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 第36章 想要富先修路,海军基地建成

经过几天的时间资金积攒,姜华手中可用的资金也达到了五百多万,手中的资金也足够组建第五步兵师了。

第五步兵师的编制和之前大差不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不过为了继续加强师级支援火力,姜华决定进一步加强师级部队的炮兵力量。

这个决定他也和凌梁这个总参谋长商议过,完全符合当前的国情。

古国的地形复杂,平原地区极少,地形稍微好一些的南方又是水网密布,所以反而并不是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展开。

当然不适合并不是说不能打,只是打起来可能没有三德子那么猛。

毕竟三德子进行闪电战的地方可是在东欧大平原。

所以加强部队的炮兵力量性价比反而更高,而且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之前姜华给每个步兵团都加强了一个步兵炮连,多装备了三门SIG 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

现在再增加1个炮兵连以及一个后勤保障连,和重型迫击炮连组成一个炮兵营。

这样一个团的重火力就有4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以及6门150毫米重型步兵炮,进一步加强了团级的火力。

这样三个团就有18门150毫米重型步兵炮。

在营级部队当中也增加一个反坦克连,加强营级部队的反坦克以及反工事的能力。

装备的反坦克炮则是m18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

这玩意是鹰酱在45年初才开始装备的一款‘手提火炮’,可以发射高爆弹、破甲弹、榴散弹和烟雾弹。

这玩意虽然在反坦克能力上不如巴卡祖火箭筒,但这玩意射程比巴卡祖要更远一些,直线有效射程可达到450米。

如果抬起来打抛物线的话,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公里。

所以这玩意就是属于步兵的单兵大炮,可以肩扛发射或者是单脚架发射,非常的灵活。

至于步兵连依旧还是装备60毫米轻型迫击炮作为主要支援火力。

在师属炮兵部队当中,除了A-19加农炮团之外,榴弹炮团拟再增加一个152毫米榴弹炮营。

这样一个炮团就有三个122毫米榴弹炮营、两个152毫米榴弹炮营外加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营。

进一步加强大口径重炮的数量用来提升火力强度。

虽然这次增加的部队并不多,但所需要增加的后勤保障部队数量却并不少。

所以这也让步兵师的兵力从1.8万人提升到2万人,负责后勤保障的汽车也增加到了2400多辆。

这样一个师,炮兵完全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至少目前还没有列强的师级部队有如此丧心病狂的炮兵配属。

不过这在姜华看来却没有什么,大炮越多,安全感越足。

当然,对于后勤保障部队的压力肯定也是越大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

如果后勤保障跟不上的话,这些火炮还不如烧火棍有用。

所以姜华也特别注重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而后勤保障和交通有着莫大的关系。

现在北热省的交通情况并不是特别好,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想要打出去的话,北热省的道路肯定要重新修一修才行。

姜华准备成立一支专门修路的工程兵部队。

在现代时空他就听说了铁道兵部队,这支部队担任的任务就是工程建设和保障任务。

战时承担战区的铁路、公路、机场、隧道、桥梁、通信等抢修、抢建任务。

平时则是承担铁路、公路等各种基建任务的建设工作,是一支工程技术部队。

姜华也想要成立这样一支部队,比起征调百姓进行建设,无论是效率还是各方面都要高效的多。

他将这个想法跟凌梁说了一声,由她来负责实施。

而凌梁也很快就给出了一个方案。

这种师也被命名为复兴军工程兵师。

由师-团-连-排-班组成,取消了营级部队的编制。

每个工程兵师下辖5个团的部队,每个团职责都各不相同,将由每个师所需承担的任务来进行编制。

由负责通信、电力的线路团、负责桥梁的舟桥团、负责公路建设的公路团、负责铁路建设的铁路团、负责机场、军工设施建设的基建团等。

每个团又下辖多个分工不同的连级部队。

这样编制下来,全师总兵力大约在万人左右。

初步决定组建三个工程兵师,除了骨干成员之外,所有的士兵都从社会上招募,不使用红警士兵。

至于武器的话,主要配备轻武器为主,至于火炮什么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而军饷的话,则是比主力部队要低20%。

虽然说他们干活很辛苦,但在危险程度上肯定是不如主力师的。

如果他们的军饷都和主力师一样的话,那么主力师肯定会有意见。

我们在前线打生打死,他们在后面就修个路出个苦力而已,凭什么军饷和我们一样?

