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14章 于谦回来了

大明,我来了! 第14章 于谦回来了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皇爷,于大人回京了,刚递了牌子。”侯宝蹑手蹑脚的进来禀报。

“是吗?他们终于回来了。”朱祁镇高兴的合上书,站起身说道。

朱祁镇走到窗前,想了想道,“让于谦不用着急进宫,先回家好好休息几天,过几天朝会的时候在说。另外,通知御膳房,做几样点心,赏给于谦。”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李大虎呢?”

“也在宫外候着呢。”

“让李大虎进宫,到御花园等着。”

“是。”

……

御花园,凝香亭。

“臣龙虎军李大虎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祁镇笑着说道。

“谢陛下。”

君臣二人坐定,侯宝一挥手,所有侍卫和宫人都退的远远的。

“从去年山西开始到现在半年了,辛苦你了。”

“为陛下办事,臣不敢言辛苦二字,唯恐事情没办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朱祁镇微微点头,心道这李大虎出去半年,倒是会说话了。

“陛下,这是臣率人绘制的鞑靼瓦剌的地形图,这是大同至山海关一带的地形图。”李大虎解开衣服,把外衣的内衬撕下来双手呈上地图。

朱祁镇赶紧接过打开,一尺见方的布上密密麻麻的画满了地图。

山川河流,大路小路兽道,哪里能过大队人马,哪里能宿营,甚至水源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做的很好。之前你的奏报朕都看了,非常好。”朱祁镇笑着说道。

“臣不敢居功,都是手下的兄弟们的功劳。”李大虎谦虚的说道。

“该是谁的功劳,朕自有封赏。此次你跟随于谦巡查,有没有什么发现?”

“回陛下,臣不敢妄言。不过从大同事发到回京之前,臣发现国内多有不法商人与或与鞑子勾结,或与当地官府勾结……”

“朕问的不是这些。”朱祁镇打断他的话道。

李大虎一愣,不是这些,那是哪些?

看李大虎不明所以,朱祁镇说道:“于谦怎么样?”

原来是问于谦,皇帝的心思真是深不可测。

“额…于大人一路轻车简从,明察暗访,从未有逾制之事,处置的那些贪官蠹役也是依国法处置。所抄财物于大人都是亲自监督登记造册,查验无误后才封存命人押解回京,于大人每日基本上都是清粥小菜,若有肉食,也基本上都分给下面的人。具臣了解,于大人是个秉公执法,正直清廉的好官。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有一次于大人曾经对臣说过,说太祖之屯田卫所制乃一大弊政,且兵部有名无实,天下兵马当归于兵部…”

听到这,朱祁镇的脸色有些难看,不过很快就转为平静,“还说了些什么?”

“于大人在回京之前曾说,他回京之后要向陛下上书,将卫所管辖权收归兵部,还说五军都督府权力过大,当削之。还有就是于大人对陛下私自募兵养兵也有些微词。”

“他真是这么说的?”朱祁镇端起茶杯,大口喝了一杯道,将茶杯重重放下。

“是,臣亲耳听见的。”李大虎听出了皇帝有些恼怒,赶紧跪下。

“行了,你回去吧!封赏及圣旨下午就会送到潭柘寺。”朱祁镇扔下一句话,大步迈出了亭子。

李大虎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见皇帝走远,起身跟着一个小太监出了御花园。

回到乾清宫的朱祁镇怒气未消,一脸阴沉的坐在书桌前一言不发。

为何生气?单纯从于谦为官方面说,于谦绝对称得上是忠臣,也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不然历史上北京保卫战如何胜利的?没有于谦的力挽狂澜,估计历史就会改写。

他生气的是文臣居然开始染指军权,大明最终亡国,除却绕不开的那些历史死结,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臣权力过大,甚至到了最后一个三品武将见了一个五品文官都要大礼参拜的地步,这特娘的都是什么事啊。

文贵武贱,亡国之兆。

还要将卫所军权收归兵部,那帮子文臣还不乐开花了,收归之后是不是还要把边军的军权也收回去?五军都督府还不彻底成了摆设?野心倒是不小。

当初老朱在兵部之上又设立了五军都督府,一是因为方便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掌控,二就是防止文官过度干预军事。

大明历史上文官集团开始崛起,就是始于此,北京保卫战之后朱祁钰这个二货居然还答应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朱祁镇没想到于谦从这时就开始谋划这事了。朱祁镇越想越气,烦躁的他将面前的一摞奏疏给推倒了。

农牧民生这么多事还不够你们干的,现在就开始想着从老子手里分军权了,可恶。

“侯宝,吩咐下去,明日举行午门听政。凡在京所有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参加,不得告假。”

侯宝应声而去。

朱祁镇站起身,带着俩宫女慢慢踱向了后宫。

“皇祖母,孙儿来了。”朱祁镇依旧是人未到,声先到。

“呵呵,镇儿来了,进来吧。”老太太笑眯眯的从后殿走了出来。

“皇祖母,御花园的花儿都开了,您怎么不去看看啊。”朱祁镇快走两步,扶着老太太坐下。

“人老了,就见不得那些光鲜艳丽的东西。”老太太嘟囔一句道。

“您哪老了,依孙儿看,您就像那花园里的花,年轻着呢。”朱祁镇哄着老太太道。

“你啊,嘴是越来越甜了,说吧,又遇到什么难事了?”

小心思被看穿,朱祁镇笑着说道,“皇祖母,于谦回来。”

“回就回吧,怎么,又给你出难题了?”老太太淡淡的说道。

“倒也不是什么难题,这次他奉旨巡查边备,狠狠将边关那些贪官蠹役整治了一番,孙儿想赏他,却有些拿不准,所以想请您老给拿个主意。”朱祁镇心不由衷的说道。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了看朱祁镇,开口道,“你又憋着什么坏呢?”

“哪有,孙儿真是拿不准。”

“是拿不准,还是有其他想法?”

“祖母,孙儿想着,于谦能力不错,品行端正,也不贪财,最近孙儿看了五军都督府的奏疏,说地方上的卫所多有不法之事,孙儿想着既然于谦回来了,不如让他去将各地的卫所给整治整治,五军都督府那边派人协助?”

“这是于谦的主意,还是你的主意?”

“额…孙儿的主意。”朱祁镇笑着说道。

“糊涂!”老太太点了点他的额头道。

“我朝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为什么并行而立,那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五军都督府有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没有统兵权。你现在让五军都督府协助兵部治理卫所,你就不怕那帮文臣翻了天?”

“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今日如此,以后也不可!”

朱祁镇赶紧躬身道,“皇祖母教训的是,是孙儿考虑不周,孙儿知错了。”

看到朱祁镇如此,老太太莞尔一笑,“孙儿,这文和武就如人的两条腿,两条腿只有协调了,路才能走的稳,才不会摔倒,若一条腿粗一条腿细,早晚要摔跟头的,知道吗?”

“是,孙儿懂了。”

“于谦是有大才,可越是有大才的人,往往心也就大,别忘了,他也是文官!”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说道。

朱祁镇郑重的点点头。

出了仁寿宫,朱祁镇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主意,来仁寿宫只不过想探探老太太的意思,没想到,老太太看得如此透彻,如此明事理。

朱祁镇蹦蹦跳跳的走了,看着已经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孙子,老太太笑眯眯骂了一句,“小滑头,现在也学会跟我耍心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