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特种兵 > 第1317章 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

南宋特种兵 第1317章 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8:15

也正是因为这番表现,才会让朝廷对冷锋放心。

毕竟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如果能够坐拥几万精锐士兵,那么朝廷怎么都不会放心的。

如果这些人,平时都是用来干活的,只有少部分人是武装人员。即使这些武装人员的战斗力再强大,也对于朝廷也没有什么威胁。

要不然的话,这次杨显赫让人和冷家的护卫队比武的事情,就算是冷家这边胜出了,朝廷也没有怎么在意。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冷锋让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洪山庄真正的战斗力,一旦暴露出来,绝对会让整个天下震惊。

诸葛隆中到底不是愧是一个奇才,他在整个军队的建设之中,对于大局和把握是无人能及的。

就是冷锋这样一个穿越者,在这方面都不如他。

不过诸葛隆中在其他的地方,比起冷锋来说有所不如。比如说具体到军队的训练,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

其他什么事情,冷锋都可以交给别人去做,但是对于军队这一块,是他用心最多的地方。

毕竟作为一位穿越者,他是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对于一个势力来说,只有将武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够保证核心地位不受影响。

这是后世千百年来斗争经验的总结,手里没有刀枪,也就没有话语权。

总之,洪山庄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问题,那都是来自于外界的。

洪山庄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洪山庄内部的事,还涉及到外界的方方面面。

如果仅仅只是洪山庄的发展,冷锋现所做的,是完全足够了。

但是冷锋现在的目光已经开始放眼天下,之前的积累还远远不够。

无论是发展,还是战争,需要的都是资源。以洪山庄所处的地理环境,虽然也拥有一定的资源,却不足以支持冷锋的发展规划。

对此,冷锋早就已经有了安排和长远规划。

他在洪山庄之建立的那几个部分,只是前期发展的需要。距离真正的爆发,还有一段时间。

至于在洪山庄外的沿河两岸修建的工厂,以及在各处购买的矿山,才是为了后来事业壮大之后准备。

冷锋虽然让人在外开采矿山,但是那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而且冷锋现在真正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开采那里的矿山,只能算是提前寻矿。

冷锋也明白,以如今的社会环境来看,要想大规模的开采矿石是不现实的。无论是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环境来看,都不足以支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不过,如果没有那些矿产的支持,冷锋也无法完成军队的建设。

好在冷锋早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杨家对他动手之前,就已经囤积了足够多的物资,这些物资当中就包括了制造枪支弹药的原材料。

就算是杨家将洪山庄进出的道路全部封死,以冷锋的这些物资储备,完全可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再发展个三年五载的。

当然,以冷锋对这个时代的看法,别说是三年五载了,可能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够撑住。

北方的蒙古人南下是必然的,而且这时代的蒙古人,和冷锋那个世界的历史有些不同,他们的背后是有高人在指挥的。

当九王爷在京城反动叛乱的时候,蒙古人已经在北边和义军干了一架。

不过这一仗打下来,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

蒙古人在调集军队的时候,被义军从后方偷了老家的粮仓。等到蒙古人反应过来的时候,这才发现他们准备的粮草已经有一部分被义军给抢走了。

这种背后偷袭的行为,彻底的激怒了蒙古人,就算是义军所在的地方不好攻打,但是蒙古人也拼出了真火。

蒙古人派出三支部队,对义军进行的了围剿。

义军所在的地盘位于西北部,当初在金人统治的时期,也不是没有进攻过这里,但是金人的几次军事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一来是义军的战斗力的确不俗,二来是义军所在的地区地形太过复杂,不适宜大规模军队作战。

而且义军已经在那里经营了许多年,既有了一定的民间基础,对于那里的地形又是十分熟悉。

要想彻底消灭义军,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派出数倍于义军的军队,以持久战的方式,慢慢的将义军消耗掉。

可是现在,义军已经发展到了二十来万正规军的规模,而且又有不少江湖高手加入其中。要想完全压制住义军,并且能够将他们剿灭,没有百万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蒙古人现在的实力,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是真正的主力部队也,也只不过二三十万人。

真正的蒙古人数量并不多,他们的人数比起当初的金人还要少一些,但是蒙古人的强大之处在于他们的团结和强壮的体魄。

蒙古军队之中,战斗力最强大的,是真正的蒙古人军队,其次是各个小部落拼凑出来的杂牌军,最后是从占领地区抓过来的炮灰军队。

蒙古人这次针对义军也是动真格了,总数大约在五十万人的军队,从三路向着义军的盘踞地推进。

义军对外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作战的部分,也只有半数而已。

面对蒙古人的五十万大军,根本无法正面与之一战。

哪怕是他们已经在此深耕了许多年,已经有了不错的民间基础。但是不要忘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候,就算拥有一些民心,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大军,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打铁还是要看自身硬,好在义军经过了这一番操作之后,已经收获了不少的物资,完全能够应付蒙古人的这次围剿。

毕竟义军所在的地区,是以山区为主,很地方马匹是过不去的。这样蒙古人的机动性就受到了最大的限制,在战马无法顺利通行的情况下,蒙古人根本追上义军的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