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174章 为后世留点遗产

穿越:重塑大唐 第174章 为后世留点遗产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李侃微笑着道:“特殊时期,九万兵马已经够多了,等解决掉刘汉宏的威胁,军队还要裁撤。”

钱镠点点头,“若没有刘汉宏的威胁,三五万兵马足矣。”

李侃笑了笑,接着说道:“军队编制,孤决定改一改,采用军、师、营、都、队、火六级编制,5营为师,设师帅一人,左、右偏将两人,5师为军,设军将一人,左、右郎将两人。”

钱镠微微一愣,“殿下,一军才一万两千余人,那镇海军和八都军....”

李侃明白钱镠的疑虑,急忙解释道:“镇海军和八都军各辖两军,设将军一人,从三品,左、右中郎将两人,正四品下,恭喜钱将军,你又升职了。”

“恭喜钱将军.....”其他将领纷纷表示祝贺。

“多谢殿下信任!卑职定当竭力尽忠,死而后已!”虽然只升了两阶,但李侃莫名的信任,让钱镠感激不已。

“呵呵,诸位只要尽心尽力,一心为了浙西,孤不会亏待你们。”李侃没有说效忠朝廷这样的虚话,也是有意无意的淡化朝廷对浙西将领的影响。

肖久烈脑子转得快,现在可是表忠心的好时候,急忙开口道:“卑职定当尽心尽力,追随殿下!”

其他将领立刻回过神,李侃话语中没有提到‘朝廷’二字,那就耐人寻味了,于是纷纷表态效忠。

李侃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鉴于镇海军人数裁撤过多,其他将领也要做相应调整,镇海军第一军军将仍由章孝坤担任,负责驻守润州,第二军薛丁山驻守常州,原左厢第一军军主陈邺调任龙武军将军,驻守升州,第二军军主薛琪调任八都军第二军军将,驻守睦州,顾全武擢升为八都军第一军军将,原润州长史郑凝绩擢升为润州刺史,其他师帅调整孤会让节度使府衙下达手谕,各营都尉任命,由诸位将军提报,孤会酌情处理。”

这份任命,诸位参会将领提前已经知晓,所以并没有多大反应。

李侃缓缓起身,“浙西初定,百废待兴,望诸位官员加快推行新政,诸位将军要抓紧练兵,都散了吧....”

“卑职告退....”

“下官告退.....”

将领和官员们陆续离开,厅中只剩下李侃,钱镠和司徒博。

“殿下,董府已经收拾妥当,您看......”

李侃摇摇头,“董昌的宅子赏给你吧,为孤另寻一处僻静之地便可。”

钱镠能理解李侃心中的想法,住在董昌的宅子中的确有些膈应,他想了想,说道:“刺史府东南倒是有一处环境不错的宅子,距离西湖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只是宅子有点小.....”

“无妨,只是暂住而已,钱刺史对杭州城内比较熟悉,可否陪孤去西湖走一走?”

提到西湖,李侃突然有些触动,前世的时候,毕业旅行去过一次西湖,只可惜当日天气不好,很多景点没去,有些遗憾,也不知道千年之前的西湖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卑职荣幸之至,只是西湖太大,殿下可需要骑马?”

“但凭钱刺史安排。”据资料显示,唐代的西湖要比后世大上近一倍,靠两条腿太浪费时间了。

出了刺史府,侍卫牵来几匹骏马,钱镠问道:“殿下,您是想向南还是向北?”

“南屏山在哪个方向?”

“向南三里左右便是南屏山。”

一行数十人骑着马沿着西湖边上的土堤一路南行,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没有任何后世西湖的影子。

半盏茶的功夫,一行人来到一座低矮的小山跟前,此山山峰耸秀,怪石玲珑,棱壁横坡,宛若屏障,不用钱镠介绍,李侃就知道这是南屏山。

李侃凭借着后世的记忆,目光看向不远处一座海拔不到五十米的小山峰,“那座山峰是不是叫雷锋?”

钱镠顺着李侃的目光看去,面露诧异之色,“那座山峰的确叫雷锋,因昔日有郡民雷就之所而得名,没想到殿下对杭州西湖如此了解。”

李侃微笑着道:“孤读过几篇白刺史的诗词,尤其对《钱塘湖春行》印象颇深。”

钱镠看着西湖的湖面,感叹道:“白刺史在任期间,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解决了钱塘至盐官间农田的灌溉问题,乃杭州百姓之福,可惜近几任刺史不重水利,西湖疏于治理,葑草湮塞已占据了湖面的一半。”

李侃看了看岸边湖面上随波起伏的葑草,长叹道:“杭州有西湖,如人有眉目,不可废也,西湖事关杭州百姓生计,钱刺史不可不重视,孤希望你在任期间重视水利,疏浚西湖。”

钱镠面露喜色,“卑职替杭州百姓谢过殿下,只是疏浚西湖耗费巨大,人力财力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且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恐成常态。”

李侃笑着道:“西湖疏浚乃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花多少钱都值得。”

钱镠眼前一亮,“卑职愚钝,如何疏浚西湖,可否请殿下指点一二。”

李侃微微一笑,也不卖关子,“孤建议你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城,方便城中百姓饮水,另置撩湖兵百人,除草浚泉,负责西湖的日常维护。”

钱镠越听越激动,大喜道:“殿下此法甚妙....只是这人和钱.......”

“人很好解决,孤会下令将浙西各州县流民全部送至杭州,你在杭州境内征调一批分民夫,再从军中论调士兵参与,至于钱,孤会从府库中调拨三百万贯,不够的话你要自己想办法。”

钱镠沉吟片刻,点头道:“民夫以工代赈,可以节省不少钱,三百万贯倒是够了。”

李侃犹豫了一下,又说道:“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葑草不要浪费了,可以堆筑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然后在堤边植桃、柳等树木,使西湖更加美丽。”

钱镠一脸诧异,“南屏山至栖霞岭恐有六七里的距离,殿下将西湖一分为二可有深意?”

“西湖太大,连通南北可方便百姓游览,亦可改善排水,节省疏浚西湖的时间和成本,不然那些挖出的淤泥你要堆在何处?”

钱镠恍然大悟,“殿下大智!此乃一举三得。”

李侃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雷锋,说道:“孤还打算在雷锋上面修建一座佛塔,然后在塔的南面修建一座寺庙。”

“不知塔为何塔,寺为何寺?”钱镠知道李侃信佛,想修建佛塔和寺庙倒也无可厚非。

“既是修建于雷锋之上,就叫雷峰塔吧,至于寺庙就叫祈福寺,孤希望浙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刀兵之灾。”

钱镠微微一愣,点头道:“殿下仁慈,寺庙和佛塔卑职会马上命人动工,西湖疏浚待明年天气转暖之后便可开始。”

李侃微微颔首,心中感慨万分,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钱镠的孙子钱俶和后世的苏轼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生,雷峰塔和苏堤自己能自己先代劳了,不然后世的杭州可能会少很多着名景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