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村尾人家 > 第756章 村长姜九斤

村尾人家 第756章 村长姜九斤

作者:清优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8:07

村长听到院外传来的喊声,也有些纳闷,这田大福怎么会来家里,难不成是有啥事?便放下酒杯,仔细聆听院中的动静。

“是大福和宝儿啊!快进来,吃晚饭了吗?你大伯我俩刚准备动筷。”李氏打开院门热情的招呼着父子俩。

“还没,不过孩子他娘已经在做了。”田大福摇了摇头,“我们来的似乎有些不是时候,要不,我们明日再过来吧!”

李氏连忙摆摆手,“不,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刚好陪你大伯喝两盅。”

“婆婆,这是我在山上摘的野果子,味道不错,给您二老带来一些尝尝。”说着,田宝儿就把篮子递了过去。

“你们也真是,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李氏的笑容更加亲切了,当视线触及篮中的刺梨时,立马惊呼道:“呦!这野果子长得可真漂亮,还有股淡淡的香气,只是这……”

“婆婆,它就是因为身上这些软刺而得名,只要把皮削掉就能吃了。”田宝儿看出李氏的疑惑,解释道。

“是嘛!那回头我就试试,快进屋吧!估计你大伯都等急了。”李氏接过篮子就迈步往院里走。

屋里的村长等了好一会,也不见李氏回屋,忍不住嘀咕道:“这老婆子,咋还在院里唠上了,直接领进来不就得了。”

村长家几个儿子个个有出息,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养的孩子,提起来村中哪个不羡慕。

就说大儿子吧!木工手艺是出了名的好,十里八村建个房,打个家具都找他,日子过得是相当不错。

老两口跟着大儿子一家过日子,十年前就修了四间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

二儿子是个泥瓦匠,常年穿梭在各个村子给人建房,一年也不少赚。

三儿子是上门女婿,老丈人家在镇上有间杂货铺,如今由小夫妻俩经营,因为待人热情,生意还不错。

小儿子在镇上油坊当账房,每月有二两工钱,一家四口都在镇上生活。

唯一的女儿,也嫁了个有钱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富太太的生活。

虽然几个儿子早已分家单过,各自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他们却都是出了名的孝子。每逢佳节,孝敬父母的银子更是一分都不会少,村里人人都称赞不已,说是莲花村的首富都不为过。

田宝儿站在远处,望着眼前那座青砖瓦房,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羡慕和渴望。

那房子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砖墙整齐而坚实,屋顶的瓦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田宝儿心里暗自琢磨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建起这么好的房子,让家人也能住得舒适、安心。

“宝儿走了。”田大福轻声喊了两声,见儿子没有应答,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田宝儿这才如梦初醒,回过神来,“爹,您打我干嘛!好疼啊!”他一边揉着肩膀,一边露出些许委屈的神情。

“你这孩子,叫你好几声都不理,若不是愣神,我怎会打你!在想啥呢!如此入神?”田大福说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村长家的大院上,眼中流露出一丝羡慕。

哪个男人不想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住进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呢?他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我在想,什么时候咱们家也能住进这样的青砖瓦房,让您和娘享享福。”田宝儿没有丝毫隐瞒,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走在前面的李氏听到了父子俩的对话,她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宝儿,你如今的买卖做得越来越好,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我相信你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

田大福听了李氏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看着田宝儿,眼中满是对儿子的信任和期望,“是啊,宝儿,你姜婆婆说得对,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咱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田宝儿重重地点了点头,“爹,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让咱们家过上好日子!”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田大福许下一个承诺。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三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长。田大福和李氏走在前面,田宝儿紧跟在他们身后,三人一同朝正房走去。

“村长大伯,近来身体可好?”田大福一进屋,就对正盘膝坐在炕上吃饭的村长问好。

“托你们这些小辈的福,身体还算硬朗,一顿最少三碗米饭。”村长笑呵呵的说道。随后又把目光落在田宝儿身上,“你这儿子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多听他的准没错。”

田大福摇头笑道:“村长大伯说笑了,小儿只是机缘巧合下,在江南待过两年,离见过大世面还差的远呢!”

村长很喜欢谦虚的田大福,他觉得做人就该这个样子,富时不骄傲,穷也不能失了骨气。

“大福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吧!”两人又寒暄了一会,村长开口问道。

“嗯!确实有点事情想麻烦村长大伯帮忙。”田大福放下手中的茶杯,点了点头。

随后就把必行的目的,对村长讲了。

村长听完,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那还等啥!咱这就去祠堂召集村民。”

也不怪村长如此激动积极,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所有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但村中田地有限,辛苦一年也攒不下几个大钱。

对于那些人口多的人家,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并非他们懒惰,而是除了耕种那几亩薄田外,实在没有其他的谋生途径。

当得知有如此轻松的赚钱机会时,村长迫不及待地想要赶紧通知村民们,他深知哪怕只能赚到几十文钱,对于贫困的人家来说,也是一份重要的补贴。

田大福惊讶于村长的急切,连忙劝道:“村长大伯,您别急,先把饭吃完再去也不迟啊。”

而村长的妻子李氏,也担心着老头子饿着肚子会不舒服,劝慰着说道:“是啊,老头子,不差这一会儿,不然饭菜都凉了。”

村长何尝不知道这些,但他心里挂念着村民们,着急想让大家都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他满怀感激地看了一眼田家父子,然后缓缓地坐了下来。

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温暖,田家父子的善举如同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

他迅速地扒完碗中饭菜,便同田家父子一起朝村中祠堂走去。

以往,村中每逢有重大事情需要通知,村长总是会不辞辛劳地前往祠堂,敲响那口古老的大钟。

那口大钟,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和变迁,也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和寄托。

每一次钟声的响起,都像是一种召唤,让村民们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庄严和肃穆。而这一次,也毫无例外地,村长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祠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