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 第23章 KV-1重型坦克,战争爆发前夕

在他的设想当中,这支部队主要以各种机械化车辆为主。

由两个坦克营、三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自行火炮营、一个装甲维修营、一个后勤保障营、一个装甲侦察连、一个战斗工兵营、一个医护营组成一个独立机步旅。

其中坦克营不再装备轻型坦克,而是以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为主。

在摩托化步兵师当中轻型坦克还能够发挥支援的作用。

但是放到机械化部队当中轻型坦克难以发挥出作用。

因为它的装甲太薄了,很容易因战斗而损毁。

所以姜华决定加强这个独立机步旅的坦克突击能力,给他们配备重型坦克。

其中中型坦克装备的依旧还是四号d型坦克。

这款坦克根据部队的反馈还是非常好用的。

虽然说装甲薄了一点,但其火力猛、精度高、机动性强、舒适度也高,所以坦克部队还是非常喜欢这辆坦克的,对其评价很高。

在重型坦克方面,姜华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KV-1重型坦克。

这玩意是在39年10月之前就服役的,所以在基地当中也被解锁,让这辆富有传奇色彩的重型坦克出现在了这个异世界当中。

在原时空的某次战斗当中,5辆KV1重型坦克创下了击毁40多辆三德子坦克的记录,这也成为了KV-1重坦的成名之战。

姜华选择的KV-1坦克属于早期版本,坦克炮装备了一门30.5倍径的76.2毫米坦克炮。

作为一辆重量达到了47.5吨的重坦,在防护能力上完全不用担心。

其正面和侧面的装甲厚度基本上达到了75毫米,目前绝大部分的反坦克炮都无法击穿它的装甲,更何况是在古国了。

姜华都想不出他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击毁这辆装甲怪兽。

这个重型坦克营装备KV-1重型坦克39辆。

除了营部的3辆之外,每个连装备12辆,共计三个连。

中型坦克营则是采用四连制,每个连装备坦克四号d型坦克22辆,再加上营部的4辆坦克,共计装备四号d型坦克92辆。

这样独立机步旅的两个坦克营就装备有中\/重型坦克131辆。

这还没有加上装甲侦察连的22辆四号d型坦克。

整个旅装备坦克数量高达153辆。

机械化步兵营主要装备的则是作为半履带车的多功能步兵战车,这玩意也是纯正的红警单位。

由于科技限制的原因,所以导致红警装备也不能超出限制太多。

而当时由于并没有成熟的履带式步兵战车技术。

所以基地的这辆多功能步兵战车也是一辆以251以及m3为蓝本进行了重新设计的。

性能相比起来都是大差不差,并没有先进很多。

在姜华看来就是属于能用,至于好不好用要用过才知道。

多功能步兵战车一代作为半履带车辆,变种也是很多的。

有装甲运兵型、指挥型、侦察型、工程车、反坦克车、救护车、炮兵侦察车、有线通信车、高射炮车、声测车等等。

三个机步营主要以各种型号的多功能步兵战车为主。

至于自行火炮营所装备的火炮则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自行火炮GpF 194型自行加农炮。

这玩意也是高卢鸡在17年就搞出来的怪物,把一门舰炮装在了一辆霍尔特拖拉机上。

从外表上来这一辆自行火炮已经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而且移动速度非常慢,最大前进速度10公里每小时,平均时速8公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也就比人走路的速度快一些,其实根本就无法跟随机械化部队作战。

虽然说它的速度慢,可是它的口径大,射程远。

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0公里,再加上194毫米的口径,一炮下去就能覆盖一大片的阵地。

所以姜华给这个炮兵营装备了12辆。

只有等基地升级之后,才能更换更加先进的自行火炮乃至自行火箭炮。

所以这玩意就是一个过渡型号而已,也用不了多久的时间。

现在将就着用就行了。

这样编制下来,整个独立机步旅总兵力7000多人。

装备各型坦克153辆,多功能半履带式步兵战车217辆,其余各型车辆396辆。

这放在北热省就是一支无敌的突击力量,也是这次姜华对付汤联军发起反击的主力。

或许还能在北热省这片土地上试验一下闪电战的威力呢。

战争的气氛再次弥漫在了北热省的上空,这一点身为塞北军少帅的江景瑞也深有所感。

因为不管是红警军团侦察的情报显示还是塞北军自己的情报渠道显示,都说明付汤联军发起进攻在即。

而姜华这边则是继续按兵不动,每天都有至少一到两个团的部队完成组建奔赴前线。

时间拖得越久,对于他来说就越有利。

虽然是按兵不动,不过身为前线指挥的蒋天明也制定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根据付汤联军现有的兵力部署不难判断出他们这次是准备从三个方向对他们发起进攻。

