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狄仁杰之玄案 > 狄仁杰之玄案(94)

狄仁杰之玄案 狄仁杰之玄案(94)

作者:墨剑飘香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4 22:02:06

在盛唐时期,长安城内流传着许多神秘的故事,其中一些更是引人入胜,令人神往。在这个繁华似锦的城市背后,常常隐藏着未解的悬案和复杂的人性。在这一次,狄仁杰和他的得力助手元芳,再次踏入了一桩装神弄鬼的案件。

天色微亮,晨曦透过窗帘洒入狄仁杰的书房。狄仁杰正在细读一卷书卷,突然,门外传来的急促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元芳轻声敲门而入,面色凝重。

“公子,长安城西北角的青云寺发生了一起命案,受害者是寺内的一名尼姑。”

“尼姑?”狄仁杰抬头,目光深邃,“她的名字和身份可否查清?”

“受害者名叫慧清,年约二十有三,曾因美貌而闻名于寺中,皮肤如雪,五官娇艳,香气袭人。”元芳回答道,神色间透着几分惋惜,“但她的身世却曾备受争议。”

“为何?”狄仁杰心中涌起一丝疑惑,他关切地问道。“这位尼姑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元芳缓缓道来:“据说,慧清的父亲原是朝中权贵,但因贪污被杀,母亲则出家为尼,留下她独自生活。慧清自幼聪慧,但命运多舛,常常被人指指点点。”

狄仁杰听罢,恍如看到一幅悲惨的画卷,一个本应享受温暖和幸福的女子,却因世道艰险而饱受折磨。他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书卷,最终说道:“此案必得细查,待我整理思路,立刻前往青云寺。”

两人迅速整理装备,向青云寺出发。入寺后,四周青松苍翠,安宁却透着一丝异样,涓涓流水声潺潺而来,却难掩杀气的氛围。寺内的僧众虽少,然而大家心绪不宁,三三两两低声窃窃私语。

他们走到慧清的房间,发现房门紧闭,推开后,目之所及,方桌上满是零乱的衣物和物品。慧清的尸身则倚靠在床上,嘴角流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仿佛临死前见到了什么让她放下的事情。

“这是什么怪异之处,慧清为何会视死如归?”元芳走到床边,满脸困惑,视线在死者身边游走,最后停留在她的手腕上,发现一丝红痕,如同锁链旁遗留的印记。

狄仁杰仔细打量,脑中开始推演:“此乃他人所为,不可能是自杀。然而她的微笑又透露着平静,或许她早已看透了死亡,亦或她何以沉迷于世间之一种情感。”

“公子想到了什么?”元芳以求知的眼神盯着狄仁杰,似乎他已捕捉到了一丝线索。

“无论是为了情感,还是解脱,谋杀的动机不外乎仇恨与怨恨。”狄仁杰思索间忽然目光一闪,推测道,“我们必须调查她的生前交情,细查她在寺内的人际关系。”

此时,他们叫来了青云寺的住持,住持道:“慧清与几名尼姑关系较好,其中有一位叫妙春,昨日还曾与她一起修行,待她归来时却嘱咐我不可打扰,这让我觉得十分奇怪。”

“妙春?”元芳低声重复,语气透着不安,“我们能否见到她?”

“她正在后山打理花草,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叫她。”住持应声离去,留下狄仁杰与元芳两人继续探讨。

片刻后,妙春匆匆赶来,面容憔悴,神情恍惚,像是未曾睡好。她穿着一身素衣,露出纤细的手腕,相较于慧清的美貌,似乎更加朴素无华。她见到狄仁杰,忍不住流下泪来,困惑与悲伤交织。

“慧清…她怎么会死呢?她是那么善良的人…” 妙春的声音微弱,仿佛连这句话都难以说出口。

“观你神态,似有疑虑。”狄仁杰沉声问道,“此案之中你可知或见到什么异常之事?”

妙春摇头,几度啜泣,直到狄仁杰的目光如炬般注视,她才缓缓说道:“其实…近来寺内常有诡异之事,夜里听见有人哭泣,偶尔也会传来低沉的低语,我曾想着是不是有人故意作怪,却又无从查起。”

元芳闻言,心中一动,忽然问道:“那你有没有见过任何可疑之人?”

“我…曾在夜里看到一个黑影,在寺外徘徊,像是在暗中注视着我们。”妙春打了个寒颤,脸色煞白,“但我无法看清他的真面目,那几日我一直忐忑不安,总觉得此事并非偶然。”

狄仁杰向前一步,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妙春:“你可将其形状与气息作描绘?”

“黑影很高,似乎武艺高强,行走之时悄无声息,气息带着一丝阴寒。”妙春几欲畏惧,低下了头。

“感谢你所说,我知晓该如何查访此事,务必细心照顾自己。”狄仁杰安抚道。而在他心里,却已经开始针对这些线索进行推演。

随后,狄仁杰与元芳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他们沿着妙春所说的位置,开始了对青云寺周边的搜查。青云寺外是一片幽静的竹林,翠鸟时隐时现,然而狄仁杰的心情却如潮水般沉重。

经过一番寻找,他们终于在竹林深处发现了一个隐秘的草屋,周围杂草丛生,显得十分逼仄。狄仁杰细心勘查四周,发现草屋的墙壁上光滑如新,似乎近来有人在此停留。

“公子,小心!”元芳警觉道,随着他的话音,狄仁杰打开草屋的木门,里面竟是一片狼藉,药材散落一地,墙上挂着的几幅画像映入眼帘,上面赫然是慧清与一些尼姑的合影。

“这原是个藏匿之地。”狄仁杰心中一惊,扭头问道,“探听到的那些黑影是否与这个地方有关?”

