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91章 刀削面

大明,我来了! 第91章 刀削面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君臣几人一直商量到傍晚才结束,朱祁镇站起身,对着门外道:“侯宝,这大同有什么特色小吃没?”

侯宝挠挠头想了想道:“奴婢听说大同的百姓都喜欢吃一种叫做刀削面的饭食,入口外滑内筋,越嚼越香,面条宽而厚实,口感有嚼劲。皇爷,要不奴婢让厨子给您做一碗尝尝?”

朱祁镇听后食欲大动,后世的自己也喜欢面食,每天不吃就觉得浑身没劲。随即看看于谦张辅说道:“要吃正宗的刀削面,还得是去街面上找个摊子吃才有滋味,这样再叫上杨老三和其他几个师长一起去,咱们换上便装,顺便也了解了解大同的风土人情,你们看如何?”

“皇爷,外面小摊子不干净,奴婢还是…”侯宝的洁癖又犯了。

朱祁镇瞪了他一眼,侯宝赶紧闭嘴,退了出去安排去了。

大同不比京师,这里民风彪悍,汉胡杂居,皇帝要微服私访吃特色小吃,安全是第一位的,徐恭一听头立刻大了,马上吩咐手下的番子们赶紧换上便装出门警戒去了。

“老侯,你怎么也不拦着点?”徐恭一脸担忧的说道。

“皇爷想微服私访,咱家怎么拦的住,皇爷眼一瞪,我腿肚子就抽抽。要不你去劝劝?”侯宝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我不敢去,我安排路线去了。”徐恭叹了口气,走了。

侯宝刚回身,就看见一身便装杨老三汤杰他们走了进来。

“见过几位将军。”侯宝笑容满面的行礼道。

除了杨老三,其他几个师长对皇帝身边这个大太监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忌惮的,赶紧回礼。

杨老三则是一脸坏笑的瞄着侯宝,“侯大总管,今儿又要让你破费了。”

当着这么多人地面,侯宝也不敢和杨老三拌嘴,尴尬的笑道:“哪里哪里…”

正在这时朱祁镇带着张辅于谦走了出来,看人到齐了,大手一挥:“你们有口福了,今晚朕请客!”

“胡濙呢?”朱祁镇走到门口,回头问道。

“奴婢已经派人通知了,胡大人应该快到了。”侯宝赶紧回道。

“你在这等着,一会胡濙到了,你和他一起赶上来。”

“是!”侯宝暗暗松了口气,心道只要不和杨老三那个粗呸一起就行,和他一起,自己的荷包肯定保不住。

朱祁镇没坐锦衣卫给他准备的马车,而是选择步行,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总兵府后门,拐过两条巷子,走到了大街上。

因为大同是军镇,又临近傍晚宵禁,大街上人流稀疏,街边的酒肆店铺大多数也是准备关门打烊。

大同城不大,方圆不过七八里,一行人沿着主街走了一会终于看见一个路边摊。

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带着一个半大小子在准备收摊。

不大的铁锅里还咕咕冒着热气,妇人见十几个大汉簇拥着一个面白如玉的少年走了过来,用沾满面粉的手抹了一下额头汗水,又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热情的招呼道:“客官,快请坐。”

说着,麻利的拿起抹布擦了擦桌子上的汤水,又擦了擦凳子。这一幕看的侯宝嘴脸直抽抽,刚想劝,却见自家皇爷已经大咧咧的坐了下去。

“这位小少爷,您想吃点啥?”妇人笑着问道。

“都有什么好吃的?”朱祁镇笑着反问。

“呦,一看您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不经常在外面吃饭,奴这小摊子只有面条和刀削面,不过胜在面条筋道,刀削面宽厚有嚼劲,量大管饱。”妇人泼辣的介绍道。

“那就给我来一碗刀削面吧,他们也是一样。”朱祁镇说道。

旁边那虎头虎脑的半大小子数了数道:“娘,一共十二个人。”

妇人宠溺的摸了摸孩子的头,又笑着问道:“您是加肉还是清汤?”

“全都加肉,不加肉不好吃。”

“好嘞,您几位先坐着,面马上就好。”妇人麻利的开始揉面,一边揉面,一边在案板上撒几滴油,不一会一个亮晶晶,弹性十足的面团就揉好了。

妇人掀开锅盖,左手托起面团,右手拿着一个薄如蝉翼的铁片,开始削面,一条条长短厚薄均匀的刀削面就飞入了沸水中上下翻滚。

于谦看的啧啧称奇,不禁站起身走到锅边仔细看着妇人削面,沸腾的汤锅带起淼淼蒸汽,那妇人本来长的就不错,加上身段匀称,让蒸汽这么一映衬,面如桃花,煞是好看,于谦一时看的有些失神。

妇人被于谦直勾勾的盯着,有些不自在,手上动作一滞,面色更艳,尴尬的对于谦说道:“客官别急,面马上就好。”

一旁刚赶过来胡濙凑过来低声道:“于老弟,好看吗?”

