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日之铁血八路 > 第632章 转移指挥部

抗日之铁血八路 第632章 转移指挥部

作者:老人新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6 21:33:07

“队长……你总算回来了……”谭伟看到唐林就一脸感慨道。

唐林笑着回答:“我你还不放心……”

“打仗虽然冒险,但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这次的北上计划,我们不仅把浑源跟广灵拿下来了,还吃掉驻蒙军派回来的两个骑兵联队跟一个骑炮兵联队,总共三千多号小鬼子骑兵,战果斐然。”

“驻蒙军也因为机动部队遭到重创,察哈尔战斗还没有结束,没有余力派出新的部队过来对付我们。”

“因为时间紧张,你又不在浑源,我跟老陈商量了一下,直接把广灵独立营跟浑源独立营建了起来。”

“广灵独立营由主力七连扩编而成,七连长黄家强暂时代理营长。”

“浑源独立营由主力二连扩编而成,二连长杜建业代理营长……”

“教导员跟独立营下属几个连的指导员还等着你去安排。”

“为了管好这么大一片根据地,把主力部队全部腾出来作为根据地机动部队,我跟老陈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根据地范围内的每个镇子都组建一个区中队或者区小队 。”

“这么一来,我们手里的老兵就又不够了。”

“经过老陈统计,除了三个独立营,整个根据地还要组建十一个连级别规模的区中队,21个排级规模的区小队。”

“区小队需要最少十个老兵跟班排长。”

“区中队需要最少三十个老兵跟基层干部……”

“光这些区中队跟区小队我们就差五百多人的老兵跟基层干部。”

“北上期间,主力部队总共出动两千多人,牺牲七百多人,重伤两百多人,几乎伤亡过半。”

“减掉扩编独立营的两个主力连,三个主力营仅剩不到一千人的老兵跟干部。”

“真要是抽调五六百人去组建区中队跟区小队,主力部队最起码三个月没法儿形成战斗力。”

“驻蒙军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掌控浑源跟广灵,现在被晋绥军拖在察哈尔,又被我们吃掉两个骑兵联队,暂时顾及不到我们。”

“等他们结束察哈尔战斗,肯定会出动重兵反攻浑源跟广灵。”

“所以主力部队战斗力绝对不能受到影响。”

“但那些区中队跟区小队又必须组建,否则根据地安全就得不到保证……”

“我就想到了根据地各个分区送到司令部野战医院的伤员。”

“要是把他们全部截胡,不仅区小队跟区中队缺少的老兵跟干部解决了,搞不好咱们主力部队还能再扩编一个营出来。”

谭伟没想到自己队长胆子那么大,有事儿没事儿就去打司令员秋风。

马上问出自己担忧:“队长……”

“司令员家大业大……问他要几十个老兵干部肯定不在乎……”

“咱们现在的缺口是好几百老兵跟干部,司令员再支持我们也应该拿不出来吧。”

“而且这些伤员都隶属于各个军分区,没有几个分区司令员同意,就算老首长同意也没用……”

唐林笑着回答:“放心……我都准备好了……”

“两千条七九口径步枪,五十挺七九口径轻机枪,十门迫击炮,十挺重机枪,外加一千匹战马跟一千配套装备,六门骑兵用的轻型山炮……”

“这些都是我给老首长跟几个司令员准备的见面礼。”

“收了这么多好东西,他们心里再不情愿也不好意思不给我那些伤员。”

“东西我已经带回来了,部队在这儿休息一个白天……”

“明天晚上我就带队出发去司令部找老首长……”

看唐林已经做出决定,谭伟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拉着唐林就往指挥部走,边走边道:“我已经让炊事班开始做饭……”

“将士们北上期间天天风餐露宿,难得吃上一顿热饭,待会儿一定要吃顿好的。”

唐林边走边接话:“政委……”

“我故意绕道回根据地,还有件事儿跟你商量。”

“根据地扩大以后,我们今后的主要敌人已经从小鬼子山西驻军变成驻蒙军。”

“如果把游击大队指挥部继续设在邓家庄,距离前线就太远了,哪怕有电报机,也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前线战况,做出最及时决断。”

“我们八路军一直有靠前指挥的习惯,咱们游击大队不能搞特殊。

“我的意思是尽快把指挥部转移到浑源县城,那里不仅距离驻蒙军占领区非常近,距离山西小鬼子也非常近,你觉得怎么样?”

谭伟虽然不擅长打仗。

但作为游击大队政委,不能每次打仗都守在大后方,远离前线。

时间一长,别人还会说他这个政委害怕上战场。

如果把指挥部搬迁到浑源县城,就算自己再次被分到留守任务,距离前线也非常近。

当即点头:“我同意把指挥部转移到浑源县城。”

“对比邓家庄,那里的交通更加方便,人口稠密,相对应的物产也更加丰富,更加便于后勤部门筹集物资。”

说到这儿,谭伟脸上突然闪出一抹为难表情,看着唐林提醒:“那后勤部门下属的养猪场,养鸡场要不要搬迁^”

“经过几个月发展,养猪场规模已经扩大到五十多头猪,最大一头猪已经有一百三十多斤,再养个两三个月应该就能吃了。”

“养鸡场规模也扩大到三千多只鸡……”

“再有一个半月就可以开始下蛋。”

“后勤部门还利用空闲时间在山里开垦了三四百亩的山地,准备开春后全部用来种红薯。”

“既可以用来喂猪,喂鸡,还能制作红薯粉,减轻部队的后勤压力。”

“我这几天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抗战以来,好多老百姓背井离乡,导致根据地范围好多村子都荒废了。”

“特别是山里面,因为土地贫瘠,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好多土地都被抛荒了。”

“我想着觉得太可惜。”

“正好我们最近打鬼子俘虏了一些二鬼子。”

“罪不至死,但又不愿意加入我们八路军戴罪立功,原地释放的话太便宜他们。”

“我就想着能不能把他们留下来种地。”

“一个人种五亩地,哪怕只收获一千斤粮食,减掉他自己吃的,也还能剩两三百斤。”

“要是五亩地全部用来种红薯,收获两三千斤都没问题,不仅可以用来做红薯粉,还能喂猪,喂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