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 第143章 见证北疆朝廷成为历史的一刻

“娘希匹!

他姜华用武力收复租界,舆论就开始倒逼我们收复租界了?”

当南盟总统吴治昌在收到来自各界的收复租界的请求书之时,就感觉到了脑袋一个头两个大。

难道他想看到租界还在古国的土地上存在吗?

南盟背后的崛起一直都有约翰国、花旗国、高卢国的影子,甚至可以说这三大列强就是南盟崛起的主要推手,也是他们推出在前台的利益代言人。

所以复兴政府这边可以收复租界,但他们这边不行。

作为对手吴治昌也不得不佩服姜华,武力收复租界就已经很厉害了,还敢把约翰、高卢、意国这三大顶尖列强往死里得罪。

虽然这一波舆论弄的他很难受,但他知道接下来复兴军可能会更加的难受。

因为他们将会面对这些列强的猛烈报复。

这对于他来说反而是有利的。

所以在面对这波舆论的时候,整个南盟选择了装死。

用不了多久这一波舆论就会平息下来。

而这个时候,另外一则轰动性的消息以迅雷之势传遍全国,直接盖过了这一波舆论。

壬申年6月9号清晨时分。

上京城,紫禁皇城!

一个大早,午门外的街道上就已经站满了民众,足足有着数万人之多。

除了这些民众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媒体记者。

基本上国内外着名的媒体记者全都到齐了。

他们之所以汇聚在这里,就是因为今天他们将会见证历史性的一刻。

见证北疆朝廷陨落的那一刻。

“嘎吱......”

当时间来到了上京时间8点整的时候,午门大门开始缓慢打开。

随即一队复兴军士兵从午门内队列整齐的小跑了出来,并在桥上两侧笔直站立。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午门当中。

不多时便见到一名装饰华丽的妇人牵着一个不过才七八岁的孩子从午门当中走了出来。

在这两人的身后还跟随着浩浩荡荡上百人。

这名装饰华丽,面容俊秀的妇人正是北疆朝廷最后一任太后。

这个七八岁的小孩也正是北疆朝廷最后一任皇帝——道仪。

七八岁正是年纪懵懂的时候。

这个道仪小皇帝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要面对什么。

“咔嚓咔嚓......”

镁光灯闪烁成了一片,这一幕也被拍下,成为历史的重要一幕。

一直到这些人被押着送上车之后,人群才开始散去。

不过这一幕对于现场观看的百姓来说震撼还是非常大的。

这可是以前的太后和皇帝啊。

是高高在上,他们见都见不到的统治者。

而现在则是已经成为了复兴军的阶下囚。

次日这历史性的一刻就逐渐刊登在了国内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当中。

当即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所有人都明白,北疆朝廷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

而复兴政府这边又发了一份全国通电。

在通电上直接宣布了对于北疆朝廷皇室及勋贵处置办法。

同时在通电上宣布将来紫禁皇城将会被开发为一个景点,供世人参观。

通电上的内容还是非常劲爆的。

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统治阶层,接下来将会被押送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当中进行劳动改造,时间为十年。

十年后只要是通过劳动改造的人员都将会被释放。

其次就是开放紫禁皇城这个决定。

紫禁皇城作为两朝都城,统治这片土地四五百年的时间。

一直以来都是皇权的象征。

现在复兴政府决定对外开放紫禁皇城,这也标志着皇权时代和封建时代彻底成为历史。

姜华走在空空荡荡的皇城当中,看着这些充满了岁月气息的古建筑,感叹道:“当皇帝还真是舒服啊,如此豪华的宫殿群都属于他一个人的,成千上万人专门为他一个人服务。”

跟随在旁边的褚安世闻言轻笑了一声说道:“其实委员长也可以选择当皇帝的,我想复兴军上下都会非常支持。”

姜华当即摆了摆手。

“算了吧,当皇帝太累了,我当不了。

再说了,我现在和皇帝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只不过就是差了一个名号罢了。”

事实也是如此。

整个复兴军都是姜华一个人说了算。

只要他下达命令,没有人不会遵从。

而在原时空历史上的老袁则不一样了。

他之所以着急称帝,和当时北洋那些将军不听话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当时的北洋不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他才需要皇帝这个招牌来重新掌控北洋军,还和他儿子忽悠他也有一定关系。

姜华位置稳固,根本也就不需要皇帝这块招牌。

褚安世笑了笑,不再说话。

他也清楚刚才只是姜华的一句感慨而已。

一行人走了一会后,来到了太和殿当中。

看着大殿上的龙椅,姜华问道:“从这些皇亲贵族当中收缴上来的财物都统计好了吗?”

