个月,才算解决了部分问题。

各个朝代的放假制度都不太一样。汉朝实行的是五天一休制,干五天休息一天,轮到哪天,就休哪天,这一天就叫做“休沐”。

隋唐时期,是十天休息一次,称为“旬休”,然后每逢新年、冬至休息七天。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假日,端午、中秋、重阳、皇帝的生日、如来佛祖的生日、老子的生日、孔子的生日也都放假。

宋朝沿袭隋唐的休假制度,也是“旬休”,但是在隋唐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很多节日,比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各三天假,合计每年假期也有一百多天。宋朝假期多,文官地位高,宋朝前期百姓安居乐业,大家的日子过得相对比较舒服,所以就有闲心和精力投入到文艺创作中,所以宋朝的文学艺术造诣非常高,出了很多文学大家。

到了元朝,大概元的统治者崇尚生命在于运动,废除了“旬假”制度,取消了固定工作休假日,只保留了各种节庆假日,算下来一年有十几天的假期。

到了明朝朱元璋这里,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年只给三天假。还好后面做出了调整。

甚至于原主的爷爷朱胖胖本身身体就不好,又碰到那么个喜欢东窜西跑的爹,直接将国家政务都甩给了自己的胖儿子,以至于朱高炽活生生的累出了不少毛病,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撒手人寰了。

还有他爹朱瞻基,前期也是个工作狂,虽然后期有些怠政经常玩蛐蛐,但毕竟没有像他爷爷朱棣那样当甩手掌柜,临死前一天还在召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儿。

朱祁镇甚至怀疑老朱如果能给自己多点假期,是不是能晚死几年,那大明朝的命运是不是会改写也未可知,不过这都是如果,历史毕竟没有如果,如果历史有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也许就看不到那么多穿越小说了吧。

朱某人表示劳逸要结合,毕竟原主这身体是不是遗传了某些隐疾未可知,自己还想多活几年,可不能过劳死啊,那就悲剧了。

热热闹闹的朝会散去后,朱祁镇马不停蹄的回到了乾清宫,换上便服以后,带着十几个随从,出了西直门,快马朝潭柘寺而去。

要过年了,很多将士家都在外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时候他这个皇帝能来到普通士兵中,和他们一起庆祝新年,军心必将再度凝聚成铁。

对于自己耗费巨大心血建立起的这支军队,朱祁镇当然视若瑰宝,不仅要和将士们一起庆贺新年,还带来大量的赏赐。

有功将士通过相亲已经成家的,领完年节赏赐全部放假回家过年,单身光棍的不仅每人发了五两银子,还给每人发了一斤酒,两斤肉,一双新鞋,将士们感念皇帝恩德,“万岁”之声响彻整个潭柘寺山脉,以至于新城的百姓都纷纷跑上城头观看。

当然朱祁镇不会忘了潭柘寺内的那些科研大佬们,朱祁镇亲自来到专门新盖的研发大堂里,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鼓舞的新年贺词,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研发出更好的火器装备。同时,朱祁镇宣布再次提高这些人的待遇水平,并承诺半年内将他们的家人全部安排到新城,并解除他们的匠户身份,免费送房子家具,有孩子的可以免费就学,没老婆的朝廷安排相亲,解决他们的一切后顾之忧。

不少工匠眼含热泪,跪在地上高呼万岁。他们这些匠户以往都是最低等的阶层,连种地的农民都不如,如今皇帝解除了自己身上的枷锁,让他们后代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沐浴在大明的阳光下,还免费给房子、地,孩子能上学,老婆能入军工厂做工,千百年来从来没有过啊,他们能不感恩戴德,拼命搞研发吗,能不效忠这位给自己好生活的皇帝吗?

朱祁镇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感慨万千,这个时代的人们还真是淳朴,千百年来森严的等级制度压迫着他们活的如同猪狗一般,可一旦给他们自由,给他们吃口饱饭,他们就能以命相托,真是令人唏嘘。

其实现在老百姓要的不多,有口饱饭,有地种,没有盘剥就满足了。如今朱祁镇要的却不仅是如此,他要的是大明所有百姓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人人奋发向上,天下每个孩子都有书读,没有盘剥,没有贪官污吏的清明世界。

虽然这种愿望很难实现,但是他相信总有一天,这样的生活一定会到来!!!一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