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快穿恶女人生,不做主角踏脚石 > 第134章 不做洛阳归京录中的踏脚石76

出了公主府,再过数十街,运粮的军队浩浩荡荡,黑压压如长龙。

阳光极盛,城墙上,九五之尊亲自相送。

“四月维夏,六月组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姜邵头戴十二珠冕冠,龙袍猎猎,声音郑重,对他们说:“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诸位受命于天,大义凛然。百万百姓,三十六城,待重拾。他日风调雨顺,早日归京!”

带着帝王最深的期望。

姜里一身素衫,眉眼矜贵清冷,微笑:“百尔所思,已其所往。”

姜邵深深看着姜里,对于这位同父异母的皇妹,他曾把她当成深宫中不足为道的棋子,她却用她的智慧向他证明,女子也可入朝堂。

时至今日,姜邵心中对姜里,亲情淡薄,敬重更多。不与帝王论情意,但那三分亲情,也已胜过世间他人。

“阿里,朕等你回来。”姜邵动了动唇,转头看向谢容渡。

谢容渡骑着马,整装待阵,眉目冷冽淡漠,在马背上,背脊劲挺,等着他们说完话,漫不经心对上姜邵的视线,嘴角扯了下。

“这么多次了,不必多说。”

俩人都习以为常,谢容渡多少次在塞北埋骨杀声开,得胜回朝见天子,姜邵时常觉得亏欠,默然片刻:“珍重。”

谢容渡手中握着缰绳,身后是浩浩荡荡的赈灾队伍,衣袍在风声中猎猎翻腾,停顿片刻,对帝王道,声音吹彻天地间。

“戎车既驾,四牧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回声响彻,久荡在天地。

一路风雨兼程,但见春雨贵如油,可目光所致,都是饿殍遍野,洪水泛滥。

举家赶往北方避难者,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在少数。

很多地方,都成了空城,越往北走,越让人心惊。

北方就算地方再大,一时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更何况——这些北迁的人,身上可能携带着最可怕的瘟疫!

姜里和谢容渡骑着马,轻装上阵,并没有跟赈灾粮的队伍一起出发,否则行路太慢,等到邺城,黄花菜都凉了。

但为了防止赈灾粮运输到地方,再一次不翼而飞,把皇朝变成笑话的意外,这一次的运输粮食,特意做了手脚,只等鱼儿咬钩。

因此姜里和谢容渡先行赶到了前面,相互对视一眼,看到眼底寒意。

他们一路经过了二十七个县城,当官的都听说公主要来,险些以为是来送死的。

一个半月后,邺城。

风沙走石,尘土四起。

邺城的县令在城外守候,胡子被风吹得凌乱,灰头土脸的眯着眼,遥望着远方浩荡队伍,握紧了官服袖子下的双手,心底泛起嘀咕。

这年头连皇室都敢来送死,也不怕有来无回。

你以为他不想跑吗!

但是洪灾瘟疫都是从邺城发源起来的,他要是敢跑,只怕下一秒就会被帝王通缉砍头,只能苦不堪言的留守邺城,提心吊胆跟瘟疫度日。

好在邺城,还有人才……

“怎么不见公主殿下?”待到队伍走进,邺城县令敞开大门迎接,结果傻眼了,四处张望,疑惑道。

前来的官兵持剑道:“殿下已入城!”

姜里没那么傻,一路上多少官员碍于她的身份,提前整顿好城内的事情,她看到的都是假象。

因此他们特意向邺城县令报错了时辰,先行乔装打扮,混进城内查看。

经过每一条街道,家家大门紧闭,荒凉萧索,几家粮店更是挂上了闭店的招牌,积灰已久。

难得见到几个人,都缩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咳嗽着,脸上脖子上,大片红疹,是瘟疫的症状。

这种瘟疫,只要有过皮肤接触就会传染,很多官员怕蔓延,只要抓到染病的人,直接拖出去活活烧死,残忍至极。

然而邺城别名,不夜城。

谢容渡把姜里拉远一些,视线扫过四周:“此地不宜久留,公主还是先行跟县令见面,找到安置的地方,再商议对策。”

“说了在外面,不要叫我公主。”姜里甩开折扇,“唤我阿里。”

谢容渡在赈灾一事上是节度使随行,执政大权在姜里手中。

“我既来,必要亲眼所见。”姜里快步往前走,一身月白素朴的衣裳,看了谢容渡一眼,嘴角微勾,意味不明。

“而且,我就喜欢送死。”

脚下,踩过落叶,嘎吱作响。

越往前走,看到行人的足迹越多,都行色匆匆涌入一个方向。

姜里拦住一个行人问:“大伯,你们这是要去哪?”

“你们不知道吗?!”大伯一把年纪,走路都颤颤巍巍,抬眼惊讶地看向他们,沙哑道,“邺城有好心人啊!在东城免费施粥!”

施粥?

姜里一顿,跟谢容渡混在人群中去看。

东城边,一家医药铺门口。

排满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个碗,面黄肌瘦,衣衫破旧,眼神迫切的看向最前方,吞咽口水的声音明显,跟他们方才所见的街道荒凉,简直相反。

差异的让人觉得违和。

姜里在人群中看去,望到那家医药铺外站着的人,一袭白裙,清冷温婉。

“大家都慢一点,谁都有份,不要抢,如果粥洒了,下次就再也没有了!”陆庭筠穿着一身麻布衣裳,擦掉额头的汗,晒黑了很多,扯着嗓子喊。

站在锅前,给人盛粥的人,正是苏和璧!

唯独不见林行致。

人人都缺粮食,为什么没有敢上前去抢?

苏和璧又是从哪里来的粮食?

他们在原地看了一会儿,又几乎将邺城走遍,这小地方实在不大,小半天就走遍了,怀揣着疑惑回到驿站。

苏和璧拿碗盛粥,对每一个灾民态度温柔和善,嘘寒问暖,视线怔松从远处收回目光,垂下睫毛,递给小孩子铜碗,柔声说:“小心点,别弄洒了。”

声音如黄鹂动听。

陆庭筠在旁边,并没有察觉到刚刚来了什么人,还在百忙中给苏和璧打下手,面上心满意足,仿佛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邺城县令已经等候多时,心里翻江倒海,看到姜里,赶忙笑着上前行礼寒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