“好看。”于谦下意识的回了一句,马上反应过来,老脸一红,瞪了胡濙一眼,尴尬的咳嗽一声,低着头坐了回去。

朱祁镇正和张辅说话,看于谦脸色不对,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了?”

“没…没怎么…”

胡濙凑过来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朱祁镇顿时瞪大眼睛像看怪物一样看了看于谦,又回头看了看那妇人,一脸玩味的坏笑道:“喜欢就上啊,平常看你也不是一个扭捏的人,怎么遇到这事就怂了?”

“陛…少爷您别打趣我了,我已有家事了。”于谦脸红的像个猴屁股,不好意思的说道。

恰巧第一碗刀削面端了上来,上面铺了一层切好的羊肉片。

“大妹子,怎么只看你在忙活,你家男人呢?”张辅问道。

“死了,五年了。”妇人叹息一声,又回身捞面去了。

“怎么死的?”

“战死的。我们是山东来的军户。”一团蒸汽升起,掩盖住了妇人眼中的哀伤之色。

“朝廷给没给抚恤?”朱祁镇问了一句。

“嗨,那点粮米够干嘛的,孩他爹战死了,我们孤儿寡母的在这也没个亲戚,就想着回山东老家算了,可是老家那边稍信回来说家里的地被地保赵四给卖了,奴一个女人哪里能争的过他们,回去也是饿死的命,也就绝了回老家的念头,好在官府不光给了粮食,还给了十两银子,说是孩子他爹砍了两个鞑子脑袋换来的,我就合计着也不能坐吃山空,于是就开了这个面食摊子,勉强糊口罢了。”

“娘,隔壁李大叔说我爹砍死了五个鞑子。”半大小子端着一碗面,说道。

“住嘴,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赶紧给客官们端面。”妇人呵斥一声,又回身忙活去了。

“大妹子,按理说像你们这些军户,大同官府应该还会发给你们屯田才是,怎么你家没有吗?”张辅继续问道。

“原来孩他爹在的时候有十亩薄田,后来官府说人死了田就得收回,分给新来的军户,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再说家里男人没了,我们孤儿寡母也守不住,官府想收,也就让他们收回去了。”

朱祁镇面色有些恼怒,回身看了看徐恭,徐恭会意起身走到朱祁镇身旁低下身子。

“去查查,是谁克扣的抚恤,战死军户的田地是谁收回去的?是个案还是窝案,统统给朕查仔细了!”朱祁镇咬牙切齿道。

“是。”徐恭应声去了。

“你叫啥?小弟弟。”朱祁镇问道。

“俺叫虎子。”

“长大想干什么?”

“上阵杀鞑子,给爹报仇!”虎子攥着小拳头大声道。

“虎子,别胡说,快过来,别扰了客人用饭。”妇人轻轻拍了拍虎子的头,把孩子拉到一边。

“客官您的面上齐了,您先吃着,不够奴家在给你们煮。”说着,妇人退回面案前,搂着孩子不语。

朱祁镇低头吃着面,面的味道很好,可此时他觉得味同嚼蜡。

“张辅,京营有没有这种情况?”朱祁镇突然问道。

“臣以脑袋担保,绝无此种贪墨之事。”

“哼,绝无?希望如此。”朱祁镇撂下筷子,将面推给了已经吃完一碗的杨老三。

张辅瞬间后背冷汗就流了下来,皇帝的话明显意有所指,看来一场风暴马上就来了。

见那位少爷只吃了几口便不再吃了,妇人还以为面的味道不好,再看看这位少爷带来的这些人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惹恼了他,自己非但面钱没了,她这辛辛苦苦支撑起来的摊子怕也保不住。

于是赶紧上前紧张的问道,“这位少爷,可是奴家做的面不合您的口味?奴家给您重新做一份,不收钱。”

朱祁镇摆摆手道:“没有没有,味道很好,我不太饿。”

妇人看朱祁镇确实没有生气,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不过想了想,回身端过一大碗切好的羊肉片道:“客官,这碗肉送给你们。”

“妹子,谢了!”杨老三大咧咧接过肉,一筷子下去就夹了半碗肉,放在自己的面汤里,稀里哗啦的吃起来。

朱祁镇没好气的瞪了杨老三一眼道,“撑死你!”