不过真正的主攻只有一路,那就是位于赤山和承北市中间的宁城县,这里也是汇聚付汤联军兵力最多的一路。

根据目前空中侦察的情报显示,至少已经发现了四支万人级别以上的部队。

这也就说明这一路汇聚的兵力绝对是超过了5万人。

而且这一路的部队还在不断的汇聚增加。

至于在围场县和凌河县方向的联军,主要还是佯攻,

毕竟这两个方向的交通道路情况有些糟糕,并不适合大规模部队的展开。

所以蒋天明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赤山县的防务上。

西侧的西林县,交给了还在组建当中的第四步兵师

东侧的建平、营州两县则是都交给第二步兵师。

一旦反击战打响的话,位于西林县的第四师部分兵力将会直接南下,拿下围场、隆化两县。

位于赤山的第一师负责拿下宁城县。

位于建平和营州的第二师负责拿下凌南、凌河、柳城三县。

这样三个师就从三个方向对承北市形成了钳形攻势。

在三个师的进攻下,就算付汤联军有着十几二十万的兵力,都无法改变他们失败的结局。

因为他们的兵力优势在绝对凶猛的火力面前完全发挥不出作用。

整个红警军团三个师他可都是武装到了牙齿,比起鹰酱都还要豪华,他们拿什么挡。

战事即将爆发,由于现在部队即将拥有四个师的规模,所以目前的指挥机构已经无法满足。

所以姜华成立了红警军团的第一军,由庄华担任第一军军长一职,蒋天明担任副军长一职,原一师参谋长赵奇担任军参谋长一职。

他们三人也构成了如今红警第一军的三驾马车。

不过由于庄华还兼任着军管政府一职,所以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后方。

前线的指挥由身为副军长的蒋天明全权指挥。

相较于蒋天明这边的排兵布阵,付汤联军这边则是显得有些乱哄哄的。

临战在即,双方还在为联军指挥部的指挥权而争得头破血流。

按照汤明顺的说法,此战他们北热军出兵3个师2个旅5万人,北热省还是他们的主场。

所以这个联军指挥官理应落到他的身上。

由他来担任总指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作为付长青麾下第一战将的池海风深知这个汤明顺是怎样的一个草包。

如果把指挥权交给他的话,对于他们晋原军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所以他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

他们晋原军此次出兵十万余人,不仅在北热省有八万多大军,还在雁北省安排了一个师作为佯攻部队,进攻姜华的侧翼。

他们的兵力是北热军的两倍,这个指挥权自然应该归他。

兵力还在汇聚,可是指挥权的归属依旧还悬而未定。

最终作为首相特使的杨开泰不得不出面。

如果再这么吵下去,恐怕还没等打姜华,两边就先打起来了。

同时也让杨开泰感觉到深深的心累。

这个汤明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脑子里只有争权夺利。

也难怪北热军拥有兵力优势,却依旧拿那些割据的小军阀没办法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更何况汤明顺还是北热军的副司令。

在杨开泰的斡旋之下,双方虽然争吵的依旧激烈,但比起之前要克制不少。

可是杨开泰的面子也不足以让双方放弃指挥权。

所以无奈之下杨开泰提出了一个建议。

由北热军负责围场、凌河侧翼的进攻,同时掩护位于宁城中路的晋原军,防止被姜华所部偷袭。

晋原军兵力雄厚,实力也是最强的,所以由他们担任中路的主攻,从宁城直插赤山,捣其黄龙。

这个建议直中汤明顺的下怀。

让晋原军和姜华血拼,他们在后面跟着摘桃子就行了。

到时候晋原军和姜华拼个你死我活,自己不仅没有什么损失,还能收复整个北热省,何乐而不为呢。

汤明顺的算盘打得很响,但也很蠢。

晋原军把自己的家底都带过来了,难道是为了他们汤家打仗不成?

付长青的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拿下北热省中北部区域,同时消灭姜华这个威胁。

然后再慢慢蚕食汤家的地盘和兵力,最终将北热省也收入麾下。

不然的话,他难道会被杨开泰一顿忽悠就把家底都掏出来?

对于这一点杨开泰也心知肚明,但只是不点出来而已。

也就只有汤明顺这个蠢货还沾沾自喜的蒙在鼓里。

双方虽然各自为战,但汤明顺还在不断的拖后腿。

北热军行动缓慢,迟迟不到位,所以进攻的时间一拖再拖,直接拖出了十三天的时间。

这也为姜华暴兵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在作者说里有一张自己画的大致作战图,可以看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