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 第175章 古国工业发展的缩影,军情总局在行动

上京,太液池!

清晨时分,姜华在太液池当中开始了新一天的晨跑。

虽然他已经服用过了基因强化剂,里面的活性基因一直都在改造他的身体,让他的身体变得极为健康。

但每天坚持锻炼也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只要不是太忙的情况下,他每天都会围绕着太液池跑上一圈。

“委员长好!”

两名路过的女性工作人员各自推着一辆自行车在内部公路上边说边笑的走着。

当看到小跑过来的姜华时,两人连忙收敛了笑容,停下来向他打了一声招呼,脸色很是严肃。

姜华听到声音后看了一眼,目光顿时就在两人的自行车上顿住了。

“你们是哪个部门的?”

两女中扎着两根大马尾的女生回答道:“委员长,我们是行政院办公厅行政局的。”

此时两个女生的心中都很是紧张,这一点从她们紧握着车把的手势就能够看得出来。

行政院办公厅行政局就是负责整个行政院后勤工作的部门。

姜华点了点头,随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指着她们推着的自行车问道:“这自行车很新啊?还是飞鹰牌的,多少钱?”

姜华之所以停下来,就是看到这两辆崭新的自行车。

在这个年代自行车也算得上是中高端的商品了,特别是国外进口的自行车,价格非常昂贵。

哪怕是国内厂自行生产的价格也很贵。

因为国内厂基本上都是组装厂,像是作为核心零件的齿轮、牙盘等都需要进口。

在之前一般的自行车都需要上百块大洋。

而且还有所谓的车船税之类的,每年需要缴纳一块大洋。

所以这玩意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消费得起的。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骑自行车的,就说明这个人的家庭环境很好。

不过随着复兴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建设已经开始,齿轮、车盘等核心零部件自产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看着两女推着的自行车,姜华一眼就看出是位于沈洲的飞鹰厂生产的飞鹰牌自行车。

而成立这个厂的并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塞北军少帅江景瑞。

在成立飞鹰自行车厂的时候,姜华就告诉了江景瑞,国产的自行车一定要做到物美价廉,最好能够让普通百姓都能够骑得起。

这样不仅是造福于民,同时还能够扩张下沉市场的规模,让蛋糕变得更大。

也正是如此,姜华才对这个厂有所关注。

面对姜华的一连串问题,两女对视了一眼,双马尾女生脸上洋溢着笑容,像是和姜华展示自己的宝贝一般道:“委员长也知道飞鹰牌啊,我们两个还是7天前去车行定的,昨天下午下班后才去提的车。

我们两个买的车都是一样的,只要12块大洋,花了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呢。”

“12块大洋啊.....不错,我继续跑步了,你们上班去吧。”

12块大洋相较于之前的上百乃至数百大洋来说,价格已经降低很多了。

已经算是普通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了。

按照目前复兴政府设定的地区最低工资执行标准计算的话,基本上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就能够消费的起。

12块大洋就是最低工资执行标准了。

一般情况下像是上京、津门、沈洲、承北等工业规模更大一些的城市,工作机会也多,所以工资相对而言也要更高一些。

基本上一名普通的工人收入都有20块大洋上下。

如果拥有着一定技术难度的岗位,三四十大洋也是很正常的。

就拿一个工厂来说,拥有着技术的老师傅工资基本上都是30块大洋往上。

如果你给不到这个价格,基本上都招不到人。

因为有技术的老师傅根本就不缺工作。

像是政府工作人员的话,工资其实就和普通工人差不了太多。

级别最低的一般也就是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12块大洋上下。

12块也是上京的最低工资标准了,每个地区执行的标准都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而定的。

飞鹰牌自行车其实就是目前古国工业品的一个缩影罢了。

随着基础工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很多只能进口的洋品牌都能够逐步实现国产。

而且国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物美价廉。

像是飞鹰牌的这款自行车就是代表之一。

还有就是国内现在卖的很火的鹦鹉牌收音机亦是如此。

在这些领域当中,大宋投资集团也算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也正是有着大宋投资集团雄厚资金的兜底,很多领域都已经开始百花齐放,敢于和‘高贵’的洋品牌争锋了。