杨老三嘿嘿一笑道:“少爷,这面的味道太好吃了,还有这羊肉味道也不错。”

“你就是个吃货。”朱祁镇揶揄道。

杨老三也不还嘴,继续和剩下的半碗肉较劲。

“侯宝,明天的宴席,让这位妇人掌勺,就做这刀削面!”朱祁镇吩咐道。

“啊,是,奴…老奴遵命。”

一顿饭,众人吃的心满意足,只有朱祁镇吃的心事重重,吃过饭,自然是侯宝付钱,朱祁镇见他一枚铜钱一枚铜钱的数着,当即踹了他一脚,一把夺过荷包哗啦啦,全倒在了桌上,几十个金光闪闪的金瓜子和三个五两重的银元宝还有不少铜钱。

“大姐,这些钱你收着。”朱祁镇笑着说道。

“这…不行不行,太多了,这位少爷,奴家可不敢收您这么多钱,这要是传出去,奴家可就没法做人了,会被人家搓脊梁骨的。”妇人脸色大惊,赶紧推辞道。

“你的面做的好吃,这是你应得的。”朱祁镇说完,拔腿就走。

妇人见状,赶紧抓起桌上的钱,拽住侯宝的胳膊道:“这位客官,您快劝劝这位少爷,这钱奴家真不敢收,我要是收了,那不是丧良心吗。”

“给你你就拿着,我们家少爷高兴赏你的。”侯宝虽然心有不忍,却还是装着大方说道。

“哦对了,你拿着这个,”说着递给妇人一个铜牌,“明天早上会有人来你铺子,明天我们少爷要摆宴席,想让你去掌勺就做这刀削面,多给你的钱就当是你的定钱了。”

“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啊。”妇人急的满头大汗。

侯宝不再理会她,抽出袖子追赶朱祁镇去了。

妇人看着一行人离去,傻傻的站在原地嘴里呢喃道:“我不是在做梦吧。老天爷啊,我这是遇到贵人了啊。”

虎子上前,“娘,”。

“虎子,快,把钱收起来,可不能让人看见了,收摊,回家。”

……

总兵府书房内,如豆的灯光下,跪着三个人,一个是大同总兵朱瑛,一个是大同卫指挥使郭登,还有一个是徐恭。

朱瑛身体微微有些颤抖,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又迅速渗透进了青砖。随着徐恭将贪墨克扣抚恤银的事说出来,朱瑛的脸色越来越白。

“说说吧。”朱祁镇一脸平静的说道,可这声音在朱瑛听来好似刺骨的寒风。

“臣…臣有罪!”朱瑛哆嗦着道。

“罪在何处?”

“臣御下不严,竟然出了贪墨抚恤银的事,臣无话可说,甘愿领罪。”

“好一个御下不严,甘愿领罪,”朱祁镇冷笑一声,“身为大同总兵,封疆大吏,治下居然出了这等喝兵血的事,你竟然不知,真是可笑至极?朕问你,你是真不知道啊,还是不想知道?

“陛下明鉴,臣到任大同才一年,治下各卫、千户所臣也曾数次严令不得克扣粮饷,可谁曾想下面的人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为国捐躯将士们的抚恤银子上了,臣回去一定严查,将这些害群之马全部清查…”

“晚了!”朱祁镇吐出两个字,又道:“大同总兵你不用当了。”朱瑛浑身一阵,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同时又破口大骂那些背着他吃空饷搞贪墨的小人,平时你们吃个空额老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没想到你们连死人的钱也贪,你们不让老子好过,老子和你们没完。

“郭登,”朱祁镇怒喝一声,

“末将在!”

“从现在起你升任大同总兵,朕给你十天时间,给朕从上到下的查,凡宣德元年至明兴二年的大同各卫粮饷抚恤一事,统统倒查一遍,不管涉及到谁,查一个,给朕杀一个,能不能办到?”

“末将…遵旨!”郭登心下一惊,旋即心一横道。

“朱瑛,念你这几年镇守边关有功,又无贪墨劣迹,朕不杀你,朕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过段时间朝廷要恢复大宁都司,你,去大宁福余卫任指挥使去。”

“臣…谢陛下不杀之恩。”朱瑛赶紧俯身行礼,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皇帝虽然没说锦衣卫查出了军中多少贪墨之事,他知道这是给他留了台阶和面子。

现在把他从一镇挂印总兵撸成了一个卫所指挥使,看似官职一撸到底,还是以前朵颜三卫之一的福余卫,可转而想想,朵颜三卫东背靠辽东,西临兀良哈,每年大大小小的战事不少,军功自然少不了,只要自己兢兢业业干几年,弄个总兵也到不是难事。

想到这里,朱瑛接受了现实,磕头行礼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