褚安世摇了摇头。

“数目太过庞大而且繁杂,想要完全统计清楚恐怕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那些容易统计的金银珠宝倒是能够估出一个大概的数字了。”

整个北疆朝廷的皇亲贵族涉及人员达到了十万人之巨。

他们的财富汇聚的数量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庞大。

这也关乎到了接下来的计划,所以姜华异常关切的问道:“多少?”

“如果全都换成现在我们所用的大洋,数量至少在12亿以上。”

这下姜华倒真有些惊讶了

“怎么十几万人才这么点?”

他以为怎么也有个二十亿往上呢,结果大洋外加金银才12亿?

看到并不满足的姜华,褚安世解释道:“因为北疆的皇亲贵族挥霍无度,很多财产都被他们挥霍掉了。

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固定资产,倒是有20个亿。”

12亿的收缴,再加上租界的收缴以及7600万英镑的外汇。

让姜华有一种一夜暴富的恍惚感。

这也意味着现在他们手中有着价值超过30个亿大洋的金银了。

“很好,那么接下来大基建计划就可以开始实施了,同时继续加大对于工业、农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不要怕花钱。

这些钱只有花出去才有价值,留在手里就是一堆死物而已。”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金钱的价值就在于流通,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利益,放起来的话就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死物而已。

所以才有了大基建计划的诞生。

这个大基建计划指的就是针对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其中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桥梁、水利、港口以及新型交通方式的机场等。

也是因为这个大基建计划诞生了一批和基建方面息息相关的公有制企业。

大宋投资集团成为了这些公有制基建企业的重要股东。

比如大隋基建集团、复兴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就是这个大隋基建集团了。

就是在原先的工程兵建设部队的基础上成立的。

这也意味着工程兵师这个短暂的兵种已经成为历史。

这个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的公路、桥梁以及部分铁路新建、翻修、拓宽等合同。

而复兴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则是承担大部分铁路新建以及翻新的工作。

他们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复线铁路的建设工作。

现在古国大部分的铁路基本上都是单线,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铁路的运输效率和能力。

因为是单线铁路,在火车运转数量规模不大的时候影响还不是特别大。

但随着线路一多,在这条线路上跑的火车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

那么大部分的时间都会浪费在火车的调度上。

比如前方有一列火车相对而行的话,那么另外一列火车就只能待在火车站当中不能动,等它过去了才能走。

而复线铁路的话就不一样了。

两条线路相对而行丝毫没有影响。

所以在现有铁路线上建造复线铁路势在必行。

同时所有省道、县道都将会进行拓宽加固处理。

而且所有的省道都将会铺设水泥。

当完成了所有省道的新建和改造之后,就将进行县县通计划,所有的县道都将进行连接,同时铺设水泥。

目前为止,随着水泥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所以省道和县道的建设成本都进一步的压低。

原先省道一公里的修建成本从一万大洋降低到了7400大洋,县道修建成本更是降低到了不到5000大洋。

其中成本最大的降幅就在水泥这玩意上面。

因为基建的原因,很多资金都涌入到了基建这个行业当中。

根据目前注册的水泥厂数量就有170多个了。

产量大了,价格也就随之下降,成本也自然随之下降。

而且这不只是体现在基建领域上,随着工业的崛起,在其他领域也有所体现。

这些资金的将会有大概十个亿左右的大洋将会用到这个大基建计划当中。

其余的资金则是分为工业建设专用资金、农业建设专用资金、教育专用资金以及其他资金。

这笔钱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内,相继有好消息从西洲以及花旗国传了过来。

首先就是古国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在汉斯、约翰、高卢、意国、花旗等主要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分公司或者是办事处。

同时磺胺类药已经相继通过各国的审批,允许进入到药品市场当中。

而磺胺类药也过程当中的临床试验中获得惊人的表现,从而进入了很多人的眼帘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