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特种兵 > 第940章 三个方面

南宋特种兵 第940章 三个方面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8:15

对于钓鱼城之战,冷锋这是忽略了。

他对于自己那个时代的南宋历史了解的并不全面,也不知道他那个历史时空中,蒙古人对南宋进攻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发动对钓鱼城的战斗。

冷锋不是历史学家,他对这方面的知识只是略知一二,对于大他的历史走向是清楚的,但是其中发生的一些具体战事却不甚了解。

在冷锋的印象之中,对于襄阳之战是很清楚的。毕竟在后世的某部武侠名着之中,就是关于襄阳之战的详细描写。

不过这两个历史时空之中,有些是相同的,而有些是完全不同,就是冷锋也拿不准,到底会不会发生与后世历史重合的事件。

冷锋在建康府这一带的前线地区待了七天时间,这段时间他基本上都是在陪着黄诗诗转悠。

两人独处的时间多了,感觉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这还是冷锋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和一个女孩子相处这么久。当然,小蝶这丫头不算,毕竟他们两人的关系太过熟悉了。

而且在冷锋的认知之中,一直将小蝶当作是小妹妹来看待的。

但是和黄诗诗就一样,他们两人之前就有婚约,虽然中间经历了一次退婚事件。

那次退婚还是冷锋主动配合的,就算是黄家人有这层意思,双方之间也没有伤了和气。

其实在冷锋得知后,蒙古人真正的战略目标是钓鱼城的时候。他也就想到了蒙古人打的是什么算盘,毕竟蜀中号称天府之国。

虽然属于南方的偏远地区,但是那里对于南方朝廷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

由于蒙古人玩的这一手明修栈道,暗暗度陈仓的计划,将南方朝廷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和他们对峙的江南一带。

一旦钓鱼城的防线被他们攻破,蒙古人的大军,就可以很容易的从蜀手中地区直接插向南方朝廷的心脏。

蒙古人的这招战略意图,在冷锋和黄明礼理的面前并无什么秘密可言。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相信北方的义军也是如此,所以才会调集军队进行整合。毕竟北方的义军以往都是各自为战,就是少帅也没能将他们完全整合到一处。

现在趁此机会,正好可以一举两得,既整合了军队,又可以抓住机会南下。

冷锋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个机会。

只要钓鱼城那边能够挡住蒙古人的进攻,那么就可以将他们的主力拖在那里,其他地方就大有可为。

这个时候是针对蒙古人的绝佳良机,既然朝廷已经把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在此,何不趁此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反扑蒙古人的防线。

毕竟相对于防守来说,蒙古人比起南方朝廷要差了很多。

在蒙古人这边,虽然还有几十万军队,但是真正的精锐已经不足一半。

而反观朝廷这边,大部分的精锐全部汇聚于此。只要能够统一调动朝廷军队,那么打败对面的蒙古人绝对不成什么问题。

冷锋可不是战争小白,前世作为特种兵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过很多次。对于战机的把握,可以说是十分敏锐的。

在冷锋和黄明礼得知蒙古人攻打钓鱼城消息的第三天之后,黄明礼在听了冷锋的分析之后,也是深以为然,并且向朝廷提出了这个建议。

黄明礼虽然是朝廷派往前线督军的要员,但是在这里督军的又不是他一个人,而且统领朝廷兵马的也另有其人。

督军虽然有一定的特权,但是却无法指挥得动朝廷兵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督军其实就相当于朝廷派在前方监督那些将领,防止他们出现什么不听朝廷指令,或者做出危害朝廷的行为。

大多数的督军和前线的将领关系之间并不和睦,最多只是在这些前线将领举行军事会议或者商讨的时候,他们可以列席参加。

也可以对这些将领的决议提出质疑,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决定。

督军的主要职责,就是把自己的发现随时向朝廷汇报,以利于朝廷及时掌握前线军方的动态。

朝廷方面收到的前线消息,往往是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前线的各路将领,以及统帅的汇报。

第二个就是朝廷派往各个军区的督军。

还有一个就是朝廷自己安排的探子。

这三个战报必须综合起来统一分析,如果能够形成一致的话,那么就证明没有问题。

一旦意见不一致,这里边的参考意见也是有分先后的。采纳度最高的就是朝廷自己的探子的信息,其次是督军,最后才是前线将领。

总的来说,这是朝廷为了制衡各方所采用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为了防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意外发生。

这样一来,虽然可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力,但是也同样无形当中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灵活机动性。

对于这种弊端,很多人都能够看清楚,但是却无法改变什么。

其实冷锋在和黄明礼分析这事的时候就知道,在这种制度之下,朝廷的军队不可能抓住这种战机对蒙古人发动攻击。

但是他却建议黄明礼上书朝廷,就是为了想看看朝廷在这方面的反应。

并且看看前方的这些将领,到底有多少人是有胆有识的。

毕竟朝廷数十万大军囤积在这里,每天的消耗也不小。如果能靠着这一战收到成果,那么就可以缓解蒙古人大军南下的威胁。

不过可惜的是,当黄明礼和这些军方将领沟通过后,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和他一同上书。

这让冷锋再次看清了,朝廷之中不仅仅是文官畏战,就是大多数的将领也是如此。

如果朝廷的统帅能够抓住战机的话,那么蒙古人这边的阵型肯定会受到冲击,甚至不敌朝廷军队。

蒙古人的战略计划会受到影响,甚至是钓鱼城的危机也就会被化解。

用孙子兵法来说,这就是一种反向的围魏救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