水泥、火柴、汽水、香烟、日化等等皆是如此。

虽然在很多中高端工业品上还无法和国外品牌抗衡。

像是摩托车、汽车、飞机、商船等,但饭要一口一口吃。

目前古国的钢铁工业都才刚刚起步,国内极度缺乏钢铁。

所以等钢铁工业规模完成起步之后,这些中高端工业领域肯定也会跟上的。

毕竟在工业发展上,古国可是并不缺技术、也不缺乏先进的设备,只是缺乏足够的发展时间而已。

随着工业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基础工业领域逐步完善之后,古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甚至在十年内赶上花旗国都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红警基地的中立建筑:工业母机加上红警工程师的组合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也是姜华的底气所在。

红警工程师目前已经深入到了古国的各行各业。

基本上一些中大型的工厂当中都有工程师入驻,帮助这些工厂解决技术问题。

还有就是众多的科研院所、中小学及高校、政府机构等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工程师的身影。

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为古国培养大量的人才。

等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发展能慢才怪。

当姜华跑步回到了办公室的时候,军情总局局长郑耀先已经等待他一些时间了。

当进入到办公室之后,郑耀先关上了大门,来到桌前将一份绝密文件递给了姜华。

“委员长,高丽半岛那边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当听到郑耀先的话之后,姜华当即来了兴趣。

“哦?已经开始了?”

高丽半岛和塞北三省太近了,而塞北三省都是重要的工业省和农业省,又在扶桑人的手中。

这对塞北三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所以高丽半岛必须要掌控在古国的手中。

不过却不能和西方一样,强制让高丽半岛成为古国的殖民地,这种手段太低端了一点。

而姜华玩的都是比较高端的一些的殖民手段。

这也是姜华在原时空学习到的一些西方新殖民手段。

通过这些新殖民体系的手段加上红警基地,就能够在暗中完全掌控这个国家。

这远比现有的殖民手段要高端得多,隐蔽得多。

这些被殖民国在被殖民的时候,还会对复兴军感恩戴德。

不论是高丽半岛亦或者是古国周边的国家,自古以来都是属于古国的附属国和藩属国。

不过之前的古国对于这些附属国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掌控力。

而且并不会给古国带来太大的利益。

所以姜华决定改变这个局面。

而这次的行动就是一次试水。

只要这次的行动能够取得较大成功的话,就可以进行复刻了。

高丽半岛汉城是扶桑总督府所在,也是控制整个半岛的中枢核心。

现任总督是福田彻介陆军大将。

上一任总督鸠山真也大将已经回国在预备役待着了。

一名少佐军官进入了福田彻介陆军大将的办公室。

“总督阁下,南边的独立军已经渗透到了汉城周边的村镇,我们的情报人员在汉城南边的一个小镇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高丽独立军是最近几个月在南部山区当中活跃度非常高的一股叛军。

他们打着驱逐倭寇,恢复高丽半岛自由的旗号,在整个高丽半岛都闯下了一定的名头。

扶桑驻军这边也一直都没有停下对这支叛军的围剿。

但这支叛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战斗力还不弱,就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无论怎么围剿,都消灭不了他们。

在这支叛军的身上,福田彻介大将其实看到了复兴军的身影。

因为这支叛军的武器装备就和复兴军有着莫大的关系。

比如他们就在战场上缴获到了G43半自动步枪。

这就是复兴军之前的制式步枪之一。

所以福田彻介大将也断定这支叛军就是复兴军在背后扶持的。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支高丽独立军就是军情总局的手笔,也是此次行动的核心。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打击扶桑军,在整个高丽半岛上获得巨大的声望。

这样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

等他们取得巨大声望的时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众的意愿。

时机成熟之后,他们就可以邀请复兴军进入半岛作战,帮助他们驱逐倭寇,恢复家园。

这样复兴军就可以高举着正义的旗帜,顺理成章进入半岛作战,帮助他们驱逐倭寇,同时扶持傀儡势力当政。

然后就是驻军、经济渗透等各种手段齐上,再加上‘傀儡’的支持,完成对于整个高丽半岛的掌控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