此时,元芳发现角落里放着一个黑色斗篷,虽看似寻常,却隐隐散发出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他将斗篷小心翼翼拿起,沉声道:“若真是如此,需请住持前来确认。”

不久,青云寺的住持赶来,对着斗篷若有所思:“此斗篷似乎是寺内兼职的一个游方僧人所用,他名为无缘,此人行踪不定,常年在外活动,近来数周不见踪影。”

“无缘?”狄仁杰心生疑虑,“他与慧清可有交情?”

“慧清在世时曾数次与其探讨佛法,但只知其名,不知其踪。”住持说道。

狄仁杰思索片刻,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这个无缘僧人的失踪和慧清的死去,定然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决定必须追查此人在世的缘由。

果不其然,在得知这一信息后,狄仁杰与元芳夜以继日地寻找无缘的踪迹。几日后,他们终于在一处偏僻的小镇上找到了他。

无缘身着一袭灰衣,面色如常,看上去与世无争,但狄仁杰的眼神深邃,直逼着他的内心。“无缘,聒噪于青云寺之事你可知晓?”

“在下无意插手家事纠纷,如何知晓道理。”无缘的态度冷淡,话语之间透着一丝波澜不惊。

“但在你离开之时,正是慧清的死去,难道你不觉得这有何内情?”狄仁杰见其脸色流露出一丝紧张,继续追问。

无缘忽然沉默,眼神四处扫视,似有顾忌。他最终开口:“慧清确实与我有过交流,但绝无仇怨,反而我深感她的命途难堪。她曾试图逃离寺院,可能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寻找生活?如此看来,慧清可能是无心中卷入了更深的漩涡。”元芳插嘴。

“不过…”无缘深吸一口气,“她并未见到过我,也并无想要害 her。数日前,她确曾询问我一件事情:如何才能读懂世人的情感,但我未能给予她明确的答案。”

“若是如此,慧清之死乍看像是冤屈,但实际上她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也许并简简单。”狄仁杰的心中开始设想出不同的可能性,似乎一扇新的大门正在慢慢开启。

几经周折,他们证实了无缘并非谋杀之人,相反,他似乎只是这个局中的棋子。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狄仁杰的心中渐渐浮现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猜测——此案件背后或许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是牵连千丝万缕的利益之争。

经过一系列详尽的调查,他们终于得知慧清在出家前曾经与一个富贵家族的公子有过来往。那个公子名叫李明,身世显赫,然却因情爱纠葛令慧清心灰意冷。案情经过曲折的推理后,公子李明难以释怀,竟然构建了一个针对慧清的扭曲计划。

但李明似乎并不打算大动干戈,那日他在寺内的出现并未被任何人察觉。而正因如此,最终的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他嫉妒慧清离开的决定,最终酿成了惨剧。

在揭开李明之真面貌后,狄仁杰与元芳迅速制定计划潜入李府。然而此时李府已临近狂潮,掩藏在阴影里的罪恶将愈演愈烈。

“我必需先行询问,公子你要如何行事?”元芳问。

“稳住心态,不过是连上三问即可。”狄仁杰姿态从容,内心却已张弦待发。到了李府后,狄仁杰观察四周,门口的侍卫都显得格外警惕。他沉着应对,问道:“贵府的李公子可在?”

“他正在书房内。”随侍口中回答,眼神微闪。

侍卫带着他们进入书房,狄仁杰素服而入,直视李明。李明一愣,举起手中的茶盏,他的脸上欣喜的神情很快被一层阴影覆盖。

“狄仁杰,你来此何意?”李明故作镇定,可眼中却闪烁着焦虑。

“本来只是无事而来,却因听闻关于慧清的事,特意来此晤谈。”狄仁杰缓步走近。

对面,李明顿时变了脸色,似乎欲言又止。狄仁杰直言:“我明白你们之间的情感波动,揪心的事不可再也拖延。”

李明一时语塞,最终低下头,似有挣扎之意:“我不想谈及往事,那种人和任何故事都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狄仁杰紧盯着他,声音冷冽:“但小心一点,你以为这是一个笑话,旁人却未必会觉得。”

随着对话的进行,李明尽管努力掩饰,却逐渐露出破绽。在狄仁杰的强大气场与严厉逼视之下,他愈发窘迫。

最后,事情真相大白于天下,李明因内心的嫉妒,聚残畏风,用尽手段,希望能通过恐吓的办法,让慧清永远留在他身边,却未曾想事情逆转、如梦幻一般,成为了永不能复返的遗憾。

真相揭开,李明被带走,而青云寺则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寂静。狄仁杰与元芳站在寺前,浑浓的松香沁入鼻尖。

“此案了却后,妾身常感世间众生苦乐皆如浮云,浮生未必能全奈何。”元芳唏嘘道。

“但愿此案件为世人敲响警钟,有所反思,我所追逐者非唯真相,还在于人心。”狄仁杰低语,眼中透出坚定的执念。

随着长安城重新归于平静,狄仁杰的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未来的路,一切的凶险与静谧似乎都与命运息息相关,他将继续守护这些年来的道义,弘扬正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