所以哪怕姜华知道工程兵部队会很辛苦,但在军饷上还是降低了一些标准,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人性。

无论他们是红警士兵还是从社会上招募的。

不过就算他们的军饷比一线作战部队要低,但相对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没有太大的危险性,就是辛苦一点就能,一个月就能赚这么多大洋,而且还稳定,这种活他们都会抢破头。

虽然说在这个年代大城市的普通工人每月的薪水甚至能够超过20块大洋,但这种工作岗位又有多少呢?古国的工人数量又有多少呢?

一般的平头百姓在地里刨食,一年下来才能赚几块大洋?能够保证全家人饿不死就算好了。

所以这样倒也不算是盘剥他们。

反而是增加了好几万人的就业机会,能够养活好几万个家庭。

而事实上也是如同姜华所想的一般。

当工程兵部队的征兵开始之后,所有征兵处都挤满了人。

一个只负责修路的普通大头兵一个月就有9块大洋。

如果当了军官的话,军饷还能更高。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

毕竟不用打仗,只是修修路而已,顶多就辛苦一些,不用去拼命。

工程兵部队正在组建,训练也就个把月的时间,那么修路的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首先就是把从古榆、赤山、宁城、承北之间的省道进行加固拓宽,同时铺设上高标的水泥。

按照现有的省道修建标准的话,路堤宽12米、路基宽9米,水泥铺设厚度18厘米以上。

这也是北热省的主干道。

这个省道相对于现在来说算是已经很宽敞了。

毕竟这个年代车辆根本就没有几辆。

所以在未来十年内都不用太过考虑车辆的问题。

未来车辆多了再进行拓宽就行了。

毕竟现在手里的钱有限,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

姜华倒是想要修建一条四车道宽的省道,但修这条省道的钱就需要翻倍了。

按照现在的标准计算的话,一条省道修建一公里的水泥路差不多就需要一万大洋左右。

从古榆途经赤山、宁城两县,再到承北市,经过测量的路程是518公里。

也就意味着修建这条公路至少需要520万大洋。

如果按照四车道修建的话,那么至少要1300万大洋以上。

省道就这一条,然后还要修建多条县道,把北热省各县全都连通起来。

县道的标准相较于省道而言就要低很多了,修筑成本也更低。

路堤宽度9米,路基宽度7米,在铺设水泥的情况下,每公里修筑成本是7000大洋。

根据规划差不多在2000公里左右。

这里的支出差不多就是1400万。

这里光是修路的支出差不多就是2000万大洋。

当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姜华眼角都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挣钱,看来得加速挣钱才行了。

自己手中这几千万还没有开始发展工业呢,就已经出去一半了。

好在北热省地主还在源源不断的给他输血。

自己修路的钱和发展工业、农业的钱全都由这些地主出。

这也算是他们给剥削多年的百姓们赎罪了。

齐东省东来市这边,当顾正阳乘坐的c-47运输落地之后没多久,分基地就传来了一个提示。

海军基地建好了。

海军基地是在科技实验室建成之后才解锁的建筑,除了海军基地外,还有一些建筑也解锁了。

姜华把分基地部署在齐东省这边,本身就有发展海军的意思,而且是越早越好。

经过了地址的挑选,他把海军基地的地址选在了相距60公里左右的东来湾。

东来湾呈倒c型,在倒c型的两边各有一个突出部。

在这个倒c型的东来湾海岸线当中距离深水岸线有着将近17公里的距离,水深在6-12米之间,最深处水深达到了17米。

虽然不算是深水港,造不了吨位太大的战列舰,但建造中小型舰艇还是没问题的。

就拿五万吨级别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来说,它的吃水深度是10米。

这就意味着就算造出来,也驶不出这片区域。

所以建造的舰艇吃水深度只能在6米以内。

不过这座海军基地也是姜华专门用来建造潜艇的。

建造大型舰艇还是等拿下了东来市之后再说。

按照现在的暴兵速度来说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了。

当海军基地建好的那一刻,姜华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他发展海军的心从未停下来过,这一刻终于能够借助分基地实现了,心情还是有些小紧张的。

(又写了一万字,能不能来个催更鼓励一下,如果能有小小的打赏就更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