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102章 江南的文人

大明,我来了! 第102章 江南的文人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文华殿内。

朱祁镇正在认真的练着字,一旁的高谷、马瑜等人看的不住点头。

皇帝的字写的越来越好了,不管是在形还是在神方面可以说都是有模有样了,马瑜赞叹道:“下笔行云流水、苍劲有力、顿挫老辣;笔笔惊风起,点点莲花生,远看大气磅礴如悬瀑三千尺飞流直下,近观疏密有致似鱼戏荷塘动静相宜,好字啊好字。”

朱祁镇放下笔,拿过温热的手巾擦了擦手,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就别夸朕了,朕有自知之明,比起佑军先生,还差的远呢。”

看皇帝不骄不躁,几人都是相视一笑,暗暗点点,皇帝心智远比同龄人成熟,面对盛赞能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实非难得。

“你们也站了一个时辰了,都坐下歇息吧。朕去换件衣服,一会咱们在说话。”

说着,朱祁镇走出了书房,侯宝赶紧跟了上来,低着头小声的对皇帝说着什么。

“游行集会,谁给他们的胆子?”朱祁镇突然站定,盯着侯宝道。

“东厂的探子回报说这几日长江以南各省的学子都在往南京赶,奴婢估计这事儿背后定是有人暗中策划组织。”

朱祁镇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这个动作让侯宝心中一惊,皇帝只有在极其愤怒或者要杀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动作,莫非……

“让徐恭进宫来见朕!”

“是,奴婢遵旨!”

文华殿外的一处连廊,朱祁镇坐在连廊上,一脸的阴郁。

徐恭西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他正在北镇抚司审问国子监的那些监生呢,忽闻皇帝让他进宫,衣服都没换就跑进了宫。

“参见陛下。”看皇帝脸色不善,徐恭心中一紧,莫非又出事儿了,电光火石之间他迅速将最近各地报上来的消息都过了一遍,除了南直隶最近说有各地士子陆续赶到南京,意图不明之外,他当时以为这不过是文人士子酸秀才们之间正常的集会,所以并没有上心。

“啪”的一声,皇帝将手中的青花瓷杯摔在他的身上,“徐恭,朕问你,南直隶还在不在你锦衣卫的监控之下?”

徐恭一哆嗦,心道坏了,果然是南直隶。好在皇帝说“你锦衣卫”,说明皇帝并没有完全责怪自己,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陛下息怒,臣昨日刚收到消息,还未来得及甄别……”

“朕不听这些,只要结果。”朱祁镇咬牙切齿的说道。

“是,臣回去就命人…亲自带人去南直隶处理此事。”

“南直隶这些锦衣卫也给朕好好查查,如此大事儿竟然事先连个消息都没有,都是吃干饭吗?能用的留,不能用的……”朱祁镇下意识的又摸了摸下巴。

“是,臣明白了。”徐恭抹着冷汗出了宫,回到北镇抚司。

“特娘的这帮尸位素餐的蠢货,害苦老子了,好在今天皇帝没有追究,不然老子就是死了也得把你们拉着垫背。”

……

“侯宝,传旨给杨洪范广,让他们午后进宫。还有,山东备倭兵的总兵蔡福是不是进京了?”

“是,蔡总兵三日前进京述职,昨日递了牌子,准备陛辞。”

“让他午后也来见朕。”

“奴婢遵旨。”

……

朱祁镇坐在连廊里,嘴角上扬,“集会,好啊,老子正愁着如何将你们一网打尽,你们却自己送上门来了,也好,那我就给你们在添一把火。”

想到这里,朱祁镇对身边的一个侍卫勾勾手,侍卫俯身侧耳,不一会那侍卫便到了北镇抚司,将皇帝的话一字不落的转述给了徐恭。

徐恭听后先是愣了好久,然后冲出公事房,来到关押审讯国子监生的牢房,对着审讯的番子低声交代了一番。

“都堂,这能行吗?万一这小子反水,那不是耽误大事吗?”

“放心,他不敢不听话,你就告诉他,他周家一百九十余口的性命都在他一念之间,想活命,就得按咱们说的办。”

“是,小的明白了,您瞧好吧。”

“抓紧办,老子下午要带他走。”

那番子答应一声,狞笑着去了监房。不一会,监房内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尖叫声,随后就听见有人大喊:“别扎了别扎了,我答应,我答应。”

监房外的徐恭吐了口唾沫,骂道:“呸,还以为你们读书人的骨头有多硬,软骨头。”

不一会,那番子两手血呼啦擦的出来了。

徐恭眉头一皱道:“你狗日的,把他弄伤了老子还怎么带他走。”

那番子嘿嘿一笑道:“都堂,那小子没大碍,这是狗血,我就是吓唬吓唬他,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不经吓,一个回合都没撑下来就答应了。”

“他家里人来送保金了吗?”徐恭转头问身后的人。

“昨儿他家在京城的一个管家来过,送了五万两,说剩下的银子还在筹措,卑职让他今天必须缴清,估摸着也快了。”

“派人去催催,就说午时之前送不来,就让他们等着收尸吧。”

“卑职马上去办。”

文华殿内,朱祁镇从殿外走了进来。

“几位爱卿,让你们久等了,朕来晚了。”朱祁镇笑容可掬的说道。

“臣等君,天经地义。”几个大臣起身恭敬的说道。

“马爱卿,今天该讲《大学》了吧。”

“是”马瑜站起身,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过《礼记》,翻开后开始读了起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马瑜阴阳顿挫的读完,笑吟吟的放下书本对皇帝问道:“陛下,您可知“大学”二字作何解释?”

朱祁镇思索片刻道:“朕以为大学者,谓之博学也。也可做另一种解释,即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皇帝一番话,让在座的几个大臣心中非常高兴,皇帝如此聪慧,讲一遍居然能无师自通,还给出了两种解释,真是孺子可教也。

“那陛下可知这道如何解释?”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当然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马瑜看着皇帝有理有据,娓娓道来,心中满是欢喜,自己这个学生真是聪慧异常,当初先帝让他来做朱祁镇的侍讲时,自己本是不愿意的,现在看来自己当时是多么的浅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