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48章 岁寒松柏

大明,我来了! 第48章 岁寒松柏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去,给于谦准备个僻静地方,让他去偏殿想。想不出来,不许吃饭。”朱祁镇又看了看礼部尚书胡濙,“你一个礼部跟着瞎掺和什么,你也去。”,说着,摆摆手,将于谦胡濙打发走了,看着剩下的几个人,坐回书桌前猛喝了一口茶道:“王佐!”

“臣在!”

“你给其他几人说说,陈循在河南清丈田亩上报的具体数字说给他们听听。”

“额……是。”王佐有点跟不上皇帝的思维,不是说亲征吗,怎么又扯到清丈田亩上了。

王佐将河南清丈的事一五一十详尽的说了一遍,其余几个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只听说那陈循和王崇古将河南搞的天翻地覆,尤其是活阎王王崇古将河南的官绅阶层杀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没曾想河南的事这么大,当他们听到为首的几个知府、按察被杀头后,马瑜杨溥等人抬头看了看还在那梗着脖子的杨荣,眼中多了些异样,乖乖,怪不得一项顺着皇帝的杨阁老今天火气这么大呢,感情那几个被杀的河南官员都是你的学生啊。

“陛下,尽管您不愿听老臣说,但是老臣还是要说,陛下亲征瓦剌,非国家之福。瓦剌这些年来对我大明一直比较恭顺,年年称臣纳贡,态度谦卑,从无不臣之心,如今陛下无故却要靡费巨万征讨瓦剌,这如何能让四夷信服我大明这个宗主国。难道日后让他们说我大明恃强凌弱不成?”杨荣道。

朱祁镇看着杨荣,耐着性子听他讲完,然后回身,从身后的书架上翻翻找找,终于从一摞奏疏下找出了一本已经密封的奏疏,朱祁镇撕下封签,拿在手中道:“杨阁老,朕听闻你有个人生信条叫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是不是?”

杨荣一愣,随即开口道:“是。老臣辅佐四代君王四十余年,一直不敢忘此信条。”

“那好,你看看这个!”朱祁镇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他。

杨荣疑惑的接过奏疏,打开看了一起来,不一会,杨荣的手开始哆嗦起来,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这上面所说的每一条可是冤枉你了?”朱祁镇厉声问道。

“陛下,臣……这……”杨荣再也不复刚才的气势,一下子跌倒在地,说不出话来。

“哼,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在老家有数千亩地?那些当地士绅富商挂在你几个儿子名下的土地想必你也清楚吧?”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在自己府中的日子过的比朕都要舒坦?杨阁老,河南那几个门生每年送给你的碳敬冰敬你收的可是心安理得啊,你就不问问他们送给你的银子是怎么得来的吗?”,“那都是河南当地百姓的民脂民膏!”朱祁镇突然提高嗓音,大喝道。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同族多有造海船走私牟利之举?他们每年给你带回来的胡椒就有几百石吧?”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儿子孙子在家乡胡作非为,闹出了多条人命官司?若不是当地官员为你遮丑,你以为你官帽还能带的稳吗?”

朱祁镇一连数问,让早已瘫倒在地的杨荣无言以对。

“杨荣,你老了!”朱祁镇的五个字让地上的杨荣身子一哆嗦,“陛下,臣知罪,臣糊涂啊……”

“行了,要哭回家哭去,要悔去先帝的陵前悔过去,朕没空听你的悔过之言。”朱祁镇冷冷的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杨荣颤抖的跪下道。

朱祁镇摆摆手,两个侍卫进来,搀起杨荣走了出去。

“你们还有什么事?”朱祁镇看着马瑜、杨溥、高谷、曹鼐等人问道。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垂下头,不敢说话。谁还敢说啊,杨荣这样功勋卓着的老臣,皇帝没用一炷香的时间就给办了,指不定皇帝那还有他们自己的小黑料呢。

“没有的话,都回去吧,朕乏了,有什么事明天早朝再说。”

几人识趣的刚要往外走,就听皇帝又说道:“杨溥,把这个给杨荣送去。”

杨溥回身恭敬的从皇帝手中接过一张宣纸,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岁寒松柏!”

杨溥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四个字是当年太宗永乐皇帝称赞杨荣的话,当年华盖殿大火,马上要烧道秘书阁,别人都不敢进去抢救重要资料,只有杨荣冒险冲进去抢出了不少重要文献资料,朱棣闻知称赞其为“岁寒松柏”。

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含义是在最严寒的环境中,只有松柏能够坚持到最后而不凋谢,从而比喻那些在困难和逆境中仍然坚守原则、保持高洁品质的人。松柏因其能够在冰雪覆盖、其他植物凋谢的冬季依然挺立,成为了坚强和高尚的象征,与竹、梅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柏的形象代表着不屈不挠、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着具有远大志向和坚韧力量的君子,他们能够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不因困境而改变初衷。

可见当时朱棣对杨荣的褒奖之高。而现在小皇帝借太宗之言将这四个字送给杨荣,却似乎意有所指。其实杨溥想的没错,朱祁镇一是为了安抚杨荣,二是为了敲打他,提醒他不要忘了当年的自己。

“臣代杨大人谢陛下隆恩。”杨溥跪下,郑重的行礼。

“去吧。”朱祁镇说着,朝寝殿走去。

而此时的偏殿,于谦和胡濙两人相对而坐。

“于大人,您想出来了吗?”胡濙托着下巴问道。

“想什么?,”于谦反问道。

胡濙一怔,心道你小子现在心这么大吗?你向来都是头铁认死理的,最近这是怎么了?

“当然是陛下亲征的由头啊。”胡濙白了他一眼。

“你当真以为陛下让我们俩想出征的由头?”于谦没好气的说道。

“那陛下为何把咱俩关在这里?连口水也不给。”胡濙舔了舔嘴唇。

“笨,难怪你到现在还在礼部,”于谦腹诽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