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399章 尊严碎了一地

穿越:重塑大唐 第399章 尊严碎了一地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李晔不断地摇着头,“绝对不行!朕在出兵之前便已经说过了,无论这次战争最终胜负如何,都跟你毫无关系。”

杜让能深深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劝诫道:“陛下,这次战败必须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才行。您是大唐的皇帝,身份尊崇无比,万万不可向那些乱臣贼子低头认错。”

“此次禁军之所以会遭遇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士兵大多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缺乏系统严格的训练。若是能够对他们勤奋操练个三到五年时间,待到时机成熟之后,再逐步征讨周边的各个藩镇势力,那时成就一番伟业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李晔听闻此言后不禁一怔,“杜爱卿,切莫如此悲观消极,李茂贞虽然要求惩治主谋之人,但并未明确表示要取你们这些人的性命,此事说不定尚有转机。”

杜让能显然并没有李晔这般乐观,只能选择沉默不语。

李晔的目光落在崔昭纬身上,眼神充满了果断:“崔爱卿,立即起草诏书,复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并授予他守中书令一职。”

“将杜让能贬为梧州刺史,观军容使西门君遂放逐儋州,内枢密使李周潼放逐崖州,内枢密使段诩放逐驩州。”

崔昭纬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喜悦,但他迅速掩饰住了自己的情绪,恭敬地回答道:“微臣立刻将这一处理结果转达给李茂贞,相信他应该不会再过多刁难了。”

李晔的心情却异常忐忑不安,他焦虑地挥了挥手,催促道:“去吧,速去速回。”

崔昭纬确实行动迅速,离去后不久便快速归来。

李晔一见崔昭纬的神情,心中不禁一沉,急切地问道:“李茂贞如何回应?是否同意退兵?”

崔昭纬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地说道:“陛下,李茂贞表示此次交战,凤翔军伤亡惨重,死伤数千之众。对于罪魁祸首仅仅只是贬官流放,实在太过敷衍了事,他恳请陛下将这几人处死。”

李晔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紧紧握着拳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他紧紧地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说道:“立刻将此事转达给李茂贞,这场战争的主谋是西门君遂、李周潼和段诩三人,朕可以将他们处死来慰藉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至于杜让能,他只不过负责调度车马以及粮饷而已,朕决定将他贬为雷州司户,这已经是朕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崔昭纬假装出一副悲伤难过的模样,“陛下,请您放心,微臣会再次前去劝说李茂贞,期望他不会再咄咄逼人。”

这一次,崔昭纬离开了很长时间才重新回到李晔面前,身上竟然还带着伤。

李晔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崔爱卿,你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身上会有伤?”

崔昭纬哭丧着脸回答道:“陛下,微臣竭尽全力想要说服李茂贞退兵,但无奈军中的士兵突然发生哗变。他们声称杜太尉才是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如果陛下对他宽容庇护,那么他们将会杀入城中,亲自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李晔听到这些话后,勃然大怒,愤怒地吼道:“简直是荒谬至极!士兵哗变?如此拙劣的借口,难道他把朕当成一个愚蠢之人吗?”

崔昭纬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那群武夫根本不讲道理,他们死咬着杜太尉不放,认定他就是罪魁祸首。”

皇帝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岂有此理!朕已经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他竟然还如此咄咄逼人!若是真杀了宰相,满朝臣子该怎么看朕?他们不是已经后退五里了吗?朕立刻下旨调遣其他藩镇去讨伐李茂贞。”

崔昭纬见状,慌忙劝阻道:“陛下息怒,千万不要再冲动行事!这件事关系重大,还是先召集其他几位宰相共同商议后再做决定吧。”

杜让能早已听闻李茂贞的无理要求,心中已然明了对方的意图,于是主动开口道:“陛下,既然李茂贞点明要臣赴死,那我愿意顺从他的意愿。如此一来,他也就没有继续纠缠的借口了。”

李晔坚决地摇头否定:“不行!若事事都顺着他,皇室的尊严又将置于何地?”

杜让能惨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陛下,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做出冲动之举。臣能够为国家社稷献出生命,已然感到无比满足了。”

“若是此次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一场危机,希望陛下日后能够吸取教训,懂得隐忍克制,勤奋操练士兵,切不可再让权臣宦官掌控禁卫军权了。”

“杜爱卿……朕实在有愧于你啊……”

李晔脸上满是哀伤之色,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滑落。

其他几位宰相看到这一幕,内心同样不好受,生怕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落得如此下场。

没过多久,李晔下达了一道诏书,赐杜让能及其弟弟杜弘徽自尽,并向天下公布他们的罪状。

李茂贞得知诏书内容后,立即派遣使者进城查验尸体,确认名单上的人都已经被处死,这才撤军返回凤翔。

宰相和枢密使被杀,这件事在京城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满朝文武官员人人自危。

在他们眼中,朝廷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只能仰仗凤翔、静难二镇的鼻息生存。

不仅如此,南、北司的许多官员也开始暗中投靠二镇,企图借此谋取私利。

李晔再也承受不住接踵而至的沉重打击,气得一病不起,整日躺在床上,接连休养了七八天。

在此期间,他始终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召集睦、济、韶、通、彭、韩、仪以及陈王这八位王爷入宫商议大事。

数日后,李晔下达了一道重要诏令。

除了原有的左右神策军外,另行设立军圣、捧宸、保宁、宣化四军,这些军队交由宗室诸王统领指挥。

这一举动引起了朝中许多大臣的担忧和反对。

他们纷纷上表进谏,指出亲王领兵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病和风险。

面对大臣们的质疑和劝阻,李晔并没有给予好脸色看。

他在朝堂之上大声驳斥道:“想当初,让宦官掌握兵权,结果出现了田令孜、杨复恭和李顺节这样的权臣,让外人领兵,又涌现出陈敬瑄、李克用和李茂贞之类的乱臣贼子,如今朕还能放心地将军权交托给其他人吗?”

李晔的话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他对过去权力旁落导致内乱的历史教训深感痛心疾首,坚信只有将兵权紧握在宗室手中,才能确保朝廷的稳定和安全。

然而他的决定也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和矛盾,使得朝廷局势愈发复杂紧张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