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书后,姐妹把我娘亲拐跑了 > 第377章 科举放榜

穿书后,姐妹把我娘亲拐跑了 第377章 科举放榜

作者:时月笛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01 21:54:03

何元瑶已经老老实实地去苏语冰那里报到了,第一天还觉得有些别扭,第二天就完全适应了,她甚至觉得苏语冰还挺有意思的。

温知渺太忙了,根本没有空管她。

师挽月也很忙,虽说科考的成绩还是没有出来,但是一些本身就有名气的人,依然有很高的关注度。

对于组建东宫的人选,温知渺自己有一些大概的人选,但她心里的这些人都是已经在朝野之中的了,一些是往年科举之中一些出彩但是没有得到重用的,一些是朝野中有些名气的。

但是从现有的人员之中挑选人进入东宫,一来要对方愿意,二来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总不能把人直接调走。

因为太麻烦了,所以之前温知渺才拖拖拉拉的不想做,现在确实真的不得不做了。

得到北戎出兵的消息,温知渺将许多将领甚至温融雪都叫过去了,拉着他们商议着如何对付北戎之事。

有个大概的方略之后才好去具体指派人手。

温知渺知道自己对于战事不过是纸上谈兵,所以,她没有自己一言堂,虚心听取了其他人的建议。

花了三天的时间温知渺有了大概的方向和合适的人选。

北戎梵王不会亲自出兵,温知渺自然也不能亲自去,她选择相信她天启的将士们。

除了原本进攻东澜的那些军队,温知渺加派了两支军队过去。

其中一支便是由栾雪枫领军,还有一支是自西北调去的一部分红缨军,由姬青槐的女儿姬梧桐领军。

温知渺给北方的命令依旧是过年之前拿下东澜。

当然也明令禁止了屠杀普通百姓,凡发现恶意屠杀普通百姓者,斩之。

最初被东澜占领的与天启交界之处的几座城池的百姓,并没有像东澜和北戎预料的那么不满。

什么还有百姓在欢迎天启大军的进入。

东澜王室也是烂透了,整个东澜的上层都已经是腐朽不堪的了,边境百姓过得并不好,赋税严重不说,留在百姓手里的土地也越来越少,在与天启开战之前更是大肆征兵,不满十五岁的少年都要去军营。

强行给女子进行婚配,适龄未婚,有可能会被官府直接安排给大龄未娶的男子。

但上层贵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都有好几房妾室,遇到貌美的女子,一言不合就强抢。

民怨不可谓不深重。

天启大军进入之时,有些城池的百姓真的是在欢迎。

毕竟临近天启,很多东澜的百姓也知道天启百姓过的生活是怎样的,很早之前就有不少人偷偷摸摸地进入天启定居。

当地百姓有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为人和善,也都能接纳。

温知渺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更是让监察院的人在东澜境内散播这些消息,又顺便传播了一下若是东澜成为北戎的附属国,那么百姓将会变得更苦。

天启虽然也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地方,但天启的帝王至少会让百姓有一口饭吃。

再加上温知渺的确有下令占领了城池之后,给那些百姓发放赈济物资。

东西不算多,但起码能御寒能果腹,已经足够了。

如此一来那些东澜的文人不管如何愤怒都没有多少百姓搭理。

说的再大义凛然对普通人来说也不如冬日里的一口热饭。

战事还在继续,栾雪枫成功阻拦了北戎大军。

不算是所有的事都在温知渺的预料之中,但十天以来基本没有什么特别超乎想象的事。

温知渺这几日也和吏部的人一同将她要的人都选了出来。

东宫的体系大多还是沿用了前朝的体系,稍微做了一下调整。

如今只差今年参加科举的一些人,温知渺还没有考察呢。

这短短十日,温知渺几乎每天都是到凌晨才睡,每天的事务都堆得满满的。

师挽月也只和她一起吃了三次饭。

眼看着到了公布文武科举考试成绩的时候。

一大早的早朝之上群臣就得到了两份名单。

那两份名单是早就已经给苏卿珞和师观潮看过的,苏卿珞和师观潮也认真讨论过那名单。

今年文试的新科状元是个之前毫无名声的人,苏卿珞和师观潮还特意看过她之前的文章成绩不差,但也不算是很好很惹眼的那种,是完完全全就是麻衣出身,祖上从未有过什么富贵人家。

据调查她也没有什么寒窗苦读,连识字都是在当地学堂的窗外偷学的。

今年三十五岁,二十岁那年参加了乡试,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考上了。

而后便依旧是一边在家里干农活一边读书。

每次参加科举的钱也都是自己攒下来的,一边读书也没耽误家里的活。

她的文章和许多世家子弟空虚浮华的文章很不一样,辞藻也并不华丽,但是真真切切地说了许多问题,而且逻辑严谨。

是苏卿珞乃至朝堂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真正的底层。

这文章几乎是一出现在阅卷官员的面前就让一半阅卷者眼前一亮。

九昭看到的时候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通过了,并且给了极高的评价。

另外一些评价不高的,大多都是说文采不够。

可为官靠文采,每年科举都有许许多多的文采斐然者落榜便是如此。

空有文采是没有用的。

苏卿珞和云舟是一起看了那些送上来的文章,云舟看到的第一眼便说了一句:“当为状元。”

她自认自己都写不出这样的策论。

针砭时弊敢说敢写,是为天下学子之楷模。

师挽月进宫之时也是这么觉得的,于是这个没有任何背景,纯靠种地出身的人成了此次科举的第一名。

很多人看到那个名字都觉得陌生,因为真的完完全全没有听说过。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即便不是名门大族出身,如果在之前的一次次考试之中成绩不错,在进入云京之后,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一些关注。

毕竟好的成绩不可能一下子就有了,能得状元的人,在过往的考试之中也不会差。

往年的状元都是从这些会被人关注到的人之中出来的。

可今年这位,真的是查无此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