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387章 李晔的野心

穿越:重塑大唐 第387章 李晔的野心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门外传来了李顺节响亮的声音:“对于你给予我的知遇之恩,我一直铭记于心。然而恩情归恩情,大义归大义。你企图谋反叛逆,这可是足以被满门抄斩的重罪。”

“我身受皇恩浩荡,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前来捉拿你归案,如果你愿意乖乖束手就擒,念及过去的情分,我可以替你向皇上求情。”

“简直是一派胡言!既然已经被定为死罪,哪里还需要你来求情?皇上这分明就是污蔑,想要陷害我们这些有功之臣!我绝对不会承认罪名的。”

杨复恭的脸色变得阴沉,耐性瞬间消失殆尽。

李顺节的眼神闪过一丝决绝,他冷酷地喊道:“杨复恭,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那可就休怪我无情无义了……来人啊!给我把门砸开!”

话音未落,只听见一阵阵猛烈的撞击声响起。

\"砰砰砰\"……

天威军的士兵们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开始砸门。

杨复恭则转身面向身边的几十名仆人,厉声道:“给我守住大门,谁敢闯进来,格杀勿论!每杀一人,赏赐十贯铜钱!”

仆人们一听有钱可赚,顿时士气大振,纷纷响应道:“遵命……我们一定会坚守住大门!”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顾不上考虑所谓的谋逆之事了。

整个长安城都深知杨复恭的权势和地位,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决定豁出去了,无论如何也要守护住这扇大门。

杨复恭府邸的大门非常厚实坚固,仿佛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李顺节原本预计能够轻松进入府内,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杨复恭居然选择紧闭大门进行抵抗。

由于来得匆忙,他们忘记携带破门所需的工具和装备,尽管经过长时间的猛烈撞击和敲打,那扇大门却依然毫发无损。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混乱的脚步声从街道外传了过来。

一名年轻的将领匆匆忙忙地跑回来报告道:\"将军,玉山营的人马已经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顺节的脸色骤然变得阴沉下来。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好一个杨守信,竟敢擅自调动军队,难道他真的想要谋反不成?\"

李守节当机立断地提出建议:\"我带领部分士兵去拦住杨守信,你集中力量尽快攻破这扇门。\"

李顺节点了点头,迅速转过身去,愤怒地吼道:\"继续砸门!立刻派人前往武侯铺取来梯子,寻找合适的时机翻墙进入府内!\"

数千人拥挤在杨复恭府邸周围,使得整个昭化坊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之久,从白天一直延续到黑夜降临。

这场激战引起了城内居民的恐慌和不安,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负责守卫城门的禁卫军不仅没有前来支援或协助平乱,反而趁着混乱局面开始趁火打劫。

他们四处抢掠财物,肆意破坏秩序,使得局势越发失控,城市中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李晔听闻此讯,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让宰相刘崇望带领众人维护治安秩序,以防有人趁机抢劫掠夺。

刘崇望当机立断,斩杀了负责守卫通化门的将领,并严厉斥责道:“当今圣上正在全力剿灭叛贼逆党,尔等皆为圣上麾下宿卫之士,理应奋勇杀敌、建立功勋,岂能在此趁乱打劫!”

守城军士们被刘崇望的杀伐决断和凌厉气势所震慑,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号令,追随刘崇望一同前往战场支援作战。

杨复恭见刘崇望率部前来增援,自知已无法继续抵抗,便在杨守信的保护下,带着全家人仓皇出逃,出通化门,径直逃往兴元方向。

宫内的李晔得知这个消息后,愤怒地大发雷霆,“一群没用的废物!这么多人居然连一个杨复恭都抓不住,只抓到一个张绾有何用处?”

刘崇望赶忙上前解释道:“陛下息怒,请听微臣一言,禁军中许多将领都已被杨复恭收受贿赂,交战时恐怕并未使出全力,甚至不能排除有人暗中私自放走杨复恭。”

宰相张浚也随声附和道:“此次虽未能成功诛杀杨复恭,但他既然已经逃出京城,对禁军的控制力度自然会减弱不少。我们应当趁此良机,彻底清除禁军中那些由杨复恭所安插的将领,并将禁军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李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缓缓说道:“禁军的问题务必迅速解决,否则朕将日夜难安。如今各地藩镇势力日益壮大,已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追根究底,还是因为皇室力量过于薄弱,缺乏一支能够威慑诸侯的强大军队。”

张浚连连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朝廷确实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仅仅依靠藩镇的力量来对抗其他藩镇,并不能长久维持局面,而且还极易遭受反咬一口的危险!”

李晔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说道:“朕已经下定决心,要招募新兵、扩充禁军规模,起码得达到十万以上才行。”

刘崇望却面露忧虑之色,他皱起眉头说道:“陛下,招募十万禁军并非难事,但养活这十万禁军却是一项巨大的开销啊。现今朝廷国库空虚至极,甚至连修缮宫殿所需的费用都难以承担得起了。”

张浚立即反驳道:“刘相国,您这话可就不对了,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威慑力,那些藩镇又怎么会把朝廷看在眼里?自然也就不愿意按时上缴赋税了。”

“这样下去,只会导致藩镇日益强大,而朝廷则越来越贫困,只有以兵服天下,各个藩镇才会听命于朝廷,那么钱财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朝廷。”

刘崇望仍不愿放弃,继续说道:“陛下,现如今朝廷用钱之处颇多,禁军招募人数过多会增加财政压力,微臣认为五万足矣。况且洛阳还有郑公的一万兵马,稍远一些,还有魏王率领的十余万大军。”

当听到“魏王”这个名字时,李晔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

一旁的张浚善于察言观色,连忙插话道:“魏王?他现今掌控着数十个州郡,谁能保证他没有觊觎皇位的心思?难道还期望魏王会来协助陛下吗?”

刘崇望的脸色微微一变,立刻反驳道:“张相国,请您谨言慎行!这些年来,魏王在江南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不仅成功安抚当地百姓,更赢得了他们的深深拥戴。每年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也越来越多,如此功绩,怎会有谋逆之心?”

“没有谋逆之心?那为何陛下调他回洛阳,却被拒绝了?为何将诸多州县的官员换成自己的人?为何指使杨行密谋取淮南?为何又派兵占领鄂岳?现在连广州市舶司也被他掌控了,他上缴的税赋恐怕只是一两成而已,这简直就是打发要饭的。”

刘崇望的神色愈发肃穆,\"也许张相国有些过于担忧了,毕竟权力掌握在魏王手中,总好过落在那些藩镇势力手里,起码魏王还会向朝廷缴纳赋税。而且凭我对魏王品行的了解,他应该不至于做出谋逆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来。\"

张浚却发出一声冷笑,语气尖锐地反驳道:\"现在魏王掌控的州县之中,普通百姓大多不知道圣上的存在,但却没有人不认识魏王的,这难道不是明显的功高震主?刘相国,你真有把握说魏王以后绝对不会造反?\"

面对张浚的质问,刘崇望顿时无言以对。

涉及到皇室内部的争斗和权谋纷争,他实在不敢轻易下结论或打包票。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晔突然冷冷地开口,打断了两人的争论。

\"招募并扩大禁军规模的事宜已经刻不容缓,无需再做过多讨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东川地区陈敬瑄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旦成功平定了川蜀之地,就可以调动禁军回京,然后再集中精力处理河中与河东两地的问题。\"

张浚恭维道:“陛下圣明英武,有禁军在手,不出数年,周边藩镇必能逐一收服!”

刘崇望沉默不语,虽觉皇帝有些急躁,但此时也不敢拂了李晔的兴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